解离性障碍,精神分裂,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三者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离性障碍,精神分裂,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三者区别?
对于这些看上去似懂非懂的精神诊断类的名词,大家都有点不是很明白,不好区分。
尤其是影视作品里一再的渲染。
所以很多人对“人格分裂”“精神分裂”等认为是一个意思。
我来解析一下这三者:
1、解离性障碍。
现在叫做“分离障碍”,以前也叫“解离障碍”,是一类障碍的总称,里面就包括了“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现在也叫“分离性身份障碍”。
分离是一种觉知的改变,改变了人对身份或自我的感受。
正常的生活中也可能出现轻度的分离现象,比如骑车的时候,猛然发现自己怎么骑到某条路上了,而对于怎么骑过来的却回忆不起来了,也是正常的。
一旦上升到障碍了,分离障碍,就包括了严重的个体精神状态的改变,包括记忆中的巨大间隙等。
分离障碍可能会成为个体一种回避现实的不健康的方式。
2、先说“分离性身份障碍”,俗称“多重人格障碍”,也是大家常说的“人格分裂”。
在行为和感受上,似乎有一种以上的“身份”,有此障碍的个体可能会说,他们感到自己身上存在一种或更多种不同的身份。
有时候,也会感到,他们忽然变成了外部的观察者,观察自己的谈话和行为,且对此无力停止。
当然,每个人可能都会在不同的环境场合有不同的人格状态,比如工作中或跟朋友在一起的时候,这是属于正常范围内的“人格状态的切换”,到不了“分离性身份障碍”的程度。
另外,在一些宗教或文化中,有一些“仪式”或者“附体”的活动,能够感受到指引的神灵或者精灵的存在,以及这种行为不引起自身痛苦或破坏日常生活的情况下,也不能作为“分离性身份障碍”,比如,灵媒、通灵师等等。
3、最后说一下精神分裂症。
跟上述两个还挺不一样的。
是一种精神病性障碍,也是一种大脑的障碍,比起上述两个,精神分裂症的生理因素可能会多一些,也更加难以治愈,只能缓解症状。
精神分裂症破坏了个体对所听到的、看到的东西的思考和理解。
简单说来,就是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
常见的症状有妄想(比如坚信有人要害自己,认为别人都在针对自己,认为自己有超能力,认为有人钟情于自己,认为自己的某个器官正在腐烂等等)、幻觉(幻听最常见、幻视、幻嗅、幻触等等)、紊乱的思维和言语(主要是发散、跳跃性、没有逻辑的思维和言语)、不正常紊乱的运动行为(比如木僵状态等等)。
所以说,分离性身份障碍是解离障碍中的一类,是一种对自身觉知、自我(人格)、记忆的感受的改变,分离性身份障碍主要改变的是对自我人格这一部分的感受。
不属于精神病性范畴。
而精神分裂症,是比较严重的精神病性障碍。
可以说是一个人的思维、情感、行为和环境之间的链接断裂开了。
也可以说他的精神世界是破碎的,作为正常人可能很难理解他们的思维和言语。
ps:上述的名词以及一些解释,主要参考DSM-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