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最新年精选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
西南地区是指西藏、云南、四川和重庆等省、市、自治区,世居的少数民族共有29个。
即藏、门巴、珞巴、彝、白、哈尼、傣、傈僳、佤、拉祜、纳西、景颇、布朗、阿昌、普米、怒、德昂、独龙、基诺、羌、壮、苗、土家、回、蒙古、布依、水、瑶、满等民族。
这里是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且是一个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地带,因山地居多、交通闭塞的原因,这里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空间。
特殊的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及宗教信仰,造就了独具一格的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自小生长在民族地区,八十年代以来就职于民族高校,本人利用生活、工作之便,以多种方式对云、贵、川等地民族地区进行了走访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西南民族传统体育种类丰富、项目众多,体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情感和价值取向,具有健身、娱乐、教育、政治等多种功能,但其现状和传承方式令人担忧。
一、西南民族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体育指导人才匮乏
体育指导员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与全民健身活动推进中的
一支重要力量。
由于民族地区较为落后,城乡体育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地区还没有体育指导员,使农村体育人才极度匮乏,基层农村几乎没有专业体育人才。
有的地区乡镇一级都还没有设置专业的体育管理与指导人员,无专人具体负责管理和开展乡村的
体育工作,导致乡镇体育工作缺少计划与指导,无法系统地组织和开展农村体育工作。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实施,大批农村青年纷纷进城务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也同样如此。
虽然为家乡建设带回了资金,但由于他们的缺失,使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少人不再把本民族的文化看得那么神圣。
于是在西南民族地区,不仅出现了民族传统体育人员青黄不接的局面,还出现了民族传统体育受到冷落,现代体育又未能真正融入少数民族群众生活之中这样一种尴尬局面。
(二)基层体育管理机构设置不够完善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基层群众体育的管理模式依然是靠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来发挥作用,且体育的行政组织结构只达到乡镇一级(乡文体站),而没能向村(寨)一级延续。
使村一级的体育管理组织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
尽管有些村寨已成立有农村体育协会和老年体育协会等民间体育社团组织,但由于受经费、体育人才和体育场地设施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少之又少的民间体育社团很难发挥其作用,无法担负起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组织管理、指导、赛事策划等工作。
(三)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场地被占用现象普遍
体育场地设施是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载体,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情况,将直接影响广大群众参与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活动的条件和积极性。
多数民族地区除篮球场外,其他体育场地设施几乎没有。
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滞后已成为制约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
主要瓶颈。
此外,有些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为了短暂的局部利益,违反《体育法》,将公共体育场地改为商业用地,使原来就已缺乏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更为匮乏紧缺,不能满足广大少数民族群众丰富多彩的健身生活。
(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
伴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以及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现代体育的巨大冲击,许多民族地区在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忽视了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在西南民族地区开展的国际体育赛事交流活动也多是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马拉松跑、汽车拉力赛等西方现代体育项目。
这样的结果对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传承与推广是十分不利的。
二、传承和发展西南民族传统体育的对策
(一)加强民族地区体育指导人员和基层体育管理人员的培养
要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体育人才和体育骨干队伍的建设与
培养,充分发挥各地体育部门和体育院校的优势,对广大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和骨干进行培训,加大对农村社会体育指导的培训工作,积极发挥他们在组织群众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作用。
(二)进一步完善西南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管理体制
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特别是完善乡镇和村一级体育管理结构和体系。
积极整合各种乡村社会组织资源,推进西南民族地区体育的不断发展。
在建设发展中,要推进文化部门与体育部
门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兴建民族传统体育最需要的文化、体育设施,并鼓励群众都可参与。
此外,还要重视发挥各种体育社团、体育协会的作用,大力培养民族地区农村的体育骨干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不断推进地区民族体育的健康发展。
(三)不断推进民族传统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
体育场地设施是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一切体育活动的基本载体和物质条件。
民族地区由于其特殊的社会环境和地缘特征,体育活动的开展,在满足各族人民群众体育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还肩负着开展国际体育传播与交流,树立国门形象,弘扬国家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提高我国体育文化软实力的特殊使命。
因此,应从更深远的战略意义来重视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我国民族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
(四)加强开展与对外的体育文化交流
我国西南地区应充分利用毗邻东南亚、南亚诸国的特殊区域优势,充分发挥体育在国际社会交往中所具有的特殊作用,来推进与周边国家、东盟国家之间的国际外交与文化交往活动,不断提高我国在周边国家中的国际声望,提高边疆地区各民族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我国民族地区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