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新闻传播学基础试题解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业务2006真题
社科院2006年新闻传播业务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1、消息分类中,对当前发生的、正处于运动状态的事件的报道称之为()消息。
2、在导语写作中,以叙述的方式直陈其事被称之为()导语。
3、以新闻媒体编辑部名义发布的政策性、理论性文章称之为()。
4、新闻媒体特别约请权威部门人士就某一重大问题撰写的评论员文章,被称之为()。
5、报刊编者在新闻报道后面加的简短的话,被称之为()。
6、报纸的标题中,仅有主题而无辅题的新闻标题被称为()标题;既有主题又有辅题的新闻标题被称为()标题。
7、隐性采访的“三公原则”所说的“三公”,是指()、()和()。
8、记者为了报道某事而亲自去从事某事的采访方式称之为()。
9、新闻媒体就某一重要问题从不同侧面予以剖析和论述的一组评论称之为()。
10、只有一家媒体报道或一家媒体率先报道的新闻,被称之为()。
11、《报纸出版管理规定》所称报纸,是指有()、刊期、开版,以新闻与()为主要内容,每周至少出版()期的散页连续出版物。
12、目前,经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成立的报业集团共有40家,请写出其中4家报业集团的全称:(),(),(),()。
13、2005年4月,我国第一家整体转制为股份制的新闻机构是()。
14、我国首家专业从事出版发行量调查统计和认证的机构是“()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2005年12月20日该中心为《()报》颁发了第一份核查报告书。
15、()2004年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交易,成为首家在港上市的中国内地传媒企业。
16、目前我国报业正在进行着“编采分开”和“编营分开”的改革,所谓“编采分开”指的是()和()相分开,“编营分开”指的是()和()相分开。
17、()的专著《新闻采访方法论》荣获首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奖”。
18、笔名林放,曾任新民晚报社社长的是()。
19、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被誉为我国互联网之父,1987年9月20日他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
2006年新闻基础知识原题
2006年新闻基础知识原题[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原题]一、选择题1、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是是指()2、互联网最初的原型是美国国防部的计算机实验网()英文缩写3、媒介规范理论对新闻媒介进行控制的()种正规途径4、我国对外宣传工作要坚持以证明宣传为主,以()为主,以我为主的方针5、在新闻工作中,“自律”和“他律”的关系指的是()6、近代新闻事业产生的标志是()7、中国共产党第一份机关报是()8、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呼号是()英文缩写9、电子新闻的英文缩写是()10()人类社会产生新闻决定因素3.“新闻是新近发声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何文章提出()5.新闻事业传播活动面向()7()是世界最大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9.新闻宣传取最佳效果关键在于()11.我国新闻工作根本宗旨是()13.哪类人员不属新闻从业者()15.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1815年马六甲创刊()17.“暗示人生修养,唤起服务精神,力谋社会改造”办报宗旨出自()19,彩色电视采用一定波长()光为三种基色二、多选题1、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是()2、舆论监督功能有()3、法律规范调控新闻工作者职业行为的形式包括()4、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节目前对外使用的38中外语和4中方言,4种方言是()5.目前移动电视主要类型有()6、新闻传播发展取决于两个最基本条件7、.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自由主要观点为8、.新闻工作者职业修养包括9.新闻类广播节目中,语言基本形态有10.当今世界主要跨国传媒集团包括三、简述题1、新闻敏感能力主要表现2、“用事实说话”就是坚持新闻客观性,避免倾向性,辨析这一观点的对错,并阐述原因。
3、美国“新闻公正与准确”研究所就美国媒体关于巴以冲突报道进行专门调查,发现如果在冲突中有少年死亡,89%的以色列儿童死亡消息将会得到美国媒体的报道,只有20%的巴勒斯坦儿童死亡消息才会得到报道,这一调查结果反映了什么。
请运用新闻学知识加以分析。
2006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综合知识试题
2006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综合知识试题文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论语2、文心雕龙3、公安派4、十四行诗5、意识流手法二、简答1、简述庄子《秋水》一文的写作特点2、简述巴金散文《怀念萧珊》的艺术特色3、简述鲁迅短篇小说《伤逝》的主要艺术特点4、简述老舍《茶馆》结构上的特点及其语言风格法律、经济部分一、名词解释1、市场经济2、民事责任3、消费者权力4、金融市场二、简答1、简述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种类及其特征2、简述刑法的基本原则3、什么是经济全球化作文部分:800字左右议论文“传统与现代”武汉大学2005年综合知识试题(现代部分)一名词解释1\语丝派2\文学研究会3\<农村三部曲>(小说)4\京派小说二简答1\试分析叶绍钧的"教育小说"2写出<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的情节内容3简述孙梨的小说风格三\论述题1分析<边城>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2\论述<雷雨>中的人物形象四\基础写作媒体与社会武汉大学2005年综合知识试题(古代部分)一、名解5*41、建安七子2、江西诗派3、元白诗派4、明清传奇二、简答 10*31、孟子散文的风格特征2、王粲的辞赋在文学史上的意义3、结合睢景臣的《高祖还乡》,分析元曲的主要风格特征三、赏析 25李贺《雁门太守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四、论述 25柳永词在宋词发展史上的地位作用五、作文 50传媒与社会武汉大学2004年综合知识试题(现代部分)一.名词解释:1.问题小说2."自由人"与"第三种人"3.海派小说4.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二.简答:1.新月派文艺思想简评2.<包氏父子>,<生死场>的情节内容3.评析<啼笑姻缘>的思想内容4.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简析三.论述;1.论述历史剧<屈原>的创作特点.2.赵树理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分析.作文: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武汉大学2004年综合知识试题(古代部分)一名词解释1、风雅颂2、古诗十九首3、骈体文4、《世说新语》5、明代前七子二、简答题1、鲁迅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谈谈你的理解。
复旦大新闻传播学试题06年11年真题[1]
复旦大学2006新闻传播学试题复旦大学2006年新闻传播试题一、名词解释1.《钦定报律》2.奥斯邦3.新闻选择4.传播模式二、简述1. 我国新闻事业的运行模式及其理论依据。
2. 美国“议程设置”与我国“舆论导向”的比较。
3. 四十年代确立的党报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论述1. 由金华火腿. 阜阳毒奶粉. 苏丹红等”食品安全事件,举例说明媒体对事件的报道情况,并分析媒体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
2. 1815-1911年间我国报刊的发展脉络及代表报刊。
2006复旦大学新闻实务试题一、名词解释1. 报道思想2. 遗忘3. 深度报道4. 专访5. 评论立意6. 立论和驳论7. 对称式排版8. 版面二、简答1. 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之间的关系如何?2. 通讯的几种叙述方式。
3. 评论的文风要求。
三、论述联系实际论述新闻通俗化的要求。
四、作品分析(题目给出一篇消息,关于警察抓劫匪的,要求评析优缺点)五、作评论(题目给出一篇消息,简述内容如下:一头被非法倒手的非洲狮出逃,威胁多人生命。
警方考虑救人为重,且非洲狮不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射杀非洲狮救人。
以此作500字以内的评论,并拟题。
)复旦大学2004-2005新闻传播试题2005年复旦新闻考研试题新闻传播学基础(适用于所有专业)一、名词解释:5*61. 信息2. 舆论3. 《大清报律》4. 《中国报学史》5. 《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二、简答题:3*101.谈谈你对新闻娱乐化的看法2.简要分析新闻传播的社会控制3.举出五份XXXXX中央机关报的名称,并简述之三、论述题:3*301. 论作为社会现象的新闻。
2. 阅读以下材料,以《论媒体》为题。
调查显示,人们在平时接触的媒介中,以电视最多,其次是广播、杂志、录音,录影资料、计算机……休息日接触的媒介比工作日要少,但接触媒介的时间较长……接触互联网的比较少,但上网的时间比看书看报纸要多得多……人们表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男性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女性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知识,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说明受众接触媒介的时间,目的都不相同……3.试述梁启超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贡献。
2006年新闻传播学基础试题解析
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2006年新闻传播学基础试题解析一、名词解释(4题×5分,共20分)1、《钦定报律》——1908年3月,清廷颁布《大清报律》,对报刊创办及禁载事项进行了严格规定。
1910年,清政府民政部对其进行修订,1911年1月改名为《钦定报律》,共有38章,另有四个附件,保存了原《报律》的主要内容。
它规定:报纸创办实行注册加保证金制,实行市前检查制;禁止登诋毁宫廷、政体、扰乱治安的言论;禁止刊未经发布的谕旨、奏章;在国外出版者违反上述规定由海关没收销毁。
2、新闻选择——新闻选择就是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
它仅仅是对事实的选择,使新闻学全部知识、新闻工作经验和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新闻选择的标准有四个: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和新闻法规。
3、传播模式——所谓传播模式,就是一种旨在再现现实的传播理论的简化形式。
传统的线性模式,如拉斯韦尔的5W(who-says what-in what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s)和申农、韦弗的信息论模式都认为,传播就是信息的单向流动。
后来,德弗勒的控制论模式和奥斯古德—施拉姆的控制论模式引入了反馈的概念,认为传播是一个双向性、循环性的过程。
再后来,赖利夫妇的社会系统模式和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模式,把传播现象放到更加宏大的社会环境中去考察,指出了社会系统对传播的影响和作用。
可见,传播模式是随着传播实践的不断发展而趋向完善,并对传播理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奥斯邦——1931年1月,上海“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开播,是中国境内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它由美国商人奥斯邦创办,呼号为XRO,发射功率为50瓦。
播出内容有《大公报》提供的新闻,主要播放娱乐节目。
因未经北洋政府登记批准,于同年4月停办。
二、简答题(3题×20分,共60分)1、美国的“议题设置”与我国的“舆论导向”有什么不同?答:上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姆斯和肖提出了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认为传播媒介报道的重点与受众脑海中的重要题材之间高度相关;媒介所强化报道的题材与事件,会引起人们的重视。
中传媒1998-2006新闻传播学试题
中传媒1998-2006新闻传播学试题2006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传播2.知情权3.媒介控制4.5.格伯纳二、简答1.简述发展传播学的理论2.简述文化研究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三、论述1.社会认同和阶层分化的社会心理和传播学原理是什么?结合我国媒介实践论述2.大众媒介的公共性和公益性3.传播学本土化和国际化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30分)1.刻板模式2.法兰克福学派3.符号4.创新—扩散模式5.把关人6.伊利县调查二、简答(每题20分,共60分)1.简述传播学在美国产生的原因2.简述归因理论的三个假设3.简述预防接种理论的基本观点三、论述(每题30分,共60分)1.论述选择性心理机制的关系2.用三种假说来说明你对电视暴力效果的认识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试题新闻理论(60分)二、名词解释:1. 电波站2. 新闻理论3. 新闻事业二、简答题1. 我国媒介批评研究的背景2.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 任务. 地位三、论述题新闻事业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
新闻业务(30分)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试题新闻理论(60分)一、名词解释:1. 电波站2. 新闻理论3. 新闻事业二、简答题1. 我国媒介批评研究的背景2.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 任务. 地位三、论述题新闻事业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
新闻业务(30分)二、名词解释1. 新闻体裁2. 消息头二、简答题社会新闻的由来. 特点新闻史(60分)一、名词解释1. 《晋绥日报》2. 路透社3. 徐宝璜二、简答1.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的创办情况. 宗旨. 特点 2.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建情况三、论述邹韬奋从事新闻活动的事迹,以及对我们现在的启发. 意义。
一、名词解释1. 新闻体裁2. 消息头二、简答题社会新闻的由来. 特点新闻史(60分)一、名词解释1. 《晋绥日报》2. 路透社3. 徐宝璜二、简答 1.《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的创办情况. 宗旨. 特点 2.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建情况三、论述邹韬奋从事新闻活动的事迹,以及对我们现在的启发. 意义。
2006年湖北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
2006年湖北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
一、简答
1、沉默的螺旋理论如何定义传播的作用?
2、为什么说传媒是社会公共服务组织?
3、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的主要论点及其理论价值。
4、便士报的意义?
二、辨析题
1、大众社会论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就是大众”,请辨析。
2、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社会公共生活的一部分”、“大众传媒营造的是虚假的公共领域”请辨析。
三、论述题
1、论述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重建及其内在矛盾。
2、请结合媒介环境的变迁分析传播学受众理论的演变。
四、分析题
超女娱乐火暴,专家认为时下节目低俗,崔永元说“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请谈谈你对崔永元“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观点的看法。
中国人民大学2002-2006年新闻传播理论试题
人大2002-2006年新闻传播理论试题2005年人大传播专业试题新闻传播史论新闻传播史部分一、名词解释(21分)1.《字林西报》2.蔡和森3.KDKA电台二、简答题(30分)1.埃菲社是哪个国家的通讯社?简述其发展状况。
2.华盛顿邮报的历史与现状。
三、论述题(24分)试述中国电视事业的产生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的发展状况。
解释并评价“四级办电视台”。
新闻传播理论部分一、名词解释(21分)1.主流化效果2.文本分析3.舆论货币二、简答题(30分)1.请谈谈怎样理解新闻自由的相对性?2.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三、论述题(24分)传媒与战争的关系怎样?如何加强政府在战争中对新闻报道的控制。
传播实务一、请谈谈采访前准备工作的作用?(15分)二、请根据所附材料(关于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就北京市内6个世界文化遗产景点门票价格上调听证会的一些材料)1.分别给《北京晚报》和《中国农民报》写一条导语?(20分)2.请根据所写的导语之一,写一个600字左右消息,并自拟标题。
(按12月1日发稿)(消息15分,标题5分,计20分)3.为你所写的消息写一个300字左右的小评论。
(15分)三、前不久,有一位女博士代言某橄榄油产品,此举引发了很大的争论,请按照广告表现策略的相关理论来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并进而说明如何请名人做广告。
(15分)四、2004年x月xx日,奥美广告公司因虚报与广告相关的材料在美国xx法院被起诉,从而引发了“奥美事件”。
请问目前广告公司有哪几种收费制度,并对他们的适用性做评析。
(20分)五、什么是品牌?企业经营品牌有什么意义?(15分)六、请根据所附材料(关于巨能公司因《河南商报》的一篇报道《消费者当心,巨能钙有毒》而引发的“巨能钙双氧水”危机。
材料最后显示,巨能钙有可能走上三株的老路,那就是赢了与《河南商报》的不实报道的官司,却有可能再也没法占领市场。
)中的案例1.说明组织与利益相关公众如何进行有效沟通?(15分)2.结合材料,谈在这个事件中,巨能公司的得失,并论述危机传播中对“信息流”的控制和对“影响流”的引导。
复旦大学考研真题新闻传播学基础2006
2006年新闻传播学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钦定报律》
2、奥斯邦
3、新闻选择
4、传播模式
二、简答题(20分/题)
5、简述我国新闻媒介的运行模式及其理论依据;
6、试论美国“议程设置”和我国“舆论导向”之不同。
7、简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确立的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论述题(35分/题)
8、“食品安全”是近年来的报道热点,比如金华毒火腿事件、阜阳婴儿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啤酒甲醛事件等等。
请选择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个案,运用新闻传播学理论对媒介报道做对比分析,并阐述你对大众媒介的社会角色、社会责任的认识。
9、试述中国近代报业(自1815年至1911年)发展的基本脉络,并举出各个发展阶段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报刊。
(完整word版)2006福建专升本新闻传播学真题
2006年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知识试卷)第一部分传播学一.填空题1在传播史上,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美国学者是__________。
他将转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后来的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沿着这条思路形成的。
2.20世纪20年代以后,有四位学者的研究和学术活动对传播学的建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被称为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他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系统观形成的背景下,许多传播学家开始认识到传播过程乃是整个社会运行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代表性的系统传播过程模式有________和_________。
4.在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研究的发展过程,从20世纪早期的______________到40年代至60年代的_________________,再到70年代以后的______________,人们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5.根据传媒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我们可以把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区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发展阶段,而且这几个阶段是依次__________的过程。
二.多项选择题1.美国传播学家哈特把有史以来的传播媒介分为以下几类________。
A.网络的媒介系统B.示现的媒介系统C.再现的媒介系统D.机器的媒介系统2.施拉姆认为,传播至少要有以下因素构成_________.A.信源B.讯息C.信号D.信宿3.传播过程具有以下特征_______。
A.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B.传播过程具有序列性C.传播过程具有结构性D.传播过程具有扩散性4.拉斯韦尔将传播的基本的社会功能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__________。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历史与理论2006真题
社科院2006新闻传播历史与理论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1、维新运动时期的《中外纪闻》,其前身用的刊名是《()》。
2、外国传教士在中国本土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在1833年在广州开办的《()》。
3、1872年创办的《申报》为英商()所创办,1876年该报创办了中国第一份白话报《()》,1884年8月6日在()战争期间出版了第一份中文号外。
4、1900年,资产阶级革命派组织()创办了中国第一份机关报《中国日报》。
5、1907年10月26日,清政府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中央政府机关报《()》。
6、1908年,清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新闻法律《()》。
7、提出舆论宣传方法“五本”、“八德”说的是()。
8、1917年5月《新青年》杂志发表了()的《我的文学改良观》,文中参考西方拼音文字首次设计出了中文标点符号。
9、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副刊,如上海《()》副刊《觉悟》、《时事新报》副刊《()》、《晨报》的《()》等。
10、1918年唯一一位采访巴黎和会的中国记者是《大公报》的()。
11、1922年出版的()所著的《应用新闻学》一书,是中国人自己撰写的第一部实用新闻学著作。
12、192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戈公振的《()》一书,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报刊发展史的专著。
13、瞿秋白作为《晨报》和《时事新报》特派记者赴苏俄期间才写了数十篇通讯,以后结集出版,其中一本的名称是《()》。
14、我国最早系统讲授和研究新闻学的团体是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其会长是(),主持日常具体工作的副会长是()。
15、1920年,上海的教会学校()开办了新闻系,是为我国正规新闻教育之始。
16、1931年11月7日创刊于江西瑞金的《()》,是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的机关报。
17、新华社1949年4月22日消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作者是()。
18、列宁认为,党报不仅应当成为集体的宣传员、鼓动员,而且应当成为集体的()。
河北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新闻传播综合
“安居才能乐业,乐业才能保安全,保安定”。加01年,淮南市委、市政府袂定加快建设以安居保安全、安定的“三安工程”,从根本上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仕条件.为此,市委、市玫府出台30多项优惠政策,帮助淮南矿业集团实施350万平方米的“安居工程”,吸引开发商参加300万平方米的“城中村”改造,同时争取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120万平方米沉陷区居民住宅,“三管齐下”推进旧城改造。
一.简述(15分)
1.黄远生
2.“新生事件”
二.简论(15分)
简论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的机关报的新闻宣传?
本试题共3页,此页是第1页。
河北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卷别:A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考试时间
新闻学
新闻传播学综合
特别声明:答案一律答在答题纸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新闻传播学综合,新闻业务试题
为节省土地,淮南新建小区不但不征新地,有些地方还利用废弃十地。建西村原来390户的住宅占地90亩,现在全部新建成五六层楼房,安置了500多户,没征一分地,户均住房面积则由20多平方米增至七八十平方米,小区内还新添了休闲广场和34%的绿地。有人算了一笔帐,按这种改造办法,30万住房困难户住房面积增加那,建设用地不增一亩.而且由于采用新型墙体材料,还可以减少烧砖损毁田地近7000亩。
2006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813传播实务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6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813传播实务考研真题及详解复旦大学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实务试题一、名词解释(4分×5题,共20分)l.范围经济2.媒介斜向扩张3.艾维·李4.阿瑟·W·佩奇原则5.NII计划二、简答题(3题×10分,共30分)1.数字传输对当前平面媒体发行的影响?2.当前我国进行“杂志细分战略”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3.从传播学的角度阐释当前西方媒介所有权集中现象?三、论述题1.举例说明与媒介搞好公共关系的重要性?2.什么是开放型公共关系?四、分析题我国公安部、信息产业部、司法部等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整治违法手机短信的专项行动。
违法手机短信进行贩毒卖毒、介绍卖淫嫖娼等不法内容,毒害甚深。
(1)问题一、惩治违法短信难点在哪里?你认为该如何整治违法短信?(20分)(2)问题二、写一篇关于惩治短信的评论。
不少于800字。
(30分)参考答案:复旦大学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实务试题一、名词解释(4分×5题,共20分)l.范围经济答:范围经济是指通过多种产品生产而实现的经济,它一般被定义为大公司才有的经济。
这种公司“大得足以有效的从事与大规模分销、广告和购买相关的多种产品的生产”。
当通过分摊日常开支或增加其他效能,使共同生产和销售的两个或多个相关产品比分别生产和销售这些产品更划算时,就出现了范围经济。
它是传媒企业的普遍特征,通过经营多种传媒产品达到优势互补。
2.媒介斜向扩张答:媒介斜向扩张是指把业务侧向地或斜向地向其他互补领域发展(如报纸杂志、电视加广播等)。
斜向跨媒体发展战略可以积极地发挥协力优势和提高效率收益。
其十分重要的潜在优势就是增加了在多种传媒产品上共用专门化资源和专门化技能的机会,从而产生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3.艾维·李答:艾维·李是《纽约时报》的记者,被称为“公共关系之父”。
2006年同等学力申硕《新闻传播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6年同等学力申硕《新闻传播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考生须知本试卷满分100分,包括新闻学和传播学两部分,考生选择所学专业的试题作答,所答题目与所选专业不符者不予计分。
请考生务必将本人考号最后两位数字填写在本页右上角方框内。
考生一律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按规定要求作答,未做在指定位置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监考员收卷时,考生须配合监考员验收,并请监考员在准考证上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凭据),否则,若发生答卷遗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Ⅰ.新闻学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香港船头货价纸》2.“癸丑报灾”3.《法兰西共和国公报》4.新闻工作的自律5.新闻线索6.电视评论7.断栏8.加按语9.影像新闻10.新闻杂志节目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新闻事业有哪些社会功能?2.现场观察的作用主要有哪些方面?3.事件通讯在采访写作上应掌握哪些要领?4.广播新闻中音响运用的原则是什么?三、分析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试述世界近代资产阶级报业的演进、发展过程及其阶段性特征。
2.分析新闻报道不全面的主要表现以及克服片面报道的举措。
四、实务操作题(30分)根据下面所附的“湖北汉川政府红头文件下达喝酒任务”的新闻事实材料,为《楚天都市报》改写一条消息(12分,字数:800字左右);并为消息制作一则复合式标题(5分);根据所提供的新闻事实材料,撰写一篇时评(13分,其中标题3分,评论正文10分;字数:600字左右)。
2003年,湖北汉川市纪委制定了“整顿公款大吃大喝的工作意见”,对公务招待的总额和经费都有细致的规定,并要求实行“村级零招待”,同时办理公务不准相互吃请。
2006年3月份,湖北汉川市政府办下发了一份全名为汉川政办发(2006)11号《关于倡导公务接待使用小糊涂仙系列酒的通知》。
通知称:各乡、镇人民政府,各农、养殖场,办事处、开发区、市政府各部门,湖北云峰酒业有限公司是最早来我市落户的引进企业之一,其生产的“小糊涂仙”酒去年跻身“中国白酒品牌20强”。
北京大学2006年传播学理论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及解析
北京大学2006年传播学理论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及解析一、名词解释 60分1、萨皮尔-沃尔夫假说2、公共领域3、两级传播4、能指/所指 5、霸权 6、概念化 7、操作化 8、随机抽样 9、霍桑实验10、培养理论二、简答题 60分1、传播学定性研究中的深度访谈的主要特点2、传播学研究性论文前一般要进行文献综述,文献综述的意义何在3、简述席勒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主要观点4、简述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早期发展的贡献5、区分大众(mass)公众(the public)人群(crowd)和群体(group)概念的区别三、论述题 30分从方法论角度谈谈你对传播学研究范式的理解。
1.萨沃假说,语言相对论或叫文化相对论——我们使用语言的面貌决定了我们心中世界的面貌。
解析:目前我看过有这个东西的书——李彬《符号透视》、小约翰《传播理论》、施拉姆《传播学概论》。
其中分析介绍的最透彻的是李的书,还提到了此假说与洪堡等人思想的相关性,如果用到答题里,肯定是加分的。
这个假说其实表述很简单,只要你见过很容易记住。
与这个东西很异曲同工的一个概念——转换生成语法(乔姆斯基),有空看看吧其实这些人都是美国结构主义的2.公共领域,这这种概念就是必会的,把它放在名解里,就是让你能把它的提出者、理论表述、意义、背景什么的背下来就行,不一定要理解——不然出个论述,还不死一片解析:这个东西在吴靖的课上就是重点,连国庆光的书上都有提,没理由不会背——特别要提到的是,哈贝马斯以其交往行为理论试图对以往批判学派的诸多观点进行整合,以寻找到一条普适化的进路,可以说它的思想代表的已经不是传统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性主张,而是关注人的交往理性如何实现,即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改良——so 在批判取向中他的思想是自成一派的“交往行为论”——这个大家最好关注3.两极传播,提出者内容背景意义评价郭的书上基本全了解析:后来的发展,罗杰斯在创新扩散中的多极传播,这个答上会加分的相关概念:意见领袖,政治既有倾向,有限效果范式,可拉帕,强化,选择性过程这些都应该熟记4.能指、所指——李彬的引论符号透视小约翰这些书上都有。
2006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综合考研真题-考研真题资料
2006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综合考研试题一、专业词语解释1.先秦寓言2.乡土文学3.井田制4.倭寇5.《十日谈》二、填空题1.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反映被压迫农民的利益和要求的作家-----他的第一个小说集(《呐喊》),主要是描绘农村生活和农民形象的作品。
其中(《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未庄为背景,通过塑造深受精神毒害的贫苦农民(阿Q )的形象,提出了启发农民的民主主义觉悟的严重课题。
2.有位现代学者指出,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家出现三个知名文学家的只有三例,即三国魏的(曹操)和曹丕、曹植父子,北宋的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以及明代的公安“三袁”即袁宗道、(袁宏道)和袁中道兄弟。
(2分)3.“春秋五霸”究竟指哪五人?古代史上有四种不同的记载,涉及八个人,即: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夫差父子、越王勾践。
其中一致的只有两人,即(齐桓公 )和(晋文公);其余六人都曾经称霸一方,如(秦穆公 )主要称霸西戎,阖闾、夫差父子和勾践先后称霸吴、越,而(晋文公 )除控制长江中游两岸以外还曾经一度成为中原的霸主。
(2分)4.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员的制度,大致经历了如下变化;西汉开始实行地方官员举荐加考试的( 孝廉 )制,同时以征辟的方式——由皇帝(钦点 )或地方主要官员出面征聘知名人士出任某种官职。
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这是一种以地方特设机构的考察、定级为基础的选拔、升迁官员的制度,结果却因定级只问门第、不问才能,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沦为世家豪族操纵政权的工具。
隋以后的历代王朝主要通过(科举制)选拔,这种制度代有兴革,一直持续到清代的末年。
5.古代史学著作中,有三部著作被后人统称为“三通”。
这就是唐代杜佑的(《通典 》),南宋(郑樵)的《通志》,宋、元时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其中《文献通考》是继杜佑著作之后的另一部记载(典章制度)沿革的专题史,而《通志》则是沿袭《史记》基本体例的(纪传)体通史。
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传播学部分真题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部分真题(2006年)
来源:作者:时间:2009-04-30 Tag:点击:2
你会看到这个提示,那是因为你的系统无法识别某栏目的模型信息,或者你新建模型后,没为这个模型设计单独的模板。
不同模型的文档浏览页的模板为:article_模型名字标识.htm (更多的信息你可以在频道模型管理的地方查看)。
文章内容
一、名词解释
{真_题_网}
1、传播
2、知情权
3、媒介控制
4、不好意思,不记得了
5、格伯纳
二、简答
1、简述发展传播学的理论
2、简述文化研究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三、论述
1、社会认同和阶层分化的社会心理和传播学原理是什么?结合我国媒介实践论述
2、大众媒介的公共性和公益性
3、传播学本土化和国际化
来源:作者:时间:2009-04-30 Tag:点击:2
你会看到这个提示,那是因为你的系统无法识别某栏目的模型信息,或者你新建模型后,没为这个模型设计单独的模板。
不同模型的文档浏览页的模板为:article_模型名字标识.htm (更多的信息你可以在频道模型管理的地方查看)。
文章内容
一、名词解释
{真_题_网}
1、传播
2、知情权
3、媒介控制
4、不好意思,不记得了
5、格伯纳
二、简答
1、简述发展传播学的理论
2、简述文化研究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三、论述
1、社会认同和阶层分化的社会心理和传播学原理是什么?结合我国媒介实践论述
2、大众媒介的公共性和公益性
3、传播学本土化和国际化。
2006年四川大学916新闻传播业务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
考研学习中,专业课占的分值较大。
报考院校专业的考研专业课真题是专业课复习中必不可少的资料。
中公考研为大家整理了2006年大学916新闻传播业务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并且可以提供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希望更多考生能够在专业课上赢得高分,升入理想的院校。
大学916新闻传播业务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大学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新闻传播业务科目代码:916适用专业:新闻学传播学第一部分新闻学,传播学专业考生均做(75分)一名词解释(5分*6=30分)1. 开本2. 广告管理3. 新闻过滤4. 第四媒体5. 本报特约评论员6. 非线性编辑二简要回答(15分*3=45分)1. 电视传播的特性2. 新闻摄影的基本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用这一方法?3. 网络媒体的基本特点有哪些?第二部分新闻学专业考生做(75分)三、论述题。
1.试析新闻采访中有奖征集新闻线索的现象。
2.民生新闻中记者应该持怎样的态度?四、新闻写作题(45分)根据一下的报道,写作一则8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
标题自拟。
将在徐家汇为翔树立铜雕像本月19日,一座高达3米、展现“亚洲第一飞人”翔跨栏英姿的大型铜质雕塑将矗立在繁华商业中心的徐家汇公园。
自从雅典奥运夺冠以来,翔已经成为中国人气最旺、知名度最高的体育明星之一,但被塑成铜像、“永载史册”还是第一次。
更有趣的是,创作这件翔雕塑的竟是一位国人。
记者昨天从有关部门获悉,首届国际城市雕塑双年展将于11月19日开幕,并一直持续到明年的3月17日,翔雕塑是本次城雕展的一件展品,将在徐家汇公园免费展出4个月。
“听说要举办城市雕塑展的消息后,国著名雕塑家金善球特意根据中国飞人翔的主体形象,创作了这件高3米、宽2米、厚1.5米的大型铜雕———《中国之翔》。
他说,翔在奥运会上夺得男子110米栏金牌,不仅是中国人的光荣,也是亚洲人的光荣。
而据了解,金善球为体育英雄塑像已经不是第一次。
这座翔铜像昨天已从国运往,运抵后将先在仓库停留数日,本月15日运往徐家汇公园布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2006年新闻传播学基础试题解析一、名词解释(4题×5分,共20分)1、《钦定报律》——1908年3月,清廷颁布《大清报律》,对报刊创办及禁载事项进行了严格规定。
1910年,清政府民政部对其进行修订,1911年1月改名为《钦定报律》,共有38章,另有四个附件,保存了原《报律》的主要内容。
它规定:报纸创办实行注册加保证金制,实行市前检查制;禁止登诋毁宫廷、政体、扰乱治安的言论;禁止刊未经发布的谕旨、奏章;在国外出版者违反上述规定由海关没收销毁。
2、新闻选择——新闻选择就是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
它仅仅是对事实的选择,使新闻学全部知识、新闻工作经验和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新闻选择的标准有四个: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和新闻法规。
3、传播模式——所谓传播模式,就是一种旨在再现现实的传播理论的简化形式。
传统的线性模式,如拉斯韦尔的5W(who-says what-in what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s)和申农、韦弗的信息论模式都认为,传播就是信息的单向流动。
后来,德弗勒的控制论模式和奥斯古德—施拉姆的控制论模式引入了反馈的概念,认为传播是一个双向性、循环性的过程。
再后来,赖利夫妇的社会系统模式和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模式,把传播现象放到更加宏大的社会环境中去考察,指出了社会系统对传播的影响和作用。
可见,传播模式是随着传播实践的不断发展而趋向完善,并对传播理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奥斯邦——1931年1月,上海“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开播,是中国境内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它由美国商人奥斯邦创办,呼号为XRO,发射功率为50瓦。
播出内容有《大公报》提供的新闻,主要播放娱乐节目。
因未经北洋政府登记批准,于同年4月停办。
二、简答题(3题×20分,共60分)1、美国的“议题设置”与我国的“舆论导向”有什么不同?答:上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姆斯和肖提出了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认为传播媒介报道的重点与受众脑海中的重要题材之间高度相关;媒介所强化报道的题材与事件,会引起人们的重视。
即大众传媒有建构社会现实的功能。
议程设置研究在知晓层面上肯定了媒介的效果,从而为效果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地。
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物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舆论导向”是我国新闻媒介所肩负的特殊任务,即新闻媒介要坚持社会主义立场,积极引导社会舆论使之健康发展。
两者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第一、从性质上看,前者是新闻媒介对新闻信息的优先次序进行设置,以引导受众对信息重要性的认知,其性质是中性的;而舆论引导是我国媒体对公众舆论所进行的积极的引导,强调必须是正确引导。
第二、从载体上看,前者是着眼于信息,期望通过对信息进行排序来影响人们的认知;后者则是着眼于舆论,通过采用新闻、评论等方式引导社会舆论,以影响人们的态度。
第三、从渠道上看,前者主要是通过新闻来实现事实的选择和呈现,后者除了通过新闻外,更主要的是依靠评论等形式,表明鲜明的观点。
2、我国四十年代形成的党报理论是什么?答:1942年以《解放日报》改版为代表的新闻改革为我党新闻思想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解放日报》以社论的形式发表了《党与党报》、《政治与技术》、《本报创刊一千期》、《提高一步》和陆定一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等文章,从新闻的定义和本源、新闻事业的性质和体制、报纸的功能和办报的方针等方面全面阐释了党报理论。
一是批判了“同人办报”的观点,树立了“全党办报”的思想和方针,党报是党的一个工作部门,必须服从党的领导;二是批判了记者是“无冕之王”的资产阶级记者观,树立了记者是“人民公仆”的记者观;三是批判了“技术第一,政治第二”的观点,树立了“政治第一,技术第二”的原则。
四是确立了唯物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五是明确了报纸的功能就是迅速及时地传达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并报告人民群众的想法和建议。
另外,新闻改革加强了党的新闻队伍的建设,经过整风,提高了新闻工作者对世界观改造的自觉性,主动与工农兵结合,形成了一支团结战斗、朝气蓬勃的无产阶级新闻队伍。
3、简述我国媒介的运营模式及依据?答:当前,我国新闻媒介的运作模式主要是“事业性质,企业管理”,即新闻事业的性质决定它不能像一般企业那样可以自由出入市场,可以作为“无主观企业”,可以自定方针,而必须服从党和政府领导。
但在管理上采取企业方法,新闻媒介是独立法人,在经济上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
或者说新闻媒介在政治上必须恪守党性原则,在经济上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则运行。
其依据主要是我国新闻媒介的性质和新闻事业的体制。
在我国,新闻媒介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又是人民的喉舌。
具有“双重属性”,即新闻事业具有形而上的上层建筑属性和形而下的信息产业属性。
在新闻事业得体制上,我国采用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运作体制。
在这种体制之下,电视台的所有权完全属于国有,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即党和政府的喉舌。
电视台义不容辞地承担着宣传党和政府的重大理论、方针、政策的职责。
在满足其社会效益的同时,广播电视台可以进行有限的商业经营,开始按照市场的规律进行运作。
三、论述题(2题×35分,共70分)1、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上问题层出不穷,金华毒火腿事件、安徽假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啤酒甲醛事件等,试举上述案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案,阐述我国新闻媒介的社会责任和功能。
答:“记者就像站在船头的瞭望者一样,随时监视着海上的风浪。
”普利策的这句名言不仅仅是一种新闻理想的表达,更是新闻媒介社会责任的真实写照,即新闻媒介有监督社会、预警危机的责任和功能。
新闻媒介的本职是提供信息,检测环境,但新闻媒介不是一个信息提供的机器,它要有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要有自己的良知和追求,要有自己的立场和敏锐。
尤其是处在社会转型期中的我国新闻媒介,除了为大众提供信息之外,更重要的是监测社会的变化,及时对潜藏的危机进行预警。
食品安全是关乎民众生命的大事,亦是人民生活中时时刻刻都离不开的一个领域。
安徽假奶粉事件中,商家为了敛财不惜造假欺骗群众,但更令人气愤地是当地的有关政府部门对这种造假视若无睹,甚至进行庇护。
这背后的利益勾结即透露出对食品监管制度的缺失和漏洞,更透露出政府有关工作人员对人民生命的漠然。
媒介的介入终于使事情慢慢浮出水面,但在展现受害者的无辜和惨状的同时,更应该追问和深思的是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何在。
媒介不应成为统管一切的“县官”,也不应成为主持公道的“包青天”,但媒介可以负责任地利用人民的信任来展现真相,质问政府。
“苏丹红”事件再次展现了媒介的监督功能,一般民众很难觉察食品安全的隐患,相关商家为了自身的利益又会极力掩盖,唯有政府和媒介有能力更有责任扛起维护人民生命生活安全的大旗,向那些企图以牺牲民众安全来换取商业利益的商家发起质问。
也许媒介不能直接促成事件的解决或危机的消除,但媒介的重要责任和功能就在于告知公众真相,唤起公众对公共问题的关注,对公权力的质疑。
综上所述,新闻媒介是我们这个社会中的监督者和瞭望者,它就像一个探照灯一样将光明照向任何黑暗的角落。
食品安全是一个永恒的问题,新闻媒介固然可以呐喊,可以追问,可以去探寻真相,但作为人民所重托的政府,更应有所作为。
2、综合阐述我国报业1815—1911年底的发展脉络,并举出各个阶段的重要报刊。
答:自1815年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诞生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中国报业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外报在华崛起。
中国近代报纸起源于外国传教士在华的办报活动,1815年,《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马六甲创办,成为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1833年,《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载广州创办,成为中国境内的第一家中文近代报刊。
另外,像《万国公报》、《申报》等著名商业性报纸也纷纷诞生。
在此期间,外报在华逐渐崛起,其办报思想都有明确的宗旨;办报目的主要是传递教义,宣传西方文明;在机构设置、专业分工、版式和内容上都与中国古代的邸报有着本职区别,初具中国近代报刊的雏形。
虽然他们为日后帝国主义的侵华行动作了思想上的准备,但客观上也为中国近代报刊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第二阶段,国人办报的开端。
以王韬、郑观应、洪仁玕等为代表的中国有识之士不忍看到中国报业为外人所掌控,开始提出一系列办报思想,并付诸一定的行动。
最有名的就是王韬的《循环日报》,它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
全国一些大城市和省会城市也开始创办报刊,品种众多。
此间,办报的主要目的是运用报刊宣传变法自强,介绍新知识,发挥了一定的启蒙作用,打破了外报一统天下的局面。
第三阶段,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
随着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倡导变法图强,报刊也成为他们的一个主要工具。
有代表性的是康有为的《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梁启超的《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刊》、谭嗣同的《湘报》等。
政党报刊开始兴起,报刊不仅仅是启发民众的工具,还是宣传维新派变法思想的主要阵地。
此间,中国近代报刊思想渐趋成熟,提出了一系列近代报刊观念,如梁启超的“喉舌论”、报刊的两大功能、办报的四个标准、关于舆论的论述等等,为后来的中国报刊也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另外,报刊文风也大有不同,“时务体”的风行开创了近代中文报刊问题的变革。
第四阶段,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
期间,以《中国日报》、《民报》、“竖三民”报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报纸也开始兴起,他们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报纸围绕中国的出路进行了声势浩大的论战,有力地推动了民众的思想解放,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和群众基础。
期间,政党报刊走向成熟;政论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办报地区、读者对象逐渐扩大;以革命文艺作品味主的报纸副刊开始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