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我会变》习作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会变》教案
一、内容分析:
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真神奇。
比如:孙悟空,他会七十二变。
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呢?这次习作,就给你一次“变”的机会,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一个故事。
在故事里,你可以变成任何人、任何物。
写好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根据他们的意见认真改一改。
新课标对小学第二学段的习作提出:“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
二、教学目标:
1.能用比较通顺的语句,不拘形式地写下想象中的“我之变”。
2.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
在交流中,学会欣赏写的成功的地方,学习修改习作的不足之处。
3.享受大胆想象、自由表达的乐趣,并能较完整地把心中的想象写下来。
三、教学重、难点:
1.拓展习作思路,让学生有所写。
2.根据想象编较完整的故事,让习作有内容。
四、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1、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在后面听课,紧张吗?(生答:紧张,师说:我们做个游戏放松一下。
生答:不紧张。
师说:你们比老师镇定,为了放松一下心情,我们一块来做个游戏。
)这棵神奇的树上结了很多水果,请你从每一列中随意摘取水果,每个水果后面有一个词语,按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的顺序连起来读一读,你一定会有特别的发现。
谁想来做游戏?
2、学生念句子,老师及时评价。
随机评价:
一百多年前:这个时间想象得可真远。
烟囱看书:能在烟囱里看书,这个人真不简单。
敢想。
(爱吃的懒羊羊也爱看书了,真不可思议)
在缝隙里打羽毛球:这个人肯定是从小人国来的。
在月球上做沙拉:想象真奇特
3、小结:这个游戏告诉我们:大胆想象吧,在想象的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
说不定,老师退休以后,专门研究种果树,还真能种出一棵树上结几种水果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想象的世界吧。
(一)谈话导入,指导学生审题
1.同学们,读过《西游记》吗?《西游记》中谁的本领最大啊?
2、.师小结:他会什么?你们喜欢他吗?作者吴承恩创造大家都喜欢的人物,靠的就是这个绝招——(老师板书:想象),有了想象这个绝招,今天的作文就不难了。
3、现在我请一名同学来读一读本次作文的要求,读完后,老师小结:这次作文要求里我们要关注这几个词:变、任何人、任何物(可见圈划)(板书:变、人、物)
(二)开枝散叶,释放想象
1.借助思维导图,解开想象束缚。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给你15秒时间想想,如果你能变,你想变成什么?
(2)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板书设计: 想象
我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离开了妈妈。
(起因)
我遇到了危险,动脑筋,想出一个办法。
(经过) 清楚
终于,我逃出了魔爪。
(结果)
启发:1、看看谁最敢想!
2、孙悟空有七十二变,你们才变了几种?用上这个想象绝招,大胆想! 预设:
1.故事中的人
XX 是故事中的人物,你还想变成故事中的哪些人物?
2.真实的人
如果没有人讲,老师可启发:有没有人想变成老师?有没有人想变成警察?你不但可以变成故事中的人,还可以变成现实生活中的人。
(板书:真实的人)2.你变成了这些后,你就会与众不同了,就有了超能力,你想做什么呢?(出示,一个学生读一句)
我变成了春天的小雨,
跟我的好朋友开一场音乐会。
我变成了猪猪侠,
成了个威风的英雄。
我变成了老师,
我的学生每天都可以不写作业。
我变成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变成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像这样,试着说一句。
(请五到六名学生说)
4.这几个同学们说的话连起来就成了一首小诗,看来这节课,同学们不仅能成为小诗人,还能成为一个小故事家。
因为在我们的习作要求里,(再次出示作文要求,圈划“故事”)还有一个关键的词语是让我们编一个故事。
(三)引导学生知晓写故事的方法
1..要想成为小小故事家,可不容易,讲的故事要让听故事的人听明白,还要喜欢。
编故事,除了想象丰富,有趣,还要有一定的顺序。
(1)老师讲一个故事,想听吗?(老师边讲故事边贴字条)
①终于,我逃出了魔爪。
②我遇到了危险,动脑筋,想出一个办法。
③我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离开了妈妈。
(2)听明白了吗?
真听明白了?
学生答:听明白了。
预设:我自己说都觉得有点怪怪的,先说我逃出魔爪,再说我遇到危险,想出办法,最后说我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离开了妈妈。
(3)小结:讲故事要有一定顺序,谁来排一排故事的顺序?(让学生到黑板上
贴)
(4)先讲故事的起因,接着讲故事的经过,最后讲故事的结果。
(在纸条的旁边板书:起因、经过、结果)
(4)调整正确顺序后,请三位学生再读一次故事。
请你们按照顺序读一读故事。
①我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离开了妈妈。
②我遇到了危险,动脑筋,想出一个办法。
③终于,我逃出了魔爪。
(4)这样的故事,你愿意听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要把遇到什么危险写清楚,那你们来想想“我”可能会遇到什么危险?指名说后再出示范文)
5、指名学生读范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弄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知道如何将经过写清楚。
你们觉得这篇范文可以得几颗星呢?(想象奇特、故事有趣、故事完整、恰当运用平时积累的词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6、写这篇范文的同学写的是苹果遇到的危险,那么在苹果的旅程中,还会发生什么事呢?(指名说,老师评价、归纳,老师预设开心、难过、有趣的三件事:1、遇到其他水果,成为好朋友;2、欣赏到美景,想带妈妈一起来看;3、遇到浓雾,找不到回家的路,伤心极了;4、滚到河里,学会了游泳……)现在,请大家把自己当成苹果,想象你会遇到什么事,写成一段话。
比一比谁的想象最神奇,故事的经过写得最清楚,看一看谁得的星最多。
(生自由习作,老师巡视指导)
(四)、朗诵展示,互动评改
1、朗读是最好的检查、修改的方法。
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自己的片段,大家听一听,看看这个故事有趣吗?吸引你吗?(想象奇特、语言、动作等)
2、师生互动。
(相机让学生给自己评星)
3、小结:同学们,今天回家按照刚才习作评星的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给故事加个结尾,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再读给爸爸、妈妈听。
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变成其他的人或物再编一个奇妙的故事。
让我们大胆地插上想象的翅膀吧!(下课)
我的历险记(请三个学生读)
我是一只又大又红的苹果,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我一用劲,就离开了妈妈的怀抱。
(师:故事的起因,我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苹果在外面的世界会遇到什么事情呢?)
我滚呀滚呀,可开心了!忽然,一只大手抓起了我。
我被捏得快要喘不过气来。
我奋力挣扎着,可那只大手力量太大,怎么都逃不掉。
“这个苹果不错,又饱满又红润。
”粗粗的声音震得我耳朵嗡嗡响。
仔细一看,天哪!是巨人!怎么办?怎么办?
“对了!巨人表扬我饱满、红润。
如果我变得不饱满,不红润,不就行了?就这么办。
”我用力吸肚子,很快,身子就凹进去了一个角。
巨人张大嘴巴,刚想咬,“哎呀,原来这是一个烂苹果。
”说完,随手一扔。
我趁机朝前滚呀滚呀,滚呀滚呀,滚到了草丛里。
(问他:苹果遇到了什么危险?他想了什么办法?巨人中计了吗?同学们,苹果历险的过程听清楚了吗?)哈哈!我逃出了巨人的魔爪。
(师:故事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