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常用30种景观植物等植物图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红松
常绿乔木,高达50米。

圆锥形树冠,产黑,吉,辽。

阳性树,耐干燥瘠薄土壤。

耐短期流水的季节性水淹,不耐干燥酷热气候。

浅根性易风倒。

用于庭荫树、风景林、行道树。

红皮云杉,常绿乔木,高达30米,尖塔形树冠。

分布小兴安岭、吉林,耐荫,浅根性。

适应性较强。

生长快。

沈阳——天水都有应用。

用做园景树。

2.杜松
常绿乔木,高达12米,圆柱形树冠。

分布黑、吉、辽,河北、山西、以及西北地区,强阳性树,稍耐荫,性喜冷凉,不甚择土,酸性土以及干燥的岩缝间或则沙砾地均能生长,以向阳适湿沙壤土最佳。

用做绿篱、庭院观赏、枝叶浓密下垂,树姿优美。

抗海潮风。

本种为梨锈病的中间宿主,应用注意。

3.紫杉 (又名东北红豆杉)
常绿乔木高达20米,树冠卵形。

分布吉林、辽宁。

应用从沈阳——天水均可。

耐寒、耐荫。

浅根性,在空气湿度较高处生长良好。

生长慢。

本树在干燥温暖区移植困难。

孤植、群植、用做绿篱均可。

其栽培品种矮紫杉,园林应用较多。

4.山皂荚
落叶乔木,高达25米,产于辽宁、山东、河北、江苏、安徽、陕西等,性喜光,在酸性土、石灰质土都能良好生长。

应用东北、华北至华东。

阳性,耐寒,耐干旱,抗污染力强。

树冠宽广,叶密荫浓,用做庭荫树
5.青杨
落叶乔木,高达30米。

树冠卵形,中国特产。

分布于东北南部、华北、西北、四川、云南、西藏。

喜光、稍耐荫。

喜温凉湿润。

耐寒,暖地生长不良。

不择土,耐干旱,不耐水淹,生长快。

应用:青杨春季展叶早,新叶嫩绿光亮,干高皮青。

可做庭荫树、固堤护岸树。

6.旱柳
落叶乔木,高达18米。

树冠卵形。

中国分布广,东北、华北、西北、长江流域都有分布。

常见乡土树种。

喜光,不耐庇荫,耐寒。

喜水湿,耐干旱,不择土,固结、粘重、重盐碱地生长不良。

生长快。

应用注意柳絮繁多(3、4月),精密仪器厂、幼儿园、街道慎用。

变种有涤柳(枝条细长下垂。

华北园
林习见,常被误认为是垂柳)、馒头柳[face9] (分枝密、半圆形树冠,北京园林常见)龙抓柳(枝条扭曲向上,长势较弱,易衰老)。

7.白桦
落叶乔木,高达25米,树冠卵圆形,产于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华北高山。

强阳性,耐严寒,喜酸性土,( pH5~6)耐瘠薄,适应能力强。

但在平原以及低海拔地区生长不良。

常与红松、山扬、蒙古枥、落叶松等混生。

长速中等。

应用哈尔滨—天水。

枝叶扶疏,姿态优美,树干修直,洁白雅致。

孤植、丛植、列植均可。

8.板栗
落叶乔木,高达20米。

树冠扁球形。

中国特产树。

现在从东北南部—甘肃都有栽培。

喜光树,耐干旱。

适应性强。

不甚择土,在pH7.5以上的钙质土和盐碱土上生长不良;在过于粘重、排水不良处亦不宜生长。

深根性,生长先慢后快,抗有毒气体。

应用除生产外,孤植、群植均可。

9.胡桃愀
落叶乔木,高达25米,主产东北动部山区,华北、内蒙有少量分布。

强阳性,不耐荫庇,耐寒。

喜湿润、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

不耐干旱、瘠薄。

根系庞大、深根性,抗风。

长速中等。

宜于槭类、椴类等耐荫树种混交。

应用:树干通直,枝叶茂密。

孤植、丛植、列植均可。

10.榆树
落叶乔木,高达25米,树冠圆球形。

早春叶前开花,花期3~4月。

产于华北、西北、东北。

应用从哈尔滨—大理均有。

喜光、耐寒,抗旱,能适应干凉气候,不耐水湿、能耐干旱、瘠薄、盐碱土。

生长较快,耐修剪,主根深保土抗风,抗烟尘及HF等有毒气体。

应用很广,行道树、庭荫树、防护林均可
11.糠椴
落叶乔木,高达20米。

树冠广卵形至卵球形。

花黄色,7~12朵成下垂聚伞花序,7~8月开花。

产于东北、内蒙古、及河北、山东等地。

应用哈尔滨——天水一带。

喜光也耐荫耐寒。

喜冷凉湿润气候,及深厚、肥沃土壤。

在微酸性、中性、石灰性土壤上均生长良好。

但在干旱瘠薄、盐渍化、或沼泽化土壤上生长不良。

深根性,不耐烟尘。

应用:糠椴枝叶茂密,遮荫效果好,花黄色、芳香,是良好的庭荫、行道树。

12.蒙椴
落叶小乔木。

树皮红褐色。

主产华北、东北、内蒙古也有。

习性与糠椴相似。

树型较低,秋叶亮黄色。

只适宜在公园、庭院、风景区栽培,不宜作行道树。

13.紫椴
落叶乔木,高达25米。

耐荫,产东北华北。

应用哈尔滨——天水。

中性树,耐寒性强,抗污染,深根性。

常用做行道树、庭荫树。

14.沙枣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高5到10米。

幼枝银白色。

花1~3朵生于小枝下部叶腋,外面银白色,里面黄色。

芳香,6月前后开放。

果8——10月。

产于东北、华北、西北。

性喜光,耐寒、旱、水湿、盐碱、瘠薄。

根系发达,具有根瘤菌,喜疏松土壤。

生长快。

应用:最宜用作盐碱和沙荒地区绿化
15.火炬树
落叶小乔木,高达8米。

核果深红色,密生绒毛,密集成火炬形。

原产北美洲,现在中国已经推广到华北、西北等。

喜光,适应性强,抗寒、旱,耐盐碱。

根系发达,生长快。

寿命短,15年开始衰老。

本种因雌花序和果序均红色且形似火炬而得名。

落叶后也是满树火炬。

秋季叶色红艳或橙黄。

应用常点缀风景林,以及水土保持、固沙用.
16.丝棉木
落叶小乔木,高达8米。

树冠卵圆形。

花淡绿色,3~7朵成聚伞花序。

蒴果粉红色,4深裂。

种子具有橘红色假种皮。

5月花,10月果。

产于中国北部、中部及东部。

晋冀鲁豫至闽、川均有。

性喜光,稍耐荫,耐寒冷。

不甚择土,耐干旱、水淹。

根系深而且发达,抗风。

长速中等。

应用:枝叶秀丽,果亦可观。

良好的庭院绿化、观赏树种。

植于林缘、草坪、湖边、溪畔均适宜。

17.茶条槭
落叶小乔木,高达10米。

常3裂,中裂特大。

或不裂或不明显羽状5浅裂。

基部圆形或近心形。

果翅紫红色。

产于东北、内蒙、华北、长江中下游各省。

弱阳性,耐半荫。

耐寒冷,喜温暖。

深根性,抗风雪。

耐烟尘。

应用:树干直而洁净。

花有清香5~6月。

夏季有果翅红色美丽,秋季叶色变红。

庭荫树、行道树均宜。

18.羽叶槭
又名复叶槭。

落叶乔木,高达20米。

树冠圆球形。

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5。

原产北美,中国东北、华北、内蒙古、新疆、华东一带有栽培。

喜光,喜欢冷凉气候。

耐干冷,稍耐水湿。

生长较快,抗烟尘,寿命短。

在湿热的长江中下游生长不良,且宜遭病虫害。

应用:枝叶茂密,入秋叶色金黄,用做庭荫树,行道树。

19.白蜡树
落叶乔木,高达15米。

树冠卵圆形。

分布北至东北中南部,经过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南达两广,西至甘肃均有。

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喜湿耐涝,耐干旱,不择土。

抗烟尘、HF等有毒气体。

耐修剪,生长快,寿命长。

应用:体形端正,树干通直,枝叶繁茂,秋叶橙黄优良的行道树、庭荫树。

20.水曲柳(满洲白蜡)
落叶乔木,高达30米。

分布东北、华北。

喜光,幼时能稍耐荫。

耐严寒,喜欢潮湿但是不耐涝,喜肥,稍耐盐碱,主根浅,侧根发达。

生长快。

应用同白蜡。

播种注意其休眠期长,,春季播种育苗要经过高温催芽处理,否则隔年才能发芽。

21.山桃
落叶小乔木,高达10米。

花单生,淡粉红色。

3~4月花,先叶开放。

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西南也有,应用达沈阳。

多生于向阳的石灰岩山地,耐寒冷、干旱。

多用做砧木。

园林宜成片栽植于山坡。

并以苍松翠柏为背景可显示其娇艳,零星栽植亦可。

22.碧桃
3~4月开花,颜色多样,先叶开放。

高达5米。

产东北南部至广东、西北、西南。

喜光,耐干旱、有一定耐寒力。

不耐水湿。

碱性土及粘重土均生长不良,喜夏季高温,忌大风。

23.榆叶梅
落叶灌木,高达5米。

花粉红色。

4月开放,先叶或则与叶同。

原产中国北部,黑、冀、晋、鲁、江浙均有分布。

喜光,耐寒冷、干旱,不耐涝。

丛植,常与连翘配置郁李:落叶灌木,高1.5米。

花粉红或近白色,春天开放。

产与华北、华中、华南,喜光,耐寒冷、干燥。

花朵繁茂,多丛植。

24.樱花(山樱桃)
落叶乔木,高达25米。

花白色或淡红色,4月开放。

产于长江流域、东北南部。

喜阳光,喜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对烟尘、有害气体及海潮风的抵
抗力较差。

有一定耐寒能力,根系较浅。

25.山楂
落叶小乔木,高达6米,叶羽状5~9裂。

花白色,伞房花序,5~6月花,果红色,有白色皮孔。

10月成熟。

产于华北、东北、。

性喜光,稍耐荫,耐寒冷、耐干燥、贫瘠土壤,但以湿润、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佳。

根系发达。

树冠整齐,花繁叶茂,果实、鲜红可爱。

可做庭荫树、园路树。

26.海棠类
适合东北栽植的海棠有海棠果(耐湿)、海棠花(忌水湿)、西府海棠。

山荆子(不耐涝)。

它们习性强健,耐寒冷、干旱,对水湿要求不一。

四月左右开花。

白梨:落叶乔木,高达8米。

花白色,4月开放。

原产中国北部,栽培遍及华北、东北南部、西北及江苏北部、四川等地。

性喜干燥、冷凉。

抗寒,喜光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深厚、疏松、地下水位较低的肥沃沙质壤土为最好。

观赏:春天满树白花,用做园景树。

27.毛刺槐
落叶乔木,高达2-4CM;枝及花梗密被红色刺毛。

蝶形花冠,粉红或紫红色,2朵至7朵成稀疏的总状花序,开花一般不孕,花期5月。

喜光,浅根性,侧根发达。

耐寒、耐旱能力强,生长快,耐修剪,萌蘖力强,对烟尘及有毒气体如氟化氢等有较强的抗性。

喜温润肥沃土壤。

花色浓艳,孤植、列植、丛植均佳,是庭院、小游园、公园不可多得的观赏树种
28.锦鸡儿
灌木,高达1.5米。

花单性,红黄色。

4~5月开花。

主产中国北部,中部。

西南也有分布。

性喜光,耐寒冷,适应性强。

不择土,耐干旱瘠薄。

能生于岩石缝中。

园林常植于岩石旁,小路边。

29.胡枝子
灌木,高达3米,总状花序腋生,花紫色,8月开放。

产于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河南等省。

性喜光,稍耐荫,强健耐寒。

耐干旱、瘠薄土壤,但是喜欢肥沃土壤和湿润气候。

生长迅速,耐刈割。

叶鲜亮,花紫色繁多,植于自然式园林中。

也可作为改良土壤用。

30.天目琼花
灌木,高约3米。

叶通常三裂。

聚伞花序复伞形。

花冠乳白色,5~6月花。

分布东北南部、华北、长江流域。

喜光又耐荫。

耐寒冷。

多生于凉润多雾区。

对土壤要求不严。

春季观花,秋季观果。

又耐荫,是种植于建筑物背面的良好树种。

多肉植物图片及名称大全
多姿多彩的植物世界
二、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
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有界、门、纲、目、科、属、种。

各级单位根据需要可再分成亚级。

种是分类上的基本单位。

同种植物的不同个体,起源于共同的祖先,形态特征极相似,且能进行自然交配,产生正常的后代.并且有一定的分布区,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种内可根据个体间的差异分为亚种、变种、变型等。

如粳稻和籼稻是水稻的两个亚种。

三、植物的命名法则
植物学名必须遵循《国际植物命名法规》,采用林奈(瑞典)于1753年创立的双名法,用两个拉丁单词作为一种植物的学名(名称),第一个单词是属名,是名词,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单词为种加词,是形容词;后边再写出定名人的姓氏或姓氏缩写(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例如稻的学名Oryza sativa L.
第二节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地球上的植物,目前已经知道的有40多万种,其中绿色开花植物有20多万种,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绿色的和非绿色的不开花植物。

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亲缘关系等特点,植物界分为六个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地球上有七大植物类群,通常划分为两大类: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

低等植物: 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

高等植物: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一、藻类植物(Algae)
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潮湿环境里,有些藻类可与菌类共生而形成地衣,有的可寄生于动、植物体内,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类型多样,有单细胞、非丝状体的群体和多细胞的丝状体、叶状体。

具各种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养植物,少数异养。

根据它们所含色素、细胞结构等特点,可分为七个门,其中绿藻门、红藻门、褐藻门的植物细胞内均有真正的细胞核。

(一)蓝藻门(Cyanophyta)
一类很原始的古老植物。

植物体有单细胞、群体或丝状体。

细胞无细胞器和细胞核,原生质体分化为中心质和周质两个部分,大多细胞外有胶质鞘,属原核生物。

含叶绿素a和藻蓝素,无载色体,故植物呈蓝绿色。

常见植物:1.念珠藻属 2.鱼腥藻属 3.颤藻属
蓝藻门丝状体类型代表属
A,B.颤藻属; C.筒胞藻属;D.念珠藻属
(二)绿藻门(Chlorophyta)
植物体多种多样,有单细胞、群体、丝状体、叶状体、管状体、多核管状体等。

细胞核一至多数;载色体与高等植物的叶绿体结构类似,含叶绿素a、b 及叶黄素和胡萝卜素,故植物呈绿色。

运动细胞、生殖细胞常具2或4条顶生等长鞭毛。

常见植物有:a.衣藻属 b.团藻属 c.水绵属 d.轮藻属
衣藻属
是藻类中最简单的类型。

既行无性繁殖,又行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多为同配或异配,少数种类为卵式配合。

水绵属
水绵属是极为常见的绿藻。

无性繁殖通过丝状体断裂。

有性生殖通过结合生殖。

(三)红藻门(Rhodophyta)*
植物体多数为多细胞构成的丝状、片状或树枝状等。

载色体一至多数,内含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藻红素、藻蓝素,故植物体呈红色或紫红色。

常见植物有:紫菜、石花菜、麒麟菜等。

(四)褐藻门(Rhaeophyta)
植物体大型,为多细胞分枝的丝状体、带状体等。

含叶绿素a、c、胡萝卜素及叶黄素,还有藻褐素。

后三者含量较多,故植物体呈黄褐色。

几乎全为海产。

具同形世代交替和异形世代交替。

常见植物:海带、裙带菜、鹿角菜等。

(四)藻类植物的经济价值
1.藻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对物质循环和大气中O2和CO2的平衡起极重要作用。

2.具有食用、医用、或工业用价值
二、地衣植物(Lichenes)
地衣是多年生植物,是由一种真菌和一种藻类两个有机体组合而成的一个共生复合有机体。

共生是地衣生物学特性中最根本的性状,但并不是任何真菌都可以同任何藻类共生而形成地衣,只是一些特定的藻类与特定的真菌,才能形成这一特殊类型的植物体。

地衣常以真菌来命名,强调寄生性真菌,不强调寄主藻类。

构成地衣的真菌绝大多数属于子囊菌亚门的盘菌纲 (Discomycetes)和核菌纲(Pyrenomycetes);地衣体中的藻类主要为绿藻和蓝藻。

地衣中的菌藻共生关系: 真菌:子囊菌、担子菌、藻菌——吸收水、无机盐等,并保护藻类。

藻类:蓝藻、绿藻
枝状地衣:体直立,通常分支,呈丛生状
壳状地衣:体扁平成壳状,植物紧贴附于树皮或岩石上不易分离。

叶状地衣:呈薄片状的扁平体,形似叶片,有胶性,以假根或脐附着在基质上,易与基质剥离
高等植物
•绝大多数陆生;
•植物体常有根、茎、叶的分化;
•具明显的世代交替;
•生殖器官由多个细胞构成;
•受精卵形成胚,再长成植物体。

一、苔藓植物门(Bryophyta)
苔藓植物是高等植物中最原始、结构简单的陆生类群。

(一) 一般特征
1.植物体矮小,为叶状体或有茎、叶分化,无真正的根。

2.无维管束的分化。

3.配子体发达,能独立生活,孢子体简单,寄生在配子体上。

4. 精子具鞭毛,受精离不开水。

比较低级的为叶状体:即苔纲。

比较高级的是茎叶体:藓纲,有茎、叶和假根的分化。

生殖器官为精子器,雌性生殖器官为颈卵器。

苔纲:以地钱为代表,植物体为叶状体,有背腹之分,具单细胞假根。

营养繁殖产生芽胞--新个体的开始;有性生殖配子体雌雄异株。

藓纲:以葫芦藓为代表。

植物体为简单的茎叶体,叶具中肋,茎具简单的中轴。

配子体还是主要的营养体,但孢子体较苔纲复杂,具孢蒴、蒴柄和基足三部分,上端还有蒴盖、蒴齿、蒴轴的分化。

本纲分3目:泥炭藓目、真藓目、黑藓目。

其他苔藓植物:泥炭藓、大金发藓(金发藓科。

孢蒴圆柱形,生有兜形蒴帽,蒴帽被黄色毛,蒴柄细长)、珠藓(珠藓科,孢蒴近球形,蒴柄细长)
二、蕨类植物
1.陆生、淡水生和附生。

2.植物体(孢子体)有根、茎、叶的分化,内有维管组织。

3.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孢子体比配子体发达,均能独立生活。

4.无性生殖生产孢子,有性生殖器官喂精子器和颈卵器。

分类:分成5个亚门,即石松亚门、水韭亚门、松叶蕨亚门、楔叶蕨亚门、真蕨亚门。

华南地区常见的蕨类植物有乌毛蕨,芒萁、铺地蜈蚣、蜈蚣草、蕨、红萍等、其中有些可以作土壤性质的指示植物,有些可作食用,有些可作肥料。

而煤炭是亿万年前古代大型蕨类植物遗体埋在地下所形成的。

(一)松叶蕨亚门
孢子体具匍匐的根状茎和直立的气生茎,二叉分枝,具原生中柱;无根。

叶为小型叶,无叶脉或仅具单一叶脉。

孢子囊厚囊性发育。

上述性状都比较原始。

我国仅有松叶蕨一种。

(二)石松亚门
孢子体有根、茎、叶的分化。

茎多数二叉分枝,木质部为外始式发育,以梯纹管胞为主。

小型叶,仅一条叶脉,常称拟叶,螺旋或对生排列。

孢子囊为厚囊性发育,单生叶腋或近叶腋处,孢子叶常集生于分枝顶端,形成孢子叶球(穗)。

现存石松目和卷柏目两目。

石松目分为石松科和石杉科。

石松目:孢子体具匍匐茎或直立茎,茎上有不定根叶螺旋排列。

多数种类孢子叶集生于枝的顶端,形成孢子叶球。

(千层塔):石松科,肾形的孢子囊着生于孢子叶腋,成熟孢子囊沿一侧开裂;孢子叶扁平,叶缘呈波纹状,据不规则重锯齿。

近年来从千层塔中分离出石松碱甲,用它制成的“双益平”是治疗老年痴呆症的新一代药物。

卷柏目:明显的主茎和顶端多分枝的枝条,失水后的卷柏,侧枝蜷缩,叶片紧贴,枝线形成灰白色一丛,利于反射阳光,保存水分。

一但水分充足,又枝展叶茂,故称“九死还魂草。

(孢子体常匍匐)
江南卷柏:孢子叶穗短,四棱形,生于小枝顶端;孢子叶卵状三角形,孢子囊近圆形,孢子二形。

(三)水韭亚门
孢子体为草本,茎粗短似块茎,具原生中柱,叶具叶舌,孢子叶异形,孢子叶近轴面生孢子囊。

(四)楔叶蕨亚门
孢子体有根、茎、叶的分化。

茎有明显的节与节间之分,节间中空,茎上有纵肋。

木质部内始式。

小型叶,不发达,轮生成鞘状。

孢子囊生于特殊变态被称为孢囊柄的孢子叶上。

孢囊柄在某些枝干顶端聚集成孢子叶球。

如问荆、目贼。

(五)真蕨亚门
孢子体发达,有根、茎、叶的分化。

根为不定根。

除树蕨具粗壮直立茎外,其余茎均为根状茎。

叶为大型叶,有单叶和复叶之分。

幼叶拳卷,长大后分化成叶柄和叶片两部分。

孢子囊着生在孢子叶的边缘、背面或特化了的孢子叶上。

着生方式有边生、顶生、脉端生和脉背生。

多数孢子囊聚集成各种孢子囊群。

原始种
类孢子囊壁是多细胞的,无环带;较进化的种类,孢子囊壁薄,仅一层
细胞,有环带。

配子体形小,绝大多数为背腹性叶状体,心形,绿色,有假根。

精子器和颈卵器均生在腹面。

观音座莲:叶二回羽状,生林下,喜欢酸性土壤(四川)
芒萁:叶轴常多回两歧分枝,叶背灰白色,为酸性土壤指示植物。

裸子植物出现在古生代,中生代最盛,到现在大多数已经绝灭,仅存71属,近800种。

我国是裸子植物种类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41属,236种,分为苏铁纲、银杏纲、松柏纲、红豆杉纲和买麻藤纲等五个纲。

裸子植物是我国森林的主要树种,重要的裸子植物有苏铁、银杏、松、杉、柏等。

苏铁纲
茎干常不分枝。

叶羽状深裂,集生茎顶。

雌雄异株,大孢子叶羽状,集成疏松的球状,胚珠生于孢子叶两侧,多数仅2枚。

胚珠大型,珠被两层,内外两层均具维管束。

小孢子叶鳞片状,集成紧实的柱状。

小孢子囊数个聚生于小孢子叶的背面,厚囊性发育。

小孢子单槽,精子多鞭毛。

种子大,种皮厚,外种皮肉质,中种皮骨质,内种皮膜质,子叶2枚,胚乳丰富。

用途:
1、观赏
2、食用—种子,茎髓淀粉“西米”
3、药用—叶,种子。

收敛、止咳、止血
银杏纲
落叶大乔木,多分枝,有长短枝之分。

叶扇状,顶端常2裂,二叉脉序。

孢子叶球单性异株,精子多鞭毛。

种子核果状。

用途:
1、观赏
2、食用—种子
3、药用—叶,种子。

前者提银杏黄酮,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后者润
肺、止咳、强壮功效
松柏纲
松柏纲植物为木本,茎多分枝,常有长短枝之分,具树脂道。

叶为针状、鳞片状,稀为条状。

孢子叶常排成球果状,单性,多同株,少异株。

松柏纲是现代裸子植物中数目最多而分布最广的类群。

现代松柏纲植物约44属近500种,隶属于南洋杉科 (Araucariaceae)、松科 (Pinaceae)、杉科(Taxodiaceae)及柏科(Cupressaceae)等4科。

它们在欧亚大陆北部及北美广大地区组成大面积的森林甚至单优的纯林,在南半球的新西兰、澳洲及南美洲的温带则具有丰富的南洋杉科植物。

但大多数松柏类的特有属及全部古老的孑遗属都集中在太平洋沿岸,而且许多属如松属、冷杉属、云杉属及落叶松属的多数种类也集中于太平洋四周,特别是我国。

用途:
1、观赏
2、食用—种子
3、树脂原料—医药、化工
4、木材原料
红豆杉纲
木本,多分枝。

叶为条形或条状披针形,稀为鳞状钻形或阔叶状。

孢子叶球单性异株,稀同株。

大孢子叶特化为鳞片状的珠托或套被。

种子具肉质的假种皮或外种皮。

红豆杉科的化石发现于上白垩世。

现代的红豆杉纲包含罗汉松科、三尖杉科和红豆杉科3个科,它们在系统上紧密相关,并可能有共同起源的祖先。

红豆杉纲植物不形成球果,不分化出类似的苞鳞和能育的珠鳞两部分,大孢子叶特化为套被或珠托,在种子成熟时成为肉质的假种皮或外种皮,因而和松柏纲不同。

用途:
1、观赏
2、食用—粗榧子
3、药用—紫杉醇、三尖杉紫碱
4、制皂—种子含油
5、木雕
买麻藤纲
买麻藤纲又称为倪藤纲,或称为盖子植物纲,藤本、灌木、块状体,稀有小乔木。

次生木质部具有导管,无树脂道。

叶对生,阔叶状、带状或退化成鳞片状。

孢子叶球序二叉分枝,孢子叶球有类似于花被的盖被 (chlamydia),或有两性的痕迹。

胚珠珠被1或2层,珠被向外延伸,形成珠孔管。

精子无鞭毛,颈卵器极其退化或无。

种子有假种皮,胚具子叶2枚,胚乳丰富。

买麻藤纲是由彼此在形态上相去甚远的3个目即麻黄目、买麻藤目、百岁兰目组成,每一目仅有1属。

迄今在地层中并未发现买麻藤纲的植物大化石
草麻黄茎叶:小枝圆柱形,具细条纹。

叶对生,退化成鞘状,膜质,上部2裂。

买麻藤(茎叶及成熟的种子):种子核果状,包于红褐色肉质假种皮中,胚乳丰富。

百岁兰:两个叶片的先端枯死,叶基部具有分生能力,叶片可不断生长。

用途:
1、药用—麻黄碱。

枝叶具镇咳、发汗、止喘、利尿等功效,根则止汗
2、食用。

部分种子可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