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配电网智能化运行管控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企业配电网智能化运行管控系统设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政策变化和产业技术升级驱动,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等产业在经济市场内快速崛起,这些产业对供配电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更高的要求,导致配电网在运行中面临的外部形势变化更加显著。

在此种社会背景下,电力市场的改革对需求侧业务起到明显推动,实现对电力产业供需平衡的有效促进。

此时,灵活的机制也会带来更加复杂的用电环境,引起用电量较大波动,为调度工作带来难度,使电网安全面临挑战。

基于能源生产层面分析,清洁化、多元化、高效化新能源的提出更是冲击着电力市场,因此分布式发电等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尤为重要。

水能、核能、太阳能等多种能源有效利用形成能源生产的多元化,从能源传输来看,配电网运行电子化、信息化趋势已出现。

以大电网为主干网、微网为局域网的二次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有效提高了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电力电子技术的革新与进步,对电网灵活调度与控制一次设备的电子化进程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电力企业;配电网智能化;运行管控系统;设计
1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
1.1分布式发电技术
分布式发电实际上就是一种简单且基础的创新发电模式,在实际发电期间可以将不同模块组合在一起,在一系列作用下完成发电,在此过程中,发电功率也面临着严格的要求,对于我国部分地区应用情况来看,分布式发电技术还需要分析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其发电功率,确保在合理范围内,这样才可以使实际发电需求得到满足。

除此之外,分布式发电技术的优点有很多,最主要的就是能够整合不同的模块,从根本上提高发电效率。

在分布式发电模式具体构建过程中,必须要贴合当地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安装方案。

并且
分布式发电技术可以利用自行控制的手段,为不同用户提供多样化的供电设备,
实现同步使用,合理控制并协调电量。

在实际调控期间,多余的电量还可以通过
系统进行二次利用。

另外,分布式发电的发电能源采用的是新能源,也就是说,
分布式发电技术是绿色能源技术应用的重要体现。

1.2智能配电网数据仓库技术
在智能配电网环境中,电力数据通常都没有集中,而且这些数据的类型较多。

如何从这些海量数据中提取出更有价值的信息,为电网稳定运行提供更好的决策
要求,是智能配电网实现智能化的重要条件。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电力企业通常
会用到数据仓库技术,简称ETL技术。

它具体包括三方面:(1)数据抽取,主
要是从系统数据源中抽取出有价值的数据信息。

(2)数据转换。

将抽取之后的
数据信息作为主要目标,根据相关要求完成转换,将数据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此期间,需要对数据源中出现的错误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做好数据的加工。

(3)数据加载,在数据完成清洗和加工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加载处理,随后保存于数
据源系统当中,也就是对数据进行科学集成化处理,为智能配电网的稳定运行提
供可靠支持。

1.3配电自动化技术
配电自动化技术能够综合分析一定范围内的用电水平,同时,还能够使区域
范围内的电网规划更加合理。

所以,在此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全面分析城市配
电网络的运行管理模式,对服务内容进行合理优化,在用户基本用电需求得到满
足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优化智能配电网技术,以此来实现电网建设规划的标准,使智能化配电网技术能够体现出合理性和科学性。

此外,在该技术方案制定过程中,还要改进并适当调节电力系统,构建长效科学的机制,要在配电主站的基础上,结合配电通信系统,建立起相关的网络模型。

以此来远程操控配电网,使其
技术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更加真实可靠。

配电子站的主要作用就是完成信息的汇集
和转发,属于配电网自动化的中间层,主要负责电量信息的上传下达。

配电终端
可以直接安装于用户终端配电设备当中。

通信网络能够根据不同区域所采用的组
网方案,配合骨干通信网络所采用的双电源和双路由,以此来满足信息可靠性的
基本要求。

1.4配电网仿真与模拟技术
配电网仿真与模拟技术(DFSM)是配电网实现自愈的关键工具,它主要包括
的功能有自适应保护、故障定位以及无功控制等,仿真工具具体包括配电网状态
评估、电网动态安全评估以及负荷预测等,建模工具包括设备模型、负荷模型以
及发电模型等。

DFSM技术可以在实时软件平台的基础上,利用数学分析工具和预
测技术,结合配电网本身的物理结构和运行状态,对配电网的精确状态进行优化,提前预测配电网中包含的潜在事件,为系统运行人员提供最佳的决策服务,最终
实现配电网自愈。

2配电行业发展趋势
2.1数字化未来
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配电解决方案,结合控制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与
服务等,将配电系统中的智能设备互联互通,实现主动、高效维护,保障配电运
行更加安全、可靠,全方位改善配电系统。

传统配电一般是单体设备,无法跟系
统联动,往往需要增加仪器仪表监控,即使实现了设备监控,仍然缺乏控制,很
难进行设备管理。

基于物联网技术,可以将所有配电设备连接至平台,在平台上
实现控制。

2.2赋能碳中和
现在配电元器件在配电网络中的一个主要作用是可以监测回路中电压电流状况,也就是实现电能全过程监控,并且精确统计到单个设备能耗,能源建模和分析,提出电能优化建议,通过技术赋能优化能效,向碳中和迈进。

也就是结合用
电趋势和产能,甚至用电波峰、波谷,结合储能实现削峰填谷。

2.3配电网智能化
传统配电网的发展方向是能源管理信息化、设备与平台的自动化控制、现场
运行预警、自检自愈、运营更安全、工作更高效、运行更可靠、系统运行风险全
掌握。

原来大的配电房往往需要人工去巡检,巡检过程中往往只能看到表面,如
果仪器仪表并没有报警,就无法感受内部状态,尤其对开关设备来说,实现配电
网智能化之后,设备可以提前预警,比如电流过高会向平台发布预警信号,同时如果内部温度过高,也会发送信号,让平台知道这些信息。

2.4设备健康管理
现在配电元器件里都配备高精密传感器,可以将所有数据采集起来,深度智能化分析设备健康状态、设备预警的专业流程,并通过专家远程诊断,给予用户用电系统的优化建议。

简单地,说现在设备都配备高精密传感器,能预感自己的健康状态,欠佳时就给平台发送信息。

要实现以上四个发展趋势,需要结合两个分析;第一个是低压元器件;第二个是平台管理。

结束语:综上所述,建立完善的配电网系统可以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基础的保障。

但是面对当前所出现的能源问题,新能源也为配电网络优化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设计空间,在城市配电网得到合理规划的基础上,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

对此相关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实际建设情况来进行精准规划,这样才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发展与完善,提高配电网规划工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智慧,王炜,戴亮等.基于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的城市配电网规划研究[J].电力系统装备,2019(01):53-54.
[2]张祥龙.基于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的城市配电网规划探究[J].通信电源技术,2020,v.37;No.197(05):134-135.
[3]邓裕文.基于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的城市配电网规划[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46):36,38.
[4]谷晓峰.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的城市配电网规划[J].科技创新导
报,2017(28):87-88.
[5]唐汝帅.基于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的城市配电网规划[J].中国新通
信,2017,22(v.19):67-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