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题镇江市谏壁中学2008年高考语文备考总结与反思
从2008年高考谈高三语文总复习的得与失

从2008年江苏省高考谈高三语文总复习的得与失——兼谈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些心得2008年高考已经降下帷幕,一切都不出考前所料,语文科试卷分为必考题和文科加试题两个板块。
必考题(160分)分为七项内容:一、语言知识运用(18分),包括字音、成语、病句三道选择题和两道语用题;二、文言文阅读(18分),包括三道选择题和三句翻译题;三、古诗鉴赏(8分),两道简答题;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六句话八个空涉及到课内的6分课外2分,课内包括初中2分,高中4分;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共4道简答题;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18分)论述类和实用类,都是两道选择题和两道简答题;七、作文(70分)好奇心。
附加题(40分)包括,文言材料阅读(10分),设计了文言断句和文学常识;名著阅读题(15分),多项选择题一道和简答题一道;材料分析题(15分),两道简答题。
整份高考试卷不仅在内容、结构上完全符合《2008年江苏省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的要求,而且连赋分也完全一致,甚至在文化经典与长篇小说试题的命制上,与《200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提供的样式也完全一致,完整、坚定而有力地维护了教育厅《2008年江苏省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的权威性。
是一份让考生放心、家长开心的卷子。
也正是上述的原因,今年的语文高考试卷在表面上看成了江苏省新课改第一届高考平稳、平实的一份试卷。
纵观一年来的复习教学工作,有几方面是特别值得注意的。
一、紧紧围绕《教学大纲》与《考试说明》,集中全组语文老师的智慧展开探讨,集思广益。
这样的做法直接的好处是整个复习能把好大的方向,思路清晰,工作开展尽好、尽早,能统一思想。
08年与07年的试卷模式的变化,考点的变化,特别是新增考点的出现,备课组能够尽早做好部署,学生最早的接触到知识点的具体内容,试题的基本样式,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效益最大化。
今年考试说明的出台已是较晚的事了,老师对新增考点的了解和把握也不算最早,但实际做法与对策肯定是最及时的,在保持一贯的复习计划的同时,在保住阵脚不乱的同时,备课组有条不紊地做好部署,充分发挥年轻教师的优势,自编教材,择优推荐,让考生对新增考点不陌生,早准备。
解读江苏08年高考语文说明及其复习建议

江苏省2008年高考各科考试说明解读及其复习建议(盐城市盐都区教育局教研室)语文(根据盐城市2008年高考说明解读会议研讨内容整理)一、关于“考试能力要求”的解读一要抓住各层级能力要求中的关键词。
如“理解”中的“简单的解释”,“分析综合”中的“分解剖析”“归纳整理”,“鉴赏评价”中的“鉴别、赏析和评说”等。
二要研究各项能力考查在试卷中的呈现方式。
三要与其后的“考试内容及要求”结合起来比较分析,看各种能力具体在哪些方面的内容中考查到。
在六种能力中,B、C、E级的能力考查最多,也最重要。
二、关于“考试内容及要求” 的解读必考内容——文言虚词应抓住重点,不必平均用力。
语言运用中汉字书写、标点在作文中考,修辞在仿句或表达生动中考。
因此所列九个考点实际只有六个点,考其中的五个。
写作要让学生明白高考阅卷普遍讨厌所谓的“文化散文”,主要因为其“满地打滚”(以司空见惯的老素材通吃所有命题)、“口吐白沫”(抽象的抒情、缺乏真情实感)。
选考内容——只考B与C层级的能力,即理解与分析综合。
两类文体的阅读都要复习,不能将宝只押在某一类文体上。
考场上却不能兼做,只能选做其一。
因此要指导学生迅速选择其中的一类,不能因犹豫不决耽搁了后面的时间,特别是写作所需的时间要保证。
资料选择上,因是新题型,现成资料较少,可从《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月刊》及前几年北京卷上找有关题目进行训练。
加试内容——回答文言语段的有关问题,选修教材《史记选读》、《唐宋八大家选读》中所设计的问题可作复习中的参考。
名著名篇阅读,十部中考到七部。
无方向的阅读是没有实效的,要指导学生精读、泛读相结合。
泛读主要是介绍式的,要设计有一定深度的导读提纲,帮助学生阅读了解;精读则要精选重要片段,让学生阅读掌握,熟悉名著的具体内容。
三、关于“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的解读必考与选考卷总分160分,总题量20道。
除写作70分外的90分中,现代文占38分,古诗文占34分,语言运用18分。
2008年高考备考中的得与失

2008年高考备考中的得与失我们08届高三是我校生源最差的一届,当时高一的入学分数比几个同类的兄弟学校要低三十多分,因此我们这一届高三自始至终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
最后的高考结果还是比较理想的,应该说完成了学校的任务。
我自己所带的两个班因为都是文科班,其中一个还是文科重点班,所以我们备课组也对我所任教的两个班期望比较大。
最后从高考的结果来看,我也圆满完成任务,两个班都超过了同类学校的平均分。
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们在08年高考备考中的得与失。
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谈:一是思想观念,二是一些具体做法。
一、确立两个理念1.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高考备考的前提和基础教育与教学关系密切,教学突出的老师往往也擅长教育。
做语文老师不能只顾着上语文课,上课来下课走,其它的问题都交给班主任,这种做法非常不明智。
相反,应该在教育学生上花些精力,想点办法,有时候教育上的问题解决了,教学上的问题会迎刃而解。
其目的就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因此高三的备考首先要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开始。
大部分高三的学生对老师有更高的要求,更挑剔,他们对老师的教育教学更敏感也更易逆反,因此老师——特别是对第一次带高三的老师来说,一定要注意师生关系的处理。
①建立互信。
师生的互信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没有互信,再好的计划,在学生那里也会大打折扣;没有互信,你常会为催交作业而搞的焦头烂额;没有互信,家长的一个投诉会让你郁闷好几天。
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②经常沟通。
高三的学生敏感而脆弱,特别是每次大考之后,特别是在乎高考的好学生。
我经常利用课间、晚自习和学生聊天,不仅是语文学习的,有时候就是单纯的聊天,也没有任何目的性,只是做一个听众就行。
在学生最脆弱的时候鼓励一下、帮他(她)一把,他(她)会对你心存感恩。
但一般统考后我都会找第一名的和最后五名来谈,帮助他们一题一题地分析试卷,总结经验教训。
2.学生的自信是高考成功的必要条件和保证我们这一届高三,在大会小会上都会有方方面面的人在反复强调生源很差,他们强调是希望学生要更加努力,但另一方面也导致学生也认为自己就是最差的了,根本不敢去和别人比,连我所任教的高三(2)班(文科重点班)都是这样,很多学生甚至对考上本A的学校都没有信心,更不要说重点了。
2008年高考精选模拟2008年省镇江中学高三诊断性考试

2008年高考精选模拟2008年省镇江中学高三诊断性考试测试题 2019.9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日寻李九庄常建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1)请细味作品中的“寻”字,结合课文《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中的观点,谈谈这首小诗虚实相生所形成的艺术美。
(2)你觉得诗中没有出场的李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2,作文题目:暖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得抄袭。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A、哺(fǔ)育对峙(zhì)驻扎( zhā)面面相觑(qù)B、尽管(jǐn)歼(jiān)灭模(mú)范金蝉脱壳(qiào)C、场(cháng)院拓(tà)片太监(jiān)一暴(pù)十寒D、答(dā)应症(zhēng)结稍(shào)息惟妙惟肖(xiào)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发轫寒喧老搭档人间辛酸识时务者为俊杰B、谛听安详跑龙套一筹莫展不敢跃雷池一步C、部署装璜度假村梦寐已求众人拾柴火焰高D、恫吓贸然家具厂崭露头角糟糠之妻不下堂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句是()A、他少年时代就告别亲友,作客他乡,这次回到故土,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亲访友。
春节期间他到我家来做客,我们相谈甚欢。
B、他就是这么样的一个人:有事情要他帮忙,他总是找借口推脱;有责任要他负责,他总是找理由推托。
C、小巨人姚明进入高手如林的NBA不久,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相信他将越战越勇,成为NBA的明日黄花。
D、别犹豫了,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我们双方必须精诚合作,才能把这项造福镇江的大工程做好。
6,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受全社会所欢迎,因为它既可以规范公民的道德行为,又可以进一步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准。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诸暨市教研室特级教师周红阳杭州二中特级教师钱增兴湖州中学特级教师羊刚今年试卷的长度、考点、结构和主要题型等,与往年大致相当,继续体现了我省命题的“稳重”原则。
全卷七大题25小题,其中较难题不足三分之一,低于前两年的比重。
而考生答题的总书写量也比去年有一定减少。
总体上更加明确、规范、合理和成熟。
一、取材大“变脸”今年这份试卷,取材出现了大“变脸”。
作为构成试卷主体的科学文、文言文、文学作品等三大板块的阅读材料,体裁均跟往年迥异。
如第二大题关于“文化辐合趋同对生物多样性的危害”这一语段,显然就不同于往年司空见惯的“科学文”,它应该是科学论文的节选,属于“论述类文本”范畴。
再如第三大题的《白居易传》,也跟我省连续几年的散文小品明显不同,不但再度回归于“人物传记”,而且又是考生熟悉的文化名人,给考生一种亲切感和踏实感。
而第五大题“文学作品”阅读“变脸”力度最大,今年突破了多年来中国散文独领风骚的传统格局,选用了一篇外国作品,既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取材内容,也拓宽了文学作品考查的空间,在某种意义上还是一种预示和提醒。
二、设题更务实纵观全卷,今年各考题的设置比往年更加务实求真。
所有题目没有在题型上刻意求新,而是在考点上着力打造。
从单一的选择题到综合的写作题,几乎每一题都是平实而本真的,能给考生一种似曾相识之感,既有利于考生正常发挥语文能力,也有利于推动中学语文教学走向更加扎实、高效的新境界。
如将几年来一直“整合”的“语音”和“错别字”,进行重新分点设题,使考点更清晰,让考查更务实。
再如第16题的古诗鉴赏,今年采用单篇(首)材料,在浓缩阅读内容、剔除无效信息的前提下,以“一小一大”的形式设题,客观上为考生从容答题、良好发挥创设了条件。
三、导向愈明显试卷在对语文教学注重知识积累、提升语言素养等方面的引导,作了新的探索。
例如第5题要求选出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这些诗词都出自课内,但考生要了解“名句”所在作品的整体内容,理解名句的含义及其适用范围,还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细心辨析,才有可能作出正确的选择,这便为中学教学提供了一个积累和应用的典型案例。
语文根本的可贵坚守——读2008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有感

求 的一种 理 想境 界 。 之 , 一 部 总 第
然 而 。 革 开放 3 改 0年 来 的 高
具 体 来 说 , 0 8年 考 试 大 纲 分 的 考 试 内 容 继 续 凸显 和 框 定 了 20
考 语 文 在 社 会 浮 躁 大 潮 的 冲 击 中 “ 试 内 容 ” 五 部 分 , 共 4 语 文 最 根 本 最 常 见 的 主 要 内 容 , 考 分 一 0
理 念 的 同 时 ,在 培 养 创 新 人 才 的 纲 ,虽 然 考 试 中 心 命 题 组 的 专 家 加 以 明 示 ,并 按 照 我 们 多 年 来 的
浪 潮 中 ,x - 多 课 程 内 容 及 方 式 接 触 语 文 课 程 标 准 已 经 多 年 , 语 言 运 用 要 求 增 加 了 “ 确 、 , J 很 但 准 鲜 进 行 了 大 刀 阔 斧 的 砍 削 与 弱 化 。 在 非 课 改 实 验 区 的 考 试 大 纲 中 至 明 、 动 ” 项 要 求 , 对 我 们 来 生 三 这 新 的 语 文 教 育 理 念 、 学 内 容 、 今 没 有 直 接 套 用 或 引 用 课 程 标 准 说 既 不 陌 生 也 不 苛 刻 ,它 原 本 就 教 教 学 方 式 乃 至 课 程 形 式 ,令 不 少 教 的 说 法 , 就 是 2 0 这 0 8年 考 试 大 纲 应 是 我 们 在 平 时 的 语 言 运 用 中 追 师感 到无 所适 从 。 对 语 文 根 本 的可 贵 坚 守 。
维普资讯
19 9 7年 的 《 国 语 文 教 育 忧 需 要 引 起 广 大 师 生 的 注 意 :一 是 用 ” 字 , 笔 者 以 为 这 主 要 是 从 中 二 但
思 录 》 拉 开 了 又 一 次 语 文 教 育 大 “ 记 现 代 汉 语 普 通 话 的 字 音 ” 落 实 国 家 语 言 文 字 法 的 角 度 出 , 识 , 讨 论 的 序 幕 。社 会 就 业 激 烈 竞 争 “ 记 现 代 汉 字 的 字 形 ” 识 ,均 去 掉 发 , 提 法 更 为 规 范 , 不 意 味 着 使 并 带 来 的 弊 端 及 罪 名 ,被 以语 文 为 了 “ 用 ” 字 ; 是 在 “ 学 常 识 会 违 背 高 考 多 年 来 在 此 部 分 坚 持 常 二 二 文 首 的 高 考 试 题 所 承 担 ,一 些 大 师 和 名 句 名 篇 ” 分 强 调 “ 要 ” 考 “ 见 常 用 常 错 ” 原 则 , 不 部 重 作 常 的 也 级 的名 人甚 至义 愤 填膺 地要 求恢 家及其 时代 、 别 和代 表作 , 有 意 味着 会加 大 考试 的难 度 。对语 国 没 复 过 去 一 篇 作 文 定 优 劣 的 传 统 语 再 从 中 国 、 国 的 角 度 分 点 描 述 ; 言 运 用 中 的 词 语 ( 括 熟 语 )句 外 包 、
江苏省镇江市2008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调研测试试题

江苏省镇江市2008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调研测试试题第一部分必考部分(1 4 2分)一、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4题。
一座村庄的消失杨小波①终于,我再次回到这座村庄,回到曾无数次往返留下我第一个脚印的村庄。
但在我眼中,这座村庄只属于过去,它正在逐渐消失,这是一种真实而无可挽回的消失。
②当踏上柔软的泥地,一股亲切的气息差一点让我跌倒在地,虽然早已对这次归来有了准备。
沿着开满野花的小路,一步一步走进那绿树掩映的村庄,走进那清清池塘也盛不下的记忆时光。
③田野的风挟裹着青青麦苗和金黄油菜花散发出的浓郁芬芳钻进鼻孔,瞬间涤净了我的五脏六腑。
原谅我的粗心,我还从没有仔细看过这片曾经无比熟悉的土地上的颜色,一大片一大片的碧绿被一大块一大块的金黄整齐地划割。
划割开碧绿与金黄的田埂上,缀满清脆的草和连绵的小野花,间或露出一垄黄褐色的泥土。
碧绿金黄尽头的村庄深藏在青葱森郁的树丛中。
我也第一次发现绿竞有如此丰富的层次与差别,鹅黄浅嫩,苍翠葱郁,青碧墨黛,层层叠叠,间羼杂染,过渡自然,独立鲜明,展现尽你能想像出的每一种差别的绿色。
在这里,每棵树、每株草、每片叶都是一种独立的绿,绿得让人眼花,绿到你自身也仿佛要幻变成一片绿,一片伏在万绿丛中的叶。
④村子里绿树依然蓬勃,可阻挡不住它的衰亡,像一个人那样的衰老死亡。
不见了小时候攀爬、粘过呜蝉的棠梨树,新生出的刺槐树秧密密匝匝;在墙洞里掏过蜜蜂的泥墙已坍塌倾倒;环绕村庄曾让我整天都泡在清清水里的池塘正裸露出碟子样浅浅胸膛,仿佛一步就能跨过。
那枯死的皂角树,渐被荒草湮埋的塘埂,淤塞欲平的沟渠一——这不是记忆中的那个村庄。
⑤随着一群又一群人如蒲公英种子般纷纷飘离村庄,村庄也就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老直至消失。
从此以后,村庄仅仅存活在那些飘落于另一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的蒲公英的记忆深处。
⑥村子里很静,少见人影,尤其是年轻人,更少见十年内建成的房屋。
我静静走着,像行走在一个荒寂的古庙,偶尔听见一两声鸡呜,遥远得如同是在梦中,女儿蹦蹦跳跳,奔向前方矮墙下卧着的大黑狗。
2008年高考试题——语文(江苏卷)(全解全析及试卷综合评价)2008年高考试题——语文(江苏卷)(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全解全析一、语言文宁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识.别/博闻强识.模.仿/装模.作样剥.削/生吞活剥.B.朝.圣/朝.令夕改提.防/提心吊胆绿.茵/绿.林好汉C.箴.言/缄.默无言蠕.动/耳濡.目染粗犷./旷.日持久D.湍.急/惴.惴不安讳.言/经天纬.地勘.察/堪.称一绝1、 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涉及多音字、同音异形字、形近音异字的读音。
作答字音题首先需要仔细审题,明确题意,是选相同还是不同。
其次联想相关词语,因义定音,排除法与认定法相结合,逐项逐字分辨。
B项中每对读音都不相同,分别是cháo / zháo,dī/tí,lǜ/lù。
A项每对读音分别是 shí/zhì,mó/mú,bō。
C项每对读音分别是jiān,rú,guǎng/kuàng。
D项每对读音分别是tuān/zhuì,huì/we ǐ,kā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D.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2、 C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需根据语境和词义来分析,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镇江市谏壁中学2008年高考语文备考总结与反思

镇江市谏壁中学2008年高考语文备考总结与反思谏壁中学曹建仁2008-09-19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和大家共同交流的机会,把我们备课组上一学年甚至可以说是高中三年以来的一些做法向大家做个汇报,欢迎各位高三老师批评指正。
回顾2008年高考备考工作,有如下几点心得:一、集体备课,团结协作,发挥团队优势。
我们这个备课组从高一的时候就注重抓集体备课工作,我们从必修教材到选修课程都坚持集体备课,统一进度、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案。
高三一年,我们延续了高一高二时的好的做法,扎扎实实地开展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分工合作,团结一心。
每位教师都能认真做好备课组分配的任务,每一个考点的复习计划、教学内容、习题的编排都是备课组集体智慧的结晶。
我们在一轮复习时,针对每一个考点进行集体研究,每人承担一个考点的备课任务,先各自独立备课集中精力针对某一考点认真研究、查找资料、设计学案、编写练习,然后开公开课,备课组成员去听课、讨论,最后再形成符合本班特色的教学内容。
强化训练时的试卷评讲也都尽量采取这种形式。
所以,我们每个考点都打磨了三到四遍,努力做到用最好的方法把最合适最科学的知识内容传输给学生。
综合练习由一人试做,难点集体讨论,复印给每位教师。
考试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找出学生失分原因,强化训练,及时补缺。
二、研究考纲,制定科学完备的高考备考复习计划。
我们高三语文备课组有着一套详细、周密、科学的备考复习计划。
在一轮复习之初,我们再次认真地研读《课程标准》,明确高考备考的大方向。
在复习进程中,我们不断钻研《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准确把握有关高考信息。
高三一年里,我们备课组制定了“一轮复习计划”完成了高考考点的系统复习、“二轮复习计划”针对考点中的中难点进行突破性复习和训练,还有“百日冲刺计划”结合考点做强化训练。
每一轮计划都有具体的任务分工、时间安排和内容编排,这份计划我们人手一份,复习时就有了统一的尺度和标准。
高考2008 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及思考

吴锦教授对200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及思考一、变化的背景:①明年的高考是新课改实施之后的高考②08年江苏高考会有一个新的方案,有和其他各省颇不相同的内容都要在试题中有所体现。
但对过去的考查方式会有所继承,有很大的继承性。
不是把以前的东西全部推倒重来的。
关于课改背景对08高考的影响:现在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工具性在前,人文性在后,但两者的有效结合是很难的,现在提阅读、鉴赏、表达和交流只不过是比过去稍去稍微完善了一些。
教育部考试大纲规定的文本类型主要有三种:论述类、实用的、文学的。
它们都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要掌握这些,必然要透过富有思想内容的文本获得。
课标中间提到了语文的运用能力,尤其提到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新的考试大纲有专门的文字叙述,所以高考中应当有这方面的体现。
课程结构性改革,各校表现得参差不齐,选修教材,多选择与高考联系密切的的课程,考试说明中有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但对应的不是必修和选修教材,甚至没有关系。
江苏高考方案对08高考的影响:⑴平时的学科成绩、素质报告书,目前还是一种试探,模仿美国高考制度,但目前对高考的影响还很小。
⑵分值的变化,我的想法也是很糟糕的,学生很苦,而30分钟要完成40分,对考试说明的制定和实际命题来说,是相当难的一件事。
高考说明,教育部实行的是统一考试,分省命题。
除了北京上海有自己的考试大纲之外,其他各省都是根据教育部的考试大纲来进行命题的。
所以江苏虽然很向往上海的考试模式,但不可能跟着上海跑,只能用考试中心的考试大纲,受考试中心的框框束缚。
二、江苏的考试说明几经变化,现在已经定稿。
不得不考虑各方面的意见。
考试的内容和要求,分三大块,必考选考加试。
必考部分:现在定下来的方案,第一块,现代文阅读(替换科技文),是文学类阅读,(20分,题型,简答题和表述题,不再考选择题)不是论述类,是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希望能够了解这几种体裁的特点和鉴赏方法,以散文和小说为主,也可以,实际上很少或不会,千字以内。
2008年高考精选模拟2008年省镇江中学高三诊断性考试3750

2008年高考精选模拟2008年省镇江中学高三诊断性考试测试题 2019.91,请在保留主要信息的基础上,将下面一则手机短信压缩到15字以内。
我正在车上,环境嘈杂,通话不方便。
9点到达目的地。
等我到了目的地,会给你打电话,你也可以给我打电话。
2,根据下面提示语要求造句。
某中学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要在全校开展一次献爱心捐款、捐物活动。
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两条校园宣传标语。
(要求:每条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有文采,并体现人文关怀。
)(1)(2)(3)3,汉字中有不少会意字,今人也可结合个人的感悟进行新的理解,有的还不止一种理解。
请仿照示例,对下列两个会意字进行重新“会意”,每个字写出两种不同的理解。
选:①走在前面的人,更有选择的余地。
②被挑选出来的人,应该是事事走在别人前面的人。
舒:劣: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练习。
想念地坛(节选)史铁生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
坐在那园子里,坐在不管它在哪一个角落,任何地方,喧嚣都在远处。
近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栖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暮鸦吵闹着归来,雨燕盘桓吟唱,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四季的歌咏此起彼伏从不间断。
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
一进园门,心便安稳,有一条界线似的,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来,悠远、浑厚,于是时间也似放慢了速度,就好比电影中的慢镜头,人便不那么慌张了,可以放下心来把你的每一个动作都看看清楚,每一缕愤懑和妄想,盼念与惶茫,总之把你所有的心绪都看明白。
因而地坛的安静,也不是与世隔离。
记得我在那园中成年累月地走,在那儿呆坐、张望,暗自地祈求或怨叹,在那儿睡了又醒,醒了看几页书……然后在那儿想:“好吧好吧,我看你还能怎样!”这念头不觉出声,如空谷回音。
谁?谁还能怎样?我,我自己。
我常看那个轮椅上的人,和轮椅下他的影子,心说我怎么会是他呢?怎么会和他一块坐在了这儿?我仔细看他,看他究竟有什么倒霉的特点,或还有什么不幸的征兆,想看看他终于怎样去死,赴死之途莫非还有绝路?那日何日?我记得忽然我有了一种放弃的心情,仿佛我已经消失,已经不在,惟一缕轻魂在园中游荡,刹那间清风朗月,如沐慈悲,于是乎我听见了那恒久而辽阔的安静。
高考语文学科的一点反思

2008 年高考语文学科的一点反思建设一中蓝正东08 年的高考语文试卷的出炉,对于那些站在高中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来说它并没有随着考试的过去而过去,而是意味着又一个新的开始,那就是需要静下心来认真的翻阅试卷,解读试卷,要对自己的过去的教学有一个审视和总结,同时又要为新的教学开始有一个方向和目标。
所以作为08 年第一次高三备考语文复习教学的我来说意义重大,研读试卷反思08 年教学的成败,真正对自己复习教学工作和其效果的进行很好的考证,进而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
下面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反思08 年的高考情况:首先回顾08 年语文备考复习情况;其次认真研读08 年重庆语文高考试卷;再次就以上两方面归结得与失;最后谈自己今后语文教学应该改进和努力的东西。
一、08 年语文备考复习情况。
08 年语文备考复习的策略以07 年重庆语文《考试大纲》为根据来计划的,主要是对阅读和语言表达的复习训练。
《考试大纲》对所考的知识分为 6 个能力层级即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而这6 个能力又有侧重。
重庆卷必考内容包括现代文小阅读(论述类、自然科学类)、古诗文阅读(古代浅显的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语言文字运用、写作和现代文本阅读、,现代文小阅读考查的能力是理解、分析综合;古诗文阅读考查的能力是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还有鉴赏评价;语言文字运用主要是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考查能力是识记、表达运用;写作(主要指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是一个综合性的能力考查,也是难度最大的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
现代文本阅读主要考查文学类文本阅读,其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它考查的能力都是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相对来说能力层级高也有难度。
针对考查能力的要求我们在复习中各有侧重,同时采用具体可行的方法策略来安排教学,所以按照《考纲》我们进行了三轮的复习训练,具体是第一轮是分册复习,其目的是熟悉课本,第二轮进行专项复习(同时抓课本复习,巩固和积累以往学过的知识),第三轮进行知识综合性的复习和考试演练。
2008年江苏语文高考卷语言文字运用浅析

2008年江苏语文高考卷语言文字运用浅析考试说明中,对于语言文字运用说明如下:准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为了便于分析,下面对语言文字运用从题目描述、评价、高三复习启示三方面进行浅析。
原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识别/博闻强识 模仿/装模作样 剥削/生吞活剥B.朝圣/朝令夕改 提防/提心吊胆 绿茵/绿林好汉C.箴言/缄默 蠕动/耳濡目染 粗犷/旷日持久D.湍急/惴惴不安 讳言/经天纬地 勘查/堪称一绝仔细分析这一题,其中A 、B项考察的是多音字,如识,模,剥、朝、提、绿。
C、D考察的形近字,如箴与缄,蠕与濡,犷与旷等。
属于识记范畴,考察的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评价:如果单纯从此题难度看,并不算大。
只有绿林好汉的绿,稍微有点生僻,其他的难度略小。
教学复习启示:1)夯实基础,字音解决在平时。
2)高三字音复习要落实,字字落实,人人落实。
3)此题难度相比去年难度缩小,所以应该要有信心。
做到复习细致,踏实即可2、词语考察。
此题考查的是成语,有无所不为,安土重迁,淋漓尽致,不耻下问四个成语。
答案C项,其中无所不为贬义词,情感色彩不对,安土重迁根据文中意思,含义理解错误。
不耻下问使用领域不对,同样属于含义理解错误。
评价:此题难度并不大,因为这四个成语并不生僻,在平时的作业以及高三复习中都有接触。
教学复习启示:1)踏实复习,学一个,掌握一个。
2)对成语本身含义,使用范围,情感色彩要高度重视。
3)培养同学们多读书,厚积累的习惯。
3、病句A项错在语序不当,“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不符合文明进步顺序。
B项错在搭配不当,培养的是习惯,而原文却显然不对。
C项两处错误,首先搭配不当,克服的是困难,不是克服条件,另外主语也有不当之处。
评价:难度依然不大,病句的 “病”并不是什么奇难杂症,也不隐蔽,只要稍微细心,即可。
教学复习启示:1)做病句题,依然要抓基础,多做多练,培养语感。
镇江市08-09学年六校高一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8 - 2009 学年度第一学期镇江市六校加强班联考高一语文试卷命题:朱彩娥张蓓蓓整合:张庆丰注意事项:1、考试用时: 150 分钟。
试卷总分: 160 分。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21 分):、以下各项中有两个读音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摭(zhí)拾颤(chàn)栗妃嫔(bīn)...B.枯瘠(bi ě)间(jiàn)或粗暴(kuànɡ)...C.谷穗(suì)啮(niè)噬水泵(bàng)...D.猝(cù)然粗拙(cāo)蓦(mù)地...瞠( t āng)目结舌.拾(shí)级而上.亘(gèn)古不变.翘( qi áo)首以待.2、以下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3分)..遨翔沉缅蛰居一愁莫展B.震憾元宵安祥明争暗斗C.苍桑斑斓创建良晨美景D.焦躁焕散圈套至高无尚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适合的一句是(▲ )(3分)..A.暑期军训生活条件较为艰辛,但高一重生却不认为然,仍旧坚持勤苦训练,....磨炼了自己的意志。
B.国庆假日,我市步行街上各处都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华灯初上,大街上仍是不停如缕,喧闹极了。
....C.方才那冷冷清清的罗布淖尔荒野的黑沙漠,此刻都罩在这一片回光返照中。
....D.滋味只好闻,不可以写,甚至是难于记忆的,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了然——....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所有感情和意蕴。
4、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我读过因一个父亲对孩子无端发性情,伤了孩子的心,而过后深表后悔的文章。
B.在今日,父亲母亲与儿女可否除去代沟,重点是父亲母亲要对下一代有更深的认识与同情,在思想上不至于老旧得太追不上孩子的时代。
C.我怀着真挚的希望播种,这希望决不会不比任何一个智者的希望更谦卑。
2008年语文高考试卷分析

选修课不能局限文本,要拓展文本, 文本是点,借助文本讲清、讲透、讲深, 能拓展到面,能窥一斑而见全貌。必修 课则要立足文本,读细,读精,读深, 不能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迁移拓展要 适量、要适当,是充实,是配角。
二、围绕专题主旨定目标。 围绕专题主旨定目标。
选修教材都是分专题的,有专题名称、 选修教材都是分专题的,有专题名称、 专题引言、专题选文、专题练习等。 专题引言、专题选文、专题练习等。对于 每个专题内的几篇选文或几个板块的目标 设计,既要能发现其中的不同, 设计,既要能发现其中的不同,更要明确 其中的一致即专题目标。 目中有专题” 其中的一致即专题目标。“目中有专题” 首先表现为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以专题主旨 为本。
苏教版语文选修课教学摭议
南大附中
陈晓文
一、上出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区别。 上出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区别。
选修教材“ 选修教材“给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和选 择的空间,也给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余地, 择的空间,也给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余地, 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如果 说必修部分侧重在基础性、均衡性的话, 说必修部分侧重在基础性、均衡性的话,那 么选修部分就侧重在多样性、选择性上。 么选修部分就侧重在多样性、选择性上。
三、重视对文本的挖掘。 重视对文本的挖掘。
选修教材的选文大多是名家名篇, 选修教材的选文大多是名家名篇,即使不 全是,也是有一定代表性的。 它是开放的, 全是,也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它是开放的, 是一个方向,一种标准,一条通道, 是一个方向,一种标准,一条通道,一样工 具。”通过它,学生能对散文、诗歌、小说、 通过它,学生能对散文、诗歌、小说、 戏剧等有所了解,能对什么是好文章、 戏剧等有所了解,能对什么是好文章、好作品 心中有数, 心中有数,以后走进其中的浩瀚大海不至于太 茫然,而是能够取舍,走向个性化的、 茫然,而是能够取舍,走向个性化的、创造性 的阅读。这就要求教者要用足,学者要读深, 的阅读。这就要求教者要用足,学者要读深, 重视对文本的挖掘。 重视对文本的挖掘。
高考语文备考总结与反思

高考语文备考总结与反思高考语文,那可是一场知识与智慧的大比拼,就像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每一个知识点都是我们的武器。
备考的过程啊,就像一场漫长的旅程,充满了酸甜苦辣。
在这个旅程中,我可真是有不少收获。
就拿文言文来说吧,那些古老的文字就像神秘的密码,初看的时候真的是一头雾水,感觉像是在看天书。
可是当你静下心来,一个字一个字去钻研,就像是在挖掘宝藏一样。
从实词虚词到句式语法,每攻克一个小难点,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世界的小窗户。
能读懂古人写的文章,就好像穿越时空和他们对话一样神奇。
这时候就觉得之前下的功夫都是值得的,那些背过的实词解释,就像一个个小钥匙,打开了文言文的大门。
现代文阅读也不简单。
文章的类型五花八门,有时候是抒情的散文,就像一个人在你耳边轻声诉说着自己的心事;有时候是严谨的议论文,那感觉就像在听一场激烈的辩论。
在备考的时候,我就学会了怎么去抓住文章的主旨,这就好比在一群人中找到那个带头的。
你得学会从那些看似繁杂的文字里,提炼出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就像在大海里捞针,但是只要掌握了方法,就像有了一个强力磁铁,能把那根针轻松吸出来。
作文那更是重头戏。
它就像一个大舞台,我们是演员,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展现出自己的风采。
我在备考作文的时候,发现积累素材就像收集宝贝一样重要。
你想啊,如果你的文章里只有干巴巴的观点,没有生动的事例来支撑,那就像一个人只有骨架没有血肉,多吓人啊。
而且,文章的结构也很关键,这就好比盖房子,你得先有个框架,才能往里面添砖加瓦。
要是结构乱了,就像房子盖歪了,随时都可能倒塌。
不过啊,在备考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不少的问题。
比如说我的书写,有时候写得太潦草了,就像一群乱爬的小虫子。
这要是在高考的时候,阅卷老师看不清楚,那可就亏大了。
这就好比你做了一桌子好菜,可是盛菜的盘子脏兮兮的,别人看了就没有食欲。
还有啊,我的阅读理解有时候还是不够深入,只能看到表面的东西,就像浮在水上的葫芦,没有真正沉下去探究根源。
2008年高考精选模拟2008年镇江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

2008年高考精选模拟2008年镇江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测试题2019.9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朋友说:我快要闷死了,许多东西马上就要湮没在黑暗中了。
这样的青春有什么意义,我简直就不敢想象下一秒。
我得为我的青春作个标记。
一切都得抓紧!我的青春该怎样度过?我无语。
只是想:哪怕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平庸,也别让我们的精神花朵在春天枯萎;哪怕我们四面楚歌,也别忘了自己尊贵骄傲的呼吸!要求:1.全面把握题意,可以任选一个角度立意作文,分析问题只要与材料旨趣相关即为符合题意。
2.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题目自拟,字数800左右。
2,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讴歌/呕吐葵花/揆情度理许诺/喏喏连声B.浸泡/细胞贬低/针砭时弊清澈/如出一辙C.吹气/炊具曝晒/暴殄天物粗犷/心旷神怡D.龟缩/龟裂血压/血海深仇制度/审时度势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走进木渎严家花园东侧的“李兴荣木雕艺术馆”,你就会被那些形态各异、姿态生动的佛雕像所陶醉,而这些精美的木雕艺术品,就出自其貌不扬的民间工艺家李兴荣之手。
B.12月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对话》栏目播出的一期关注“普洱茶现象”的节目,妙趣横生,让我陶醉其中,乐不思蜀。
C.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知识贫乏的学生觉得云里雾里。
D.谈起最喜欢的武侠小说中的角色,马云不知不觉兴奋起来,其实,在网络的世界里,马云和风清扬一样,同样是出手无招,出神人化。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句是( )A.“同里之春”旅游文化节、中韩“同里杯”围棋天元赛“水乡丽人?,评选活动、“暮鼓晨钟”活动,这四大旅游品牌二次又一次地提高了同里在海内外的知名度。
B.同时,该镇注重建立环保监督长效机制,针对少数企业为减少治废成本、暗设管道偷排废水,从去年11月起聘请专职人员,全夭候对排污企业进行监管。
2008年高考精选模拟2008年镇江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3150

2008年高考精选模拟2008年镇江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测试题 2019.91,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苏轼《前赤壁赋》)2, ,晴窗细乳戏分茶。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3,《三国演义》中有不少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望梅止渴”就是其中一例。
请简述“望梅止渴”的情景。
答:4,简述玛丝洛娃在爱情上最终放弃聂赫留朵夫而选择西蒙松的原因。
答:5, 阅读下面的统计表格,按要求回答问题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就下面几个方面作出一般性结论:①从上表看,影响我国消费者购买家电产品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②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居民认为国产家电产品与外国家电产品的主要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6,目前,发送手机短信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交流方式。
手机短信的特点是简明、得体,好的手机短信还要富有文采。
请以“风”“帆”“船”三物为喻体,给你的朋友发一条祝贺生日的手机短信。
(50字以内)答:7,将下面这则消息进行压缩,压缩后的内容必须包括合资后的安易公司的特点。
(不超过80字)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商用软件供应商CA公司日前与我国的安易公司实现合资,建立新的安易公司。
总部设在美国的CA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互联网经济和电子商务发展,是著名的商用软件供应商,去年的营业收入为63亿美元。
安易软件公司无论是整体规模、品牌知名度,还是用戶满意率、市场占有率,多年来始终处于国内同行业的前三强。
此次通过CA公司注资进行股份制改造之后,新的安易公司将依托CA公司的技术、管理及资金支持,利用并发挥安易在专业财会软件和企业管理应用软件领域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为国内企业用户提供包括互联网平台上的财务软件互联购销链管理软件在内的全面、完善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
业内人士认为,新安易还会利用原有遍布全国的20多个子公司,200多个代理网的渠道,进行市场拓展,从而成为国内最强的面向互联网经济和电子商务的企业应用与管理的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
江苏2008年高考语文命题特点及应对建议

江苏2008年高考语文命题特点及应对建议全卷特点:1.总分由150分,增加为160分。
2、试卷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3、各部分的分值大都有变化。
4、增加了选考题。
5、把全国新课标《大纲》中的有关内容作了调整:大阅读成了必考,论述文成为选考。
6、科技文阅读压缩为语言运用题中的一道题,或加试题中的一道题。
7、加试题从内容到形式,以全新面貌出现。
一.现代文阅读(20分)命题特点:1.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
散文可选带有哲理性、象征性、比兴式的,也可选记叙日常生活的平实性的散文。
2、1000字左右。
3、题量:4题。
4、命题角度:(1)理解;(2)分析综合;(3)鉴赏评价;(4)探究。
5、注意点:一定要安排探究题。
答案要因人而异,多样回答,与文章既有联系,又有生发,让考生透过字面作深入思考,而不是现象的罗列。
主要变化:该考点其实就是原来的“大阅读”板块,其主要变化是:(1)由过去的只考散文,变成还考小说和其它;(2)占分由22分变成20分;(3)强调了探究题,且有可能占分比较大。
应对建议:(1)不能把“宝”全押在散文上,要重视小说的阅读训练,因为过去我们对小说的阅读训练比较少,甚至是空白;戏剧和现代诗歌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扩大阅读面的同时,对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有所了解。
(2)要挑选新近编写的复习训练材料,因为旧资料往往没有“探究”题。
要着重指导“探究题”的命制规律和解题方法。
(3)要重点强调小说、散文的“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和解题的方法,养成“精读”“读懂”了再做的良好习惯。
要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串线索、各部分的关联和安排。
概括主题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任意拔高,要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要注意表现手法的灵活运用。
要能鉴赏和评价精彩句子的表现力,着重于艺术性,答案不能脱离文本“贴标签”。
二.古诗文阅读(34分)命题特点:(一)文言文阅读(18分)1.以人物传记为主;(2)600字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mature, and gradually infiltrated into all kinds of industries. Network information-seeking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people to search information. However, as there is a mass of information on internet。
镇江市谏壁中学2008年高考语文备考总结与反思
谏壁中学曹建仁
2008-09-19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和大家共同交流的机会,把我们备课组上一学年甚至可以说是高中三年以来的一些做法向大家做个汇报,欢迎各位高三老师批评指正。
回顾2008年高考备考工作,有如下几点心得:
一、集体备课,团结协作,发挥团队优势。
我们这个备课组从高一的时候就注重抓集体备课工作,我们从必修教材到选修课程都坚持集体备课,统一进度、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案。
高三一年,我们延续了高一高二时的好的做法,扎扎实实地开展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分工合作,团结一心。
每位教师都能认真做好备课组分配的任务,每一个考点的复习计划、教学内容、习题的编排都是备课组集体智慧的结晶。
我们在一轮复习时,针对每一个考点进行集体研究,每人承担一个考点的备课任务,先各自独立备课集中精力针对某一考点认真研究、查找资料、设计学案、编写练习,然后开公开课,备课组成员去听课、讨论,最后再形成符合本班特色的教学内容。
强化训练时的试卷评讲也都尽量采取这种形式。
所以,我们每个考点都打磨了三到四遍,努力做到用最好的方法把最合适最科学的知识内容传输给学生。
综合练习由一人试做,难点集体讨论,复印给每位教师。
考试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找出学生失分原因,强化训练,及时补缺。
二、研究考纲,制定科学完备的高考备考复习计划。
我们高三语文备课组有着一套详细、周密、科学的备考复习计划。
在一轮复习之初,我们再次认真地研读《课程标准》,明确高考备考的大方向。
在复习进程中,我们不断钻研《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准确把握有关高考信息。
高三一年里,我们备课组制定了“一轮复习计划”完成了高考考点的系统复习、“二轮复习计划”针对考点中的中难点进行突破性复习和训练,还有“百日冲刺计划”结合考点做强化训练。
每一轮计划都有具体的任务分工、时间安排和内容编排,这份计划我们人手一份,复习时就有了统一的尺度和标准。
三、注重知识积累,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迁移与转化。
我们这个备课组从高一的时候就开始抓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注重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高一刚开始,我们就要求学生做活页笔记,每天积累一定数量的字音、字
形、成语、名人语段、写作素材等。
我们给学生编印《含英咀华》(即好文选编),帮助学生选择经典的好文章来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帮助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优秀文章。
专项复习阶段,我们要求学生要把高考考纲规定的各方面知识进行全面积累。
积累的同时,还要善于总结,将知识梳理归类。
进行完一个考点的复习,就要及时地将所涉及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
做到针对每种题型都储存相应的知识仓库。
这样,学生基础得到强化和提升,逐步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迁移运用;复习计划的有序进行给学生消化吸收留出了足够的时间,保证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转化。
四、精选题目,注重解题方法指导,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为了保证复习的全面有效,我们备课组针对考点编排相应的“学案”。
主要时从05、06、07年的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试题中选取优秀的题目编成练习,学案的编写强调了知识点的系统化和明确化,能力训练的层次性和有效性,避免复习时低效甚至无效训练的情况发生。
学案的使用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复习时心中有数,目标明确,也让教师检测复习效果也有了依托和凭借,能够有效地实现对学情的全程监控。
二轮复习时,我们把以前学案上学生做得不好的题目拿出来再训练,进行不断的巩固练习。
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注重解题方法指导。
简练实用,易于记忆和操作。
如文言文翻译:两定法;诗歌鉴赏:读懂、悟深、说清等等。
指导学生自己归纳。
注意答题心理指导。
文言文“硬读”法,阅读心理调适等等。
另外注意处理好讲和练、质和量的关系。
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宁可讲得精、练得少,决不贪大求全。
专题复习,向纵深和细致上下工夫。
解答问题不能停留在表面,有研究意识,洞察命题意图,全面深入地组织答案。
注重学情反馈。
深入调查学生呼声,及时调整复习策略,突出针对性,对复习中暴露的共性问题,集中突破。
五、面向全体,加强对中等生的帮助。
时刻关注中等生。
通过个别交谈、方法指导,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激励中等生迎头赶上。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反思起来,有一些地方还是值得深思的、有待改进的。
比如说对高考考点的研究还要进一步深入、细致,关于文学类文本阅读这一考点,由于历年来考得散文居多,所以主要进行了散文的复习和训练,小说和戏剧的复习力度还不够,训练也相应的少一些,而今年就考了小说的阅读。
还有,如果时间允许,作文训练还需强化。
首先还是要进行序列化训练,进行有效指导。
其次注意对作文试题的研究。
我们研究了很多的优秀作文和高考中出现的非常好的作文题,但是像今年高考中出现的这种比较平庸的作文题目,我们的重视程度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