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漆器(1956-1990)生产、工艺与销售考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漆器厂挂屏产品《金堂佛像》
海漆器被授予轻工业部优秀出口产品铜质奖。
1985年,该厂增平方米工艺大楼和漆工净化车间,生产设备进一步更
年因为受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出口加税影响,在全国工艺美术品外销衰退的大形势下,1990年底,上海漆器厂倒闭,史建萍(勾刀描金)、曹墨芳(勾刀描金)、石丛兰(镶嵌)、项军(刻漆)等人先后进入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作为工艺技术传承保护,继续从事漆器生产研究工作,也为上海漆器保
二、生产设备与工艺标准
镶嵌、刻漆、勾刀、描金是上海漆器雕刻生产中最具有特色的装饰工艺,主要原料有两类,一类是制作漆木坯所需的原材料,包括木材(板材与胶合板)、漆料(生漆与腰果漆)和漆坯底灰(猪血灰与化学灰);另一类是在漆木坯上进行艺术装饰所需的原材料,包括石、玉、骨、蚌壳、金粉、颜料、箔等千余种材料,按照传统技艺,采用涂、绘、勾、刻、填、雕、镂、磨、镶、嵌、贴、作、洒等形成各种工艺手法与技艺。
早期上海漆器雕刻主要靠手工刻刀、铲刀、锉刀和钢丝等工具,另有铁木车及玉雕磨光车等。
1956年合作化后到20世年代,生产漆木坯用的木料有杉木、杂木和红木等,主要由上海市木材公司供应,镶嵌使用的蚌壳骨石等年耗量3000公
年代,生产设备和技术逐年革新,漆器镶嵌中的开纹从手工操作改用脚踏传动车进而发展为机动开纹车、高速开纹机。
木坯制作采用了木器行业使用的木工铣床、立式钻床、榫槽机、圆锯机、绕锯机、断料机、平刨机和压刨机等木工设备,小型电动工具包括台式打磨机、小型切割机、小型礼品雕刻机,并增加了915微波干燥机。
漆工方面也先后试制成功了磨灰机、调灰机、高速搅拌机和双头搅拌机、喷枪设备等。
也研发了自转荫房设备,确保带动立体漆器不断旋转以保证表面漆流淌的平滑,使用了冰箱来保证漆在没有开封的储存
上海工艺美术工业公司调查报告地方国营上海雕漆屏风厂登记
漆器销售统计报告
批量生产漆器橱柜等。
1966年,公司要求出口额达80万元,实际只有40万元,考虑到旺盛的需求,漆器厂一方面计划充实30位新生力量,投资了40万元扩建了3400平方米的新厂房,另一方面计划物色新的单位参与生产漆器,预计产值达到100万元,从业人员达到400人。
但是,上海漆雕屏风厂与上海新艺木器厂合并改为上海艺术品雕刻二厂后,受到“文革”的影响,1967年产值跌至18.21万元,直至1971年仍在30万元左右徘徊。
1972年后,生产有所回升,当年产值73.39万元,1978年达到175.2万元,1979年恢复建立漆器雕刻厂后的产值是225万元,1980年,上海漆器雕刻厂产值269.4万元,实现利润100万元。
这期间,上海漆器雕刻厂先后开发了雕漆百宝嵌屏风、勾刀紫漆屏风、橱柜、平磨螺钿漆桌、椅坑几和花几等品种。
还利用木屑压制工艺,生产了一批艺术小漆盘。
1989年漆器产值363万元,1990年,全上海生产漆器工艺品企业有3家,年产值400万元,上海外贸系统的松江漆器雕刻厂、二轻局系统企业上海漆器雕刻厂和上海艺术品雕刻六厂的漆器车间,职工521人,年产值
年后这些传统的漆器工厂都陆续关闭。
上海近现代漆艺产业发展考述与探究[J].上海文化,2018(6):73-
艺源流及其艺术价值考论[J].美术教育研]上海二轻工业志编纂委员会,上海二轻工业志(工艺美术篇)[M].上海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