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意识的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意识的作用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基本普及,帮助学生克服了空间认知障碍,提升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意识。

但是,也使
得部分教师短时间内接受不了这种教学方式,对多媒体的运用不够合理。

本文将以当前多媒
体教学在培养小学生空间意识中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生;空间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图形与几何”部分的内容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而设置的,进而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而“空间意识”也是十大核心内容之一,充分说明
了小学生空间意识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视觉感知,在
帮助学生空间意识的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生空间意识培养中的优势
空间意识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的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与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
形等。

课标总目标要求:小学生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意识;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
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那么,多媒体技术在培养小学生空间意识方面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呢?大量文献分析总结后发现,多媒体技术在培养小学生空间意识方面有以下几点独特的优势。

(一)降低教学难度,激发学生思考,建立空间意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小学生空间意识方面,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通过实物观察和学具操作,
形成认知。

这种方式需要教师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学生一味地观看老师操作,极难建立
起空间意识,也会消磨学生的积极性。

而多媒体教学,可以轻松地化静为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方面观察,轻松地建立空间意识。

例如:刘德武老师在教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的时候,就有效地利用多媒体
技术,将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位置关系直观地展示了出来,直指知识本身。

当时的情景是这
样的:刘德武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在探索课件上展示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情况,第
一种是平行的两条长短不一的直线(如下图a),第二种是还没有相交的但延长后会是垂直
的两条直线(如下图b),第三种是还没有相交但最终会相交的两条直线(如下图c)。

刘德武老师先让孩子们判断上面的几种情况,然后再将直线延长(三种情况分别如下图d,e,f),使学生们更加形象直观地观察到了它们的位置关系,动态的操作也吸引了学生们的
注意力,增加了课堂的趣味。

而图f故意延长之后也不相交,由刘德武老师提问,交点会在
哪里?引发学生思考,同学们在思考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建立起了空间意识。

(二)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观察,发展空间意识
小学生刚刚接触几何图形,空间意识相对比较薄弱,理解起来困难系数较大,充分的时间和
空间观察、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空间意识的刚需。

而对于小学生而言,在现实的数学学习活
动中学生往往欠缺的就是空间意识,空间意识的培养又与几何知识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又在几何知识的学习中得以体现。

“图形与几何”这部分内容一直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
空间图形感知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学习立体图形比较难以适应。

而多媒体的形象直观,甚至
可以动态展示过程,完美地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可以轻松感知教学内容,发展空间意识。

(三)重复多样利用多媒体,巩固空间意识
小学生的短时记忆十分具有优势,但是长时记忆就是他们的弱项了,所以经常需要重复记忆,加深强化。

但是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小学生空间意识本就十分耗费时间,更不要说帮助学生重
复记忆,加深强化了。

但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可以不断地、多样化地重复之前的知识,加深
记忆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逐步地培养小学生的空间意识。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生空间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在培养小学生空间意识中确实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可是由于其发展的迅速,也
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忽视科学使用多媒体
多媒体不仅可以呈现表现形式丰富的媒体材料,而且信息呈现速度非常快。

但是,再好再多
的信息,也需要学生来接受。

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盲目使用多媒体不恰
当的海量信息,反而会干扰学生的学习,甚至会给学生带来痛苦。

如果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忽
视了儿童的注意特点。

忽视了科学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会造成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从而影响
课堂效果。

(二)多媒体课件的内容缺乏趣味性
在当前的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多媒体课件一般就是图形与文字的结合,且内容比
较固定,不能充分利用互联网和课外教学辅导书的丰富资源,导致学生审美疲劳,教学内容
没有创意性可言。

而学生一旦缺失了学习兴趣与热情,空间意识的培养就无从谈起了。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小学生空间意识的优化措施
我国的多媒体技术教学从准备阶段到现在的普及阶段,发展迅猛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经
大量的文献辅助和分析总结,总结出一些优化措施的方法,希望在运用多媒体培养小学生空
间意识方面提供一定的思路。

(一)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多媒体课件
小学时期的学生就有半幼稚和半成熟的特点,在学习上非常喜欢寻根问底,争辩和辩论,但
缺乏自律性和主动性。

所以,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还需要教师按照他们心理发展的规律,
有意识的培养和指导。

而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四个心理特点是兴趣、好奇、挑战性、表现。

因此,教师应该抓住这四个心理特点,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他们的挑战
欲和表现欲望。

可以利用情境吸引策略、情境基于策略、情境体验策略、情境表达策略等四
种策略来达到培养小学生空间意识的目的。

(二)利用多媒体加强学生形象感知
以形象思维为主是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思维特点,因此,在学习时学生对“形象”的依赖性较强。

尤其是“图形与几何”部分的内容更是需要直观才能更好地理解。

所以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
借助直观的媒体材料,让学生能够完成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已经基本普及,尤其在数学教学中,“图形与几何”部分的教学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使得本来抽象的数学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从而有效帮助学生克服了空间认知障碍,提升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了
学生的空间意识。

空间意识的培养一直是我国十分重视的一部分内容,儿童具备了空间意识
能力,就具备了更好感知周围环境和实物的能力,就具备了更好地利用空间生存、活动的能力。

小学生空间意识的培养关系着他们能否更好地认识、理解生活的空间,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广州市天河区云山小学数学科组.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几何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导刊,1998.
[3]黄娟.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研究现状及趋势[D].河南大学,2013.
[4]罗文浪.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6.9.
[5]杨青,郑世钰.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9.
[6]童宝红等.多媒体教学实用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