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模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2016年学期第三次模拟测试
九年级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60分 2016.6
第I卷 (选择题共20分)
相对原子质量:O:16 Na:23 C:12 Ca:40 H:1 Cu:64 S:32
第1题-第10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 B.豆浆中加入石膏做成豆腐 C.煤的干馏 D.蔗糖灼烧变黑
2.下列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木炭能燃烧 B.铁易生锈 C.CO有剧毒 D.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易潮解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
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测量溶液的pH C.取固体药品 D.熄灭酒精灯
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活污水可向江河湖泊里任意排放 B.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肥效
C.可以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涤纶和棉纤维D.皮肤沾上浓硫酸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5.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从我做起。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 使用易降解塑料
B. 推广乙醇汽油
C. 减少燃煤使用
D. 废旧电池掩埋在土壤中
6.下列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微粒①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B.微粒②和④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C.微粒③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D.微粒④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铜绿”时,绿色固体会变成黑色固体,管壁出现小水珠
B.镁条燃烧时,产生耀眼的白光,同时生成一种黑色粉末状物质
C.在碘化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D.分别蘸有浓盐酸与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中间有一缕白烟生成
8.新装修房室内存在甲醛(CH2O)、苯(C6H6)等有害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醛分子中含有水分子 B.甲醛相对分子质量为30 g
C.苯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90 g甲醛与39 g苯中的碳元素质量相当
9.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
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A.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 B.复合肥料:硝酸铵、硝酸钾、磷酸氢二铵
C.有机物:甲烷、酒精、甲醛 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10.已知蜡烛的着火点约为190℃,蜡烛的火焰由气态石蜡燃烧形成。
如图所示,在温度计示数为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
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A.隔绝氧气 B.移走可燃物
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无法判断
第11题-第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0分。
1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紫色的石蕊试液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B.用水区别CuSO4、NaOH、CaCO3三种白色固体。
C.通过测定水和食盐水的沸点不同,来区别水和食盐水。
D.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制CO2气体。
12.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其含碳量不同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不同
D.金属钠和镁的化学性质不同,主要是由于钠原子和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3.下列除去杂质(少量)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方法
A 氯化钠硝酸钾加入适量水,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烘干
B 碳酸钙碳酸钠加水,过滤,洗涤、干燥
C 铜氧化铜滴加过量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
D 硝酸钾溶液碳酸钾滴加过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33
的是
A.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B.t1℃时,在50g水里加入15g KNO3固体,充分溶解,得
到60g溶液
C.t1℃时,硝酸钾、硝酸钠两物质饱和溶液升温到t2℃后,
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两种饱和溶液从t 2℃降温到t 1℃时,析出晶体:硝酸 钾一定多于硝酸钠
15.现有工厂丢弃的废铜屑(铜屑表面呈绿色,其中混有少量生锈铁屑)。
课外活动小组同学欲利用其制取胆矾(CuSO 4·5H 2O)他们设计了下面的两种制取流程。
已知Cu+Fe 2(SO 4)3=2FeSO 4+CuSO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A 中的溶质主要为CuSO 4 、Fe 2(SO 4)3.
B. 操作②实验步骤为:蒸发浓缩、降温、过滤、洗涤、干燥等。
C.用方法Ⅰ制硫酸铜溶液比方法Ⅱ更符合绿色化学要求。
D .误服胆矾可用牛奶和鸡蛋清解毒。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16.(8分)氨水(NH 3·H 2O)也是常见的碱,是由NH 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
氨水很不稳定,容易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NH 3。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NH 3中N 的化合价 ▲ ; (
2)氨水的pH ▲ 7(填“>”或“<”或“=”); (3)NH 3·H 2O
在水溶液中解离出来的离子有 ▲ 、 ▲ ;
(4)打开装有氨水的试剂瓶后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分子 ▲ 。
(5)写出NH 3·H 2O 与稀H 2SO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6)将一片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和一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分别放入两瓶干燥的NH 3中,现象是:
▲ 。
(7)NH 3在一定的条件下能跟O 2反应,反应过程可用下列示意图表示(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各物质未配平)。
请分析在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NH 3与O 2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 。
17.(6分)有关物质存在图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X 为红色的金属单质、Y 为气态单质; A 、B 、D 、E 为常见的氧化物,C 是一种不含
金属元素的盐,H可用新制Cu(OH)2加以检验。
(部分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物略去)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G ▲、F ▲。
(2)大气中D含量过高会危害环境,请提出一条降低大
气中D含量的措施▲。
(3)反应④的方程式为:▲;
关于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编号)。
.
A.可实现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B.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营养物质
C.可实现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D.可保持大气某些物质含量相对稳定
(4)图中转化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有▲。
(填序号)
18.(8分)如图1所示的仪器和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请回答有关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其气体发生
装置可选择上图中的
▲(填标号)
组合。
(2)实验室也可以用
双氧水来制取氧气,实验时还需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其作用是▲。
现要用30%的双氧水溶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双氧水溶液,需要加入水的体积为▲mL。
(3)在量取水的操作中,当水面接近所需刻度时,应改用上图中的▲(填标号)加水至所需
刻度。
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请在如图2所示的标签内填入试剂瓶所要贴的标
.....
签内容。
....
(4)实验室制取H2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室一般不用镁来代替锌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的主要原因是▲。
19.(9分)在一定条件下,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固体、水及一种气体单质。
某兴趣小组用如下装置探究该反应。
已知氧化亚铜(Cu2O)为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SO4+Cu+H2O。
(1)A 处可用加
热浓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铵的混合物制取氨气,反应方程式为▲,A处发生装置是▲
(选
填右图装置编号),右图发生装置乙中仪器X的名称是▲。
(2)装置D和装置▲组合证明有水生成,装置E中应盛有的试剂是▲。
(3)装置F为排水法收集气体,这是利用了气体的
▲,实验时应等▲时开始收集气体,进一步实验检验出该气体。
(4)充分反应后,取装置C中红色固体少许,加入适量稀硫酸,观察到▲现象,说明固体物质为单质铜,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0(9分)图甲中A是一种常见的酸,它能与黑色固体B反应,B质量为8克,将NaOH溶液渐渐加入到C中,生成蓝色沉淀E和无色溶液D,蓝色沉淀E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在D中加入Ba(NO3)2溶液能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1)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2)操作1的名称是▲;
(3)C溶液中的含义的阳离子是▲,
(4)D溶液中含有什么物质呢?
〖猜想与假设〗小明说:只有硫酸钠;小童说:含有硫酸铜和硫酸钠;你的猜想是▲。
大家一致认为小童的说法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取少量无色滤液,向其中加
入▲。
▲你的猜想成立。
初三化学三模试卷 答题纸
(3)__
(4)
19.(
(1) 反
(2)__
(3)
(4)观20.((1)
(2)(3)(4)
〖猜想
大家一
〖实验
实验步
取少量
入
(5)
班级 姓名 考试证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装………………………………订…………………………线……………………………………………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第1题-第10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1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第11题-第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16.(8分)
(1) __________ _____ _ (2) ______ ____ (填“>”或“<”或“=”) (3)______ ____、 ______ __ ____ (4)___________ 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7) ________ __ 17.(6分)
(1) 写出物质的化学式:G ___ ________、F _______ 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__(填字母编号) (4) 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18.(8分)
(1) ____ __ _ 、 ___________(填标号)组合 (2)作用___ ______ 体积 __________________ml (3)_____ ____ (填标号) (4)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 。
19.(9分)
(1) 反应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是
(2)______ _____试
(3)
(4)观察到
20.(9分)
(1)化学式为
(2)名称是 (3)阳离子是 【猜想与假设】你的其理由是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取少量无色滤液,向
入
(5)C 溶液中硫酸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