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暨大版)-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级财务会计
1
教学课时安排
章节 1 2 3
4
5 6 7
8
9 10
名称 总论 货币资金 应收账款
课时 1 2 3
存货
1
投资
2
固定资产
3
投资性房地产
3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流动负债
章节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名称 长期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利润及所
得税 资产负债表
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 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 计入当期损益;
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 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 资产成本的基础,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 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
=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支付的补价+应支付的税费 2,收到补价的换入资产的计量:P189
——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收到的补 价并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 本,不确认损益。 公式:换入资产成本 =换出资产的账面余额-收到的补价+应支付的税费
30
关联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 企业应当关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 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 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会计报表附注与 会计调整
复习 合计
课时 3 3 3 1 2 1 2
2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基本概念;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3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 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 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 价)。
2,收到补价的企业换入资产成本的计量:P188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 =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收到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 费
25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应当分别不同情况处理:P188 (1)换出资产为存货的,应当作为销售处理,按其公允价
值确认收入,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账面价值转成本) 注意:这个公允价值分两种情况处理:
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 额计入当期损益。
15
商业实质的判断
根据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规定,符合下列条件 之一的,视为具有商业实质:P188
1.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 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
2.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 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相比是重大的
17
1.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 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
(2)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金额相同,风险不同。比 如,A企业以其用于经营出租的一幢公寓楼,与B 企业同样用于经营出租的一幢公寓楼进行交换, 两幢公寓楼的租期、每期租金总额均相同,但是 A企业是租给一家财务及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该 企业租用该公寓是给其单身职工居住),B企业的 客户则都是单个租户,相比较而言,A企业取得 租金的风险较小,B企业由于租给散户,租金的 取得依赖于各单个租户的财务和信用状况;因此, 两者现金流量流入的风险或不确定性程度存在明 显差异,则两幢公寓楼的未来现金流量显著不同, 进而可判断该两项资产的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20
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 计量
属于以下三种情形之一的,公允价值视为能够 可靠计量: (1)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 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3)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可比 市场交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
19
2.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 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企业如按照上述第一项条件难以判断某项非货币性资产 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再根据第二项条件,通过计 算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进 行比较后判断。
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按照资产在 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 流量,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 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所指资产的预计未来现 金流量现值,应当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和最终处 置时预计产生的税后未来现金流量,根据企业自身而 不是市场参与者对资产特定风险的评价,选择恰当的 折现率对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 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称的“主体特定价值”。
1,按公允价值入账; 2,按账面价值入账。
14
一、按公允价值入账
《企业会计准则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 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 地计量的。
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 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4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基本概念
一、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P185 1,货币性资产:P185
——是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 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 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这里的现金是广义的现金,它包括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28
(一)没有补价时换入资产成本的计量
双方企业没有支付或收到补价的,按照换出资 产的账面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 的入账价值。交换双方企业均不确认损益。
29
(二)涉及补价的企业换入资产成本的计量
1,支付补价的换入资产的计量:P188 ——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补价 和应支付相关税费合计数,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不确认损益。 公式:换入资产入账成本
21
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 计量
采用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 视为能够可靠计量:
①采用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估计数的变动区间很小。这 种情况是指虽然企业通过估值技术确定的资产的公允价值 不是一个单一的数据,但是介于一个变动范围很小的区间 内,可以认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②在公允价值估计数变动区间内,各种用于确定公允价值估 计数的概率能够合理确定;这种情况是指采用估值技术确 定的资产公允价值在一个变动区间内,区间内出现各种情 况的概率或可能性能够合理确定,企业可以采用类似《企 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计算最佳估计数的方法 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这种情况视为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 量。
26
二、按账面价值入账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下列两个条件之一, 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量。P188 第一,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第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 量。
27
换入资产以账面价值计量(P188)
包括两种情况的计量: (一)没有补价时换入资产成本的计量; (二)涉及补价的企业换入资产成本的计量。
16
1.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 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
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 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通常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 几种情况:
(1)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金额相同,时间不同。比 如,某企业以一批存货换入一项设备,因存货流 动性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现金流量,设 备作为固定资产要在较长的时间内为企业带来现 金流量,假定两者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风险和总 额均相同,但由于两者产生现金流量的时间跨度 相差较大,则可以判断上述存货与固定资产的未 来,现金流量显著不同,因而该两项资产的交换 具有商业实质。
要求: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收到补价的企业补价所占比重=补价/交易总量
=3/16=18.75% 支付补价的企业补价所占比重=补价/交易总量=3/
(13+3)=18.75% 计算结果表明,此笔业务为非货币性交换。
13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基本概念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核算原则:P187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规定了两种情况,对这两种情况进行不同的会计 处理。
产; ——指商品交易可能不涉及货币性资产,或只涉 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如物物交换。
9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基本概念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有时也可能涉及少量的货币性 资产:P187 ——在实物中,有可能在换出非货币性资产的同 时,支付一定金额的货币性资产; 或者,在换入非货币性资产的同时,收到一定 金额的货币性资产。 ——收到或支付的货币性资产称为补价。会计准 则规定了25%的参考比例。
①如果存货是库存商品的,应该确认主营业务收入,结 转成本到主营业务成本;
②如果存货是外购原材料的,应该确认其他业务收入, 结转成本到其他业务成本。 (2)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 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3)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包括金融资产等)的,换 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损益。 (“投资收益”科目的借贷方)
18
1.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 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
(3)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相同,金额不同。比 如,某企业以一项商标权换入另一企业的一项专 利技术,预计两项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相同,在 使用寿命内预计为企业带来的现金流量总额相同, 但是换入的专利技术是新开发的,预计开始阶段 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明显少于后期,而该企业拥 有的商标每年产生的现金流量比较均衡,则两者 各年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差异明显,则上述商标 权与专利技术的未来现金流量显著不同,因而该 两项资产的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的本质区别:P186 ——在于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的金额是否 固定或是否可以确定。 (1)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的金额是固定 的,或是可以确定的资产,都称为货币性资产。 (2)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的金额是不固 定的,或是不可以确定的资产,都称为非货币性 资产。
7
31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主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计量换入资产 的入账价值
是否确认和计量 资产交换的损益
按公允价值计量
按账面价值计量
32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处理的分类
具有商业实质 不具有商业实质
33
总体思路: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 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22
换入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P188)
包括两种情况的计量: (一)没有补价时换入资产成本的计量; (二)涉及补价的企业换入资产成本的计量。
23
(一)没有补价时换入资产成本的计量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24
(二)涉及补价的企业换入资产成本的计量
1,支付补价的企业换入资产成本的计量:P188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 =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补价+应支付的相关 税费
5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基本概念
2,非货币性资产:P185 ——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各项资产。具体包括: 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股权投 资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有别于货币性资产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其将 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不固定 或不确定的。
6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基本概念
2,收到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或者占 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收到的货币性资产之和) 的比例低于25%,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高于25%(含25%)的,则视为以货币性资产取 得非货币性资产。
12
【例2-1】甲公司以一台闲置的机器换取乙公司一辆 小汽车。该机器的账面价值为20万元,公允价值 为13万元;小汽车的账面价值为21万元,公允价 值为16万元。甲公司支付了补价3万元。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基本概念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P186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 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 (即补价)。
8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基本概念
非货币资产交换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P186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交易对象主要是非货币性资
10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符合下述条件的,可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P187 1,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者占
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之和) 的比例低于25%(不含25%),视为非货币性资 产交换; 高于25%(含25%)的,则视为以货币性资产取 得非货币性资产。
11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