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智能化的降糖利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医药 2018.10
20预防与治疗
·心脑血管病
胰岛素泵:智能化的降糖利器
□武汉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徐乃佳
“徐大夫,我能使用15床的那种胰岛素泵降糖吗?”我正在写病历,有人在旁边问道。
一抬头,原来是16床的患者。
15床是一中年男性患者,最近因消瘦在医院检查,诊断为2型糖尿病,因为血糖较高,于是我先给他使用了胰岛素泵来降糖治疗。
16床患者觉得这个胰岛素泵先进又方便,所以也想尝试,但是,这个降糖利器并不适合用二甲双胍就能控制血糖的他。
那么,胰岛素泵究竟是什么样的构成及工作原理?有哪些优缺点?适用于哪些人群呢?
智能给药,稳定降糖
胰岛素泵外形如同上世纪风
靡一时的BP机,含有微电子芯片、一个微电机和一个胰岛素储存器。
储存器一端与外接输液管相连,另一端与微电机相连,微电机受电子芯片的人工智能系统控制。
输液管的特殊针头长期埋在人体皮下组织,泵内的人工智能系统可准确控制胰岛素输入的剂量、速度和时间,使其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方案工作,经皮下脂肪迅速发挥作用。
胰岛素泵的工作分两条“战线”:一条“长
线”处于24小时持续小剂量释放胰岛素的状态,使患者在未进食时的任意时间血糖平稳;一条“短线”为餐前输注,通过按动泵上按钮,以泵输出较大剂量胰岛素,降低餐后血糖。
这两条“战线”很好地模拟了正常人体体内的胰岛素分泌模式,而且可以根据生活场景随时调整“战线”。
比如,运动时为防止低血糖,可以暂时降低“长线”上的胰岛素输注剂量;如果进食时间较长或进食脂肪、蛋白含量高的食物,可以使“短线”上的胰岛素输注变慢,以更好降低餐后血糖。
这样一来,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降低低血糖风险,避免过大剂量使用胰岛素导致的体重增加。
注射器注射胰岛素的给药方法存在许多缺点,比如不能按照生理的需求在不同的时间给予不同剂量的胰岛素,多次反复注射引起注射部位脂肪萎缩或增生。
胰岛素泵的应用克服了这些缺点,使患者生活更自由。
当然,胰岛素泵使用费用相对较高。
除胰岛素的费用,胰岛素泵的耗材如连接管、特殊注射针头等也需要经常更换。
编辑/邱婷婷 jtyy6731@
并非人人适用
前面说了,不是所有糖尿病
患者都适合应用胰岛素泵治疗。
具有下列情况的糖尿病患者,最好选择胰岛素泵治疗:
1.需长期胰岛素治疗者,如1型糖尿病、胰腺切除术后患者;
2.需要长期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
(1)血糖波动大,虽采用每日2~4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案,血糖仍无法得到平稳控制者;
(2)空腹血糖居高不下,导致血糖总体控制不佳者;
(3)频发低血糖,尤其是夜间低血糖者等;
(4)作息时间不规律,不能按时就餐者;
(5)不愿接受胰岛素每日多次注射,要求提高生活质量者;
(6)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或进食时间长的患者。
另外,某些新诊断且血糖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患有糖尿病的孕妇、需行手术的糖尿病患者均可行短期胰岛素泵治疗。
胰岛素泵治疗一段时间,甚至能使部分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恢复一定的胰岛功能,在一段时间
心脑血管病·
预防与治疗
内仅靠饮食、运动即可控制血糖,即所谓的“蜜月期”。
当然,也有不适合胰岛素泵治疗的人群,例如:
1.不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期、高渗性昏迷急性期或者休克患者;
3.对皮下输液管或胶布过敏的糖尿病患者;
4.心理不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有严重的心理障碍或精神异常的糖尿病患者;
5.生活无法自理,且无监护人的年幼或年长的糖尿病患者。
合理使用疗效佳
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也不是高枕无忧了,只有做好以下事项方可尽善尽美:
1.选择好注射针头埋设部位。
首选腹部,其次上臂,应避开脐周及腰带部位。
每3~5天轮换部位。
更换时,需避免皮下有硬结的部位。
2.耗材及时更换。
比如输液管,通常3~5天更换1次。
3.血糖监测与剂量调整。
在
治疗开始阶段应每天监测血糖
4~7次,涵盖空腹、三餐前后和
睡前。
胰岛素剂量应依据血糖监
测结果动态调整,须在专科医师
指导下进行完成。
4.如出现不明原因的高血
糖,需排除以下情况:(1)电
池电力不足或电池失效,或泵本
身故障;(2)输注管路故障。
如更新输液管时未排气,导致无
胰岛素输注,或输液管裂缝或连
接松动,导致胰岛素溢漏,以及
输注管路是否使用时间过长;
(3)储药器内胰岛素已用完,
或气泡阻塞储药器出口,或储药
器前端破裂,胰岛素漏出,未能
经输入导管进入人体;(4)埋
置部位感染、硬结、瘢痕、腰带
位置及处在腰带摩擦处,胰岛素
未能被有效吸收。
5.胰岛素泵在输注胰岛素的
环节出现问题时会发出报警蜂
鸣,屏幕上出现相应的信息提
示,此时应立即仔细检查,及时
联系医务人员。
6.避免静电、浸水、撞击和
磁场。
磁共振成像检查前,要先
摘下胰岛素泵放在检查室外面。
洗澡时将泵与连接管分离取下。
7.定期检测。
要定期请内分
泌医生或售后人员检查胰岛素泵
的使用情况;某些品牌甚至需定
期回厂检测。
新一代的胰岛素泵,加入了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也就是
说,这种胰岛素泵不仅能够输注
胰岛素,还能自动监测血糖,实
时反映血糖的变化与趋势,可以
对高低血糖进行报警。
患者对血
糖变化规律的实时掌握,能更加
充分地发挥胰岛素泵及时、安
全、有效降低血糖的功能。
目
前,国外领先的胰岛素泵已经具
有低血糖暂停的半闭环功能。
具
体是指如果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
血糖水平达到一个低血糖阈值
(这个值由医生提前设置),泵
进行报警,若患者没有清除报警
并采取措施,泵会自动暂停胰岛
素输注,2小时后再自动启动,
恢复基础胰岛素的输注,以避免
低血糖的发生。
总之,越来越智能化的胰岛
素泵,将给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多
福音。
>> 相关链接
医院有个职位叫胰岛素泵师
2017年8月12日,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病学分会(CDS)2017年糖尿病教育管理研讨会”期间,CDS 糖尿病教育与管理学组组长郭晓蕙教授宣布《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护理管理规范》正式上市。
与此同时,中国首批胰岛素泵师培训认证项目启动,这将推动中国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进入以泵师为中心,协同患者、医院和生产商的新型治疗管理模式。
泵师主要有三大核心职能:第一,给予患者专业的评估、指导、教育和随访,强化戴泵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第二,为护士团队提供专业培训,优化院内的医护工作配合;第三,对接胰岛素泵生产商,获得及时的质控技术支持。
泵师将在戴泵患者、主治医生、胰岛素泵生产商间架起桥梁。
家庭医药 2018.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