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人教版高中地理高一必修一课时作业:第3章_第3节_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读1999~2005年深圳市用水构成变化趋势图,完成1~2题。
1.对深圳市用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居民生活用水比例最大、变动最小
②工业用水比例逐年增大
③公共用水比例先逐年增大,再逐年减小
④其他用水比例逐年减小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2.近年来,深圳市出现了“水荒”,其主要原因是()
①降水季节不均②城市规模扩大
③水体污染加剧④受赤潮影响加剧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解析:第1题,结论可直接从图中读出。
第2题,深圳地处我国南部沿海地区,降水多,水资源丰富,近年来的“水荒”与城市规模扩大、需水量增加和水污染加剧有关;南部沿海地区降水季节变化相对较小;赤潮发生在沿海海域。
答案:1.A 2.B
千岛湖为国家一级水资源保护区,面积为580平方千米。
农夫山泉源出于千岛湖距南山3.5千米处深层,常年水温12℃,天然清纯,味道甘洌,水中富含钙、钠、镁、钾、偏硅酸等。
“农夫山泉有点甜”一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语使“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享誉国内外。
据此完成3~4题。
3.“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属于下列水资源中的()
A.淡水湖泊水B.浅层地下水
C.河流水D.深层地下水
4.“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能够享誉国内外的原因是()
A.数量巨大,易开采B.开发利用历史悠久
C.质量高,饮用安全D.农夫山泉为天然水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农夫山泉属深层地下水,水中富含钙、钠、镁、钾等多种矿物质,天然清纯,水质好,因而能够享誉国内外。
答案:3.D 4.C
5.衡量巴西比中国水资源丰富的指标是()
A.多年的平均降水量B.多年平均蒸发量
C.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D.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解析:选D。
平均径流总量=平均降水量-平均蒸发量,所以我们一般运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
6.形成世界水资源分布的地域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
B.世界上炎热地区水资源丰富,寒冷地区水资源短缺
C.夏秋季节丰富,冬春季节短缺
D.水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平衡
解析:选D。
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审题,地域性差异,应该是指空间分布的不平衡,所以正确答案为D 项。
(m3)
每万元
5045 514 387 288 1344
GDP耗水
量(m3)
7.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8.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严重
9.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B.控制城市规模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优先发展工业
解析:第7题,由表可知,在四个国家中,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最少的,约占世界平均的1/4。
澳大利亚由于人口少,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最大,约是美国的10倍。
第8题,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原因是技术水平低,对水资源的浪费,循环利用率低,节水意识淡薄等。
第9题,要建设节水型社会,降低每万元GDP耗水量,必须加大技术改造,加强宣传,提高节水意识,从而提高水的利用率,这才是主要措施。
答案:7.B8.B9.C
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该图显示的是()
A.城市地表径流利用系统
B.城市污水利用系统
C.城市雨水利用系统
D.城市地下水利用系统
11.图中右侧的深井,所发挥的作用是()
A.滴灌B.渗灌
C.回灌地下水D.抽取地下水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知识。
图中示意的是大气降水经过雨落管、道路雨水口等进入地下,经过一系列净化,进入人工湖或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应是城市雨水利用系统。
图中右侧深井可以使雨水进入地下含水层,具有回灌地下水的作用。
答案:10.C11.C
12.(2012·广州学业水平测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对于水的拦蓄和利用。
以色列几乎把每一滴雨水都积存起来。
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收集和积储雨水,供生产和生活之用;伦敦和芝加哥则利用收集和积储的雨水,满足冲厕所、洗马桶和清洁车辆之用。
据此可知拦蓄和利用雨水,可以解决以下________矛盾()
A.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B.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C水资源地区使用不均D.农业与工业的用水不均
解析:选B。
拦蓄和利用雨水,是缓解本地区在水量较少时用水不足的措施,因而属于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矛盾。
13.(2012·南京学业水平测试)自2011年9月23日以来山东省平均降水量仅12毫米,到2012年1月全省气象干旱程度已达特大干旱等级。
当前,缓解旱情的有效途径有()
①跨流域调水②人工降水
③开采地下水④修建水库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选B。
注意题中的关键词语“有效途径”,跨流域调水和修建水库均需一定时间来完成。
二、综合题
14.读下面各大洲径流总量与人均径流量比较图(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上年径流总量最大的洲是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均径流量最少的洲是__________。
(2)大洋洲年径流总量居各洲之后,且为世界上干旱面积比例最高的地区,而人均径流量居各大洲之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判断,年径流总量与人均径流量都很丰富的大洲是________。
(4)世界上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A.各大洲水资源均匀分布
B.水资源集中分布在南北美洲和大洋洲
C.世界水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D.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时间分布较均匀
解析:(1)从图中可知亚洲年径流总量最大,原因是亚洲面积大,降水丰富的地区广阔。
欧洲人均径流量最少,因为欧洲年径流总量较小,人口较多。
(2)大洋洲尽管年径流总量少,干旱面积广,但人口少,所以人均径流量最多。
(3)从图中可知南美洲年径流总量和人均径流量都很丰富。
(4)从各大洲的水资源分布看,世界水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答案:(1)亚洲亚洲面积广,降水丰富的地区广阔欧洲
(2)大洋洲人口总量少
(3)南美洲
(4)C
1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全球水告急!世纪之交的多种传媒整天谈论缺水问题。
的确,在人类面临的资源危机中,除能源危机外,最让人担忧的是淡水危机。
据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兵分两路分别就海水淡化和坎儿井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第一小组
该小组设计了一个太阳能蒸发海水淡化的方案(如图),
(1)请你说明其设计原理。
能否举出类似的例子?
(2)海水淡化最主要的意义是什么?
第二小组
(3)该小组的同学们奔赴吐鲁番,对坎儿井的水源、最大水量出现的时间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最大水量在夏季;有人认为主要来自融雪,最大水量在春季;有人认为来自河流、湖泊水……
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4)探讨吐鲁番地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解析:第(1)题,认真读图,注意细节,描述过程:海水受热蒸发―→遇冷凝结―→水滴―→淡水。
农业生产中的塑料大棚和这种现象比较接近。
第(2)题,比较灵活,围绕水资源分析即可。
第(3)题,本区大部分位于内流区,多内流河,结合内流河的水源补给与水文特征去分析。
第(4)题,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有开源和节流两方面,结合区域实际,判定措施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答案:(1)玻璃对太阳辐射来说是透明的,但它对海面具有保温作用;海水受热蒸发(淡化)上升遇玻璃冷却凝结,凝结的水滴增大后,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到水槽内形成淡水。
农业生产中的塑料大棚。
(2)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重要而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海水淡化可以解决人类现在和将来面临的淡水危机,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新疆地处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水源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最大水量出现在气温最高、冰雪融水最多的夏季。
(4)措施: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