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南昌市第十九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南昌市第十九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天的等待
海明威
他走进我们的房间关窗时,我们还没有起床,不过我发现他好像生病了,全身哆嗦,脸色苍白,步履蹒跚,似乎动一下就会疼痛至死。
“哪儿不舒服了,宝贝儿?”
“头痛。
”
“赶快回床上躺着去。
”
“不,我没事儿。
”
“你先回床上去,我穿好衣服就去看你。
”
不一会儿,他穿好了衣服,坐在火炉旁。
这个九岁男孩看上去又虚弱又可怜,我摸了摸他的额头,烧得很厉害。
“上床躺着,”我说,“你发烧了。
”“我没事儿。
”他说。
医生很快来了,给孩子量了休温。
“多少度?”我问医生。
“一百零二度。
”
下楼后,医生留下三种药,是三种不同颜色的胶囊,并交代如何服用。
一种是退烧药,一种是止泻药,还有一种是抗酸药。
他解释说,流感病菌只有在酸性环境中才能存活。
他似乎对流感很在行,还说只要发烧不超过一百零四度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只是轻度流感,只要当心别引起肺炎,就没有什么危险。
我回到房里,记下孩子的休温和服药的时间。
“要不要我读书给你听?”
“好的,您想读就读吧。
”孩子说。
他脸色苍白,眼窝下方有黑晕。
他静静地躺在床上,对周围发生的一切似乎漠不关心。
我大声读起霍华德·派尔的《海盗故事》,可我发觉他根本没有听。
“感觉怎么样,宝贝儿?”我问道。
“目前为止,还是那样儿。
”他说。
我坐在床脚,自顾自地念着书,等着到时间再给他吃另一种胶囊。
按理说他应该睡着了,可是我抬头一看,他正神情古怪地盯着床脚。
“怎么不去睡会儿?吃药的时候我会叫醒你。
”
“我还是醒着好。
”过了一会儿,他冲我说道:“爸爸,要是您觉得心烦的话,就不用在这儿陪我。
”
“没有什么可心烦的。
”
“不,我是说,如果这事会给您带来烦恼的话,您就不用待在这里了。
”我以为他有点儿神志不清了,十一点按医嘱给他吃完药,我便出去了。
户外有些寒冷,天空中下着雨加雪,飘洒在地西,形成一层薄冰,那光秃秃的树木、灌木丛、修剪过的树枝、草坪和空地,似乎都被笼罩在寒冰里。
我牵着小爱尔兰塞特犬出门,沿着大路和结了冰的小溪往前走,可是,要在光溜溜的冰面上站立和行走,真是有点困难。
红毛犬连趺带滑,一路趔趄,我也重重地掉了两跤,猎枪都被甩了出去,在冰面上滑出去老远。
一群鹌鹑躲在悬着树枝的高高的堤岸下,被我们惊飞了,我立刻举枪击落两只。
有几只仍然栖息在树上,其他大部分都钻进了灌木丛。
要想把它们赶出来,你得在生长着灌木丛的土地上跳几下。
结果,你在这些又滑又有弹性的树枝上摇摇晃晃,还没站稳时,它们又飞了出来,你很难瞄准。
我击落了两只,放跑了五只。
不过,我在动身返程时,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一群鹌鹑,不禁窃窃自喜,还剩下许多,改日再来寻觅猎捕。
回到家,家里人告诉我孩子不让任何人进他的房间。
“你们不能进来,”他说,“千万不要被我传染。
”
我走到他身边,发现他还保持着我离开时的姿势。
他面色苍白,但两颊烧得通红,眼睛依旧一动不动地盯着床脚。
我测了他的体温。
“多少?”
“一百来度吧。
”我说。
其实是一百零二度四分。
“刚才是一百零二度。
”他说。
“谁说的?”
“医生。
”
“你的体温没问题,”我说,“没什么好担心的。
”
“我不担心,”他说,“可是我忍不住。
”
“不要想。
”我说,“放松点儿。
”
“我挺放松的。
”他说着,眼睛直直地盯着前方。
显然,他在极力克制自己。
“喝点水,把药吃了。
”
“您觉得这有用吗?”
“当然有用了。
”
我坐下来,打开《海盗故事》,读给他听,但看得出来,他根本没兴趣。
于是我停了下来。
“我大概什么时候会死?”他问道。
“什么?”
“我还能活多久?”
“你不会死。
你这是怎么了?”
“哦,不,我会死的。
我听到他说一百零二度。
”
“人发烧到一百零二度是不会死的,你真是在说傻话。
”
“我知道会的。
在法国上学的时候,同学们告诉我,发烧到四十度就活不了了。
我已经一百零二度了。
”
原来自早上九点起,整整一天时间,他都在等死。
“你这可怜的宝贝儿,”我说,“哦,可怜的傻宝贝儿,这就像英里和公里的问题。
你不会死的。
那种温度计不一样。
用那种温度计测,三十七度是正常体温。
而用这种温度计测,正常体温是九十八度。
”
“您肯定?”“十分肯定。
”我说,“这就像英里和公里的换算一样。
你知道,就好像我们车速开到七十英里,该换算成多少公里一样。
”“哦。
”他说。
他紧盯着床脚的目光渐渐轻松了一些,一直绷着的那股劲儿也终于缓了下来。
第二天,他轻松极了,为了一点儿无关紧要的小事儿就大哭大叫起来。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A. 小说多次写到小男孩眼睛“盯着床脚”,表现小男孩紧张害怕但又竭力克制自己的心理。
B. 作者没有对“我”的外貌进行描写,没有心理描写,但读者能感受到“我”内心的痛苦。
C. “我宁愿醒着”,意思是儿子认为自己快死了,担心一睡着就醒不来,所以宁愿“醒着”。
D. 小说用语平易朴实,却蕴含着深沉炽热的情感;文笔冼练,与《老人与海》的语言类似。
2. 请简要分析小说中小男孩的性格特点?
3. 《祝福》中的标题,有其独特的魅力,本篇小说以“一天的等待”为标题,又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
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
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
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
刘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材料二:
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
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
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
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
相比而言,每一部科幻小说都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每个细节都牵涉新世界的结构,要为人物的行动设计好相应情境,因此他们必须不断插入结构因素的解释。
作家一旦将笔墨只集中在这些大的框架上,作品整体的文风就不免显得疏阔。
读者依据传统的阅读体验去衡量,往往就会觉得科幻小说过于粗陋,即便是《三体》,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上也显得新异有余,细致不足。
从题材来说,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对细致的形式也产生排斥,从客观上导致了科幻小说文学性的欠缺。
探索的乐趣在于惊奇,要达到惊奇,必须在情节设计上出乎意料。
遥远星系、微观世界、新奇未来、不断穿越……在这些或恢宏或奇诡的题材的映衬下,科幻小说对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因为形式探索无法与新奇世界的探索形成同等的阅读快感。
可见,科幻小说的特性导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会是传统的文学性,而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其实这些方面自有其文学魅力。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反过来看待科幻小说呢?文学理论家卡勒提出,文学性其实就像杂草。
没有任何一种草天生就是杂草,杂草是根据人们的目的来划分的。
如果希望庭院里种的是鲜花,那么任意生长起来的糜类植物就是杂草;如果希望种植野菜,那么偶尔生长的鲜花就是杂草。
文学史中的文学性已经形成惯性,但是这并不表明所有的文学性都是如此。
如果缺乏变革意识,那么我们就陷入将文学性纯粹化、永恒化的误区,而这种态度忽视了文学性形成的机制。
文学性重要吗?重要。
一种文学范式稳定之后,各种文学规则才得以确立。
但当新的文学样式崛起,挑战既有文学范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有的文学性不足以涵盖新的文学样式,这时文学性本身也要改造。
在科幻作品面前,假如不顾时代的要求,把文学性固化,那么科幻小说会沿着自己的方向掘进,而将基于文学史树立起来的文学性抛在脑后。
(摘编自王峰《科幻小说何须在意“文学性”?》)
材料三:
科幻小说是姓“科”还是姓“文”,一直有争论。
就如武侠小说是武侠题材的小说,不等于武术和侠行;侦探小说是侦探题材的小说,不等于刑侦侦破;科幻小说是科学幻想题材的小说,不等于科学技术。
科幻小说当然姓“文”,是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的一种文学文类。
以刘慈欣、王晋康和韩松这“三剑客”的作品为代表的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了明显变化:一是因果关系的时间叙事结构已被打破,现实和虚拟交织的时空组织造就了结构的精美;二是类型小说的通俗化和现代主义的意念化成为小说情节模式的重要形态。
《三体》的第一部《地球往事》基本上还是时间叙事;第二部《黑暗森林》时间叙事渐渐弱化,空间叙事上升为叙事主体;到了第三部《死神永生》中,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结合在一起,小说叙事由空间对抗变成融合循环,形成一个精美的轮回式的叙事结构。
类型小说的情节模式在刘慈欣和王晋康的小说中相当明显,而韩松的叙事有着鲜明的现代主义的变异风格。
(摘编自汤哲声《论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思维和边界》)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科幻小说注重对幻想世界的描绘,要集中于创造新的世界框架,无暇对具体情节和人物情感做细致描绘。
B. 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更看重题材的新奇,而不是形式的讲究,所以在文体形式的探索上较为随意。
C. 材料二可以从学理上解释材料一中的现象,并指出被传统的文学所排斥的刻板的文风恰是科幻文学需要的。
D. 材料三认为当下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变化,这里“文学思维”的含义不同于材料二论及的科幻小说的“文学性”。
5.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慈欣看重科学设定宏大和新奇,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他对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也有借鉴和吸收。
B. 《三体》被一些读者评价为“细致不足”,是因为这些读者还是以阅读传统的文学作品形成的审美习惯来看待它。
C. 科幻作品激发的阅读快感通常是一种令人倍感惊奇的体验,也是比传统的文学的细腻表达更有力的一种体验。
D. “文学性”这个概念应该与时俱进,避免固化,保持边界的开放,以更公允地评价科幻文学等文学样式。
6.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回娘家
秋子红
秋葵是杨家屯最漂亮的媳妇,娘家远在大山深处。
由于缺水,娘家一带漫山遍野光秃秃的,农作物只长山芋和荞麦。
这一年遇上天旱,山芋秧子一棵棵萎了,荞麦下不了种,家里实在揭不开锅,爹便托人带领秋葵走出数百里的大山,来到杨家屯,于是,秋葵便成了比自己大十岁的杨木根的媳妇。
木根知道秋葵心里最怕人碰的痛处,暗想,一定要善待秋葵,不能让她伤心难过。
但木根也与其他男人一样,火气一上来,轻则咆哮如雷,甚或抬手就是一把掌,“啪”的一声掴在秋葵脸上。
秋葵转过身,躲着人,用手捂了脸,只让泪水从指缝间悄悄流出。
这事儿若摊在村里别的媳妇身上,肯定要嚎、要闹,等嚎够了闹够了,肯定会卷起包袱回娘家。
然后,娘家的七大姑八大姨九个伯母六个婶子肯定要找上门来理论,最终,等男人上门陪够了礼道够了歉,媳妇才在娘家兄弟们的护送下,大摇大摆走进家门。
秋葵娘家远,受了委屈,泪只流在自己心里。
流完了,照样像往常一样喂猪、烧饭、拉土、锄麦,悉心伺候木根、孩子和公婆。
转眼间,儿子小根已经4岁。
春节过后,小根在街上玩,看到邻居家的叔叔用自行车驮了媳妇和娃儿去外公家。
小根看得心热,急忙跑回家,扯着秋葵衣角,说要去外公家。
秋葵刚才还笑着的那张脸顿时不自然起来,嘴唇哆嗉着说:“乖儿子,外公家远,明年咱们有钱了,就去外公家。
”小根哪里肯听这一套,跺着脚又哭又闹,木根大喝一声,小根“哇”的一声哭了,秋葵急忙将小根搂在怀里,也哭了。
这时,木根的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横竖不是个味儿。
后来,小根渐渐懂事了,便再也不提要去外公家的事了。
再后来,家里的光景一天天好了起来,秋葵便常常念叨要回娘家。
这一年,秋葵攒够了车票钱,正要商议着回趟娘家,不料公爹殁了。
等埋葬了公爹,木根欠下一屁股债,秋葵便将车票钱给了木根。
又一年春天,木根刚从县城火车站买了车票。
夜里,小根肚子疼。
秋葵与木根连夜将小根送到县医院。
医生一检查,说是急性阑尾炎,需要做手术。
第二天,秋葵便让木根将车票拿到火车站退了。
又一年春天,木根刚要去县城买火车票,就接到村长的通知,说村里引来了农田水利建设扶贫项目,供水管道途经木根的承包田,需要木根亲自规划承包田灌溉工程的实施方案。
木根高兴得像个孩子,一蹦一跳地去了承包田。
玉米吐缨时,秋葵对木根说:“今年粮食丰收在望,我们很快就有钱了,等收完秋,我们带上小根回趟娘家吧。
爹有气管炎,娘有腰疼病,这几年也不知好了没;弟弟现在该娶媳妇了,也不知娶下媳妇没;妹子最小,不知现在还上不上学……”
木根抢白道:“小根不上学了?像你一样当文盲啊?”
秋葵脸一红,不好意思地低头笑了。
秋葵终于要回娘家了。
这一天,秋葵和木根去了趟县城,除了买了新衣新鞋外,还给娘家的父母弟妹买回了大包小包的礼品。
天刚蒙蒙亮,秋葵便烙好干粮,做熟饭菜,叫醒木根。
吃罢早饭,便出了村子。
秋葵背着行李,走在前头。
高挑的身子一摆一摆,走得很急。
走得木根出了一身热汗。
上了火车,木根在行李架上放好行李,便拣靠窗的座位和秋葵面对面坐了下来。
车窗外,阳光照着明媚的田野,好看极了,那些树呀房子呀电线杆呀飞似的向后退着……
出了火车站,换了一程大巴车,秋葵和木根走在一条在山间绕来绕去的土路上,秋葵的话一下子多了起来。
一会儿掐一朵路边的野花,一会儿放下行李,跳上土坡摘一把野枣送给木根。
木根第一次感觉,平日里温温顺顺沉默不语的秋葵,其实挺爱说话的。
翻过了数座山梁,远处,有几户人家稀稀落落卧在山野里。
秋葵顿时觉得这里的天比以前蓝了,山也开始绿了起来,空气也似乎更加温馨了。
秋葵兴奋地指着前方,对木根说:“前面那个村子里,大梧桐树下,就是俺家。
”
说话时,一汪眼泪蓦然间从秋葵黑亮的眼睛中涌了出来,她不停地用袖角擦着。
擦着擦着,双腿一软,跪在山梁上,放声哭了起来。
木根背着行李,在秋葵身后,呆呆地站着。
远方,夕阳里,一棵硕大的梧桐树隐约可见,树旁一户人家屋顶的烟囱里,一缕炊烟那么白那么亮那么纯朴那么亲切地向着满天的彩霞袅袅腾腾地飘着。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巧妙运用了对比手法。
如秋葵被丈夫掴脸与村里别的媳妇遇此情况对比,突出了杨家屯一带的风俗习惯和该村媳妇的家庭地位。
B. 小说关于秋葵三次回娘家而未能如愿的描写,把秋葵家庭的变化放到社会大背景中展现,既丰富了秋葵的形象,又给人以真实感。
C. 秋葵在山间绕来绕去的土路上一会儿掐一朵路边的野花,一会儿放下行李跳上土坡摘一把野枣给木根,表现了回娘家时的兴奋心情。
D. 秋葵发现娘家所在的偏远深山天比以前蓝了,山也开始绿了起来,空气似乎更加温馨了,从正面表现了娘家人的生活也在悄悄改善。
8. 小说中的秋葵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9. 小说是怎样叙述“回娘家”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
年十岁则诵古文。
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
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乡射邹峄;厄困蕃、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发愤且卒。
而子迁适反,见父于河、洛之间。
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予先,周室之太史也。
自上世尝显功名虞、夏,典天官事。
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
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予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予死,尔必为太史;为太史,毋忘吾所欲论著矣。
”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不敢阙。
”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史记石室金鐀之书。
十年而遭李陵之祸,幽于累绁。
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夫!身亏不用矣。
”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著十干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
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赞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节选自《汉书▪司马迁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B. 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C. 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宜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D. 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阳,与“阴”相对应,表示方位时,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文中指山的南面。
B. 封,指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时祭祀天地大型典礼。
C. 《诗》指《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共三百篇,故称“诗三百”。
D. 《书》指《尚书》,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司马迁注重实践,四处出游考察。
司马迁南游江淮,视察九疑山;北渡汶水、泗水,观察儒风,学习礼节。
B. 司马迁秉承父志,立誓继承祖业。
太史公愤恨未能参与天子封禅大典,要求儿子继承祖业,司马迁立誓
同意。
C. 司马迁身陷牢狱,忍辱著书立说。
司马迁遭李陵之祸,受刑入狱,愤恨天子不公,奋发图强,写就史学巨著。
D. 司马迁治史严谨,深受后人称赞。
司马迁写史不虚美不隐恶,人们称赞他有良史之才,佩服他的治史能力。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子迁适反,见父于河、洛之间。
(2)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不敢阙。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莎衣【注】
杨朴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注】莎衣:即蓑衣。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身穿色彩鲜艳、质地柔软的蓑衣,倚船吟诗垂钓,透露出清静淡泊的情韵。
B.颔联“蒹葭影里”“菡萏香中”妙用烘托,用富有诗意的环境来表现诗人雅致超然的情怀。
C.颈联“狂脱”“乱堆”两个动作描写,表现诗人醉后狂放自在之态和晴时无拘无束的渔人生活之乐。
D.尾联“紫绶”是紫色绶带,“金章”为黄金印章,作者用它们来比喻享受高官厚禄的富贵生活。
15.本诗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在结构章法和思想感情上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左传•曹刿论战》记载,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杜牧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宫女倒掉洗脸水就使河上泛起了一层油脂,展示了皇宫生活的奢靡。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如果像南朝宋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然有“________”之雄心,只怕会有“________”的结局。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