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光领域存在的科学问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硅光领域存在的科学问题
硅光领域存在的科学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硅是间接带隙材料,由于导带低与价带顶对应不同的波矢,其复合过程需要晶格振动声子的参与,其作用机理复杂,产生受激辐射复合的概率很低,所以硅本身无法发光。
2. 硅的禁带宽度较大使其无法吸收近红外光,使得硅无法制成光电探测器,需要外延生长其他材料完成对光的吸收。
3. 硅具有较低的电子空穴迁移率,故其高速性能较差,无法制作高速器件。
4. 硅晶体是对称晶体结构,故不存在线性电光效应(泡克尔斯效应),难以实现电光调制。
5. 硅具有很强的热光系数(即单位温度升高所导致的折射率变化),达1.86*10-4/k,故硅对环境非常敏感,很小的温漂将会导致器件性能的退化,需要在硅光集成光路中加入温度控制反馈器件,这就增加了设计与工艺及封装的复杂度。
6. 硅光产品的成本问题。
受限于大量光学器件,一个硅光器件需要采用各种材料,在缺乏大规模需求的情况下,硅光产品成为一种“高价、低性价比”的产品。
同时,器件的性能与良品率难以得到保障。
7. 硅光芯片在各个环节都缺少标准化方案。
例如设计环节,硅光产品仍需要专用EDA工具(硅光设计工具PDA)进行设计;而在制造与封装环节,类似台积电、三星等大型晶圆代工厂都没有提供硅光
工艺晶圆代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