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标杆结构之引议联结-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写作专题(全国通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角度:
由个到类(由点到面)——材料的同质性 由正到反(由反到面)——材料的异质性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由此及彼:自然-人生-社会…
个人--集体(企业)--国家(民族)
对象角度:当代青年呼应照应:呼应开头/题目/材料…
小 结 :
总结深化 提出建议办法/发出呼吁号令等
2 20 02 23 3高高考考
全文这种“引——议——联——结”的结构方式, 层次清楚,内容丰富,有助于深刻表达对潮流的理解。
2 20 02 23 3高高考考
当然,运用这种结构时,引--议--提--联—结的顺序也可 以适当调整。
常见的变式结构有: 联——引——议——结; 引——联——议——结; 引——议——提——
三、快速写作,范文参考:
莫让湍流卷走自我
①众人对是否追寻潮流各执一词,且何谓潮流?是工业文明的浪潮,抑或 是当下流行的时鲜物? ②我以为,若是前者,追寻潮流应是无可厚非的选择。现代化进程中的我 们若不积极融入,就成了落后,就有碍于文明进步社会发展。而若为后者, 我们则应保 持苏醒的头脑,且莫让湍流卷走自我。
2 20 02 23 3高高考考
一、审题立意
1.材料审题 材料层次分明地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观点: (1) 追寻潮流,做时代的弄潮儿。 (2)遵从内心,做自己内心的国王。。 (3)既要追寻潮流,又要遵从内心,二者兼而有之。 这三种观点从本质上而言,其实就是在追寻潮流和遵从内心这二者之间做 出不同的选择。
2 20 02 23 3高高考考

引述材料,揭示论点或提出问题。 从提出论点的需要出发,抓住材料要旨,用 简洁的语言,准确地引述。一般说来,文字 多的叙述性材料应概述,精辟的名言警句要 复述,寓意深刻内蕴丰富的文字要阐述,漫 画型材料要对画面做简洁介绍和扼要阐述。
注意:材料的引用不是照抄,而是对原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概述,或摘要,
2 20 02 23 3高高考考
莫让湍流卷走自我
⑤但是潮流滚滚,你是否就可以以被迫为借口而陷于迷失?显然不是。 ⑥《杀死一只知更鸟》的作者哈珀·李在该书发表之后便销声文坛,她不愿在 物质鼎盛而思想缺席的时代人云亦云;而塞林格,写就《里的守望者》,其一 生近三分之二的时间都隐居在乡间。他们都不愿曝光于闪光灯之下,接受媒体 的过度侵扰,只愿执着且安稳地去记录一个时代灵魂浮沉的痕迹。 ⑦他们做到了在潮流之中的一份追求,在众人皆追名逐利之外的一种执着— —坚守自我。
2023高考
你学会了吗?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基本训练,总是刻板,所有基础,没有一样是有 趣的。等到你成熟时,就起变化。”
----蔡澜谈写作
取其精要。也不可在文章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看了这幅漫画”之类的 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离开试卷即不知“这”为何云。这种为答题而作文的作法 是比较普遍的毛病,为材料作文之一大忌。
2 20 02 23 3高高考考

针对材料和中心论点,做出必要的分析。 既要简要地分析上文引用的材料,又要由此 稍作生发,拓宽思路,为下文展开议论联系 实际张本。
2 20 02 23 3高高考考
四、模板解读
根据材料中的第二则,文章确立了“在潮流中坚守自我”的立意;
其行文结构为引--议--联--结式:
引:第①段先用一句简洁的语言“众人对是否追寻潮流各执一词”概述材料,
引出论题。连用疑问句式,发人思考,引出论题,方式新颖特殊。
议:第②段对材料隐含的论题分析议论,并提出论点:莫让湍流卷走自我。
1.引一引述材料— 众人对是否追寻潮流各执一词 2.议一议论材料,提出观点一保持苏醒头脑,莫让湍流卷走自我 3.联一联系现实,证明论点—— 联 (1)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旅行并非洗礼身心 联 (2) 当下的文化消费,关注明星效应,浮躁之风充斥,迷失自我 联 (3)哈珀·李、塞林格在潮流面前,坚守自我 联 (4)曼德拉“人可以低微如尘埃,但不可扭曲如蛆虫”的名言 4.结一总结全文,深化论点一莫让湍流卷走自我
议是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 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提出观点作铺垫。 注意,这部分不能太长。
2 20 02 23 3高高考考

联系实际,展开分析论证。 联,就是由材料推开去,广泛联系古今中外 一些典型事例,多角度、多侧面地对论点进 行论证,还可指出论点在现实生活中的指点 意义。联系典例,纵、横拓展。

引述材料,揭示论点或提出问题。 从提出论点的需要出发,抓住材料要旨,用 简洁的语言,准确地引述。一般说来,文字 多的叙述性材料应概述,精辟的名言警句要 复述,寓意深刻内蕴丰富的文字要阐述,漫 画型材料要对画面做简洁介绍和扼要阐述。
写议论文,切忌开头不引述材料,即使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开材料。开头 不引述材料而在论证过程中使用,就把话题引子当成了论据,使读者不明白你的 中心是根据什么提出来的。因此,材料作文一定要正确使用材料,议论文一开头 即要引述材料,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
示例: 有人说这是一个快速变化发展的时代,要追寻潮流乃至立于潮
头之上,如果一个人不能融入现代潮流,那他就会成为落伍者。 “风可以吹走,一张无助的纸片,却吹不走,一只会飞的蝴蝶,
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 还有人说,追寻潮流与追寻自我并不矛盾,一方面顺应潮流,
但保持理性的距离,另一方面顺应内心,但不被自我蒙蔽。 对于以上议论,你有什么感想?请就此写一篇论述类的文章。
2 20 02 23 3高高考考
1. 第一种观点要抓住时代变化的特点,以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残酷淘汰的社会竞争 来论说遵循潮流的重要性。此外还要以那些一味遵从内心声音的落伍者为例,反面 论证观点。
2. 第二种观点要抓住风可以吹走无助的纸片和吹不走会飞的蝴蝶的比喻的含义。风吹 走无助的纸片象征着那些丧失了自己本心的人在时代潮流中随波逐流的状态,而蝴 蝶则是喻指那些拥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人在潮流中保持定力、气定神闲的状态。两相 对照之下,便可明确遵从内心的具体内涵是面对时代洪流的裹挟也要遵从自己的内 心。
注意:联,应从材料说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也可联系现实生活,
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文章水 平的高低关键看联的工夫。这里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三四百字,或一古一今,或一 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地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
2 20 02 23 3高高考考
提出论点,有根有据。
2 20 02 23 3高高考考
联:第③~⑧段,广泛联系,论证论点。
第一联系赶潮流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旅行,接着联系当下的文化 消费中因物化潮流而迷失的例子,然后联系两位外国作家在潮流中的执 着——坚守自我,最后又联系曼德拉的名言,充分证明论点。广征博引, 论证丰富。
结:第⑨段,总结全文,深化论点。
2 20 02 23 3高高考考
三、快速写作
莫让湍流卷走自我
③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感动了多少网友,也引发了多少热议。效仿者 怕也不在少数。旅行好像成了身心洗礼的XXX,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当你花 费金钱和时间走马观花似的途经所谓名胜,你是否真正领会了世界,是否感到不虚 此行?其实,如果你心怀念想,那么你就会感到生活的激情不止,行至何处不是一 场大张旗鼓的旅行呢?一花一世界,只要有心,便可得其美,成其真。 ④再反观当下的文化消费,有人言,《归来》亦是张艺谋的归去;再无冯氏辛辣 与幽默,凡此种种评论无不饱含着对优秀文化创作减少的惋惜,对当下文化消费市 场浮躁之风充斥的无奈。这是否又是因物化潮流而迷失的例子?又何尝不是人们追 逐潮流而将电影人逼至票房的一隅?大众更关注明星效应,即使在无数唏嘘之后, 仍有人步入影厅观赏所谓的烂片,这不得不让人担忧。







2 20 02 23 3高高考考
2023高考
---
联 结


2 20 02 23 3高高考考
【总述】 一篇议论文,合乎逻辑的谋篇思路是“引论—本论—结论”。 引议联结式结构,是议论文常用的结构模式。 引议联结的过程,本质上也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过程。
2023高考
议论文标杆结构 之 “引议联结”
具体来说
引——议——联——结
2 20 02 23 3高高考考
基本结构情势:
引,即引出论点。 议,即分析议论。 联,即联系现实。 结,即总结全文。
开头——(论点1+论点2)+ (论点3) ——结尾
开头——(论点1) + (论点2+论点3)——结尾




引 —— 议 —— 联 —— 结
2 20 02 23 3高高考考
3. 第三种观点告知我们,一方面要顺应潮流但应保持理性的距离,另一方面顺应内心 但不被自我蒙蔽。
2023高考
2.立意
①追寻潮流,勇做弄潮儿。 ②内方外圆,顺势而为。 ③立定脚跟不放松。 ④追寻潮流,顺应本心。 ⑤不要随波逐流。 ⑥保持定力。
2 20 02 23 3高高考考
二、完成作文提纲
莫让湍流卷走自我
引: 议:
联:
结:
引述作文材料(但这个引述里其实已包含三部曲:
或分析(话题/观点/概念/现象..)原因(因) 或分析其产生的作用价值/影响意义等(果) 或其它不同角度阐述概念内涵等…
引:引述材料(论据) 提取概括/归纳整合 析:分析材料(论证)
提:提出观点(论点<中心>
时空角度:由古及今<当下>,由中到外
对论证作总结,解决问题,总结全文。

结,要照应材料,与文题或开头呼应;要深 化论点,或发出号令,或提出办法,把论证
推向高潮。
注意:结是收尾,宜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或拓
展,或重申论点,照应开头,或提出解决办法,或发出号令。 强调精练有力,反对繁冗拖沓,也不要故作惊人之语。
2023高考
模板运用:
2 20 02 23 3高高考考
莫让湍流卷走自我
⑧人可以低微如尘埃,但不可扭曲如蛆虫。曼德拉如是说。我们微小得敌 不过时间风沙,看不透世界繁华,但是,我们是思想的芦苇,即使是在流 行面前,亦可以运用思考力辨别和判断。 ⑨湍流是暂时的强大,它看似诱人、实则未必,那巨浪卷起的可能不只是 潮水,还有泥沙。此时请坚守自我,顺从内心,离湍流太近可能威胁自身。 若你没有“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的魄力和定力,且明眼观之, 莫让湍流卷走自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