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认知实习报告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10130113
实习报告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起止日期:2011 年04 月25 日至2011 年04 月29 日
学生姓名古秀林
班级10级园林一班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规划与建筑系
2011年04月29日
一.城市认知
天津是拥有600年历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最显著的标志之一是拥有众多风格迥异的中外历史风貌建筑,并由此获得“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

据有关部门统计,本市共有名人故居、名宅300多处,其中具有一定价值,并经过市保护历史风貌建筑权威机构认定的多达100多处。

如今,国内外建筑界把“北京四合院,天津小洋楼”统称为具有时代特色的建筑。

从天津解放之日起,城市规划工作《天津市城市建设初步规划方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津市编制的第一个规划蓝图,虽然还很不完善,但它对于指导当时的各项建设起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城市规划的需求就显得更加迫切。

1953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求:“为适应国家工业建设的需要和便于城市建设管理,要加强城市规划设计工作,迅速拟订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此后,在《天津市城市建设初步规划方案》的基础上,天津编制出了《天津城市规划要点》和规划文件。

1952年3月28日,《天津日报》报道了工人新村首批建筑工程的筹建情况:据了解,天津将兴建整洁优美的工人新村,将于1952年4月初正式动工。

1958年我国开始进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按照“压缩改造旧市区,严格控制近郊区,积极发展县、镇工业点”的建设原则,将天津城市规划压缩为:人口270万人至280万人;用地316.8平方公里。

1960年召开了全国第九次计划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三年不搞城市规划”。

此后,于1966年开始了文化大革命,否定城市规划和规划管理工作。

城市规划工作受到极大冲击,全面性的总体规划工作陷于停顿,规划工作机构解散,大多数工作人员下放劳动,只留了少数人搞些年度建设急需的规划与管理工作。

1974年至1977年,在市各委、办和有关区、局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广泛搜集资料,调查研究,最后编制出《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和相应的图纸以及15个专项规划。

不过,在这段动荡的历史中,天津却开始了第一条地铁线的建设。

1970年6月5日,天津地铁工程动工,它是为改造市区旧墙子河、修建备战通道而立项的战备工程,也是市人防工程的一部分,属于天津自筹资金的建设项目,对外称为“七零四七工程”。

在改革开放的契机下,1984年5月国务院作出了进一步办好特区和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决定,天津即是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1985年3月,天津市市长李瑞环亲自主持组织有关部门审查、修订了天津城市总体规划。

提出《天津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天津市总体规划方案的汇报说明》、专项附件30项和相应的规划图纸,并举办了城市规划展览会广泛征求意见。

1994年,市政府根据新的形势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于199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以下简称“1999年版总体规划”),规划期限为1996年到2010年。

该规划确定了“天津市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努力建设成为现代化港口城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的城市性质。

2006年8月9日下午,天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修编的背景、天津城市性质定位以及规划的主要内容。

其中,与1999年版总体规划相比,2006年版《城市总体规划》中最重大
的调整是,将1999年版“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调整提升为“北方经济中心”。

天津租界建筑从时间发展与风格样式分析,可以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中古复兴式时期(1860~1919年)
早期阶段的建筑活动主要是教堂、领事馆、住宅等,如1869年在三岔河口建造的哥特式望海楼天主教堂,1916年在法租界的罗曼式老西开教堂,1907年建造的德国领事馆则具有日耳曼民居的建筑特征。

古典主义、折衷主义时期(1919~1930年)
1919年前后,北洋军阀、帝国主义趁机加强在天津的实力。

大型银行、洋行、商场、旅馆及娱乐建筑、高级花园住宅相继出现。

大部分银行集中在英、法租界的中街上,采用西洋古典柱式形式,如英国麦加利银行(今邮电局),建于1924年,立面是两层高的爱奥尼克柱式,具有古典主义风格。

商业旅馆建筑集中在法租界劝业场一带,采用较多的折衷主义手法,如劝业场是古典复兴式的檐口及装饰,但门窗式样则不拘一格,活泼有致。

摩登建筑时期(1930~1945年)
1930年以后受欧美摩登运动的影响,建筑师逐渐抛弃了古典式折衷的设计手法,代之以简洁、自由、富有体积感与雕塑感的摩登设计手法。

这时重要的有利华大楼、渤海大楼、中国大戏院。

利华大楼建于1936年,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10层,没有多余的装饰,半圆形突出凹进的阳台形成动人的光影效果。

顶部的退台处理,使整座建筑活泼生动,是一座优秀的现代多层建筑。

渤海大楼建于1934年,7层,转角处11层,是当时天津最高的建筑,强调建筑的体积感以及线与面的对比,秀丽挺拔,成为天津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二.建筑类型认知
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形形色色不同的建筑,就其功用属性来说它们可以分为商业建筑,住宅,教育建筑,民用建筑,公共建筑。

一.商业建筑就是提供有关设施、服务或产品以满足商业活动需求的场所。

人类从事商业活动可追溯到远古的原始生产时期。

开始时是以“以物易物”,“互通有无”的不定期交易方式进行的,后来发展为定期的集市形式。

集市的形式与宗教节庆、农事等有密切的关系,这种集市逐渐以“赶集”和“庙会”等形式固定下来,而聚集于渡口、驿站、通衢等交通要道处的相对固定的货贩以及为来往
客商提供食宿的客栈成为固定的商铺的原型。

商业活动从非定期发展到定
期,由流动发展到固定,由分散发
展到集中。

商业空间的演变成特定
的空间。

商铺的固定聚集了不同的
商品行业类型,市镇或商业区便由
此产生。

固定化的商业空间必然配备一
定的商业设施,以便利来往客人的
出入活动。

配合商业交易,相应的
车辆、交通、旅馆、其他的休闲设
施及货运、汇兑、通讯等服务性的
行业也随着商业活动的需求而产生。

随着商品经济及科技的发展,现代的商业空间无论在规模、功能和种类等方面都远远超出过去的范畴。

而且商品交易的双方(销售商和顾客)都对商业的空间的环境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这些要求除了功能行方面的设施、条件和环境等,还包括各类满足心理需求的精神需求以及获取相关信息的需求。

因此,现代市场经济前提下,商业空间的设计就应当包括这些方面的内容。

二.住宅建筑是城市建设中比重最大的建筑类型,住宅经常成片建设。

除了
合理安排居住区的群体建筑、公共配套
设施、户外环境外,住宅本身的设计一
般要考虑以下几点:①保证分户和私密
性,使每户住宅独门独户,保障按户分
隔的安全和生活的方便,视线、声音的
适当隔绝和不为外人所侵扰;②保证安
全,建筑构造符合耐火等级,交通疏散
符合防火设计要求;③处理好空间的分
隔和联系,户内的空间设计,由于家庭人口的组成不同,要有分室和共同团聚的活动空间;④现代住宅应充分满足用户生活的基本要求,设施完备,包括炊事和浴室厕所以及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照明、电气和必要的储藏橱柜、搁板等;⑤选择良好的朝向,既保证日照基本要求和良好通风,又要防晒和防风沙侵袭;⑥妥善解决浴室厕所排气、厨房排烟、垃圾处理和公用信报箱等问题。

此外,还要考虑分配出租时能适合不同家庭使用需要的灵活性。

现代居住建筑类型多样,“户”或“套”是组成各类住宅的基本单位。

住宅建筑按组合方式可分为独户住宅和多户住宅两类。

按层数可分为低
层、多层、高层住宅。

按居住者的类别可分为一般住宅、高级住宅、青年公寓、老年人住宅、集体宿舍、伤残人住宅等。

根据不同结构、材料、施工方法,也有按主体结构的不同特征将住宅分为砖混住宅、砌块住宅、大板住宅等多种类型。

三.教育建筑,就我们生活的学校用来上课的教学楼,它的主要功用是教学。

教室的主要特点有:开间较大,因为高校教室不同于高中,小学的教室其上课学习的人流量是很大的,开间的变大是为了满足更多的人流量;进深增加,为了设计有效的座椅视线,教室开间变大必然影响进深的增加,增加进深可以提高教室两侧有效的视线区域;窗地比减小,由于开间进深的增大,处于空间和结构各方面的需要,窗地比必然减小;空间高度增加,为了让后排形成有效的视线区域教室座椅呈台阶式上升,这样一来教室后部必然给人压抑的感觉,所以教室空间的高度必然得到了增加;窗户随座椅台阶式上升,教室内座椅呈台阶式上升,如果窗户还是在一条直线上,后边的座椅视线光照效果会很差只有窗户也随座椅呈台阶式上升这样就可满足各个室内部分的关照需求
四.公共建筑
它又可以分为办公建筑(写字楼,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楼),商业建筑(商场,金融高校建筑建筑),旅游建筑(宾馆,旅社等)科教文卫建筑(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建筑),通信建筑(电视台,邮局等),交通类建筑(机场,车站建筑等)等等。

三.建筑局部认知
1.阳台
一.按阳台的功能分类
1、生活阳台
生活阳台一般供人们休闲、赏景、晾晒衣物、养花种草,多与起居室相连,面积不应低于2、5平方米。

2、服务阳台
服务阳台兼具洗衣、贮藏等功能,与厨房或餐厅相连,不少面积较小的户型把与厨房相连的服务阳台当做炒菜操作间使用,区分了油烟区与无油烟区,也使原本窄小的厨房空间不那么拥挤。

二、阳台建筑外立面分类
1、凸阳台
最常见的形式是凸阳台,也就是以向外伸出的悬挑板、悬挑梁板作为阳台的地面,再由各式各样的围板、围栏组成一个半室外空间。

空间比较独立,能够灵活布局;在计算住宅的建筑面积时,有的房子只取阳台的一半面积,省下了几个平方米的房价。

2、凹阳台
凹阳台是指占用住宅套内面积的半开敞式建筑空间,也比较常见。

与凸阳台相比,凹阳台无论从建筑本身还是人的感觉上更显得牢固可靠,安全系数可能会大一些,当然没有了转角、直角,景观、视野上则窄得多了。

3、半凸半凹式阳台
半凸半凹式阳台是指阳台的一部分悬在外面,另一部分占用室内空间,它集凸、凹两类阳台的优点于一身,阳台的进深与宽度都达到了足够多的量,使用、布局更加灵活自如,空间显得有所变化。

2.楼梯
楼梯由连续梯级的梯段、平台和围护构件等组成。

在设有电梯、自动梯作为
主要垂直交通手段的多层和高层建筑中也要设置楼梯。

楼梯的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间的水平投影距离为梯长,梯级的总高为梯高,。

现代建筑中结合具体环境设计的楼梯,既有实用价值,又收到富有动态感的空间艺术效果。

楼梯按梯段可分为单跑楼梯、双跑楼梯和多跑楼梯。

梯段的平面形状有直线的、折线的和曲线的。

单跑楼梯最为简单,适合于层高较低的建筑;双跑楼梯最为常见,有双跑直上、双跑曲折、双跑对折等,适用于一般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三跑楼梯有三折式、丁字式、分合式等,多用于公共建筑;剪刀楼梯系由一对方向相反的双跑平行梯组成,或由一对互相重叠而又不连通的单跑直上梯构成,剖面呈交叉的剪刀形,能同时通过较多的人流并节省空间;螺旋转梯是以扇形踏步支承在中立柱上,虽行走欠舒适,但节省空间,适用于人流较少,使用不频繁的场所;圆形、半圆形、弧形楼梯,由曲梁或曲板支承,踏步略呈扇形,花式多样,造型活泼,富于装饰性,适用于公共建筑。

3.建筑入口
建筑入口外部空间它是依附于建筑入口而存在,与建筑紧密相连。

它是以入口为中心向外部扩展的空间,没有明确的边界。

通常对于建筑单体而言,入口外部空间表现为入口后退红线后与城市道路之间形成的中间地带;对于建筑组团而言,则常表现为两个以上入口相对的建筑围合而成的庭院广场;还有一种情况即对于一个大的复合式建筑群(如大学校园,社区等),其入口也有外部空间,但这种入口外部空间往往作为某一区域的入口。

不同的建筑入口外部空间环境会带给人不一样的情感反应与行为反射。

建筑没有入口就无法使用,也不会称之为建筑。

追溯其本源,人们创造建筑物的原始动力在于需要一个可以挡风遮雨、防御野兽的空间,即具有安全感与私密性的空间。

于是,在自然环境中,人们建造若干个实体界面,即通称的天花、地板和墙面。

通过这些要素的围合,创造了不同于自然界的建筑内部空间。

而由风霜雪雨的自然环境进入到这一内部空间,必须在其中某一界面上开口,因此形成了入口。

从广义上讲,建筑物的入口不仅是指门、门洞这一点状场所或线状的空间概念,还包括如前的前言空间和入后的后续空间,是由引道、庭院、广场以及门庭、过厅、通道等相关空间元素组成的空间场所。

建筑局部和建筑的整体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建筑设计时应注意处理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此次建筑课调研实习让我对天津这座城市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与认识,天津在历史的发展中其建筑在这个舞台上扮演的角色是没有什么可以代替的。

也让我更加深入的学习到了不同建筑的设计理念,建筑局部在整个建筑设计处理中的作
用以及建筑在城市的发展和各个方面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作用,还有让我对建筑的认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应该说这都是只有自己亲身去实习与感受才能得到的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