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骨干班课例研修“资源组”5月17观察点及其量表
西城教育研修学院度第一学期中学第2周研修活动安排.doc

西城教育研修学院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中学第2周研修活动安排(2019年9月2日—2019年9月6日)政治9月3日(星期二)上午8:30,在研修学院教学楼103教室,初一年级政治教师研修活动。
内容:中考质量分析与基于评价的新学期研修计划解读。
主讲人:潘宇彤,请全体初一年级政治教师参加。
9月3日(星期二)上午8:30,在研修学院教学楼307教室,初二政治研修活动。
内容:1.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2.本学期工作计划与安排。
主讲人:张丽容老师、于雪莲老师、蒋凤老师。
请全体初二政治教师参加。
9月3日(星期二)上午8:30,在研修学院教学楼106教室,初三政治研修活动。
内容:1.期末考试质量分析;2.新学期工作计划与安排。
主讲人:陈英。
请全体初三政治教师参加。
9月3日(星期二)上午8:30,在研修学院教学楼308,高一政治研修活动。
内容:(1)新学期教学建议。
主讲人:杨灵。
请全体高一政治教师参加(开放对通州的研修活动最多可容纳2人)9月3日(星期二)上午8:30,在研修学院309教室,高二政治研修活动。
内容:(1)新学期研修计划解读;(2)教学计划研讨。
主讲人:程焱。
请全体高二政治教师参加。
(开放对通州的研修活动最多可容纳2人)9月3日(星期二)上午8:30,在研修学院301教室,高三年级政治研修活动。
内容:(1)学年工作计划,主讲人:曾阳老师。
(2)《政治生活》《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复习教学研究,主讲人:邢维维老师。
请全体高三政治教师参加。
(开放对通州的研修活动最多可容纳3人)9月3日(星期二)上午10:30,在研修学院教学楼308,高中政治青年教师活动。
内容:教师素养与学科教学。
主讲人:杨灵。
请报名青年教师课程的教师和指导教师参加(开放对通州的研修活动最多可容纳2人)物理9月3日(星期二)上午8:30,在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分校(西城区辟才胡同80号,乘坐地铁4号线灵境胡同站下车D口出向西步行900米)礼堂,初二物理研修活动。
课堂观察量表及目标

课堂观察量表及目标课堂观察量表及目标1.针对问题制作的课堂观察量表。
(1)教材运用的等级量表。
课堂教学教材运用观察量表(表1)(2)课程资源的等级量表。
课堂教学课程资源观察量表(表2)(3)教师行为的等级量表。
课堂教学教师行为观察量表(表3)[5分制:优: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可,1分。
](4)学生行为的等级量表。
课堂教学学生行为观察量表(表4)[5分制:优: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可,1分。
](5)师生互动的等级量表。
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观察量表(表5)(6)教学评价的等级量表。
课堂教学教学评价观察量表(表6)(7)提问行为的观察量表。
各种提问行为类别频次观察量表(表7)(8)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观察量表。
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观察量表(表8)注:细目等第、总体印象,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
观察评价人:。
2.分析观察量表得到的结论。
(1)专业知识相对欠缺,不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具体体现:一是条件性知识不足。
即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没有得到及时的调整与更新;二是不善于或不主动积极地积累大量的专业案例知识和可供借鉴、反思的实践案例;三是策略性知识欠缺。
即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不能够灵活运用原理规则,不能高效地整合和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四是作为一名专业的学科教师.不具备相当水平的当代科学和人文基本知识。
新课程倡导综合实践活动。
这必然要求教师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结构。
新课程还强调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因此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也很有必要。
(2)专业技能基本过关,但有些技能需要完善。
具体体现:备课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技能、教学语言表达技能、教学媒体选用技能、学法指导技能、检查学习效果技能等常规技能基本达到要求,能够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控制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活动顺利实行。
但对于一些特殊的技能如教学评价技能、教学研究技能和教学反思技能等,在这些技能上反映出来的优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实施新课程教学评价的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和实施综合课程的能力、科研能力、反思能力等则明显不足。
课堂观察与如何评价一堂课

课堂观察与如何评价一堂课课堂观察与如何评价一堂课一、关于课堂教学评价的简述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始第六专题《课堂观察与如何评价一堂课》的讨论。
我们已经进行了五个专题的讨论:专题1 新课程理念下运算教研的研讨;专题2 新课程理念下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研讨;专题3 “应用题”教学及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专题4 新课程理念下统计与概率教学研讨;专题5 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
前四个专题从课程内容上把握,第五个专题从教师如何设计教学方式上把握。
最后一个专题是课堂观察和如何评价一堂课。
我们的讲解不求全面,但目的是解决老师在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对问题的解决提供交流的机会。
随着新课程推进,大家越来越明确,课堂教学是课改的主渠道。
那么如何评价一堂课,什么是一节好课,也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关注,更是在课改中,大家比较关注的焦点问题。
关于如何评价一堂课,我们采访了几位一线的老师。
看看他们对于评价一节好课都有哪些想法。
教师访谈:教师一:我认为教师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在课前必须要有精密的策划,也就是说要准确地把握教材,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确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
教师二:在我的心目中一节好课,应该具有如下几点:首先,教师要能够很好的把握教材,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并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的体现出来;第二,教师要能够灵活地处理自己预设的教案与课堂突发事件之间的关系;第三点,我认为教师应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同时对学生不同的表现要做出自己恰当的评价。
教师三:更为重要的那就是课堂上的生成资源。
因为这往往是学生思维的火花碰撞的结果,也是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训练的升华,同时也是孩子们在课堂上的真实体验,有可能成为一节课的精华部分或者说是闪光点。
所以作为每一名教师应该善于捕捉课堂上的生成资源,予以引导、点拨,形成动态的课堂。
以上采访的是北京市的一线教师,他们对如何评价一堂好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们再来看一看几位教育专家对于一堂好课的评价都有哪些观点和看法。
2017学年度西城小学数学组教研计划

2017学年度西城小学数学组教研计划新的学期,新的起点、新的目标、新的希望,新的举措、新的成效。
让我们美舍学校小学部数学教研组所有的老师们在新学期一如既往、精诚团结、共同开创2012年的教学教研新局面!为了更好地落实我们数学教研组的工作,为了让我们教师们更好地发展,更快地成长,为了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勃勃活力和生机,为了让我们的教学质量不断得以提高。
特制定本学期的教研计划如下:一、工作思路和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研促教强质量,培训培养促成长”的宗旨,围绕本学期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重点,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把课题研究、网络教研作为数学教研的两大特色。
采用多种措施,多种教研形式,致力于课堂教学的研究,致力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致力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力求教研工作做到“实、广、活、新”,得以有效落实。
为此,本学期我们数学教研组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好教学科研工作:二、方法措施:(一)扎实推进教学教研常规工作,增强教研工作的实效性.教学科研是学校的生命线,把科研工作与教师的教学实际紧密联系,在数学教学教研中严格执行《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师教研活动量化细则》、《校本教研考核制度》等,努力做到以制度为保障,扎实推进教学科研工作,增强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使教研工作真正地做到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
1、继续坚持每周一的教研活动,采用理论学习、座谈交流、网络研讨、集体备课研讨、专题辅导、课题活动、校本研究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活动,对教师参加业务活动时的到会情况和参与情况严格按照《教师教研活动量化细则》进行量化考核,并记于教师个人教研积分,作为教师教研先进个人的评选依据之一。
2、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制度。
继续坚持集体备课、周前备课。
教案的备写要规范化,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九大要素要齐全。
作业三:课堂观察量表

5.情境导入:是否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创设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的故事,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学习积极性很强。
6.活动作业:学生活动、作业时间、内容、效果,活动的交流与指导
学生活动的作业,有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的,有同桌交流完成的,还有4人小组合作完成的,内容形式多样,教师巡视时,适时给予指导,然后集体评议。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的故事情境,让学生把5张饼平均分给四人,每人分到多少张饼?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新知识。
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系,与生活联系?
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4.学科特点: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与本质?
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数学学科特点,知识与情感并重。
补充视点:
适时调整课堂气氛。
教学改进建议:
教学中还应多关注学困生,练习题的形式还是要以大多数学生为主,以基础为主,再体现拔高。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2)
提交日期:2015年12月27日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教材版本
北师大版
课题
分饼
观察视角
二、怎么教
观察者:王晗网络班级:西安市小学数学1班
学员:陕西省王晗7843
7.学法指导:学生用工具、记笔记、抓要领、做小结、做对比等情况
指导学生利用自制学具,探究新知,得出结论,并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补充视点:
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参与活动,指导学生主动主动探究 ,再合作交流,从而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课堂观察量表

课堂观察表(课堂分层教学的应用)
观察纬度:学生参与状态、学生适应情况、学生身体素质及技能提高程度观察要点:课堂采用分层教学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课堂观察表(课堂分层教学的应用)
观察纬度:学生参与状态、学生适应情况、学生身体素质及技能提高程度观察要点:课堂采用分层教学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课堂观察表(课堂分层教学的应用)
观察纬度:学生参与状态、学生适应情况、学生身体素质及技能提高程度观察要点:课堂采用分层教学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课堂观察表(课堂分层教学的应用)
观察纬度:学生参与状态、学生适应情况、学生身体素质及技能提高程度观察要点:课堂采用分层教学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课堂观察表(课堂分层教学的应用)
观察纬度:学生参与状态、学生适应情况、学生身体素质及技能提高程度观察要点:课堂采用分层教学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课堂观察量表
课堂观察表(课堂分层教学的应用)
观察纬度:学生参与状态、学生适应情况、学生身体素质及技能提高程度观察要点:课堂采用分层教学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与改进常丽君.doc

全省小学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大赛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与改进渭南市实验小学常丽君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与改进渭南市实验小学常丽君【内容摘要】课堂观察,就是指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改变了以往评课者缺乏科学性的评课,课堂观察无疑是一种更专业化、合作化和精细化的听评课活动。
它对于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形成学校合作文化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课堂观察教育科学专业化合作化精细化【正文】课堂观察,顾名思义,就是指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我们知道,传统的听评课的目的大多都不太明确;听课时较多地关注老师怎样讲;听课记录是随机做;评课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缺乏科学分析,更缺乏集体研究。
在课堂教学微格化的今天,课堂观察无疑是一种更专业化、合作化和精细化的听评课活动。
它对于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形成学校合作文化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2012年4月,我校开展了以“教学目标的有效制定与落实”为校本研修主题展示活动,整个活动圆满完成。
课堂观察量表作为本次活动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检测课堂教学是否达成目标的重要手段,我们尤为重视,先后经过了三次设计与改进,下面就课堂观察量表设计历程分析如下:初定量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教学目标的有效制定与落实”。
针对这个主题,结合“一三五”课题的特点,经过大家简单的讨论和校领导的意见,我们决定从学生、教师、课堂三个方面出发来设计。
于是我就从课堂提问次数、课堂的讲授时间及效果、观察者课堂有效发言次数、学生课堂参与学习情况、课堂氛围5个维度,设计20个视角了五种量表。
如:1.课堂提问次数观察量表位置:观察者:时间:主要诊断教师的提问的有效性,通过提问时间、提问内容记录、教师提问次数、与本节所学内容的关联度来评价教师的提问能力。
在室内区域游戏中提升教师观察能力的研究教研课题月报表及观察记录(10)

教研课题研究情况月报表教研课题研究情况月报表性。
教研课题研究情况月报表教研课题研究情况月报表在室内区域游戏中提升教师观察能力的研究阶段总结孩子可以通过对材料的操作和摆弄获得知识的自主性活动就是室内区域游戏,在室内区域游戏中教师的主体地位要转变为隐形地位,通过对投放材料和观察孩子等来进行适当的指导和评价,从而实现教育目标。
一、室内区域游戏中如何进行材料投放1. 材料的投放要根据幼儿的年龄段进行。
幼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爱好和兴趣是不相同的,教师在材料投放的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年龄,幼儿的年龄与所投放的材料相适应时,才能够引起幼儿兴趣,将幼儿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可以按照大中小班划分幼儿的年龄,不同的班级所投放的材料也要不同,大班幼儿年龄大点,比小班和中班的幼儿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要强。
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可以将一些较为复杂的材料作为投放的选择,慎重选择材料,可以适当将一些球类和积木等玩具投放给幼儿。
2. 材料的投放要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进行。
在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等方面,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表现,差别是很大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充分考虑幼儿层次的不同所带来的不同能力。
教师投放的材料,要做到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够接受。
教师要了解不同层次的幼儿,需要对幼儿的动作等进行仔细认真的观察,并对幼儿的活动意图和思维方式进行揣测。
这样才能保证对不同层次的幼儿教师都能正确的把握,从而合理安排投放材料,使得幼儿的水平和区域活动的材料和内容相符合。
二、教师在室内区域游戏中如何培养观察能力1. 幼儿对材料的反应要及时观察。
教师在观察中的重点是幼儿是否对所投放的材料感兴趣,这对幼儿能力的学习和培养很重要。
教师要对新投入的材料进行认真观察,幼儿对材料的感兴趣程度和幼儿如何对材料引发兴趣是观察的重点。
如果所投放的材料没有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对其并不理睬,教师要及时对材料进行更换。
如果所投放的材料能让幼儿进行不停的把握和观察,这就表明所投放的材料是合适的。
小学第16周研修活动-北京启喑学校

西城教育研修学院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第16周研修活动安排(2016年12月12日—2016年12月16日)小学语文二年级研修活动活动时间:2016年12月15日(周四)下午13:30活动地点:北京市西城区中古友谊小学(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一区39号)一楼阶梯教室活动主题:小学语文低年级科普类课文教学策略的研究活动内容:1.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活化石》研究课2.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研究课3. 课后点评主讲教师:中古友谊小学商敏三里河第三小学白钰请各校二年级语文老师携带加盖公章的活动通知准时参加活动。
学校门口没有停车位,请大家选择其他交通方式前往。
小学语文学科课程“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研究与实践(1)”案例问题第一、观摩研讨内容:特级教师张立军把《钓鱼的启示》与《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进行了两课连读的整合教学。
张老师从规律的角度出发,把两课中“道德”与“思维”的关系进行了巧妙的设计。
课堂上,同学们积极思考,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想法,精彩的生成不断出现。
请老师们结合这一展示课,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研讨。
第二、研讨时注意:1. 登陆西城教育研修网,在“视频案例”板块观看此课程相关案例并参与研讨。
2.本次活动为本学期小学语文学科课程“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研究与实践(1)”的第二次学科研修活动,参与研讨后,注意在“继教管理平台”写出此次活动评价。
第三、请老师们于12月30日前,完成此次网上研讨。
请老师们畅所欲言,分享教学心得。
五年级语文研修活动通知(3)各小学:定于12月15日(星期四)下午1:50 ,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新文化街校区)开展:“遨游汉字王国”语文实践活动展示实验二小专场活动。
敬请全体五年级语文教师参加。
活动内容:第一,当日13:50时,请与会教师依据《“遨游汉字王国”语文实践活动展示平行选修课课表》(附件),自己选择一个主题进班听课。
第二,当日14:50时,请与会教师到学校新电教室集中,听主题发言并签到。
观察法案例及分析

观察法案例及分析小学教育张颖案例一:帕顿Parten关于“儿童游戏的研究”——时间取样法1926年10月——1927年6月,观察了2岁至5岁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参与性行为,设计了6种反映儿童参与社会性集体活动水平的预定类型指导观察,并赋予操作定义表1,设计了时间取样表表2和观察记录表表3表1表2 时间取样记录表表3 儿童社会性活动观察记录表分析:这是一个典型的时间取样法的运用,通过观察记录可以得到儿童在一段的时间段内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行为发生的变化;优缺点:较之描述法,时间取样法由于赋予了操作定义,可以克服观察者一定的主观看法,也比较省时省力;但是在观察之前需要大量的准备,也可能只得到表面现场无法知道深层原因;这个观察实验中如果给操作定义用符号来代替的话,可能记录时更加方便及时;对教师来说,这种观察方法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发展的状态,从而对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案例二:达维Helen 关于“儿童争持事件的研究”——事件取样法达维Helen 对学前儿童的200例争执事件的研究分析,是在自然情景中运用事件取样技术的经典研究;这项研究是在幼儿园的自由时间里,对儿童的自发发生的争执事件做了观察描述;观察者对25个月至60个月的40名观察对象女19人,男21人进行了58小时的观察,记录争执事件200例,平均每小时3-4次;主要观察内容①争执者的姓名、年龄、性别;②争执持续的时间;③争执发生的背景、起因;④争执什么玩具、领导权等;⑤争执者把扮演的角色侵犯者、报复者、反抗者、被动接受者等;⑥争执时的特殊言语或动作;⑦结局如何被迫让步、自愿让步、和解、由其他儿童干预解决、由教师干预解决等;⑧后果与影响高兴、忿恨、不满等;经过三个多月58小时的观察,共记录争执事件200例;观察结果①68例发生于室外,132例发生于室内;②平均每小时发生争执事件次;③争执时间持续1分钟以上的只有13例;④平均争持持续时间不到24秒;⑤室内争持持续时间比室外争持持续时间短;男孩争执多于女孩,攻击性水平也高于女孩;⑥争执常发生在不同年龄组、相同性别的儿童之间;随年龄增长,争执事件减少,侵犯性质增强;⑦几乎所有的争执都伴有动作,如冲击、推拉等,争执中,偶尔有大声的喊叫或哭泣,但无声争执占大多数;导致争执发生的原因往往是对占有物品的不同意见;大多数争执自行平息,往往是年幼儿童被迫服从年长儿童或年长儿童自愿退出争执;争执平息后,恢复常态很快,无耿耿于怀、愤恨的征候;分析:事件取样法的目标比较明确,一般在观察前就已经确定了所要研究的行为或事件,是针对性较强的一种观察方法;优缺点:时间取样法可以全面了解行为或事件发生的过程,节省收集资料的时间,适用性也比较广;但是由于观察者注重行为发生时的状况,可能对整个情境缺乏完整的了解;对于我们将要走上教师岗位的人来说,事件记录法有重要的作用,可以用来对班级某种现象或是某个学生的特定行为进行观察记录,从而更好地了解他们;案例三:陈鹤琴对儿子的观察——日记描述法幼儿教育家陈鹤琴用日记方式记录了儿子陈一鸣自出生起来的发展,观察了808天,发表了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日记节选:第一天1.这个孩子是1920年12月26日凌晨2点零9分生的;2.生后两秒就开始大哭,一直哭到2点19分,共连续哭了10分钟;3.出生后45分钟就打哈欠;4.出生后2点44分钟,又开始打哈欠,以后再打哈欠6次;5.出生后的12十点钟,生殖器开始能举起,这大概是因为膀胱盛满尿的缘故,随即就小便;6.同时大便是一种灰黑色的流汁;7.用手扇他的脸,他的皱眉肌就皱缩起来;8.用指头触他的上唇,上唇就动;9.打喷嚏两次……分析:日记法是研究儿童行为较早的一种方法,需要在较长时间内反复观察幼儿的行为,持续地记录变化,记录新的发展和新的行为;优缺点:作为个案研究的记录可以对幼儿进行系统完整的纵向分析,并能发现一些儿童成长的规律;但是日记描述法取样有限不具有代表性,而且耗费时间和精力,效率比较低;新发展:日记记录法的理念可以借助日新月异的技术手段来更好地实现,如用视频录像代替纸笔记录,利用专业的分析方法得出更具科学性的结论;案例四:华盛顿邮报在美国地铁里的一个实验——事件取样法与轶事描述法美国埃莉·布劳恩·哈利陈荣生译2007年一个寒冷的上午,在华盛顿特区的一个地铁站里,一位男子用一把小提琴演奏了6首巴赫的作品,共演奏了45分钟左右;他前面的地上,放着一顶口子朝上的帽子;显然,这是一位街头卖艺人;没有人知道,这位在地铁里卖艺的小提琴手,是约夏·贝尔,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演奏的是一首世上最复杂的作品,用的是一把价值350万美元的小提琴;在约夏·贝尔演奏的45分钟里,大约有2000人从这个地铁站经过;大约3分钟之后,一位显然是有音乐修养的中年男子,他知道演奏者是一位音乐家,放慢了脚步,甚至停了几秒钟听了一下,然后急匆匆地继续赶路了;大约4分钟之后,约夏·贝尔收到了他的第一块美元;一位女士把这块钱丢到帽子里,她没有停留,继续往前走;6分钟时,一位小伙子倚靠在墙上倾听他演奏,然后看看手表,就又开始往前走;10分钟时,一位3岁的小男孩停了下来,但他妈妈使劲拉扯着他匆匆忙忙地离去;小男孩停下来又看了一眼小提琴手,但他妈妈使劲地推他,小男孩只好继续往前走,但不停地回头看;其他几个小孩子也是这样,但他们的父母全都硬拉着自己的孩子快速离开;到了45分钟时,只有6个人停下来听了一会儿;大约有20人给了钱就继续以平常的步伐离开;约夏·贝尔总共收到了32美元;要知道,两天前,约夏·贝尔在波士顿一家剧院演出,所有门票售罄,而要坐在剧院里聆听他演奏同样的那些乐曲,平均得花200美元;其实,约夏·贝尔在地铁里的演奏,是华盛顿邮报主办的关于感知、品味和人的优先选择的社会实验的一部分;实验结束后,华盛顿邮报提出了几个问题:一、在一个普通的环境下,在一个不适当的时间内,我们能够感知到美吗二、如果能够感知到的话,我们会停下来欣赏吗三、我们会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认可天才吗最后,实验者得出的结论是:当世界上最好的音乐家,用世上最美的乐器来演奏世上最优秀的音乐时,如果我们连停留一会儿倾听都做不到的话,那么,在我们匆匆而过的人生中,我们又错过了多少其他东西呢案例分析:这是华盛顿邮报做的一个实验,在观察中综合使用了事件取样法和轶事描述法,从文中很清楚的看出观察者是以“驻足倾听”和“施舍”为记录的标准,对路人的行为进行了描述,并且标记了时间;遗憾没有找到观察实验中最原始的记录这是一个有组织的观察实验,虽然文章中说是在实验后提出了几个问题,我认为在进行这个观察实验之前,组织者事先就进行了某种假设,这样才能选择观察的时间和地点;优点:这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观察实验,观察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人物、时间、地点的选择通过对事件的清晰记录,反映了某种社会现象,引发了思考;缺点:我认为,这个观察实验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设计;在时间上,这里选择的是上午,上午正是一天中最忙碌的时间,人们可能出在一种急急忙忙的状态,赶着上班或者赶着上学,这种状态并不利于人们对美的感知,即使有人发现了这打动人心的音乐,也可能因为时间紧迫而不能停留下来欣赏;这其实大家都比较清楚的事实再观察:我认为,这个观察实验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设计;一般音乐会是在晚上举行,那是人们比较空闲的私人时光,心态比较轻松;观察实验可以选择在晚上,或者是周末地点也不一定是地下通道,也可以是广场或者公园再进行一次,看看人们在合适的时间但是在意外的、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能不能发现身边的美,会不会停下来欣赏;。
在室内区域游戏中提升教师观察能力的研究教研课题月报表及观察记录 (13)

教研课题研究情况月报表课题名称在室内区域游戏中提升教师观察能力的研究本月研究情况记录 (3月份)研究对象中三班全体幼儿本月研究内容知识经验的积累研究方法游戏法情境法游戏中的指导研究结果及分析成功的体验来源于经验的获取。
幼儿对材料的操作往往与幼儿已有生活经验有密切的关系,生活经验越丰富,知识技能越充分,幼儿游戏的技巧和技能就越丰富,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就越大。
因此,我们首先是丰富幼儿的一日生活,利用谈话、讨论,参观、访问等多种手段,交流分享经验,扩大并加深幼儿对生活的理解,其次,鼓励幼儿在生活中收集游戏需要的材料,如让幼儿自己收集观察活动中的各种各样树叶等。
此外,由于幼儿长期所获得的知识印象大多数是无意识中记住的,并且在游戏中无意记忆效果高于单纯地完成任务的有意记忆,所以幼儿对自己直接感知过的具体事物比较容易记住。
在区域活动中,当出现一个新内容时,我们完全不作讲解,让幼儿在新奇心的驱使下,摆弄新事物,以其原有的能力水平,获得属于各自的感知与经验。
由于迁移因素的影响,在新的游戏中,这些来自于幼儿本身的发现与心得,是最具引发和触类旁通作用的,幼儿在新操作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就能把已经熟悉与掌握的各种操作技能综合联系起来,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改造,创造性地反映到游戏中,这时的认知活动完全体现了幼儿的独立自主性。
下月研究重点因人而异地提供开放性的活动材料。
课题名称在室内区域活动中提高教师观察能力的研究观察对象:鲍泽辰班级:中(3)班观察内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耐心观察者:时间:3.12鲍泽辰和顾程程就跑到美工区,开始进行“指印画”。
鲍泽辰很熟练的用手指沾着颜料,根据作品需要运用着“平按、侧压、转压、点印”的技巧。
一会儿,白色的画纸就呈现了春天的景象。
然后用湿抹布擦干净手,再画下一景物。
在绘画过程中能将物品放回原位保持画面整洁,操作熟练。
过程描述评价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行为可以说是孩子日常活动的再现,积累孩子们一定的活动技能经验,展现出她们养成的良好规则意识,充分体现了幼儿区域活动的规则性。
在室内区域游戏中提升教师观察能力的研究教研课题月报表及观察记录 (12)

教研课题研究情况月报表课题名称在室内区域游戏中提升教师观察能力的研究本月研究情况记录研究对象中二班全体幼儿本月研究内容选择适宜的观察记录方法。
研究方法指导法、调查法研究结果及分析观察作为教师了解幼儿的一种基本方法它有着自己各种的方法,在区域活动中,要想观察记录更有效的为活动的开展服务,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有目的地进行观察记录:1.全面性的观察记录也称扫描性观察记录,这种方法是在活动区开展时班级的教师要进行分配,其中一位教师全面地对整个活动区进行观察,主要观察区域的整体。
2.定点观察。
班上的另一位教师到某个区域中,对幼儿个人或该区域中的一组少数幼儿进行观察记录,主要记录该区幼儿的情绪、个性行为、材料使用、合作等的情况详尽了解幼儿在特定区域活动中的具体行为表现,从而方便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提供更适宜的材料。
3.观察活动中幼儿记录的表格。
区域游戏中存在教师观察不过来的现象,为了能尽量了解到每个幼儿的情况,可以根据区域的情况设计一些能让幼儿自己记录的表格,让幼儿自己记录活动的情况,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幼儿记录的表格一目了然地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情况,如:科学区一些小试验的记录表,在“溶解”操作中让孩子一边试验一边记录什么可以溶解的,什么不可以溶解等,教师就可以了解孩子对溶解的掌握情况适时地进行指导。
下月研究重点多种记录形式结合课题名称在室内区域活动中提高教师观察能力的研究观察对象:张艺雯班级:中(2)班观察内容:美工区中的表现观察者:时间:3.12没过一会儿,小朋友们就大大小小搓好了不少元宵。
我就问她们元宵里有没有馅,大家都说没有放馅。
我就说有馅的元宵比较好吃,可是张艺雯摇摇头说不会搓。
于是我坐下来带着他们一起搓元宵,把不同颜色的一点点橡皮泥搓圆当馅,另外一种颜色搓成小锅子一样,把馅包起来,然后封口,搓圆就好了,其他小朋友都跟我一起做成了有馅的元宵。
过程描述评价分析搓没有馅的元宵大家都会了,但是有馅的元宵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有点难度,好在孩子们比较认真,而且对于学习新的本领比较感兴趣,所以大部分孩子完成的都不错。
在室内区域游戏中提升教师观察能力的研究教研课题月报表及观察记录 (5)

教研课题研究情况月报表课题名称在室内区域游戏中提升教师观察能力的研究本月研究情况记录研究对象中八班全体幼儿本月研究内容室内区域游戏中应遵循的规则研究方法游戏法情境法游戏中的指导研究结果及分析区角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在区角活动中,幼儿自主选择、自由探索,激发了创造性,提高了创造力,可运用不当,却弊端多多。
例如,有的教师在科学区摆放了电磁实验器材、浮力、牵引力等实验器材,可幼儿却像摆弄一件件“怪物”一样一问三不知,根本达不到让他们去操作、去探索的目的,可谓形同虚设。
显然,摆放的实验器材本身并没有丝毫的错误,只是幼儿不熟悉这些材料,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因此,在投放区角材料时,教师应尽量寻找幼儿最感兴趣的生活材料,从而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满足幼儿的需要,教师创设了生活区,将生活中幼儿想操作而又没机会操作的东西搬进了区角,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操作和体验。
如:在生活坊中,教师经常会摆放豆浆机、石臼、石磨、榨果机等让幼儿制作豆浆、鲜榨果汁等,让幼儿体验生活中的劳作兴趣。
在自理区中,教师经常摆放小衣服、小鞋袜、扣纽扣等材料供幼儿操作,提高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在音乐区中,教师投放竹筒、木屐、矿泉水瓶、油桶、汤匙、脸盘等,让幼儿随音乐节拍敲打、感受音乐节奏,也可以让幼儿根据歌曲的内容筛选出合适的生活乐器,如脸盘、汤匙等,然后再根据歌曲内容进行伴奏。
在整个探索过程中,幼儿都能以积极主动的方式去学习,获得愉快及成功的体验。
下月研究重点在区域活动中选择观察角度,进行重点观察课题名称在室内区域活动中提高教师观察能力的研究观察对象:沈立轩班级:中(8)班观察内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耐心观察者:时间:3.12今天在表演区中,我让孩子们尽情表演自己,他们表演唱歌的唱歌,用小鼓伴奏的伴奏,非常热闹。
这时,新来了一位小朋友,刚坐下,我们的“小播音总监”就不让他闲着,帮他安排了表演,打击乐《喜洋洋》,刚刚满脸洋溢笑脸的孩子变了脸色,没等五秒钟就拿起区域卡走人了,“小播音总监”着急的对我说:“孙老师,他不听话跑了。
西城骨干班课例研修“资源组”5月17观察点及其量表

7.资源与设问
4.资源与生成
观察内容
资源号
设问
理答
追问
课堂生成内容
1
2
3
提问1:“高兴、纠结、愤怒、无所谓……”,请大家猜测这各种情绪背后的当事人是谁?
提问2:是什么引爆了这些复杂的情绪?大家来一起分析原因。
提问3:如果事情就此画上句号,会对后续产生怎样的影响?
提问1:面对“不公平”我们还能有哪些选择?
观察点及其量表
观察点
观察内容
1.资源本身状况
资源内容
1.科技节更改交稿日期
2.科技节落幕,小陈未得奖
3.2010冬奥会女子短道3000米接力比赛韩国队犯规
类型
从内容上分
从形式上分
事例
案例
时事
故事
其它
视频
图片
文字
实物
其它
资源号
1
2
3
3
1
2
3
1
2
3
资源个数
2
1
1
3
3
2.资源呈现时机
教学环节
导入环节(个数)
提问1:面对“不公平”我们还能有哪些选择?
提问2:请你对这些选择进行排序。
提问3:为什么你认为A是最糟糕的选择?
提问4:为什么?在“公平”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反思吗?我们该反思什么?这样的理性思考有什么意义?
提问5:你们怎么看B、C选择?你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吗?
是不是每一次不放弃都会为我们赢回公正?对于一些无法改变的结果,我们的不放弃又有什么意义呢?
提问2:请你对这些选择进行排序。
提问3:为什么你认为A是最糟糕的选择?
提问4:为什么?在“公平”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反思吗?我们该反思什么?这样的理性思考有什么意义?
幼儿园课堂观察量表

3.活动内容难易适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知识整合
4.各领域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并与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紧密联系。
活
动
过
程
教师行为
5.活动组织有序,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时间合理。
6.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合理创设情境,注重学习兴趣、方法、能力、习惯的培养。
7.充分发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作用。
幼儿园课堂观察量表
沂水县教体局教研室肖红菊
开发人:肖红菊杜永菊
观察点:师幼
解决问题:构建高效的幼儿园课堂教学
单位:班级:活动名称:
观察对象:观察人:时间:
观察项目
观察要素
特征描述
符合程度
完全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活动目标
及
内容
课程标准
1。符合《纲要》的标准要求。
幼儿实际
2。活动目标明确具体,符合幼儿实际情况。
8。玩教具实用性强,体现一物多用。
9。调控活动能力强,有灵活的教学机智和应变能力,关注幼儿,满足其合理需要.
10。语言准确、规范、有感染力,易于幼儿理解。
11。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具有实效性。
幼儿行为
12.情绪愉快,注意力集中,积极参与活动。
13.思维活跃,能运用已有经验努力解决问题,并敢于大胆表现。
14.幼儿活动的坚持性强,掌握轮流、合作及分享等基本行为技能。
活动气氛
15.运用各种感官参与活动,主动地动手动脑探索问题。
16.师幼关系融洽,并进行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活动
效果
目标达成
17.实现活动目标,使每个幼儿都有不同程度收获,各种能力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活动
课堂观察维度表

评论列表课堂观察维度二课堂结构与时间分配观察量表教材使用情况观察记录刘春平(课程专家) 推荐分: 4 分2011-10-10 13:49:16你们总结出了赵老师上课所有的三种评价语言,同时针对你们的观察提出了建议,这就是使得建议建立在了证据之上。
修改原因:李凤如老师和张慧梅老师也参与了该维度的观察教师教学语言观察记录观课小结:赵老师的语言基本上分为三类:指令性语言、评价语和纠错语言。
指令性语言:如,Please read together. Practise in pairs. Let’s watch the video.等等。
学生反应是比较快的,能够按照老师的指令进行活动。
教师很少用命令的口气来发指令,而是比较委婉的、商量的口气。
学生大部分能够领会老师的意思,说明赵老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也是比较注重用英语进行教学的。
评价语:赵老师的评价语非常的丰富,有Good! Very good! Super! Well done! Great! 等等。
评价非常及时、多样,语言简单易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给学生以很好的激励作用。
纠错语言:如当有学生读错Thursday时,用升调问Thursday? 语言简单,且避免了因提出学生的错误而引起的尴尬,学生们能基本领会老师的意思,改正了错误。
还有一个亮点是,赵老师的纠错方法不仅局限于老师纠错,还请学生帮助学生纠错。
小建议:个别指令性的语言稍微给听不明白的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或借助表情、动作等帮助学生理解。
徐建华(课程专家) 推荐分: 8 分2011-10-13 17:04:58观课点选择合理,观课分析具体有针对性,建议有利于提升本课教学效率。
拓展活动的有效达成度观察量表3注:其中在效果一栏中,A表示效果很好;B表示效果一般;C 表示效果有难度;D表示效果不好。
总结:我们对课堂教学水平的分析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观察上,更重要的是要做出正确的判断,有时需要透过现象去分析它的实质,这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资源与设问
4.资源与生成
观察内容
资源号
设问
理答
追问
课堂生成内容
1
2
3
提问1:“高兴、纠结、愤怒、无所谓……”,请大家猜测这各种情绪背后的当事人是谁?
提问2:是什么引爆了这些复杂的情绪?大家来一起分析原因。
提问3:如果事情就此画上句号,会对后续产生怎样的影响?
提问1:面对“不公平”我们还能有哪些选择?
提问2:请你对这些选择进行排序。
提问3:为什么你认为A是最糟糕的选择?
提问4:为什么?在“公平”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反思吗?我们该反思什么?这样的理性思考有什么意义?
提问5:你们怎么看B、C选择?你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吗?
是不是每一次不放弃都会为我们赢回公正?对于一些无法改变的结果,我们的不放弃又有什么意义呢?
新课讲授(个数)
巩固所学(个数)
用时
资源号
用时
起始时间
结束时间
1
2
3
3.资源呈现方式
呈现方式
直观式
交互式
情境体验式
建构式
其它
资源号
资源量
4.资源与课堂生成
生成内容
观察点
5.资源与教学目标
4.资源与生成
观察内容
资源号
对应教学目标
对应设问
实现效果
课堂生成内容
1
2
3
1.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2.公平需要担当。
3.生活需要公平。
1.面对公平要冷静
2.面对公平要理性
审视公平——责任
提问1:“高兴、纠结、愤怒、无所谓……”,请大家猜测这各种情绪背后的当事人是谁?
提问2:是什么引爆了这些复杂的情绪?大家来一起分析原因。
提问3:如果事情就此画上句号,会对后续产生怎样的影响?
提问1:面对“不公平”我们还能有哪些选择?
提问1:面对“不公平”我们还能有哪些选择?
提问2:请你对这些选择进行排序。
提问3:为什么你认为A是最糟糕的选择?
提问4:为什么?在“公平”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反思吗?我们该反思什么?这样的理性思考有什么意义?
提问5:你们怎么看B、C选择?你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吗?
是不是每一次不放弃都会为我们赢回公正?对于一些无法改变的结果,我们的不放弃又有什么意义呢?
提问2:请你对这些选择进行排序。
提问3:为什么你认为A是最糟糕的选择?
提问4:为什么?在“公平”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反思吗?我们该反思什么?这样的理性思考有什么意义?
提问5:你们怎么看B、C选择?你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吗?
是不是每一次不放弃都会为我们赢回公正?对于一些无法改变的结果,我们的不放弃又有什么意义呢?
观察点及其量表
观察点
观察内容
1.资源本身状况
资源内容
1.科技节更改交稿日期
2.科技节落幕,小陈未得奖
3.2010冬奥会女子短道3000米接力比赛韩国队犯规
类型
从内容上分
从形式上分
事例
案例
时事
故事
其它
视频
图片
文字
实物
其它
资源号
1
2
3
3
1
2
3
1
2
3
资源个数
2
1
1
3
3
2.资源呈现时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教学环节
导入环节(个数)
观察点
6.资源与学生关注
4.资源与生成
观察内容
资源号
设问
学生参与人数
学生实际应答人数
精彩回答
课堂生成内容
1
2
3
提问1:“高兴、纠结、愤怒、无所谓……”,请大家猜测这各种情绪背后的当事人是谁?
提问2:是什么引爆了这些复杂的情绪?大家来一起分析原因。
提问3:如果事情就此画上句号,会对后续产生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