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浙江省新高考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题样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届浙江省新高考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题样卷
一、单选题 (共7题)
第(1)题
如图所示,手机支架和手机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支架斜面和支撑杆可以转动来调节角度,当支撑杆绕点逆时针转过一个小角度(支架斜面和支撑杆的夹角不变),手机和支架仍然保持静止。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支架底板受到桌面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B.桌面对支架底板的支持力变小
C.斜面对手机的摩擦力变大
D.斜面对手机的支持力变大
第(2)题
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和是两个相同的中空半圆金属盒,金属盒的半径为,它们之间接如图2所示的交变电
源,图中已知,两个形盒处于与盒面垂直的匀强磁场中。
将一质子从金属盒的圆心处由静止释放,质子经过加
速后最终从D形盒的边缘射出。
已知质子的质量为,电荷量为,不计电场中的加速时间,且不考虑相对论效应。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回旋加速器中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质子从形盒的边缘射出时的速度为
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增大,可以增大质子从边缘射出的速度
D.在所接交变电源不变的情况下,若用该装置加速(氚核),需要增大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第(3)题
两电荷量分别为和的点电荷固定在轴上的两点,规定无穷远处为电势能零点,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在轴上各点具
有的电势能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试探电荷在两点的电势能为零,在段中点电势能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为正电荷,为负电荷
B.的电荷量小于的电荷量
C.将一正点电荷从点移到点,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D.一正点电荷从点由静止释放后会沿轴正方向运动且到达点时速度最大
第(4)题
甲、乙两位同学从同一位置同时出发,甲做匀加速运动,乙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二者的图像如图所示,关于两位同学的运动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时,乙在甲前方,且此时二者相距最远
B.时,甲、乙刚好相遇
C.甲追上乙时甲的速度为
D.甲追上乙时距出发点
第(5)题
2023年的春晚舞蹈《锦绣》,艺术地再现了古代戍边将士与西域各民族化干戈为玉帛并建立深厚友谊的动人故事。
图(a)是一个优美且难度极大的后仰动作,人后仰平衡时,可粗略认为头受到重力、肌肉拉力和颈椎支持力。
如图(b),若弯曲后的头颈与水平方向成角,与水平方向成角,则可估算出的大小为( )
A.B.C.D.
第(6)题
洛希极限是19世纪法国天文学家洛希在研究卫星状理论中提出的一个使卫星解体的极限数据,即当卫星与行星的距离小于洛希极限时,行星与卫星间的引力会使卫星解体分散。
洛希极限的计算公式其中k为常数,ρ'、ρ分别为行星和卫星的密度,R为行星的半径。
若一颗行星的半径为R0,该行星与卫星的近地卫星周期之比为a,则行星与该卫星间的洛希极限为( )
A.B.C.D.
第(7)题
一家用电风扇正常工作时电流是。
电压按图中正弦规律变化。
则( )
A.电压的有效值为
B.该电风扇的内阻约为
C.图中所示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D.正常工作时电风扇的输入功率约为
二、多选题 (共3题)
第(1)题
如图甲,O为AB连线的中点,M、N在AB连线的中垂线上,A、B、M、N四点距O点的距离均为。
在A、B两点分别固定一点电荷,电荷量均为Q(Q>0)。
以O为原点,ON方向为正方向建立x轴。
若取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ON上的电势随位置x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一电荷量为-q(q > 0)的带电粒子以一定的初动能从M点沿x轴正方向运动,一定时间后经过N点。
不计粒子重力,k为静电力常数。
则( )
A.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
B.粒子在O点的电势能为
C .粒子从x = 处到N点的过程中,其动能减少了
D.要使粒子离开电场,粒子的初动能至少为
第(2)题
在匀强磁场中放入一条通电短导线,并将它固定。
然后改变导线中通入的电流,画出该导线所受安培力的大小F与通过导线电流I的关系图像,其中图A为曲线。
M、N各代表一组F、I的数据。
则在下列四幅图中,你认为可能正确的是( )
A.B.
C.D.
第(3)题
如图所示,由N匝导线组成的矩形导线框,从图示位置开始。
以角速度ω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对称轴OO'匀速转动。
线框面积为S,线框总电阻为r,外电路接有电阻R和二极管D.二极管D具有单向导电性,即正向电阻为零。
反向电阻无穷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框中交变电流的电动势
B.电阻R的发热功率为
C.R两端电压的最大值
D
.一个周期内通过R的电荷量为
三、实验题 (共2题)
第(1)题
在“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实验中。
(1)如图所示的游标卡尺,主尺每一个小格表示的长度为_________mm,当游标尺零刻线与主尺零刻线对齐时,游标尺上第5条刻度线(标记数字5)与主尺上5mm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mm。
(2)要设计一个精度为0.05mm的游标卡尺,某同学提出了如下图的两种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是可行的?请说明你的理
由_________
(3)如果需要将长度测量值精确到0.01mm,可以选择_________来进行测量。
A.毫米刻度尺 B.20分度游标卡尺 C.50分度游标卡尺 D.螺旋测微器
第(2)题
利用软木塞插针法测水的折射率实验步骤如下:
(1)如图,取一厚度可忽略不计的圆形软木塞,在它的圆心处插上一枚大头针,让软木塞浮在水面上;
(2)调整大头针插入软木塞的深度,使得从软木塞周围向液体中观察,恰好在此时看不到大头针;
(3)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A:_____;B:_______;(写出物理量符号和相应的物理意义)
(4)水的折射率表达式n=_______。
(用步骤(3)中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四、解答题 (共3题)
第(1)题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一游戏装置由轨道I和轨道II组成。
轨道I固定,由弹簧发射器、水平轨道AB、倾角为的轨道BC组成;轨道II由倾角为的轨道DE、半径为R的圆弧轨道EFG和倾角为的轨道GH组成,轨道整体可移动并固定,两道轨各部分
均平滑连接,C、D和O等高,除GH外,其余各段均光滑。
一质量为的滑块P通过弹簧发射器获得初动能,与质量的滑块Q在AB段发生弹性碰撞,碰后滑块P的速度为原来速度的一半,方向保持不变。
滑块Q滑上BC并被抛出,调节轨道II与轨道I 的间距(C、D间距)x,使滑块Q恰好切入轨道DE并保留在轨道II内,游戏便成功。
已知,,GH长,滑块Q与GH间的摩擦因数,,。
(1)求滑块Q的质量;
(2)游戏成功,求轨道在F点所受压力的最小值;
(3)游戏成功,求x与滑块P的初动能之间的关系。
第(2)题
如图,左右无限长的光滑水平地面上有2022个大小相同的小球排成一排,相邻小球间的间距均为L,将其从左到右依次编号。
1号小球质量为m,2~2022号小球质量均为km(k为比例系数)。
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拴接于1号小球,上端拴接于固定结点处,拴好后轻绳刚好竖直伸直。
在轻绳旁边固定一电热丝,通电时可将轻绳瞬间烧断。
将1号小球向左上方提起H高度,此时轻绳伸直,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所有小球仍在同一竖直面内,将电热丝通电后再由静止释放1号小球。
所有小球之间的碰撞均为弹性正碰,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忽略轻绳烧断后对小球运动的影响。
(1)求1号小球释放后瞬间的加速度大小;
(2)求1号小球与2号小球第一次碰撞中给2号小球的冲量大小以及对2号小球做的功;
(3)1、2号小球间第一次碰撞后立即给1号小球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定外力F(图中未画出),使1号小球每次碰撞前瞬间的速度都相等,直到所有小球速度第一次相等时撤去外力,求外力F的大小以及最终1号和2022号小球间的距离(小球大小忽略不计)。
第(3)题
冰壶比赛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比赛场地示意图如图。
在某次比赛中,中国队运动员从起滑架处推着冰壶出发,在投掷线AB处放手让冰壶以速度沿虚线滑出。
从此时开始计时,在t=10s时,运动员开始用毛刷一直连续摩擦冰壶前方
冰面,使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减小,最后冰壶恰好停在圆心O处。
已知投掷线AB与O之间的距离s=30m,运动员摩擦冰面前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摩擦冰面前后冰壶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重力加速度。
求:
(1)t=10s时冰壶的速度及冰壶与AB的距离;
(2)冰壶与被摩擦后的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