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工程问题(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案:工程问题(二)
教学目标
1.认识工程问题的特点,明白得工作总量能够用单位1来表示。

工作效率能够用单位时刻内完成工作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

2.明白得把握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3.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如何样用单位1表示工作总量,以及用单位时刻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工作效率。

把握工程问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备
1.往常我们学过做工问题,谁还记得做工问题涉及到哪三种量?(工作总量、工作时刻、工作效率)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口述,教师出示投影: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刻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刻
工作时刻=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2.一条水渠长120米,5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依据三量关系,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如何样列式?(1205=24(米))
24表示什么?(工作效率)
之几。

它们差不多上用工作量工作时刻得到的。


工作效率既能够是具体数量,也能够用单位时刻内完成的占全部工作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10。

例10一段公路和长30千米。

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 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完成?
2.分析解答。

(1)读题,摸索,列式,解答,做在练习本上。

(2)说说你是如何样列式的?
30(3010+3015)
依照什么列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刻)
3010求的是什么?3015求的是什么?
这两个商加起来,得到的是什么?(甲队和乙队的工效和。


再用30除以它们的和得到的是什么?(合修所用的工作时刻。


(3)板书解答过程:
30(3010+3015)
=30(3+2)
=305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事实上“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专门是汉代以后,关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确实是训练幼儿的观看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畴,让幼儿在观看事物、观看生活、观看自然的活动中,积存词汇、明白得词义、进展语言。

在运用观看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看于观看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看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6(天)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专门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因此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样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现在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答:两队合修6天能够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