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所反映的女性爱情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朵奇葩,其中的婚恋诗体现了那个时代人民的情感生活,思想内涵具有很大的艺术价值。

两千年前的爱情在田园牧歌里生根发芽。

不妨当个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千顷沃野,弯下腰,采摘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忧伤。

生活的每一个片段,不加修饰,都能吟咏出动人的乐章。

回到《诗经》,在那个纯真质朴的年代,我们看到了一群充满激情的姑娘,对爱情有着痴迷与执著的追求,有着尊重自我、坚决捍卫,敢爱敢恨的强烈个性。

下面,笔者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诗经》爱情诗中所反映的女性爱情观。

一、大胆热烈追求爱情,率真自然
先来看一首姑娘发自心底呼唤爱情的诗――《召南・有梅》。

“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有梅,顷筐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这是一首情歌,歌者是一位少女。

她徜徉在梅树旁,面对黄熟又日益变得稀少的梅子,敏锐地感到了时光的流逝。

她不禁以梅子兴比,情意急迫地唱出了这首怜惜青春、渴求爱情的诗歌。

面对飞逝的青春,她没有退却,而是大胆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急切地呼唤着自己的心上人将自己娶回家中。

这首短诗触景而生情,委婉细腻而又大胆地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余冠英先生在他的《略论诗经》中也曾说:“诗分三章,表现一天比一天更迫切的期望,因为用了非常贴切的比喻,使人只觉得这种表白天真动人,而不觉其过于直率。

”一个直率自然而又热烈的姑
娘呈现在我们面前,真情流露,大胆呼唤,正体现了她们大胆追求的爱情观念。

诗经时代的女性不仅追求时大声呼唤,约会时也尽显调皮可爱的一面,让我们走近《邶风・静女》中这个可爱的姑娘。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
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美丽的静女,原本和情郎约好在僻静的城隅相会,虽然她非
常渴望尽快见到心上人。

可她偏偏要藏在城墙的拐角处,使痴情的小伙子焦急万分,“搔首踟蹰”,不知如何是好。

看到这情景,少女也不忍心藏下去了,突然跑出来出
现在情郎面前,给情郎一个惊喜。

调皮活泼的女主人公与痴情憨厚的男主人公的形象相映成趣。

姑娘的一个简单的“彤管”都可以令情郎甜蜜不已,我想对于情郎来说重要的不
是姑娘送了什么,而是姑娘的一份心意。

《卫风・木瓜》中便用木瓜表达了姑娘的无价真爱。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
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姑娘所送的木瓜与桃李看似寻常之物,但这正是象征着女子心中的真情挚爱,物品轻重并不重要,所重在情、在心。

女孩的木瓜饱含着不平常的情意,这“投”也不是普通的投,而是将一颗滚烫的少女的心掷到了男
子怀中。

这位姑娘更是在最后两句大胆表达:“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表达了姑娘
内心的坚定与期盼。

这位少女在收到男子回馈过来的礼物当然是甜蜜无比,顿时心
花怒放,她也知道这不是普通的回赠,而是一份爱的承诺。

自己的可爱、质朴与直接表白,换来了自己的爱情。

因此,我们不难看到姑娘心中那份热烈追求。

以上这些让我们看到了一群大胆热烈追求自己的爱情与幸福的姑娘,体现了诗经时代女子大胆热烈追求爱情观,更显率真自然,纯洁可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