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必修一11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课件 共18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化合物中, H元素的化合价通常为 价 在化合物中,O元素的化合价通常为 价
H2O2中, O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以下原子团 SO4 、 HSO4 、 HCO3 、 CO3 、SO3 、 HSO 3的化合价总数分
别为
.
在化合物中, S、Cl 元素呈现负价时,化
合价通常分别为
价
标出以下物质中 橙色 元素的化合价:
②可溶性碱、难溶性碱、微溶性碱
可溶性弱碱 —— NH3 ·H2O
③一元碱、二元碱、三元碱
盐:由金属离子 (或NH4+)和酸根离子
组成的化合物
分类: ①正盐、酸式盐、碱式盐
Na2SO4 、 NaHSO 4 、 Cu2(OH) 2CO3
②可溶性盐、难溶性盐、微溶性盐
NaCl
BaSO 4
③含氧酸盐、无氧酸盐
NaAl O2 、HClO、 NH3 、 C2H6O 、 FeSO4 、CH4 、 HNO2 、 NaH 、CaF2、 NH4NO3 、 PCl5 、 Al N 、 Na2SO3 、
Cl O2 、N2O 、 H2C2O4
做 P6 “交流与讨论” 2、3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
关系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有单质生成的
与酸性或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对应的盐
做 P4 “问题解决”
酸: 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 的化合物 分类: ①含氧酸、无氧酸
②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
③强酸、弱酸
④难挥发性酸、挥发性酸
(H2SO4 、 H3PO4) 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
的化合物
H+ OH-
分类: ①强碱、弱碱
四大强碱:
NaOH 、KOH、Ca(OH) 2、Ba(OH)2
周末回顾一周来的内容 ……
四、独立、认真完成作业 先复习再做作业 及时订正作业中的错误
要注重 性记忆!
初中知识回顾练习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或名称
S
K
Fe
氢
铝
钠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生石灰
熟石灰
。
烧碱
胆矾
。
3、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H2SO4
CaCO3
.
4、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H2
化学学习要求
一、适当预习 读 → 记号 → 听讲
二、掌握科学的听课方法 1、专心 → 靠毅力 2、主动参与探究,勤于动手动脑,
敢于质疑
3、善于做笔记
以老师板书(投影)为基础,适当补充
知识欠缺、不懂或要问的问题等
课堂上须备好:
课本、笔记本、演草纸 测验本
三、课后及时复习 回顾当天的上课内容 →
对照笔记、课本
行分类
阅 P3 图1-2 做 P3 “问题解决”
补充知识点
氧化物:由两种 元素组成且其中一
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①分类: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
特殊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必知:
K2O 、CaO、Na2O、MgO 、CuO
酸性氧化物必知:
CO 2、 SO2、SO 3、SiO 2
CaSO4
④硫酸盐、硝酸盐
钠盐、钾盐、钙盐 ……
、物质间的转化
做 P4~ P5 “交流与讨论”
、化学反应的分类
做 P5 “交流与讨论” 1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 一种 和一种
应生成另一种 和另一种
应
反 的反
复分解反应—— 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
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 一定是氧化还
原反应 复分解反应一定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阅读 P7 “化学史话”
两性氧化物必知: Al 2O3 CO、NO 为不成盐氧化物 NO 2为特殊氧化物
判断正误:
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 )
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 )
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
)
②碱性
氧化物通性:
与H2O反应生成对应的碱或酸
与酸或碱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水
物质间发生转化往往需要一定的条件 做 P6 “整理与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判断依据: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改变
如何判断元素化合价?
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或“负” )
就你所知,以下金属元素中具有可变化
合价的有
。
K Ca Ba Na Mg Al Zn Fe Cu Ag
Mn Pb
(2)实验室制 CO2
(3)煅烧石灰石
5、背诵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6、指明以下颜色 (1)石蕊试液遇酸 (2)氢氧化铜沉淀 (3)酚酞遇碱 (4)高锰酸钾溶液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物质的分类
做P3 “交流与讨论”
总结: 可从组成、状态、导电性、
用途、溶解性、物质来源等角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