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广东省物理中考冲刺: 专项精华卷7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需要不断 制冷 (选填“加热”或“制冷”).
5.阅读了教材上“自制密度计”的课外小实验后,小叶和小 王决定进行以下尝试: (1)两人选择了一个由某种特殊材料制成的条形长方体 A 来制 作密度计.小王测得 A 的质量为 12 g,当它漂浮在不同液面 上时,所受到的浮力为 0.12 N.(g=10 N/kg)
第二部分 专项精华卷
专项精华卷七 综合能力题
一、声学部分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蝙蝠与测速仪 蝙蝠是利用超声波的高手,它长有一双眼睛,视觉很差, 被认为是动物界的“盲人”.为了研究蝙蝠如何在黑暗的夜 晚捕食昆虫,17 世纪末,意大利科学家将蝙蝠和猫头鹰一起 放在完全黑暗的密室里.研究发现,蝙蝠能轻易地分辨方位、 躲避障碍物,而猫头鹰会撞上障碍物.
科学家受到蝙蝠回声定位的启发,发明了超声波测速 仪.如图所示是公路旁的超声波测速仪,它向行驶的车辆发 射频率(一般为 30 kHz~100 kHz)的超声波信号,当车辆向它 靠近时,车辆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频率增大;当车辆远离时, 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频率减小.
测速仪每隔一定的时间发射一次超声波信号,并能接收到 被测汽车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根据发射和接收到超声波 信号的时间间隔,测速仪就可以测算出被测汽车的速度.
(4)一个三棱镜由上述玻璃构成,让一束光垂直于玻璃三棱镜 的一个面射入(如图丁所示),请在图中完成这束入射光的光路 图.(光由玻璃进入空气的临界角是 41.8°)
(答案图)
三、热学部分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电熨斗 生活中常用电熨斗来熨烫衣服.图甲为常见的电熨斗,它 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图乙是电熨斗结构图.
(2)小叶查阅了相关资料,在得知该材料的密度后,作出了图 甲所示的 ρ-V 图象,根据图象可以找到关于 A 的一些信息.两 人发现 A 的质量可以在 ρ-V 图中用阴影部分面积表示出来, 请你在图中用斜线画出这一阴影部分.
答案图
(3)小王想用理论推导的方法,在 A 上标注出各种密度值.他 选择首先标注水的密度,在测量出 A 的长度为 20 cm 后,作 出了如图乙所示的示意图.经过计算,他确定出水面位置应 该在距 A 上表面 h= 8 cm 处,并作了标记.(ρ 水=1.0×103 kg/m3)
(4)为验证结果,两人将 A 放入足够多的水中,发现它不容易
竖直漂浮.小叶在 A 的下端密绕了适量的金属丝(金属丝体积
可忽略不计),制成了“密度计”B.小王提醒他,如果这样,B
的刻度应该与 A 不同.为了重新标注,他们还应该测量的一
个物理量是 B的质量(或“B的重力”)
.
(5)按照上述方法,两人在 B 上标注出了水、酒精、汽油等液 体对应的刻度值,酒精对应的刻度值应该标注在水的 上 方 (选填“上”或“下”),这样一个简易的密度计就制作成了.
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是相对的.例如,水折射率大于空气, 所以相对于空气而言,水就是光密介质;而玻璃的折射率比 水大,所以相对于玻璃而言,水就是光疏介质.介质的折射 率越小,光在其中传播的速度越快.
光纤通信就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光导纤维(图丙)在结 构上有内芯和外套两种不同介质,光从内芯传播时遇到光纤 弯曲处,会发生全反射现象,而保证光线不会泄漏到光纤外.
现在很多高档的电热水壶采用了 PTC 加热元件.图丙是 PTC 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象.使用 PTC 加热元件, 可防止因干烧出现着火危险.PTC 加热元件的自动控制温度 性能是通过 PTC 的电阻变化来控制温度,不是依靠触点控制.
(1)为保证安全,电水壶蒸汽开关与双金属片开关应 串联 (选 填“串联”或“并联”)连接. (2)若不使用三线插座供电,手摸电水壶金属外壳 可能 (选填 “一定会”“一定不”或“可能”)触电.
后来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如果将蝙蝠的耳朵堵住,它就会 丧失方向感,不能躲避障碍物.
直到 1930 年,哈佛大学的一位大学生才利用仪器探测到 蝙蝠发出的是超声波,从而揭开了蝙蝠捕食之谜.原来,黑 暗中飞行的蝙蝠通过鼻腔每秒发射 10~20 次超声波,这种声 波可以探测到很小的障碍物,声波遇到障碍物后便会发生反 射.蝙蝠根据接收到反射回来声音的方向和时间间隔,就能 了解周围环境,辨别位置并进行捕食昆虫.这种利用声波在 传播过程中有反射现象的原理探测物体方位和距离的方式叫 回声定位.
电熨斗工作时的温度可以调节,将调温旋钮上的升降螺丝 上下调节,双金属片和弹性铜片上的触点随之上下移动.双 金属片弯曲程度不同,金属底板温度也就不同.由于衣服的 质料不同,熨烫时所需的温度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说,棉织 品比化纤衣物耐高温.
(1)电熨斗通电工作,温度升高,这是通过 做功 方式来改变 内能的. (2)下图四种双金属片中符合图乙中电熨斗安装要求的是 C (选填字母).
(1)科学家将蝙蝠和猫头鹰一起放在完全黑暗的密室里,发现 蝙蝠能轻易地分辨方位、躲避障碍物.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 究中的 C (选填字母).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2)黑暗中飞行的蝙蝠通过鼻腔每秒发射 10~20 次超声波,人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3)关于图甲电水壶的双金属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选填 字母). A.双金属片受热时,金属层 a 比 b 膨胀快 B.调节旋钮 C,使静片 B 向左弯曲,双金属片断开的温度值 升高 C.蒸汽开关与发热盘底部的双金属片开关总是同时断开 D.双金属片触点频繁通、断电,容易烧接在一起,水一定被 烧干
图乙是双金属片开关原理图:A 为双金属片,由两层不同 金属黏合而成,受热时二者膨胀的快慢不同.未通电或低于 预定温度时,双金属片 A 和静片 B 上的触点接通,发热盘工 作,当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双金属片向左弯曲(温度越高, 弯曲程度越大),电路断开.C 是调节旋钮,调节它可改变双 金属片与静片弹性接触的力度.
该机有较大的翼载,翼载指飞机的最大起飞质量与机翼面 积的比值;机上搭载的新一代涡扇发动机的热效率和推进效 率比一般客机高,所谓热效率是指发动机获得的机械能与燃 料完全燃烧产生的内能之比,而推进效率则是指发动机传递 给飞机的推进功(推力所做的功)与其获得的机械能之比,下表 是飞机的部分技术参数.
最大起飞质量 72.5 t 客舱内气压 8.0×104 Pa 巡航速度 920学部分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客机 C919 如图甲,我国研制的大客机 C919 于 5 月 5 日首飞成功.
C919 机舱内覆有一层高孔率“超细航空级玻璃棉”,能 很好地保温与吸收噪声,其单丝纤维直径只有 3~5 μm,1 m3 的质量为 5 kg.
机舱内先进的“呼吸系统”,使飞机在气压只有 2.5×104 Pa 左右的万米高空时,能将机外-50 ℃以下的冷空气不断压 缩,导致送入舱内的空气温度达到 50 ℃以上,同时系统依靠 传感器的自动控制,使舱内气压和温度达到舒适值.
二、光学部分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光的全反射 小慧在做光的折射规律实验时偶然发现:激光从水中斜射 向空气中,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角度时,折射光线会消失, 只剩下反射光线(如图甲所示).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通过查 阅资料,他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 1(如水)射向另一种介质 2(如空气)时, 本来应该有一部分光进入介质 2,称为折射光,另一部分光反 射回介质 1,称为反射光(如图乙所示).
五、电学部分 6.如图甲所示,为物理兴趣小组设计的汽车转向指示灯电路 模型,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 6 V,指示灯的规格均为“6 V 3 W”,R0 为定值电阻,电磁铁线圈及衔铁的阻值忽略不计.当 转向开关与触点“2 和 3”刚接通时,电磁铁中有电流通过,
右转指示灯发光较暗,接着,衔铁被吸下,触点 A 与 B 接通, 电磁铁和电阻 R0 被短路,右转指示灯发光较亮.此时,由于 电磁铁中没有电流通过,衔铁被弹簧拉上去,触点 A 与 B 分 离,电磁铁中又有电流通过,随后电磁铁又将衔铁吸下,如 此循环,右转指示灯会较暗、较亮交替闪烁.
但当介质 1(如水)的折射率大于介质 2(如空气)的折射率,即光 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 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但折射角先增大到 90 度,此时折射 光消失,只剩下反射光,这种现象称为全反射现象.刚好发 生全反射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只有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 界角时,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4)定值电阻 R0 的大小是 48 Ω. (5)开关与触点“2 和 3”接通时,若电阻 R0 断路了,此时右 转向指示灯的状态是 熄灭 (选填“持续发光”“交替发光”
或“熄灭”).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电水壶
电水壶如图甲所示,它的工作原理是:接通电源,水温上 升到 100 ℃开始沸腾,水蒸气使双金属片变形推动蒸汽开关, 使电水壶在水烧开后自动断电(下次烧水需重新闭合蒸汽开 关).如蒸汽开关失效,壶内的水会被烧干,发热原件温度急 剧上升,发热盘底部也有一个双金属片开关,会因热传导作 用温度急剧上升,断开电源.
电熨斗中有一个双金属片制成的自动开关.双金属片是由 长和宽相同的铜片和铁片组成,且两金属片被紧紧地铆在一 起,受热时铜片膨胀得比铁片大,双金属片便向铁片那边弯 曲,温度越高,弯曲得越显著.常温时,双金属片端点的触 点与弹性铜片上的触点相接触.当电熨斗与电源接通时,电 热丝发热,双金属片受热弯曲,当温度升高到设定温度时, 双金属片顶端的触点与弹性铜片上的触点分离,电路断开.金 属底板散热,温度降低,双金属片恢复原状,电路接通.
(3)电熨斗通电工作时,若突然断开电源,两触点 不会 (选填 “会”或“不会”)断开. (4)将调温旋钮上的升降螺丝上调时,弹簧铜片的弹性势能
B (选填字母).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以上都有可能 (5)熨烫完化纤衣服再熨烫棉织品衣服,调温旋钮上的升降螺 丝 向上 (选填“向上”“向下”或“不”)调.
(3)蝙蝠用来接收反射回来超声波的器官是 B (选填字母). A.眼睛 B.耳朵 C.鼻腔 D.嘴巴
(4)当车辆靠近超声波测速仪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频率 大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测速仪的发射频率. (5)如果测速仪发射一次超声波信号时,正前方 180 m 处刚好 有一辆汽车迎面行驶过来,此超声波信号从发射到接收的时 间间隔是 1 s,则汽车行驶的速度为 20 m/s.(已知超声波在 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 340 m/s)
当开关与触点“2 和 3”接通时,右转向指示灯两端实际 电压变化规律如乙图所示.已知右转向灯发光较暗时,其两 端实际电压为 Ux,其消耗的实际功率为额定功率的 4%,不 考虑指示灯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1)右转向灯发光较亮时,触点 A 和触点 B 的状态是 接通 (选 填“接通”或“断开”). (2)右转向灯发光较暗时,消耗的实际功率是 0.12 W,指示 灯两端的实际电压 Ux= 1.2 V. (3)右转向灯交替工作 6 s,其消耗的电能是 6.48 J.
(1)阳光下,飞机尾翼呈现绿色,是因为尾翼 反射 绿光;若 飞机的翼载是 500 kg/m2,则机翼面积为 145 m2. (2)下列关于“超细航空级玻璃棉”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 是 B (选填字母). A.单丝纤维比头发细 B.密度与玻璃差不多 C.隔音性能相对较好 D.导热能力相对较弱
(3)在万米高空,机体 1 m2 面积上承受内外气压的压力差约为 5.5×104 N;为确保机舱内的温度维持体感舒适值,机上空
(1)由全反射的条件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中时 不会 (选 填“会”或“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2)若光由水进入空气的临界角是 48.5°,则入射光以 60°的入 射角从水射向空气时 会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全反 射现象. (3)光导纤维的外套相对于内芯介质来说是 光疏介质 (选填 “光疏介质”或“光密介质”);外套的折射率 小于 (选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内芯介质.
5.阅读了教材上“自制密度计”的课外小实验后,小叶和小 王决定进行以下尝试: (1)两人选择了一个由某种特殊材料制成的条形长方体 A 来制 作密度计.小王测得 A 的质量为 12 g,当它漂浮在不同液面 上时,所受到的浮力为 0.12 N.(g=10 N/kg)
第二部分 专项精华卷
专项精华卷七 综合能力题
一、声学部分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蝙蝠与测速仪 蝙蝠是利用超声波的高手,它长有一双眼睛,视觉很差, 被认为是动物界的“盲人”.为了研究蝙蝠如何在黑暗的夜 晚捕食昆虫,17 世纪末,意大利科学家将蝙蝠和猫头鹰一起 放在完全黑暗的密室里.研究发现,蝙蝠能轻易地分辨方位、 躲避障碍物,而猫头鹰会撞上障碍物.
科学家受到蝙蝠回声定位的启发,发明了超声波测速 仪.如图所示是公路旁的超声波测速仪,它向行驶的车辆发 射频率(一般为 30 kHz~100 kHz)的超声波信号,当车辆向它 靠近时,车辆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频率增大;当车辆远离时, 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频率减小.
测速仪每隔一定的时间发射一次超声波信号,并能接收到 被测汽车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根据发射和接收到超声波 信号的时间间隔,测速仪就可以测算出被测汽车的速度.
(4)一个三棱镜由上述玻璃构成,让一束光垂直于玻璃三棱镜 的一个面射入(如图丁所示),请在图中完成这束入射光的光路 图.(光由玻璃进入空气的临界角是 41.8°)
(答案图)
三、热学部分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电熨斗 生活中常用电熨斗来熨烫衣服.图甲为常见的电熨斗,它 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图乙是电熨斗结构图.
(2)小叶查阅了相关资料,在得知该材料的密度后,作出了图 甲所示的 ρ-V 图象,根据图象可以找到关于 A 的一些信息.两 人发现 A 的质量可以在 ρ-V 图中用阴影部分面积表示出来, 请你在图中用斜线画出这一阴影部分.
答案图
(3)小王想用理论推导的方法,在 A 上标注出各种密度值.他 选择首先标注水的密度,在测量出 A 的长度为 20 cm 后,作 出了如图乙所示的示意图.经过计算,他确定出水面位置应 该在距 A 上表面 h= 8 cm 处,并作了标记.(ρ 水=1.0×103 kg/m3)
(4)为验证结果,两人将 A 放入足够多的水中,发现它不容易
竖直漂浮.小叶在 A 的下端密绕了适量的金属丝(金属丝体积
可忽略不计),制成了“密度计”B.小王提醒他,如果这样,B
的刻度应该与 A 不同.为了重新标注,他们还应该测量的一
个物理量是 B的质量(或“B的重力”)
.
(5)按照上述方法,两人在 B 上标注出了水、酒精、汽油等液 体对应的刻度值,酒精对应的刻度值应该标注在水的 上 方 (选填“上”或“下”),这样一个简易的密度计就制作成了.
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是相对的.例如,水折射率大于空气, 所以相对于空气而言,水就是光密介质;而玻璃的折射率比 水大,所以相对于玻璃而言,水就是光疏介质.介质的折射 率越小,光在其中传播的速度越快.
光纤通信就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光导纤维(图丙)在结 构上有内芯和外套两种不同介质,光从内芯传播时遇到光纤 弯曲处,会发生全反射现象,而保证光线不会泄漏到光纤外.
现在很多高档的电热水壶采用了 PTC 加热元件.图丙是 PTC 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象.使用 PTC 加热元件, 可防止因干烧出现着火危险.PTC 加热元件的自动控制温度 性能是通过 PTC 的电阻变化来控制温度,不是依靠触点控制.
(1)为保证安全,电水壶蒸汽开关与双金属片开关应 串联 (选 填“串联”或“并联”)连接. (2)若不使用三线插座供电,手摸电水壶金属外壳 可能 (选填 “一定会”“一定不”或“可能”)触电.
后来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如果将蝙蝠的耳朵堵住,它就会 丧失方向感,不能躲避障碍物.
直到 1930 年,哈佛大学的一位大学生才利用仪器探测到 蝙蝠发出的是超声波,从而揭开了蝙蝠捕食之谜.原来,黑 暗中飞行的蝙蝠通过鼻腔每秒发射 10~20 次超声波,这种声 波可以探测到很小的障碍物,声波遇到障碍物后便会发生反 射.蝙蝠根据接收到反射回来声音的方向和时间间隔,就能 了解周围环境,辨别位置并进行捕食昆虫.这种利用声波在 传播过程中有反射现象的原理探测物体方位和距离的方式叫 回声定位.
电熨斗工作时的温度可以调节,将调温旋钮上的升降螺丝 上下调节,双金属片和弹性铜片上的触点随之上下移动.双 金属片弯曲程度不同,金属底板温度也就不同.由于衣服的 质料不同,熨烫时所需的温度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说,棉织 品比化纤衣物耐高温.
(1)电熨斗通电工作,温度升高,这是通过 做功 方式来改变 内能的. (2)下图四种双金属片中符合图乙中电熨斗安装要求的是 C (选填字母).
(1)科学家将蝙蝠和猫头鹰一起放在完全黑暗的密室里,发现 蝙蝠能轻易地分辨方位、躲避障碍物.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 究中的 C (选填字母).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2)黑暗中飞行的蝙蝠通过鼻腔每秒发射 10~20 次超声波,人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3)关于图甲电水壶的双金属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选填 字母). A.双金属片受热时,金属层 a 比 b 膨胀快 B.调节旋钮 C,使静片 B 向左弯曲,双金属片断开的温度值 升高 C.蒸汽开关与发热盘底部的双金属片开关总是同时断开 D.双金属片触点频繁通、断电,容易烧接在一起,水一定被 烧干
图乙是双金属片开关原理图:A 为双金属片,由两层不同 金属黏合而成,受热时二者膨胀的快慢不同.未通电或低于 预定温度时,双金属片 A 和静片 B 上的触点接通,发热盘工 作,当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双金属片向左弯曲(温度越高, 弯曲程度越大),电路断开.C 是调节旋钮,调节它可改变双 金属片与静片弹性接触的力度.
该机有较大的翼载,翼载指飞机的最大起飞质量与机翼面 积的比值;机上搭载的新一代涡扇发动机的热效率和推进效 率比一般客机高,所谓热效率是指发动机获得的机械能与燃 料完全燃烧产生的内能之比,而推进效率则是指发动机传递 给飞机的推进功(推力所做的功)与其获得的机械能之比,下表 是飞机的部分技术参数.
最大起飞质量 72.5 t 客舱内气压 8.0×104 Pa 巡航速度 920学部分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客机 C919 如图甲,我国研制的大客机 C919 于 5 月 5 日首飞成功.
C919 机舱内覆有一层高孔率“超细航空级玻璃棉”,能 很好地保温与吸收噪声,其单丝纤维直径只有 3~5 μm,1 m3 的质量为 5 kg.
机舱内先进的“呼吸系统”,使飞机在气压只有 2.5×104 Pa 左右的万米高空时,能将机外-50 ℃以下的冷空气不断压 缩,导致送入舱内的空气温度达到 50 ℃以上,同时系统依靠 传感器的自动控制,使舱内气压和温度达到舒适值.
二、光学部分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光的全反射 小慧在做光的折射规律实验时偶然发现:激光从水中斜射 向空气中,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角度时,折射光线会消失, 只剩下反射光线(如图甲所示).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通过查 阅资料,他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 1(如水)射向另一种介质 2(如空气)时, 本来应该有一部分光进入介质 2,称为折射光,另一部分光反 射回介质 1,称为反射光(如图乙所示).
五、电学部分 6.如图甲所示,为物理兴趣小组设计的汽车转向指示灯电路 模型,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 6 V,指示灯的规格均为“6 V 3 W”,R0 为定值电阻,电磁铁线圈及衔铁的阻值忽略不计.当 转向开关与触点“2 和 3”刚接通时,电磁铁中有电流通过,
右转指示灯发光较暗,接着,衔铁被吸下,触点 A 与 B 接通, 电磁铁和电阻 R0 被短路,右转指示灯发光较亮.此时,由于 电磁铁中没有电流通过,衔铁被弹簧拉上去,触点 A 与 B 分 离,电磁铁中又有电流通过,随后电磁铁又将衔铁吸下,如 此循环,右转指示灯会较暗、较亮交替闪烁.
但当介质 1(如水)的折射率大于介质 2(如空气)的折射率,即光 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 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但折射角先增大到 90 度,此时折射 光消失,只剩下反射光,这种现象称为全反射现象.刚好发 生全反射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只有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 界角时,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4)定值电阻 R0 的大小是 48 Ω. (5)开关与触点“2 和 3”接通时,若电阻 R0 断路了,此时右 转向指示灯的状态是 熄灭 (选填“持续发光”“交替发光”
或“熄灭”).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电水壶
电水壶如图甲所示,它的工作原理是:接通电源,水温上 升到 100 ℃开始沸腾,水蒸气使双金属片变形推动蒸汽开关, 使电水壶在水烧开后自动断电(下次烧水需重新闭合蒸汽开 关).如蒸汽开关失效,壶内的水会被烧干,发热原件温度急 剧上升,发热盘底部也有一个双金属片开关,会因热传导作 用温度急剧上升,断开电源.
电熨斗中有一个双金属片制成的自动开关.双金属片是由 长和宽相同的铜片和铁片组成,且两金属片被紧紧地铆在一 起,受热时铜片膨胀得比铁片大,双金属片便向铁片那边弯 曲,温度越高,弯曲得越显著.常温时,双金属片端点的触 点与弹性铜片上的触点相接触.当电熨斗与电源接通时,电 热丝发热,双金属片受热弯曲,当温度升高到设定温度时, 双金属片顶端的触点与弹性铜片上的触点分离,电路断开.金 属底板散热,温度降低,双金属片恢复原状,电路接通.
(3)电熨斗通电工作时,若突然断开电源,两触点 不会 (选填 “会”或“不会”)断开. (4)将调温旋钮上的升降螺丝上调时,弹簧铜片的弹性势能
B (选填字母).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以上都有可能 (5)熨烫完化纤衣服再熨烫棉织品衣服,调温旋钮上的升降螺 丝 向上 (选填“向上”“向下”或“不”)调.
(3)蝙蝠用来接收反射回来超声波的器官是 B (选填字母). A.眼睛 B.耳朵 C.鼻腔 D.嘴巴
(4)当车辆靠近超声波测速仪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频率 大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测速仪的发射频率. (5)如果测速仪发射一次超声波信号时,正前方 180 m 处刚好 有一辆汽车迎面行驶过来,此超声波信号从发射到接收的时 间间隔是 1 s,则汽车行驶的速度为 20 m/s.(已知超声波在 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 340 m/s)
当开关与触点“2 和 3”接通时,右转向指示灯两端实际 电压变化规律如乙图所示.已知右转向灯发光较暗时,其两 端实际电压为 Ux,其消耗的实际功率为额定功率的 4%,不 考虑指示灯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1)右转向灯发光较亮时,触点 A 和触点 B 的状态是 接通 (选 填“接通”或“断开”). (2)右转向灯发光较暗时,消耗的实际功率是 0.12 W,指示 灯两端的实际电压 Ux= 1.2 V. (3)右转向灯交替工作 6 s,其消耗的电能是 6.48 J.
(1)阳光下,飞机尾翼呈现绿色,是因为尾翼 反射 绿光;若 飞机的翼载是 500 kg/m2,则机翼面积为 145 m2. (2)下列关于“超细航空级玻璃棉”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 是 B (选填字母). A.单丝纤维比头发细 B.密度与玻璃差不多 C.隔音性能相对较好 D.导热能力相对较弱
(3)在万米高空,机体 1 m2 面积上承受内外气压的压力差约为 5.5×104 N;为确保机舱内的温度维持体感舒适值,机上空
(1)由全反射的条件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中时 不会 (选 填“会”或“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2)若光由水进入空气的临界角是 48.5°,则入射光以 60°的入 射角从水射向空气时 会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全反 射现象. (3)光导纤维的外套相对于内芯介质来说是 光疏介质 (选填 “光疏介质”或“光密介质”);外套的折射率 小于 (选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内芯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