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课标人教A版选修2-1:1.2.2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
(4)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3.条件的判断方法: 定义法 集合法 等价法(逆否命题)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课后练习 课后习题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2.x>2的一个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是____x_>_1_______。
3.条件p:“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是在x轴上截距的2倍”,
条件q:“直线l的斜率为-2”,则p是q的_充__分__而__不__必__要__条 件。
4.“cos 件。
3”是“ 2k 5 , k Z”的__必_要__而__不__充__分条
②尝试从条件推导结论,从结论推导条件;
③确定条件是结论的什么条件。
若 p q,且 p q,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若 p q,且
,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若 p q ,且 p q,则p是q的充要条件;
若
,且 p q,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2】利用命题的四种形式进行判定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原命题为真逆命题为假;
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原命题为假逆命题为真;
p是q的充要条件, 原命题、逆命题都为真;
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原命题、逆命题都为假.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1.设集合M={x|0<x≤3},N={x|0<x≤2},那么“a∈M”是 “a∈N”的___必_要__而__不__充__分________条件。
2
6
5.设p、r都是q的充分条件,s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t是s的 必要条件,t是r的充分条件,那么p是t的_____充__分条件,r是t 的_____充__要_条件。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从集合的角度理解四种关系
设p、q对应的集合分别为P、Q.
(1)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则P Q
“诸葛亮多谋, 却 使人于山僻烧烟,使我军不敢 从这条山路上走,他却伏兵于大路等着,吾已 料定,偏不中他计!”结果致使曹操败走华容 道。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请用数学知识解释这种现象,并填空. 影片中“诸葛亮多谋”是“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的 充分 条件,“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是“小路山边有烟,
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2.2 充要条件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本课件以《三国演义》影片中曹操败走华容道为导入,引出充 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由学 生自主探究充要条件的概念,通过合作探究,深刻理解充分不必
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及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的判
C.充要条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பைடு நூலகம்
2、设集合M={x|x>2},N={x|x<3},那么“x∈M或x∈N”
是“x∈M∩N”的( B)
A.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不必要
D.不充分不必要
3、a∈R,|a|<3成立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A)
A.a<3 B.|a|<2
C.a2<9 D.-3<a<3
而大路并无动静(有伏兵却没动静)”的 充分条件.即曹操因
为诸葛亮多谋是事实,所以必然运用兵法,“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而不以调查事实为依据,诸葛亮抓住了曹操的心理,所以曹操必然兵 败.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1 充要条件的含义
复 习
2 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
方法
3 从集合的角度理解四种条件关系
(2)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则P Q
1)
Q
P
2) P
Q
(3)若p是q的充要条件,则P=Q
(4)若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则P Q且P Q
P =Q
3)
P
4)
Q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典例展示
1、已知p:|x+1|>2,q:x2<5x-6,则p是q的( )B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3) p:a>b;q:a2>b2
由于P q,所以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 p: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q:四边形是正四边形.
由于P q,所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方法
【1】直接用定义判断
可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①确定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⑷如图④所示,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___既___不__充__分 ___也__不___必__要_条
件.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2、用“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填空
⑴若p:∣2x-3∣≤5, q: -1≤x≤4,则p是q的( ⑵已知 p: 2≤x≤3, q: 0≤x≤5, 则 p是q的 (
断方法。再从命题或集合的角度来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等概念及
其相互关系。
本节课要建立充要条件和推出符号的对应关系 ,理清对 应关系后,重点是判断推出符号成立与否。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三国演义》影片中曹操败走华容道是这样展现的:
曹操投南郡,除华容道外,还有一条便于通行的 大路,前者路险,但近50余里;后者路平,却远50 余里,曹操令人上山观察敌情虚实,回报说:“小 路山边有数处起烟,大路并无动静.”曹操说: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充要条件的含义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充分、必要条件,
若有 p q 若有 p q
则 P是q的充分条件, q是p的必要条件。
则P不是q的充分条件,
q不是p的必要条件。
可以总结为箭头所在为必要,箭尾跟着是充分。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练习1:判断下列各组问题中,p是不是q的充分条件以 及p是不是q的必要条件?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1.在下列电路图中,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什么条件:
⑴如图①所示,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____充___分__不___必__要条件;
⑵如图②所示,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______必__要__不 ___充_条分件;
⑶如图③所示,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______充 ___要_条件;
①p:
x x
q: x2 0
;
p是q的充分条件
p不是q的必要条件
②p:
tan
1
q:
4
;
p不是q的充分条件
p是q的必要条件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③p: 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线垂直 面垂直;
q:
直线与平
p是q的充分条件
p是q的必要条件
④p:函数
f (x满) 足
f (0) 0
q:
函数是奇函数.
p不是q的充分条件
p不是q的必要条件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1.充要条件:
定义:一般地,如果既有 p ,又q有 q p
我们就说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记作: p q
说明:(1)符号“ ”称为等价符号,与
“当且仅当”含义相同.
(2)若 p ,q 则p与q互为充要条件.
例1.下列命题中,哪些p是q的充要条件?
(1)p:b=0,q:函数
是偶函数
由于P q,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
(2)p: x>0,y>0, q:xy>0.
(3)由p:a于>bP,q:qa,+c所>b以+c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由于P q,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
(4) p: x >1, q: x >4.
充要
)条件. )条
件,q是p的(
)条件。
⑶在解析几何中,必“要两不直充线斜分率相等” 是“两直线平行”的
(
)条件.
⑷在空充间分中不,必“要两直线没有公共点” 是 “两直线平行”的
(
)条件.
必要不充分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1.充要条件判断: 如果p q,那么p与q互为充要条件。
2.形如“若p,则q ”的命题中存在以下四种关系 :
由于P q,所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练习3: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
(1) p:x-1=0;q:(x-1)(x+2)=0.
由于P q,所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 p:两条直线平行;q:内错角相等.
由于P q,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2.命题p与q的条件关系通常有四种
p q
p q p q p q
p是q的充要条件;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学习这四类条件时,一定注意结合逻 辑联结符号的方向理解记忆。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典例展示
(2)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
(4)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3.条件的判断方法: 定义法 集合法 等价法(逆否命题)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课后练习 课后习题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2.x>2的一个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是____x_>_1_______。
3.条件p:“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是在x轴上截距的2倍”,
条件q:“直线l的斜率为-2”,则p是q的_充__分__而__不__必__要__条 件。
4.“cos 件。
3”是“ 2k 5 , k Z”的__必_要__而__不__充__分条
②尝试从条件推导结论,从结论推导条件;
③确定条件是结论的什么条件。
若 p q,且 p q,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若 p q,且
,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若 p q ,且 p q,则p是q的充要条件;
若
,且 p q,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2】利用命题的四种形式进行判定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原命题为真逆命题为假;
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原命题为假逆命题为真;
p是q的充要条件, 原命题、逆命题都为真;
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原命题、逆命题都为假.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1.设集合M={x|0<x≤3},N={x|0<x≤2},那么“a∈M”是 “a∈N”的___必_要__而__不__充__分________条件。
2
6
5.设p、r都是q的充分条件,s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t是s的 必要条件,t是r的充分条件,那么p是t的_____充__分条件,r是t 的_____充__要_条件。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从集合的角度理解四种关系
设p、q对应的集合分别为P、Q.
(1)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则P Q
“诸葛亮多谋, 却 使人于山僻烧烟,使我军不敢 从这条山路上走,他却伏兵于大路等着,吾已 料定,偏不中他计!”结果致使曹操败走华容 道。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请用数学知识解释这种现象,并填空. 影片中“诸葛亮多谋”是“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的 充分 条件,“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是“小路山边有烟,
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2.2 充要条件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本课件以《三国演义》影片中曹操败走华容道为导入,引出充 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由学 生自主探究充要条件的概念,通过合作探究,深刻理解充分不必
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及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的判
C.充要条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பைடு நூலகம்
2、设集合M={x|x>2},N={x|x<3},那么“x∈M或x∈N”
是“x∈M∩N”的( B)
A.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不必要
D.不充分不必要
3、a∈R,|a|<3成立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A)
A.a<3 B.|a|<2
C.a2<9 D.-3<a<3
而大路并无动静(有伏兵却没动静)”的 充分条件.即曹操因
为诸葛亮多谋是事实,所以必然运用兵法,“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而不以调查事实为依据,诸葛亮抓住了曹操的心理,所以曹操必然兵 败.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1 充要条件的含义
复 习
2 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
方法
3 从集合的角度理解四种条件关系
(2)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则P Q
1)
Q
P
2) P
Q
(3)若p是q的充要条件,则P=Q
(4)若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则P Q且P Q
P =Q
3)
P
4)
Q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典例展示
1、已知p:|x+1|>2,q:x2<5x-6,则p是q的( )B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3) p:a>b;q:a2>b2
由于P q,所以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 p: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q:四边形是正四边形.
由于P q,所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方法
【1】直接用定义判断
可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①确定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⑷如图④所示,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___既___不__充__分 ___也__不___必__要_条
件.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2、用“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填空
⑴若p:∣2x-3∣≤5, q: -1≤x≤4,则p是q的( ⑵已知 p: 2≤x≤3, q: 0≤x≤5, 则 p是q的 (
断方法。再从命题或集合的角度来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等概念及
其相互关系。
本节课要建立充要条件和推出符号的对应关系 ,理清对 应关系后,重点是判断推出符号成立与否。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三国演义》影片中曹操败走华容道是这样展现的:
曹操投南郡,除华容道外,还有一条便于通行的 大路,前者路险,但近50余里;后者路平,却远50 余里,曹操令人上山观察敌情虚实,回报说:“小 路山边有数处起烟,大路并无动静.”曹操说: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充要条件的含义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充分、必要条件,
若有 p q 若有 p q
则 P是q的充分条件, q是p的必要条件。
则P不是q的充分条件,
q不是p的必要条件。
可以总结为箭头所在为必要,箭尾跟着是充分。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练习1:判断下列各组问题中,p是不是q的充分条件以 及p是不是q的必要条件?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1.在下列电路图中,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什么条件:
⑴如图①所示,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____充___分__不___必__要条件;
⑵如图②所示,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______必__要__不 ___充_条分件;
⑶如图③所示,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______充 ___要_条件;
①p:
x x
q: x2 0
;
p是q的充分条件
p不是q的必要条件
②p:
tan
1
q:
4
;
p不是q的充分条件
p是q的必要条件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③p: 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线垂直 面垂直;
q:
直线与平
p是q的充分条件
p是q的必要条件
④p:函数
f (x满) 足
f (0) 0
q:
函数是奇函数.
p不是q的充分条件
p不是q的必要条件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1.充要条件:
定义:一般地,如果既有 p ,又q有 q p
我们就说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记作: p q
说明:(1)符号“ ”称为等价符号,与
“当且仅当”含义相同.
(2)若 p ,q 则p与q互为充要条件.
例1.下列命题中,哪些p是q的充要条件?
(1)p:b=0,q:函数
是偶函数
由于P q,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
(2)p: x>0,y>0, q:xy>0.
(3)由p:a于>bP,q:qa,+c所>b以+c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由于P q,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
(4) p: x >1, q: x >4.
充要
)条件. )条
件,q是p的(
)条件。
⑶在解析几何中,必“要两不直充线斜分率相等” 是“两直线平行”的
(
)条件.
⑷在空充间分中不,必“要两直线没有公共点” 是 “两直线平行”的
(
)条件.
必要不充分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1.充要条件判断: 如果p q,那么p与q互为充要条件。
2.形如“若p,则q ”的命题中存在以下四种关系 :
由于P q,所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练习3: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
(1) p:x-1=0;q:(x-1)(x+2)=0.
由于P q,所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 p:两条直线平行;q:内错角相等.
由于P q,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2.命题p与q的条件关系通常有四种
p q
p q p q p q
p是q的充要条件;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学习这四类条件时,一定注意结合逻 辑联结符号的方向理解记忆。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五分。
典例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