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单元信息窗一(导学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件展示,从上面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小组交流)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一)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点
1、画斜拉锁大桥时先画什么?画横的直线并且提醒学生画第二条的时候注意什么?设计完桥面再画什么(柱子);画拉索一条利用什么工具来画?
2、通过画的图引出线段:让学生说说线段的特点,让学生用手势来表示段的意思,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射线的例子,让学生多说一说。(太阳光、眼光)
4.这还有一道题将3厘米长的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没有起点和端点,谁来起个名字?
谁能说一说直线的特点,在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直线吗?
让学生在本上画一条直线。
5、总结:直线、射线、线段是怎样区分的(联系和区别)?
组织学生重点讨论。并适时点拨。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得出:(课件展示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生活中有许多线段出示手中的尺子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是线段?
谁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线段的例子(多找几个说说)然后让同学来估计一下数学书的边是多少?动手量一下看看估计的是否准确
3、请在本子上画3厘米长的线段,再画比3厘米长的线段能画多长?让学生想象一下将3厘米长的线段无限延长、延长,这时它就几个端点?让学生说一说谁来起个名字?让学生画一条射线。
(四)年级(数学)学科第(七)册备课
课题:平行与相交
备课人:韩庆新
总第课时
备课日期:2013-10-10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同一平面内两条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相交,了解相交的特例——互相垂直,学会画平行线和垂线。能正确判断相互平行与互相垂直。通过观察了解什么是线段、射线、直线,能正确判断。
①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
②把线段的一端无限的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有一个端点)
③把线段的两端无限的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没有端点)
④射线与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6、给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动手画出线段、射线、直线。(教师及时巡视点拨)
(二)明确平行与垂直的特征
(1)展示学生学案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各种情况
1、平行
2、相交――――垂直
教学反思
限时作业
限时作业:《配套练习册》第27页1---6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改,反馈矫正
反馈矫正
板书设计
一、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点
①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
②把线段的一端无限的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有一个端点)
③把线段的两端无限的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没有端点)
④射线与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二、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小结:在同一平面内,画两条直线会出现几种情况?
(4)提示垂直的概念
师:咱们再来看看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你们发现了什么?(都形成了四个角)
师:你认为在这些相交的情况中哪种最特殊?(相交形成了四个直角)
师: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而其他情况相交形成的都不是直角,有的是锐角有的是钝角。
师:你是怎么知道他们相交后形成了四个直角呢?(学生验证:三角板、量角器)
师:像这样的两条直线,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互相垂直。(学生试说后指名回答)(课件出示互相垂直的概念)
(5)说一说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有哪些?
三、拓宽应用
(1)展示学生所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情况
(2)说出你是怎样画的。
2、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重点:了解平行与相交,了解相交的特例——互相垂直。学会画平行线和垂线。
难点:学会画平行线和垂线。
教学准备
直尺三角板课件
导学任务
课前导学
课中导学
探究一:
总之,在分类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弄清看似两条直线不相交而事实上是相交的情况。先想象是否相交,再请一两名学生动手画一画,从而达成共识。
(3)揭示平行的概念
师:那剩下的这组直线相交了吗?(没有)想象一下,画长点,相交了吗?(没有)再长一点,相交了吗?(没有)无限长,会不会相交?(不会)
师:这种情况你们知道在数学上叫什么吗?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板书:互相平行)知道为什么要加“互相”吗?(学生回答)谁能说说什么是互相平行?(学生试说不完整的概念)
2、阅读课本56页第二个红点部分。
(1)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情况?用两根小棒摆一摆。
(2)什么是互相平行?
(3)什么是互相垂直?
(4)说一说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有哪些?
你会画垂线和平行线吗?试一试
过A点画出这条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画的垂线要标出垂足。
·A
一、走进情境,Biblioteka 趣导入威海市刘公岛每年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去观光旅游。为了方便游客。威海市政府决定从合庆修一条通往刘公岛的大桥。小明的爸爸担任了此项工程的设计工作,请看他设计的大桥图。
走进情境
提出问题
探究二:
探索
尝试
解释
交流
探究三:
拓宽
应用
阅读课本第55页的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你有什么发现?
1、阅读课本56页第一红点部分:
(1)仿照课本尝试画斜拉锁大桥。想一想拉锁大桥的示意图是由什么组成的?
(2)直线、射线、线段是怎样区分的(联系和区别)?
(3)用直尺画一画直线、射线、线段。
(2)进行分类
师:能把它们分分类吗?在小组中交流交流。(小组讨论、交流)小组汇报分类情况。
当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出现“交叉”一词时,教师随即解释:也就是说两条线碰一块儿了。在数学上我们把交叉称为相交,相交就是相互交叉。(并在适当时机板书:相交)
引导学生分类。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为相交、不相交两类(学生说出自己小组的分法后)师:对于他们小组的这种分法,你们有问题吗?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一)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点
1、画斜拉锁大桥时先画什么?画横的直线并且提醒学生画第二条的时候注意什么?设计完桥面再画什么(柱子);画拉索一条利用什么工具来画?
2、通过画的图引出线段:让学生说说线段的特点,让学生用手势来表示段的意思,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射线的例子,让学生多说一说。(太阳光、眼光)
4.这还有一道题将3厘米长的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没有起点和端点,谁来起个名字?
谁能说一说直线的特点,在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直线吗?
让学生在本上画一条直线。
5、总结:直线、射线、线段是怎样区分的(联系和区别)?
组织学生重点讨论。并适时点拨。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得出:(课件展示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生活中有许多线段出示手中的尺子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是线段?
谁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线段的例子(多找几个说说)然后让同学来估计一下数学书的边是多少?动手量一下看看估计的是否准确
3、请在本子上画3厘米长的线段,再画比3厘米长的线段能画多长?让学生想象一下将3厘米长的线段无限延长、延长,这时它就几个端点?让学生说一说谁来起个名字?让学生画一条射线。
(四)年级(数学)学科第(七)册备课
课题:平行与相交
备课人:韩庆新
总第课时
备课日期:2013-10-10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同一平面内两条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相交,了解相交的特例——互相垂直,学会画平行线和垂线。能正确判断相互平行与互相垂直。通过观察了解什么是线段、射线、直线,能正确判断。
①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
②把线段的一端无限的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有一个端点)
③把线段的两端无限的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没有端点)
④射线与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6、给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动手画出线段、射线、直线。(教师及时巡视点拨)
(二)明确平行与垂直的特征
(1)展示学生学案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各种情况
1、平行
2、相交――――垂直
教学反思
限时作业
限时作业:《配套练习册》第27页1---6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改,反馈矫正
反馈矫正
板书设计
一、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点
①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
②把线段的一端无限的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有一个端点)
③把线段的两端无限的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没有端点)
④射线与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二、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小结:在同一平面内,画两条直线会出现几种情况?
(4)提示垂直的概念
师:咱们再来看看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你们发现了什么?(都形成了四个角)
师:你认为在这些相交的情况中哪种最特殊?(相交形成了四个直角)
师: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而其他情况相交形成的都不是直角,有的是锐角有的是钝角。
师:你是怎么知道他们相交后形成了四个直角呢?(学生验证:三角板、量角器)
师:像这样的两条直线,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互相垂直。(学生试说后指名回答)(课件出示互相垂直的概念)
(5)说一说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有哪些?
三、拓宽应用
(1)展示学生所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情况
(2)说出你是怎样画的。
2、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重点:了解平行与相交,了解相交的特例——互相垂直。学会画平行线和垂线。
难点:学会画平行线和垂线。
教学准备
直尺三角板课件
导学任务
课前导学
课中导学
探究一:
总之,在分类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弄清看似两条直线不相交而事实上是相交的情况。先想象是否相交,再请一两名学生动手画一画,从而达成共识。
(3)揭示平行的概念
师:那剩下的这组直线相交了吗?(没有)想象一下,画长点,相交了吗?(没有)再长一点,相交了吗?(没有)无限长,会不会相交?(不会)
师:这种情况你们知道在数学上叫什么吗?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板书:互相平行)知道为什么要加“互相”吗?(学生回答)谁能说说什么是互相平行?(学生试说不完整的概念)
2、阅读课本56页第二个红点部分。
(1)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情况?用两根小棒摆一摆。
(2)什么是互相平行?
(3)什么是互相垂直?
(4)说一说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有哪些?
你会画垂线和平行线吗?试一试
过A点画出这条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画的垂线要标出垂足。
·A
一、走进情境,Biblioteka 趣导入威海市刘公岛每年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去观光旅游。为了方便游客。威海市政府决定从合庆修一条通往刘公岛的大桥。小明的爸爸担任了此项工程的设计工作,请看他设计的大桥图。
走进情境
提出问题
探究二:
探索
尝试
解释
交流
探究三:
拓宽
应用
阅读课本第55页的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你有什么发现?
1、阅读课本56页第一红点部分:
(1)仿照课本尝试画斜拉锁大桥。想一想拉锁大桥的示意图是由什么组成的?
(2)直线、射线、线段是怎样区分的(联系和区别)?
(3)用直尺画一画直线、射线、线段。
(2)进行分类
师:能把它们分分类吗?在小组中交流交流。(小组讨论、交流)小组汇报分类情况。
当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出现“交叉”一词时,教师随即解释:也就是说两条线碰一块儿了。在数学上我们把交叉称为相交,相交就是相互交叉。(并在适当时机板书:相交)
引导学生分类。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为相交、不相交两类(学生说出自己小组的分法后)师:对于他们小组的这种分法,你们有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