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试卷】山东省微山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月月考试卷重点班.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微山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重
点班)
(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9--12题有多项符合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在以下的情况中可将研究对象看成质点的是( ) A .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B .对骑自行车的同学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 C .分析跳水运动员在跳水比赛中技术特点
D .分析奥运会冠军邢慧娜在万米长跑中各段所用时间
2.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 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 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 A .
v 1+v 22,
v 1+v 2
2
B .
v 1-v 22,
v 1-v 2
2
C .0,
v 1-v 2v 1+v 2 D .0,2v 1v 2
v 1+v 2
3.如图为A 、B 两只棕熊在野外沿直线散步的位移—时间图象。
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这1h(小时)内,
B 熊的平均速度较小
B.在t=10.0min时刻,A熊的速度较大
C.在这1h(小时)内,B熊始终在加速
D.在这1h(小时)内,A熊始终沿着一个方向运动
4.一辆汽车从车站开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开出一段时间后,司机发现有一位乘客未上车,急忙制动,车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结果汽车从开始启动到停下,共用10 s,前进了15 m,则在此过程中,汽车达到的最大速度是( )
A.1 m/s B.1.5 m/s C.3 m/s D.8 m/s
5.动物跳跃时将腿部弯曲然后伸直加速跳起。
下表是袋鼠与跳蚤跳跃时的竖直高度。
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袋鼠跃起离地的瞬时速率约是跳蚤的多少倍()
A.1 000
B.25
C.5
D.1
6.一辆汽车沿水平方向运动,某时刻速度为,
紧急刹车后,假设加速度大小恒为,则( )
A. 刹车2s后速度为
B. 刹车3s后速度为
C. 刹车距离为
D. 刹车3s后前进距离为12m
7.A、B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运动,由A、B两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可知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两物体同时从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
B.A、B两物体自同一时刻向不同方向运动
C.A、B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均为5 m/s2
D.A、B两物体在A出发后4 s时,相距20 m
8.长为5 m的竖直杆下端距离一竖直隧道口5 m,若这个隧道长也为5 m,让这根杆自由下落,它通过隧道的时间为(g取10 m/s2)( )
A. 3 s B.(3-1)s C.(3+1)s D.(2-1)s
9.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一定增大
B.物体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C.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则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D.物体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可以不断增大
10.一小球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5 s内的位移比前1 s内的位移多0.2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加速度为0.2 m/s2 B.小球前15 s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
C.小球第14 s的初速度为2.8 m/s D.第15 s内的平均速度为0.2 m/s
11.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道路上,一前一后相距x=4 m,乙车在前,甲车在后,某时刻两车同时开始运动,两车运动的x-t图象如图2所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乙车做曲线运动,甲车做直线运动
B. 甲车先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C. 乙车的速度不断增大
D. 两车相遇两次
12.关于物体受到的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轻绳对物体的拉力是由轻绳的形变产生的,其方向指向轻绳收缩的方向
B.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作用
C.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D. 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填空题:本题1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规定的横线上.
13.在《利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
(1)下述器材中不需要的是_ __(用代号表示)。
①220V交流电源②电火花打点计时器③秒表④小车⑤带滑轮长木板⑥纸带⑦天平⑧刻度尺
(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实验中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依照打点的先后顺序取计数点为1、2、3、4、5、6、7,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测得:s1=1.42cm,s2=1.91cm,s3=2.40cm,s4=2.91cm,s5=3.43cm,s6=3.92cm。
a.打第2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v2=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如果当时电网中交流电的频率是f=49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由此引起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填“大”或“小”)。
三、计算题,本题共30分.把答案写在答题纸规定的区域内.
14.前一段时间,全国不少城市被雾霾笼罩,空中浮游大量有害物质,不仅影响市民的身体健康,道路交通环境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某日雾霾天气,路上能见度(观察者与能看见的最远目标间的距离)为 70 m,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v0=90 km/h的速度行驶,该司机的反应时间Δt=0.5 s,汽车刹车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大小a=5 m/s2。
(1)汽车在司机反应时间Δt内行驶多长距离?
(2)请根据以上数据分析,一旦在能见度处出现障碍物,汽车能否避免与障碍物碰撞。
15.如图所示,公路上有一辆公共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为了平稳停靠在站台,在距离站台P左侧位置50m处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同时一个人为了搭车,从距站
台P右侧位置30m处从静止正对着站台跑去,假设人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达到4m/s 后匀速运动一段时间,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终人和车到达P位置同时停下,人加速和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求:
(1)汽车刹车的时间;
(2)人的加速度的大小。
16.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比赛,某一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L1=11 m处,乙车速度v
=60 m/s,甲车速度v甲=50 m/s,此时乙车离终点尚有L2=600 m,如图所示。
若甲车乙
加速运动,加速度a=2 m/s2,乙车速度不变,不计车长。
求:
(1)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间距离最大,最大距离是多大?
(2)到达终点时甲车能否超
过乙车?
高一年级10月份阶段检测(重点班)
物理参考答案 2018.10.11
一.选择题
二.实验题
13.(1) ③⑦ (2) 0.17m/s 0.50m/s2大
三、计算题
14.解析:(1)汽车的初速度v0=90 km/h=25 m/s。
在反应时间Δt内,汽车仍做匀速运动,故前进的距离s=v0·Δt=25×0.5 m=12.5 m (2)设从刹车到静止,汽车前进的位移为x,则0-=-2ax
解得x= m=62.5 m,
由于s+x=75 m>70 m,
所以在能见度处出现障碍物时,汽车会与障碍物碰撞。
答案:(1)12.5 m(2)见解析
15.解析:(1)对汽车,在匀减速的过程中,有:x1=v
1 2 t
即:50=10
2
t解得:t=10s
(2)设人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1,由匀变速运动规律可知:
x 2=
v
2
2
·2t1+v2·(t-2t1)
代入数据解得:t1=2.5s
所以人的加速度大小:a=v
2
t
1
=1.6m/s2
16.解析:(1)当甲、乙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距离最大,即
v
甲+at1=v乙,得t1=
v
乙
-v甲
a
=
60-50
2
s=5 s;
甲车位移x甲=v甲t1+1
2
at2
1
=275 m,
乙车位移x乙=v乙t1=60×5 m=300 m。
此时两车间距离Δx=x乙+L1-x甲=36 m。
(2)甲车追上乙车时,位移关系x甲′=x乙′+L1;
甲车位移x甲′=v甲t2+1
2
at2
2
,
乙车位移x乙′=v乙t2,
将x甲′、x乙′代入位移关系,得v甲t2+1
2
at2
2
=v乙t2+L1,代入数值并整理得t22-10t2-
11=0,
解得t2=-1 s(舍去)或t2=11 s,
此时乙车位移x乙′=v乙t2=660 m,
因x乙′>L2,故乙车已冲过终点线,即到达终点时甲车不能追上乙车。
答案:(1)5 s 36 m (2)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