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苏教版(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测试试卷
(满分130分时间120分钟)
班级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
(y m g) ___ 联阴(hu i)_________ 仙山(qi eng)___________ 阁一(m 6)__________ 相承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在生命的旅途中,能拥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心鼓舞啊。

那是
一双双关切的眼睛在注视着我们的前行;那是一块块清悉的路标;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那是迷茫中的一盏灯,那是陶醉时的一屡清风,那是求索中的一份勉励,那是落墨时的一语问询
3.默写古诗文名句。

(10分)
①欲将轻骑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卢纶《塞下曲》)
②________ ▲_________ ,宵眠抱玉鞍。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③▲,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
④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王之涣《▲》)
⑤▲,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
⑥泪眼问花花不语,▲。

(欧阳修《▲》)
⑦蒌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 ▲________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4.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作修改。

(4分)
①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②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③一项网上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支持这一做法。

④认为这样做就有可能防止改善学生书写质量差的状况。

第_____ 句,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 句,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专题与综合实践活—(4分
学习了“气象物候”专题后,某班开展了一次与此有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道参与,完成下列题目。

【活动一】小王同学搜集到下面两组诗句,请你帮他辨别一下,诗句描写的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2分)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季节: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季节:【活动二】李刚同学对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中物候的差异不能理解,请你给他解释一下。

(2分)
、阅读与理解(44分)
阅读《陈涉世家》中的一段文字,完成
6 — 9题。

(9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
“公等遇雨,
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 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比至陈, 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
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日:
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扶苏以数谏故
B
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C. 项燕为楚将
D
士卒多为用者
7.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吴广素 爱人 素:s d 朴素 B .广故数言欲亡 亡:wcng 死亡 C.尉果笞广
笞:ch i 用竹板打 D .被坚执锐
被:bi e 同“披”
&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9.文中陈胜、吴广为了鼓动人心、 树立威信,做了哪两件事?请用四字短语分别概括。

(2
分)
第一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
10题。

(4分)
范蠡事越王勾践,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 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於淮,以临齐、 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

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

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 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 难与处安,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 终不反。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耕于海畔,父子治产。

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

齐人闻其贤, 以为相。

范蠡喟然叹曰: “居家只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

久受尊名,不 祥。

”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间行以去,止于陶,自谓陶朱公。

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

“将军身被坚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
:
)(2 分)
陈胜、吴广乃.谋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楚人怜之 二世杀之
(3 分)
(2)齐人闻其贤,以为相。

阅读《鼎湖山听泉》(节选),按要求完成11 —13题。

(8分)
进山方知泉水非此一脉,前后左右,草丛石缝,几乎无处不涌,无处不鸣。

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

那半含半露,
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

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

好一个调皮的孩子!
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

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

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

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副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

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

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

踩着潮湿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拾级而上。

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泉声越发悦耳。

怅惘间,忽闻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

_________ 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

11. “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
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一句中,“尘”的含义是什么?“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

”中的“推”字用得极妙,你认为妙在哪里?(3分)
2分)
12•选文第三节描写鼎湖山哪三种绿?写这三种绿又有何用意?
13•文段画线句是把钟声和泉声相互应答比作老人呼唤忘返的孩子,得体,传情。

文中还有一处类似的写法,请找出来,从修辞、含义和作者的感情三方面加以分析。

(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4—17题。

(8分)
①现在,我们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对石油过分依赖,会让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及环
境安全遭受威胁。

但文明不能因此停下前进的步伐,我们必须找到新的能源来保障世界
运输系统的顺利运转。

以非粮原料或农业废弃物为原料转化的液态燃料一一纤维素生物燃料有利于环境安全,技术可行性强,近期内最有希望替代传统化石能源。

②生物燃料可以用植物或植物制品为原材料。

目前,第一代生物燃料以可食用作物为
原料,主要包括玉米、大豆(美国)、甘蔗(巴西)。

用可食用作物制造生物燃料是最简单可行的,因为把这些可食用作物转化为燃料的技术是现成的。

然而,第一代生物燃料并非长久之计,原因很简单:没有足够的耕地能够满足发达国家10%勺液态燃油原料需求。

③第二代生物燃料主要以纤维素质材料为原料,如富含纤维素、生长迅速的草本植物,
可转化为草油的原料有很多,从木材废料(锯木屑、木质建筑残片)到农业废弃物(玉米
秸秆、小麦茎秆),再到“能源作物”[生长迅速、纤维含量高、专门种植用作草油原料的草本和木本植物]。

这些原料作物耕作成本低、量大,更关键的是,这些作物的种植生产不会干扰和危及粮食生产。

大多数能源作物能够在不能用作农田的边际土地上快速生长。

还有一些能够在被废水或者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生长并净
化土壤,如生长周期较短的灌木 柳树。

④ 纤维素类植物生物质(指某一系统中全部或特定的生物总量)丰富,能够可持续地 收获,来制造生物燃料。

美国农业部和能源部的研究显示,在不减少作为人类食物、动物 饲料及出口生物质份额的前提下,美国每年能够生产 13亿吨(干重)生物质。

如此大量
的生物质每年至少能够产生
1,000亿加仑(约3,790亿升)草油,大约相当于每年美国汽
油、柴油消耗总量的一半。

放眼全球,每年纤维素类生物质生产量能够转化的生物燃料相 当于340亿〜1,600亿桶原油,已经超过了目前全球每年 30亿桶原油的消耗量。

纤维素类 生物质能够转化成任何类型的燃料,如乙醇、普通汽油、柴油,甚至航空燃油。

⑤ 人类历史上的能源新纪元一一草油时代也许很快就要到来。

14.
第二代生物燃料的优势是什么? ( 2分)
15.
选文第②段中加点词“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 2分)
16. 说说选文第④段划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17. 能源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你对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哪些合理化的建 议?请写出来。

(至少写两条)(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8-22题。

(15分)
春光美
周海亮
街路划一条漂亮的弧线,探进公园深处。

公园绿意盈盈,却有桃红粉红轻轻将绿意打 破。

柳絮纷飞,落满松软的一地。

鸽子们悠闲地散步,孩子们快乐地追逐,空气里弥漫着 沁人心脾的花香。

春天属于山野,属于城市,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
..的小花。

公园的小径上走着一位女孩。

女孩的棍子畏畏缩缩, 慌乱且毫无章法。

棍子戳戳点点,
碰到了毫无防备的老人。

老人轻微地“嘘”了一声。

“对不起,”女孩急忙停下来,“对不起……戳痛你了吧……真的对不起,我是一个
盲人……”
“没关系的,”老人轻轻地笑,“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只是有些不便?” 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可是我看不见了,永远看不见了…… 就像现在,
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欣赏春色,我却不能……”
“可是孩子,春色只是为了给人看吗?春天里的一花一草,只是为给人欣赏而存在
(2 分)
吗?”
“难道不是吗?”
“当然不是。

”老人说,“比如我面前就有一朵花。

这朵花很小,淡蓝色,五个花瓣。

也许它本该六个花瓣吧?那一个可能被蚂蚁们吃掉了……花瓣接近透明,里面是鹅黄色的
花蕊……我可以看得见这朵花,然而你看不到。

可是这朵花因为你没有看见它而开得松懈吗?还有那些有残缺的花儿,比如被虫儿吃掉花瓣,啃了骨朵,比如被风雨所折断,被石块所挤压,它们可曾因为它们的残缺和大自然给予它们的不公就拒绝开放吗?”
“孩子,你要知道,当秋天来临,所有春天开过的花儿,都会结成种子。

就像我眼前
的这朵小花,它也会结出它的种子……这与它的卑小无关……更与它的残缺无关……它是一朵勇敢的花儿,勇敢的花儿都是快乐和幸福的。


“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为什么闷闷不乐呢?为什么要放弃开放的机会呢?为
什么要放弃整个春天呢?”
“我没有放弃春天……可是我看不到春天……”
“你还可以去触摸春天。

孩子,你可以触摸花草,触摸鸽子,触摸阳光与柳絮……其
实盲人也是可以看到这世界的,却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用感觉,甚至,用爱……”
“您是说,用爱吗?”
“是的,孩子。

只有用爱才能真正感受春天,读懂春天。

我知道你看不见春天,可是
你的心里,难道不能拥有一个温暖而美好的春天吗?只要你还相信春天,那么对你来说,
这世上就还有春天,你的心中就会万紫千红。

我说的对吗,孩子?”
“可是我不知道这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奶奶,你愿意把你看到的告诉我吗?”
“当然可以,孩子,我很乐意……你的面前有一朵花儿,蓝色的花儿,五个花瓣……
你的旁边有一棵树,树长出嫩绿色的叶子……再旁边有一个草坪,碧绿的草坪,有人在浇灌……再往前,是一条卵石甬道,鸽子们飞过来了,轻轻啄着人们的手心……”
女孩听得很是痴迷。

她的表情随着老人的讲述而变化,每一种变化,都是天真和幸福
的。

似乎,女孩真的看到了整个春天。

女孩是笑着离开的。

她的棍子在甬路上敲打出清脆的声音。

她步履轻松。

她像春的精
灵。

然后,老人轻轻拍拍她身边的导盲犬。

她说:“虎子,我们该回家了。

”她戴着很大的墨镜,悄无声息地走向春的深处。

――选自《青年博览》(有删改)
18.细读全文,题目“春光美”中的“美”,除了景色美之外,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分)
19.联系文章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
(1)(春天)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2)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

20.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4分)
(1)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2)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

21.文中的女孩,是因为明白了什么道理,才由先前的“畏畏缩缩”变得“步履轻松”的? (2分)
22.文章独具匠心,直到最后才告诉读者,老人也是一位盲人。

说说这样结尾有哪些妙处? 3分)
三、作文(60分)
23.
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美妙的声音:泉声、潮声、雨声,小草拔节的声音、花蕾绽放的声音,月影移墙的声音……有的是欢快的,有的是凝重的;有的是大自然的天籁之声,有的是心灵世界的肺腑之音;有的声音飘动着明亮的希望,有的声音荡漾着温暖的柔情…… 凝神聆听,你会突然间感到,有一个美丽的音符正在自己的心里跳跃……
请以“聆听心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在答题卷上;②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少于600字;④
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参考答案
1楹晦琼脉
2.
3.略
4.②在句尾补上“的做法”(或“的措施”“的办法” “的行动”等)
④删掉“防止”
5.【活动一】⑴夏季(2)冬季
【活动二】造成这一物候差异的原因是地势的高下。

在山区,气温比同纬度的平原地
区低,春天来得迟,所以花也开得迟。

(意思相近即可)
6.D
7.C
8 (1)抓住时机;(2)故意使自己受辱(使用激将法);(3)激怒众人。

9.第一件事:鱼腹藏书(或:丹书鱼腹)第二件事:篝火狐鸣
10.(1)私自与他的部属乘船渡海而去。

(2)齐国人听说他很有才能,让他做卿相。

11•节奏美、层次美、情韵美。

12•①万般泉声,如一曲奇妙的交响乐。

②听出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的诞生、成长、繁衍、死亡的人生感悟。

③有一种心灵净化和升华的遐思。

(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13•融,恰当地写出作者全身心的投入,被奇妙的泉声所陶醉,沉浸其中。

滤,写出了泉水对作者心灵的净化,“冲走污垢,留下深情”。

14.第二代生物燃料原料作物成本低、量大;作物种植生产不会干扰和危及粮食生产;原料作物还可以净化土壤。

(答到两个方面即可得满分)
15.不能删去。

去掉“主要”,第一代生物燃料的原料就只包括玉米、大豆(美国)、甘蔗(巴西)三种作物,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6.运用了作比较、列数据的说明方法。

准确地突出了全球纤维素类植物生物质产量丰富,
预示了生物原料开发前景乐观。

(意近即可)
17.示例⑴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⑵合理有效地使用交通工具,科学利用
能源。

(合理即可)
18.老人善良美好的心灵、老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老人讲述的深刻道理、女孩走出阴影变得积极乐观。

19.(1)指(小花的)不美,也暗指女孩的残缺卑小,表现作者对残缺卑小生命的怜爱。

(2)指小女孩情绪低落,流露出小女孩的悲观心理。

20.(1)委婉含蓄,体现了老人对盲女孩的尊重。

表现了老人的善良和爱心。

(2)运用比喻,
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老人对女孩的希望和鼓励;虽残缺卑小,但仍然要像花儿一样勇敢开放,
乐观生活。

21.花儿的开放与残缺、卑小无关,任何生命都是有价值的,都可有所作为;一个人只要用心、用爱去感
受世间万物,就能体会生活的美好。

22.这样结尾使读者觉得老人的形象更高大;收到出人意料、回味无穷、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23.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