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JK上部结构常见问题

合集下载

YJK基础设计的10个常见问题

YJK基础设计的10个常见问题
式中,ρYY,min — 翼缘纵筋最小配筋率
解决办法
1、计算参数<区分腹板、翼缘>保持勾选状态 2、根据设计要求修改<翼缘纵筋最小配筋率>
按受力方向设计时,建议不小于0.15% 按非受力方向设计时,建议不小于0.2%×15%=0.03%
计算结果
实配结果
(1964)
(201)
(2945)
(452) (1005)
4、为什么边、角位置柱(墙)冲切不容易满足要求? 计
5、为什么下部纵筋要按腹板、翼缘分别表达?
6、正方形独基要不要验算受剪?
独立基础设计
7、为什么有的两桩承台算不出箍筋面积? 承台设计
8、修改地基承载力计算参数为什么不起作用?地基承载力验算
9、轴心竖向力、偏心竖向力YJK如何考虑? 桩基承载力验算
10、沉降计算如何考虑水浮力的影响?
G — 箍筋面积Asv(cm*cm) FB — 腹板底筋面积 (cm*cm) YY — 翼缘底筋面积 (cm*cm) [*] — 翼缘底垂直梁方向每延米配筋面积 (cm*cm/m)
不区分 区分
按矩形截面计算受弯承载力: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2.10条
计算结果:As=26.9cm2
独基防水板
顶板人防荷载产生桩反力、非土反力 饱和土中,板底有绕射波作用力
顶板人防荷载只在独基下产生土反力 防水板下为垫层,没有土反力 饱和土中,板底有绕射波作用力
解决办法
使用YJK进行底板人防设计时,可以参考下表设置参数。
选项 <不考虑顶板人防>
筏板基础
弹性地基梁板法 倒楼盖法
不勾选
勾选
d0
基础施工后(长期) 历史最低水位(设计用)

YJK基础设计的10个常见问题课件

YJK基础设计的10个常见问题课件

计算结果
实配结果
(1964)
(201)
(2945)
(452) (1005)
30
6、正方形独基要不要验算受剪?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8.2.7条、第8.2.9条 条文说明:
核心问题不是“尺寸”,而是“单向受力”!
31
墙下独基
32
尺寸较小的柱下独基 (注:岩石地基较为常见)
0.0
按表4.8.15填 写,也可填 0.0
按第4.8.16条填 写
<分析方法>
非线性, 也可选线性

非线性,
非线性,
不可选线性 不可选线性

注:“—”表示没有要求,无论选择“非线性”还是“线性”,都自动按“线性”计算。
13
实例分析
地下室底板,厚450mm,按核5级设计。 人防荷载:顶板120kPa,外墙100kPa,底板90kPa
2、采用水平、竖向分布筋的配筋形式 3、增加桩数
38
8、修改地基承载力计算参数为什么不起作用?
第1步:定义地基承载力参数
第2步:布置基础
此时,fak=180kPa,与总参数有关联
双击属性栏,
第3步:查看地基承载力 查看参数值
fak=180kPa, 与总参数再无关联
第4步:修改地基承载力,无效 双击查看属性,解除了“构件级”计算参数与总参数的关系!
式中, P0 — 基底附加压力(kPa) P — 准永久组合的基底压力(kPa) γ×d — 基坑开挖的卸载应力(kPa) γ — 基底以上土的自重应力(kPa) d — 开挖深度(m)
要不要减掉水浮力? P F G A
水位以下取饱和重度还是浮重度?

YJK建筑结构设计软件工程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YJK建筑结构设计软件工程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Midas与YJK对比
计算振型个数60 Midas YJK
有效质量系数:X 方向: 56.49% 60.18% Y 方向: 53.99% 57.50%
基底剪力:X 方向: 38929.8 38831.4 Y 方向: 33762.8 38506.2
6.53% 6.50% 3.31% 1.98%
16
YJK与PKPM计算结果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
– YJK按组合轴压比判断边缘构件类型; – 墙中部有梁斜交时,YJK有参数控制是否生成边缘构件
(较常见);PKPM不能生成; – YJK会考虑边缘构件合并;PKPM只考虑一字形(暗柱)
与其它边缘构件的合并;
33
YJK与PKPM计算结果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
• 地下室的计算
– YJK对地下室外墙的抗剪与施工缝验算按同一直线墙的 全长设计,PKPM分段分别计算;
– 施工缝验算时,暗柱长度取aa*2;PKPM未扣除暗柱长 度;
– 地下室外墙配筋主要不同为:1)YJK对于土水压力按三 角形分布考虑; 2)YJK纵筋强度取竖向分布筋;3)钢 筋合力点到外边缘距离不考虑水平分布筋直径;4)按 对称配筋设计;
32
YJK与PKPM计算结果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
• 边缘构件
PMSAP
计算振型个数
30个 60个
第1周期:
1.5762 1.4605
有效质量系数:X 方向: 92.63% 93.99% 1.46%
Y 方向: 88.90% 92.57% 4.48%
基底剪力:X 方向: 37058.7 36749.5 -0.84%
Y 方向: 39884.9 38478.5 -3.53%
– YJK仅对地下室1层采用和上部结构相同的抗震等级,而 对地下室层以下各层的抗震等级都设置为4,对地下一 层以下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逐层降低一级,但不 低于四级。 PKPM需人工指定;

YJK施工图常见问题解析

YJK施工图常见问题解析
2
01.无梁楼盖的计算方法及结果处理
整体计算
1.定义弹性板6; 2.生成绘等值线用数据;
3.考虑梁板变形协调; 4.定义合理的板单元划分尺寸。
楼板有限元法
1.非积分法; 2.积分法。
等代梁法
划分等代梁,按照指定的比 例对等代梁弯矩进行分配。
3
整体计算方式
? 整体计算方式与楼板施工图计算方式的差异
当“单元形心到柱中心的距离”+“0.5倍 的单元划分尺寸”在应力集中处理范围内 时忽略,否则,即使单元中心值在忽略范 围内还是会取到相应的单元中心值。
7
楼板有限元法计算
• 无梁楼盖仅支持有限元方式计算,软件可考虑柱帽影响,将柱帽处按照变厚度板计算; • 计算时必须设置为考虑梁的弹性变形,由于梁高与板厚一致重叠,为避免造成无梁板计算刚度被放大,板有
板带内力采用积分方式
——积分法,对单元结果进行加权平均的处理。

锥形柱帽折算高度的计算方式:
锥形柱帽在进行配筋计算或者构造最小配筋计算时,截面高度采用同《地基规范》附录U.0.2中的相同处理 方式,即按照公式中方括号中的计算方式计算一个折减系数,乘上总高度来确定最终计算时使用的高度值。
其中: h1=锥形柱帽厚度; h0=柱帽厚度+托板厚度+板厚; by2\bx2=柱宽度(即柱帽根部宽度) by1\bx1=柱帽总宽度(有托板时取托板宽度) 注:厚度折减系数的取值即公式中中括号内的计算值。
4
? 整 体 计 算 方 式
整体计算方式与楼板施工图计算方式的差异
整体计算
➢ 按暗梁方式建模,则在整 体结构计算时,不仅包含 了弹性板的刚度,同时也 包含了暗梁的刚度。
2.暗梁处理方式不 同

YJK上部结构常见问题89页

YJK上部结构常见问题89页

2
Vi i 1 Vi 1i
hi hi 1
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7
刚度比算法及软件实现
剪切刚度比(算法)
嵌固端判断、转换层在1、2层、上海抗规
e1
G1 A1 G2 A2
h2 h1
剪切刚度比(软件实现)
➢ 采用《高规》附录E.0.1公式计算 ➢ 柱子有截面高度修正系数 ➢ 结构所在地区选择上海、转换层号在1/2层、验
➢ 如果不计算地震,则采用风荷载的计算结果。
➢ 如 非 移果 强 均用 刚 采户 ” 用选 , 强择 软 刚“ 件 模整 对 型1 体 计 下指 算 的VVii标 层 结1计刚果i1i算度计采的算用层。强间刚剪,力其与他层计间算位
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6
刚度比算法及软件实现
刚度 比
层间剪力与层间 位移之比 层间剪力与层间 位移角之比 剪切刚度比
➢ 条文说明中指出:当小震弹性计算的基底剪力满足最小地震剪力要求,仅部分楼层不满足 要求时,可直接放大这些楼层的地震剪力使之满足要求;当小震弹性计算的基底剪力不满 足最小地震剪力要求时,则全部楼层的地震剪力均应放大,放大系数=规定的最小地震剪 力/弹性计算的基底剪力。放大后的基底总剪力宜取按底部剪力法算得的总剪力的85%和 4.3.12条规定的最小地震剪力的较大值。
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3
剪重比特殊情况处理
01 扭 转 效 应 明 显
➢ 抗震规范》条文说明中指出:扭转效应明显与否一般可由考虑耦联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分析结果判断,例如前三个振型中,二个水平方向的振型参与系数为同一个量级,即存 在明显的扭转效应。
➢ 高规》4.2.13条文说明中指出:表4.3.12中所说的扭转效应明显的结构,是指楼层最大 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大于楼层平均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1.2倍的结构。

YJK上部结构常见问题讲解

YJK上部结构常见问题讲解
➢ 指标汇总表中的周期比按强刚模型结果计算。 ➢ 对于多塔楼结构,如果勾选了“各分塔与整体分别计算,配筋取各分塔与整体结果较
大值”,则可在整体模型里查看整体周期比,在各分塔模型里查看分塔周期比。
18
周期比图形显示
图形显示
➢ 输出各振型对应的周期值。 ➢ 当选择竖向地震独立求解时,有单独的竖向地震选项。 ➢ 当选择“整体指标强刚,其它非强刚”时,可以分别查看强
剪弯刚度比
2
Vi i 1 Vi 1i
hi hi 1
7
刚度比算法及软件实现
剪切刚度比(算法)
嵌固端判断、转换层在1、2层、上海抗规
e1
G1 A1 G2 A2
h2 h1
剪切刚度比(软件实 现)
➢ 采用《高规》附录E.0.1公式计算 ➢ 柱子有截面高度修正系数 ➢ 结构所在地区选择上海、转换层号在1/2层、验
➢ 条文说明中指出:当小震弹性计算的基底剪力满足最小地震剪力要求,仅部分楼层不满足 要求时,可直接放大这些楼层的地震剪力使之满足要求;当小震弹性计算的基底剪力不满 足最小地震剪力要求时,则全部楼层的地震剪力均应放大,放大系数=规定的最小地震剪 力/弹性计算的基底剪力。放大后的基底总剪力宜取按底部剪力法算得的总剪力的85%和 4.3.12条规定的最小地震剪力的较大值。
层间剪力与层间 位移之比 层间剪力与层间 位移角之比
剪切刚度比
➢ 软高件规实非现框同架“层结间构剪、力广与东层高间位规移之比”,只是考虑
➢ 对 层高框修架正-剪力墙、板柱-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 框架-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楼层与其相邻上 层的侧向刚度比γ2可按式(3.5.2-2)计算,且本 层与相邻上层的比值不宜小于0.9;当本层层高大 于相邻上层层高的1.5倍时,该比值不宜小于1.1; 对结构底部嵌固层,该比值不宜小于1.5

盈建科常见问题

盈建科常见问题
23
YJK与PKPM计算结果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
• 柱配筋差异
– YJK执行混凝土规范11.4.1条(轴压比<0.15时不放大柱弯 矩), – PKPM只在顶层执行(YJK配筋偏小)
24
YJK与PKPM计算结果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
• 节点核芯区设计时,
– 对于非4边有梁的情况,YJK取正交梁约束影响系数为 1.0;PKPM可能取1.5; – YJK先求左右梁端设计弯矩,按规范取值后再计算核芯 区剪力;PKPM先计算单工况合力,然后组合; – YJK对于上方没有柱但非顶层的情况,按单工况下柱轴 力减去相连梁剪力方式近似估算上方轴力;PKPM无此 处理;
– YJK采用最小剪重比调整后地震剪力; – PKPM所有调整均采用未调整的地震剪力;
29
YJK与PKPM计算结果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
• 梁正截面设计时,如果有轴力,
– YJK取同一组合下的弯矩、轴力进行配筋设计;有控制 参数确定梁在压弯状态下是否按柱配筋; – PKPM先计算地震、非地震组合下轴力最大值,然后将 该轴力与各组合弯矩一起计算配筋;
计算振型个数 21 Midas YJK
有效质量系数:X 方向: 76.31 % 77.39% 1.41% Y 方向: 78.40% 77.64% -0.97% 基底剪力:X 方向: 16660.6 17253.5 3.56% Y 方向:
Midas与YJK对比
14
有地下室时的有效质量系数
PMSAP
计算振型个数 30个 第1周期: 1.5762 有效质量系数:X 方向: 92.63% Y 方向: 88.90% 基底剪力:X 方向: 37058.7 Y 方向: 39884.9 60个 1.4605 93.99% 1.46% 92.57% 4.48% 36749.5 -0.84% 38478.5 -3.53%

盈建科常见问题

盈建科常见问题

4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1
内筒冲切,筒底压力怎么考虑?
• 内筒冲切验算采用以下公式:
– 式中冲切力Fl等于上部荷载减冲切锥内的桩、土反力之和。
有地下室时的有效质量系数
计算振型个数30 Midas YJK
56.49% 5.31% 53.99% -0.26% 38258.7 0.77% 38058.8 12.48% 有效质量系数:X 方向: 53.64% Y 方向: 54.13% 基底剪力:X 方向: 37962.0 Y 方向: 33725.9
12
有地下室时的有效质量系数
SATWE
计算振型个数 21个 有效质量系数:X 方向: 99.50% Y 方向: 99.98% 基底剪力:X 方向: 16925.4 Y 方向: 16970.2 38个 99.50% .00% 99.50% -0.48% 18165.4 7.33% 19879.7 17.14%
• 边缘构件
– YJK按组合轴压比判断边缘构件类型; – 墙中部有梁斜交时,YJK有参数控制是否生成边缘构件 (较常见);PKPM不能生成; – YJK会考虑边缘构件合并;PKPM只考虑一字形(暗柱) 与其它边缘构件的合并;
33
YJK与PKPM计算结果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
• 地下室的计算
– YJK对地下室外墙的抗剪与施工缝验算按同一直线墙的 全长设计,PKPM分段分别计算; – YJK仅对地下室1层采用和上部结构相同的抗震等级,而 对地下室层以下各层的抗震等级都设置为4,对地下一 层以下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逐层降低一级,但不 低于四级。 PKPM需人工指定; – 取地下室外墙的最小配筋率不小于0.3%。
YJK
计算振型个数 30个 第1周期: 1.5057 有效质量系数:X 方向: 56.49% Y 方向: 53.99% 基底剪力:X 方向: 40116.2 Y 方向: 39679.4 Satwe计算出错,改用PMSAP计算 60个 1.5057 60.18% 57.50% 41443.8 40463.5 6.53% 6.50% 3.31% 15 1.98%

YJK使用常见问题

YJK使用常见问题

YJK使用常见问题1、PKPM->YJK模型转换PKPM数据注意事项:YJK转PKPM10版数据时,需要使用当前计算机上的PKPM10版软件,并且需要使用PKPM10版软件的加密锁。

如果用户使用的是PKPM网络版,则转换程序自动读取网络加密的设置;如果用户使用的是PKPM单机版,则在转换程序执行前必须插上PKPM 的S1加密锁。

没有PKPM加密锁则转换出错。

执行YJK转PKPM程序时,YJK将临时改变当前计算机上PKPM的设置(主要是cfgpath 的路径设置),并在转换完成后恢复PKPM原有的设置。

但是如果因某种原因转换失败导致程序中断,软件没有完成对PKPM原有设置的恢复,此时可点取YJK启动界面右上角的相关按钮,选恢复PKPM设置后即可。

为了保证YJK转PKPM10版数据顺利进行,请详细按照如下说明进行。

a、YJK的安装1) 安装YJK程序前,应确保已正确安装PKPM程序,且PKPM程序能正常进入建模模块。

2) 正常安装YJK后,如重新安装PKPM至其它目录时,应再重新安装YJK。

b、转换PKPM工程1) 转换PKPM工程时,如当前正在运行PKPM程序,应关闭当前正在运行的PKPM进程,否则转换可能出错。

2) 转换PKPM工程时,如PKPM为网络版,应确保客户端与服务器能正常工作;如PKPM为单机版,应确保当前机器插有S1锁。

3) 转换工程目录下,只能含有一个后缀为JWS的文件,否则不能转换。

c、其它1) 在转换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未能正确完成转换,可能会造成PKPM不能正确使用或者出现PKPM一进入建模程序或其它程序,程序就自动就退出等。

此时可点击恢复PKPM的设置后即可。

2) 对于没有S1锁,但具备连接外网条件的情况,可以通过切换转换PKPM工程为“互联网转换”。

PKPM V2.1版模型转YJK模型方法操作步骤:(1)PMCAD 中将V2.1 版模型JWS 文件存为V1.1-V1.3 版模型JWS 文件。

YJK上部结构常见问题(全)

YJK上部结构常见问题(全)
7
一、盈建科结构设计软件与BIM模型的互导
1) BIM导入盈建科 2) 盈建科建模(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 3) 盈建科导入BIM
8
1) 结构体系-最大适用高度-抗规
9
二、盈建科荷载输入及组合
1) 恒载 2) 活载 3) 风荷载 4) 地震
10
11
三、盈建科计算参数详解及特殊构件定义
12
1)模拟施工3-高规
它采用了分层刚度分层加载的模型用这种方式进行结构分析需要形成最多N(总施 工步数)个不同结构的刚度阵,解N次方程,计算量相应增加
13
2)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
14
3)考虑楼板的梁刚度及承载力设计-砼规
15
4) 梁柱端刚域-高规
16
5)多塔结构包络-高规
17
6) 二阶效应-刚重比-高规
• 《混规》11.4.6:对柱的计算剪跨比,规定的通用计算方法是M/(Vh0)(此处M宜取柱上、 下端考虑地震组合的弯矩设计值的较大值);简化计算方法为 Hn/(2h0),但规定简化计算 方法只能用在“框架结构”中,且柱的反弯点在柱层高范围内时。
27
28
15) 风与地震的组合-高规ຫໍສະໝຸດ 29教学、毕业设计试用可联系
结构设计软件在BIM中的应用
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支持-占林锋
1
平法施工图
按照Revit机制生成墙、 梁、板、柱平法施工图
钢筋信息
完整将YJK实配钢筋注 入到Revit构件参数中
三维钢筋
根据实配钢筋值生成三 维实体钢筋
2
导入AutoCAD空间网格线实 例
楼层模型部分 空间模型部分
完整模型
18
7) 顺风向风振系数-荷载规

YJK用户常见问题分析

YJK用户常见问题分析
70
高水水头比较高,可能出现部分受压 、部分受拉的情况,所以高水默认是 非线性模式计算更真实;而低组合是 按线性计算(线性计算不需要迭代, 计算效率也更高)。软件目前不是只 取的高水组合验算抗拔承载力,而是 遍历所有的标准组合,取最大拔力。 若设置高水/低水标高相同,又考虑了 低水,是有可能按线性计算的低水组 合(非高水组合)的拔力起控制作用 的。所以若要考虑低水的作用的话,
39
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结果校核
0.25*1.0*1.50*19.1*0.8=5.73
40
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4.3 人防问题-人防设计时跨中顶筋计算值 大
41
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5.1 有效质量系数-不能自动达到90%
42
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有效质量系数不能满足,多数都是由于局部振动造成的。局 部振动直接影响地震计算所需要的振型数。 软件根据能量集中程度判断的局部震动,这个判别不一定准 确,软件提示的也是某某振型可能存在局部振动,最终还是 需要到相应的振型动画中人为判断一下。
构件的类型是需要自己来人工定义的, 比如剪力墙,软件默认是普通构件。
58
7.2 性能设计问题-不同抗震等级结果有区别?
中震不屈服荷载分项系数取1.0;与抗震等级有关的增大系数取为1.0;不考虑承载力 抗震调整系数;钢筋和混凝土材料强度采用标准值。
抗震等级: 一级和二级的结果对 比
59
抗震构造等级不同,勾选框架梁考虑梁端受压钢筋参数, 梁 端钢筋执行抗规6.3.3-1和2,会导致的配筋不同。
57
抗规选择不屈服,所有构件就按不屈服设计,而高规比如性能4只有定义了关键构件才按不 屈服设计,若是按默认的普通构件,根据高规要求普通构件和耗能构件是允许进入屈服的, 对于地震直接按构造配筋。大震还有材料强度的区别(抗规极限值,高规标准值)

YJK基础设计常见问题讲解

YJK基础设计常见问题讲解
02 按 梁 / 板 配 筋 的 长 宽 比 界 限 值
➢ 在筏板内可按梁式配筋的两桩承台,会根据承台长宽比限值确定按梁式配筋或按有限元 板式配筋。当长宽比大于限值时配筋形式为双层双向的有限元板式配筋。
➢ 默认长宽比限值为2,填0表示不进行长宽比判断,全部按梁配筋。
29
两桩承台配筋计算技术条件
柱墙轮廓在承台范围内
➢ 线性分析方法采用的是拉压刚度相同的弹簧 模拟,当土或者桩出现部分受拉的情况时, 就不能如实反映正确的桩土支撑情况。这时 需要考虑土和桩抗拉、抗压刚度不同的非线 性分析模型,应由拉压刚度不同的非线性弹 簧模拟。
上部荷载不均匀模型 局部抗浮不满足模型
17
非线性分析
非线性分析程序做法和相关参数
软件 做法
可 非单添的能线击 加情需性此标况进分处题行 析
抗单浮击设此防 水处位添比加较 高的文工本 程
进单行击人此防 设处计添的加工 程 文本
较单大击水此平 力处荷添载加的 工程文 本
上部结构 荷单 处载击 添特此 加别 不均文匀本 的 工程
➢ 对于高水组合和人防组合程序默认采用分线 性分析方法。
➢ 其他可能出现上抬工况的工程,设计师可查 看文本结果下的“组合工况上抬检验”,如 某些组合出现单元上抬的情况,程序会进行 输出,这是只需在荷载组合表中将上抬的组 合计算方式改为非线性即可。
➢ 范围:单柱承台、竖向 构件轮廓均在承台范围 内的承台
➢ 按参数确定配筋方式, 分为:深梁设计(纵筋 +分布筋、纵筋+箍筋)、 普通梁设计
梁式配筋 (跨高比大于5)
➢ 范围:单柱承台、竖向 构件轮廓均在承台范围 内的承台
➢ 按普通梁配筋
有限元板式配筋
➢ 范围:墙肢轮廓超过承 台轮廓、筏板内长宽比 超过限值的两桩承台

YJK基础设计的10个常见问题

YJK基础设计的10个常见问题

1.0恒-1.2浮(高) 荷载、反力不平衡:
7
基本组合:1.0恒-1.2浮 默认采用非线性分析,先组合荷载再计算内力
浮力较小时 1.2Nw,k ≤ Gk+Fk
浮力较大时 1.2Nw,k > Gk+Fk
∑P ≥ 0,可以平衡
土不可能受拉
∑P < 0,没法平衡!!
8
解决办法
观点1:抗浮稳定满足要求,增加配筋即可。 处理方法:选用<线性>分析。
8、修改地基承载力计算参数为什么不起作用?地基承载力验算
9、轴心竖向力、偏心竖向力YJK如何考虑? 桩基承载力验算
10、沉降计算如何考虑水浮力的影响?
沉降计算
4
1、为什么整体抗浮满足但配筋异常?
5
抗浮稳定性满足要求:
Gk Fk 1.08 1.05 N w,k
6
配筋面积显红:
位移图明显异常:
YJK基础设计的10个常见问题
1
<常见问题>按钮
目录视图
搜索视图
2
<常见问题>帮助文档的开发目标
1.内容全面
内容级说明、
疑难解答、宣讲PPT等
2.条理清晰
2
按照YJK基础软件的操作
顺序组织章节
4
4.实时更新
随新版本同步更新
3
3.支持搜索
可以输入关键词搜索内容
3
最常见的10个问题
1、为什么整体抗浮满足但配筋异常?

2、要不要勾选<不考虑顶板人防>?

3、为什么YJK不按净反力Pj计算冲切力Fl?

4、为什么边、角位置柱(墙)冲切不容易满足要求? 计

YJK常见问题(二)

YJK常见问题(二)

YJK常见问题(⼆)⼀、不正常的轴线布置造成剪⼒墙单元划分不过(邮件48109)软件对剪⼒墙⾃动进⾏单元划分,默认的单元尺⼨是1m。

但是单元划分不正常的情况下常造成计算不能正常进⾏。

单元划分不正常的原因主要是⽤户的轴线、节点不规则,如上下层同⼀位置的墙却不在同⼀轴线上,⽽是布置在距离过近的两条轴线上,墙上的⽆⽤结点太多,等等。

1、⽤户问题⾼层剪⼒墙结构,结构计算提⽰缺少约束,不能计算下去。

根据⽇志的提⽰,找到导致出错、提⽰缺少约束的位置,他在⽹格划分图上的⼀个红⾊节点处。

2、查找问题⽤户邮件的回复:将墙元细分尺⼨改⼩⼀些就⾏了,我这改为0.5可以正常计算了;但是如上的⽅案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

出错位置的剪⼒墙在1-3层布置完全相同,单元划分中为什么会出现多余的红⾊节点?原来,图中1-3层的那道⽔平向布置的墙虽然位置相同,却被布置到了不同的两条轴线上。

1层墙的轴线布置在墙的中间,2、3层墙的轴线布置在墙的上边缘,2、3层的墙是按照偏⼼布置的。

由于上下层轴线有150mm偏差,墙上过近的节点造成剪⼒墙划分单元障碍,导致计算不过。

3、解决⽅案应将1层出错处的墙偏⼼调整成与上⼀层相同。

将1层墙的轴线往上平移150mm,使其与2、3层的轴线位置相同,从⽽合并了两层的轴线之间150mm的偏差。

修改后计算正常进⾏。

4、⼩结软件剪⼒墙对剪⼒墙虽然可以⾃动划分单元,但是不规范的建模⽅式可能对剪⼒墙单元划分结果造成异常,导致软件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计算不过。

⽤户应明了剪⼒墙⾃动单元划分的原理,避免轴线⽹格和节点的过近现象。

⼆、剪⼒墙上存在距离过近的节点造成⽣成计算数据崩溃(邮件47634)1、⽤户问题模型⽣成数据时出现崩溃在⽣成计算数据的墙元⽣成时出现崩溃。

2、查找问题邮件回复:如图⽰位置剪⼒墙有多余节点打断,需要稍微调整⼀下模型,具体位置见附件截图,我这可以正常计算的⼯程见附件,我的版本是1.7.0.0。

这个问题靠编程⼈员追踪才查到问题。

YJK常见对比问题分析汇编

YJK常见对比问题分析汇编
2
1
《高规》5.2.3: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考虑框架梁端塑性变形的内力重分布对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装配整体式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取为0.7-0.8,现浇框架梁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取为0.8-0.9;
2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后,梁跨中弯矩应按平衡条件相应增大;
3应先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框架梁端进行调幅,再与水平作用产生的框架梁端弯矩进行组合;
3、《高规》5.2.3条文首先限于框架梁,而且是进行调幅的框架梁。而PKPM对不调幅梁也进行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设计值的50%控制设计,对不调幅梁进行这样的控制显然没有必要,显然将造成配筋不必要的增大;
4、YJK仅对框架梁或者调幅梁按照竖向荷载跨中弯矩设计值的50%控制设计,对于其它情况不执行这种控制,YJK的计算更加经济合理。
2.2
如上配筋简图所示,用户所指的是次梁的下部最大钢筋,YJK分别为11、8、8,而PKPM为12、12、12。
2.3
1
查看第3跨梁的构件信息,对比内力计算结果,几乎完全相同:
2
接着在构件信息中查看梁下部弯矩包络设计值对比,PKPM比YJK大得多。
3
从上看出,PKPM采用的组合号都是0,这意味着它采用的是简支梁跨中弯矩的50%作为最大控制弯矩参与组合,而YJK采用的组合号是2,即1.2*恒+1.4*活,因此组合值PKPM比YJK大得多,这就是梁下部钢筋PKPM比YJK大的原因。
4截面设计时,框架梁跨中截面正弯矩设计值不应小于竖向荷载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设计值的50%。
这里讲的是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0.8-0.9后,框架梁跨中截面正弯矩设计值不应小于竖向荷载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设计值的50%。
条文首先限于框架梁,而且是进行调幅的框架梁。而如上PKPM进行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设计值的50%控制设计的梁是不调幅梁,对不调幅梁进行这样的控制显然没有必要,显然将造成配筋不必要的增大。

YJK基础设计常见问题讲解

YJK基础设计常见问题讲解

考虑活荷 载按楼层 折减
考虑活荷载按楼层折减
➢ 《荷载规范》第5.1.2条介绍了计算基础时活荷载折减规则。 ➢ 上部结构计算和基础计算的活荷载折减系数软件分别进行
设置,互不影响。
差异原因
考虑柱底 地震弯矩 放大系数
考虑高差 引起的附 加弯矩
7
上部荷载与基础计算用荷载产生差异的原因
考虑柱底地震弯矩放大系数
25
各类承台的配筋形式
26
承台配筋形式
两快桩速承筋建台模配
梁式配筋 双层双向
由参数确定梁式配筋形式
承台配筋形 式
三桩承台配 筋
等边三桩承台 等腰三桩承台 其他三桩承台
三边配筋相同 腰、底边分别配筋
同多桩承台
单桩或多桩 承添台加 标配题筋
单层双向 双层双向
27
两桩承台配筋软件做法
梁式配筋 (跨高比小于5)
➢ 有限元取值方式:剪力和弯矩设计值均取自桩范围外的单元内力 最大值。
➢ 规范算法取值方式:剪力和弯矩设计值按《桩基规范》取值。
30
两桩承台配筋计算技术条件
柱墙轮廓在承台范围外
➢ 由于墙肢在出承台位置可能出现板面负弯矩的情况,所以程序对 柱墙轮廓在承台范围外采用双层双向的有限元板式配筋方式。
➢ 根据用户反馈在这种情况下也希望按梁式配筋,所以程序在后续 版本会增加两桩承台全部按梁式配筋的选项。
3
建模相关问题
建模相关问题
基础高 版本转 低版本
问题
基础重 新读取 崩溃或 提示异 常问题
上部荷 载与基 础计算 用荷载 产生差 异原因
4
基础高版本转低版本
基础高版本转低版本
➢ 模型储存基础建模数据的文件名为Jccad_0,将模型文件 加下的该文件放入即可完成基础模型模型由高版本转为低 版本。

YJK软件的若干问题

YJK软件的若干问题
原100kN/m荷载等效于弹性段上的114.29kN/m
• YJK
弹性段上仍采用100kN/m荷载,刚域段荷载丢失
• YJK广为宣传的改善坡屋面位移指标手段:
• 错误一:
目前软件提供的位移比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本身就 不适用于坡屋面,无论SATWE还是YJK! 用户无需关注坡屋面所在楼层的位移比结果!
• YJK推荐的梁端截面设计方法,用于节省钢ຫໍສະໝຸດ :• 竖向荷载引起的端部弯矩
柱中心线 YJK方法
YJK方法给出的弯矩最小,小于参考准确解
• 水平荷载引起的端部弯矩(框剪结构)
柱中心线
YJK方法
YJK方法给出的弯矩仍然最小,小于参考准确解
• 三种组合弯矩
YJK方法
柱中心线
• YJK解与参考准确解的比值
Ø通过考察位移比的竖向变化规律我们知道,结构底部的 位移比理论上会趋于无穷大,控制底部楼层的位移比有 时难以实行。 Ø理论上,仅对于楼面标高高于结构主体总高度1/4的楼 层,才按照规范限值控制其位移比;对于地下室以及楼 面标高不高于结构主体总高度的1/4的楼层,可以不必控 制其位移比。
• 高规3.4.5
L : 垂直于地震方向的楼面 边长; e : 质量偏心距 H : 结构总高度; EI / GJ : 抗弯 / 抗扭刚度
扭转位移成分竖向变化规律 1 0.9 0.8
结构相对标高z/H
0.7 0.6 0.5 0.4 0.3 0.2 0.1 0 0 1 2 3 4 5 6 7 8 扭转位移成分F(z/H) 9 10
• SATWE不考虑刚域
295.4
• YJK不考虑刚域
恒载弯矩相同
295.4
• SATWE考虑刚域(比不考虑刚域减小13.3%)

YJK施工图常见问题解析

YJK施工图常见问题解析
对比不同计算模型下梁的内力 及配筋差异
楼板计算结果分析
对比上部等值线结果与楼板施 工图中有限元结果的差异
14
02.加腋大板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 梁结果对比使用模型特点
模型1
按照刚性板设计,并考虑 中梁刚度放大系数
模型2
按照弹性板6设计,不考 虑梁板相对偏移
模型3
按照弹性板6设计,考虑 梁板相对偏移
模型4
腰筋按构造配
按截面高宽比分配
完全由腰筋承担
首先,如果需要纵筋抗扭,则一定 选配至少上2下根筋腰完筋全,不即此负不选责考项受虑下扭,腰筋的面积不小于构造配 h w ≥ 4 5 0,m腰m筋才除配满腰足筋筋构的面造规积要定a求;s Y其a o次A , 同 时 不 小 于 按 比 例 , 如 果 根外据,构还造承选担出全分的部配腰的的筋受腰面扭筋积 面小 积 a s Ya o B 。
楼板施工图计算
➢ 忽略了暗梁刚度,只保留弹性板 的刚度。
注:柱上板带位置按虚梁方式建模,整体结构计算与楼板计算均忽略虚梁的刚度,两者在相同工况下的计算结果接近。
5
总结
➢ 在上部结构计算楼板时可以考虑楼板的真实轴力,将楼板按照拉弯或压弯 构件进行计算;
➢ 在楼板施工图中,只是将楼板按照纯受弯构件进行计算。 ➢ 但是当楼板的配筋由构造控制时,均是按照板类受弯构件的构造要求计算
➢ 荷载工况只包括恒载、活载、人 防三种工况。
注:如果需要在楼板施工图中,也考虑本层的 竖向构件刚度,可以选择相应的参数项。
4
? 整 体 计 算 方 式
整体计算方式与楼板施工图计算方式的差异
整体计算
➢ 按暗梁方式建模,则在整 体结构计算时,不仅包含 了弹性板的刚度,同时也 包含了暗梁的刚度。

yjk软件基础常见问题

yjk软件基础常见问题
Q1
一般来说,上部结构的底部的一层和基础相连。但是也有不等高嵌固的情形,如下图所示,左边单层框架设独立柱基,右边的主楼下设筏板。
对于上述不等高嵌固情形,应按3步操作:
1、在楼层组装时,与基础相连构件的最大底标高应设为3.6m(第2自然层层底标高)。
2、基础建模参数设置中,指定“与基础相连的楼层号输入方式”为普通楼层,楼层号填入2。
沉降量的计算过程:
回弹再压缩的计算过程如下:
Q23
YJK采用“荷载除以位移”的方法试算桩刚度:
局部抗浮计算模型,要点如下
1、承台作为防水板的固定支座,承台桩不发生位移
2、考虑三种荷载:防水板的自重,防水板的附加恒载,水浮力。考虑两种组合:标准抗浮组合(1.0恒-1.0浮)、基本抗浮组合(1.0恒-1.4浮)
3、防水板内的非承台桩,按弹簧考虑。弹簧刚度K取桩抗拉刚度。
整体抗浮计算模型,要点如下
计算书分四个部分
Q20
YJK中,按计算方法把承台分为以下3类
1、单柱承台
例如以下四种
2、复杂承台(多柱承台、墙下承台)
例如以下八种
3、筏板内的承台
第1类承台,各项计算遵循的规范条文如下
桩反力计算
桩基规范JGJ94-2008第5.1.1条
正截面受弯计算
桩基规范JGJ94-2008第5.9.2条
柱冲切验算
总结如下
1、采用哪种计算模型,取决于计算假定。认为承台处上部荷载足以抵抗防水板传递过来的水浮力,承台桩不可能发生竖向位移时,可采用局部抗浮计算。否则,应按整体抗浮计算。
2、采用局部抗浮模型时,防水板只发生局部弯矩,不发生整体弯曲。采用整体抗浮模型是,防水板上既有局部弯矩也有整体弯矩。因此,后者的配筋量一般比前者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有地下室依据选项,无地下室直接取1.5
03 按 主 柱 长 度 计 算 剪 切 刚 度
➢ 针对有层间梁的情况,软件默认按底段柱高度 计算,勾选该项则按串起来后的柱高度计算
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11
刚度比相关参数
04 结 构 所 在 地 区
➢ 如果结构所在地区为“广东” 且刚度比选项为 “仅按高规” 时,则软件自动按照《广东高规》 判断薄弱层
➢ 刚度比算法选择上海抗规剪弯刚度(单层模型施 加单位力)
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9
刚度比相关参数
01 层 刚 度 比 判 断 薄 弱 层 方 法
➢ 高规和抗规从严:按两种算法得到的较小值判断 薄弱层
➢ 仅按高规:按高规算法判断薄弱层(结构所在地 区为广东时,按照《广东高规》计算)
➢ 仅按抗规:按抗规算法判断薄弱层 ➢ 按上海抗规剪切刚度比:按上海抗规剪切刚度比算法判断薄弱层(结构所在地区为上海
算地下一层顶能否作为嵌固端时,采用剪切刚度 验算
➢ 大底盘结构:《高规》5.3.7不超过3跨,《抗规》 6.1.14不超过20m,可通过“围区统计”工具实 现
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8
刚度比算法及软件实现
剪弯刚度比(算法)
高位转换、上海抗规
e2
2H 1 1H 2
剪弯刚度比(软件实现)
➢ 转换层号在3层及以上(自动提取转换层上、下 部分楼层作为子结构,单独施加单位力)。判断 是否为高位转换时,扣除地下室。
时,自动切换为该选项) ➢ 不自动判断:仅输出刚度比,但不自动判断薄弱层 ➢ 按上海抗规剪弯刚度比:按上海抗规剪弯刚度比算法判断薄弱层
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10
刚度比相关参数
02 底 部 嵌 固 楼 层 刚 度 比 执 行 《 高 规 》 3 . 5 . 2 - 2
➢ 即针对规范规定:对结构底部嵌固层,该比值 不宜小于1.5
➢ 如果不带地下室,则自动按1.5控制。
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14
刚度比常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题
有层间梁时的层剪切刚度统计
➢ 软件目前对于被层剪力打断的柱,在统计剪切刚度时,按下段柱 计算剪切刚度并统计。由于柱被打断,柱高度减小,因此表现出 来为有层间梁楼层的剪切刚度大。
➢ 可以勾选“按主柱长度计算剪切刚度”。
上部结构常见问题 整体指标
2019.03
1
目录 CONTENT
01
刚度比
02
周期比
03
剪重比
04
位移比和位移角
05
层剪力和0.2V0等调整
06
层倾覆弯矩
07
楼层受剪承载力
08
刚重比
09
整体抗倾覆和零应力区计算
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新版放开内部参数
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3
新版放开内部参数
2
Vi i 1 Vi 1i
hi hi 1
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7
刚度比算法及软件实现
剪切刚度比(算法)
嵌固端判断、转换层在1、2层、上海抗规
e1
G1 A1 G2 A2
h2 h1
剪切刚度比(软件实现)
➢ 采用《高规》附录E.0.1公式计算 ➢ 柱子有截面高度修正系数 ➢ 结构所在地区选择上海、转换层号在1/2层、验
➢ 如果结构所在地区为 “上海” ,则刚度比判断薄 弱层选项自动切换为“上海抗规剪切刚度比”
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12
复杂工程
层刚度可能计算不准的情况
➢ 坡屋顶层、体育馆、看台、工业建筑等 ➢ 结构或者柱、墙不在同一标高 ➢ 本层没有楼板。。。
特殊情况的刚度比计算
➢ 框架结构上部只有两层(按两层的80%处理) ➢ 大底盘多塔结构(取底盘相连各塔楼刚度和) ➢ 连体结构(目前连体部分无法分塔,相当于和连体整体比较) ➢ 空间层(默认过滤)
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4
刚度比
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5
刚度比算法及软件实现
刚度 比
层间剪力与层间 位移之比 层间剪力与层间 位移角之比 剪切刚度比
剪弯刚度比
层间剪力与层间位移之比(软算件法实)现)
➢ 采抗用规整、体高模规型框计架算结结果构,、同高一规标准E.层0.2刚度可能不等。
➢➢ 对 如框 果架 计结 算地构震,作楼用层,与则其采相用邻地上震层工的况侧下向的刚计度算比结果。 γ 其1中可,按层式剪(力3是.5未.2-经1)调计整算的,层且地本震层剪与力相,邻可上参见 层 wz的q.比ou值t中不的宜输小出于,0.层7间,位与移相是邻按上节部点三质层量刚加度权平平均 均 方值 法的 计比 算值 得不 到宜 的小 ,于 该0层.8间位移没有输出。
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15
周期比
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16
周期比相关规范
01 如何确定第一扭转周期
➢ 《高规》3.4.5条文说明:扭转耦联振动的主振型,可通过计算振型方向因子来判断。 在两个平动和一个扭转方向因子中,当扭转方向因子大于0.5时,则该振型可认为是扭 转为主的振型。
剪弯刚度比
层间剪力与层间位移角之比(算软法件)实现)
➢ 软高件规实非现框同架“层结间构剪、力广与东层间高位规移之比”,只是考虑
➢ 对 层框 高架 修-正剪力墙、板柱-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 框架-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楼层与其相邻上 层的侧向刚度比γ2可按式(3.5.2-2)计算,且本 层与相邻上层的比值不宜小于0.9;当本层层高大 于相邻上层层高的1.5倍时,该比值不宜小于1.1; 对结构底部嵌固层,该比值不宜小于1.5
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13
刚度比常见问题
矩形平面框架结构,两个方向的剪切刚度相同
➢ 剪切刚度按《高规》E.0.1计算,与柱截面尺寸、高度相关,如果 是方柱且两个方向高度相同,则两个方向的剪切刚度是相同的。
带地下室且地下一层作为嵌固层时,刚度比是否按照1.5执行
➢ 对于非框架结构,《高规》3.5.2-2条规定:“对结构底部嵌固层, 该比值不宜小于1.5。”对于带地下室工程,当地上1、2层为相同 标准层时,按该条规定执行楼层常被判断为薄弱层。有的工程师对 该条规定有异议。目前软件提供该参数来控制带地下室工程的地上 一层刚度比计算方法,默认不勾选。
➢ 如果不计算地震,则采用风荷载的计算结果。
➢ 如 非 移果 强 均用 刚 采户 ” 用选 , 强择 软 刚“ 件 模整 对 型1 体 计 下指 算 的VVii标 层 结1计刚果i1i算度计采的算用层。强间刚剪,力其与他层计间算位
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6
刚度比算法及软件实现
刚度 比
层间剪力与层间 位移之比 层间剪力与层间 位移角之比 剪切刚度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