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石学重点内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沉积岩(sedimentary rock)是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之一。

它是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份,通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2、沉积岩石学(sedimentary petrology)是研究沉积岩(物)的物质成份、结构构造、分类及其形成作用,和沉积环境和散布规律的一门科学。

3、风化作用(weathering)是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温度转变、大气、水、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转变的一种作用。

4、阻碍造岩矿物风化稳固性的因素:与它们的结晶温度有关;与其化学成份的化学活泼性(主若是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关;与其晶体构造特点及化学键强度有关。

5、母岩风化的时期性:破碎时期(碎屑时期);饱和硅铝时期;酸性硅铝时期(粘土型风化作用);铝铁土时期(红土型风化作用)。

6、母岩风化产物的类型:碎屑残留物质,母岩的岩石碎屑或矿物碎屑,是碎屑沉积岩的要紧原始物质;新生成的矿物,是在化学风化作用进程中新生成的一些矿物,是组成粘土岩及其他沉积岩的要紧原始物质;溶解物质,主若是指在化学风化进程中被溶解的那些成份,形成化学岩、生物化学岩或生物岩。

7、层流(laminar flow)一种缓慢流动的流体,流体质点作有条不紊的平行线状运动,彼此不相掺混。

紊流(turbulent flow)一种充满了漩涡的急湍流动的流体,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极不规那么,其流速大小和流动方向随时刻而转变,彼此彼此掺混。

雷诺数(Re) = 惯性力/ 粘滞力= V2d2ρ/Vdμ = Vdρ/μ V—水的流速,d—颗粒直径,ρ—水的密度,μ—动力粘滞系数
佛罗德数Fr = 惯性力/ 重力= V2 / Lg
8、牵引流(Traction current)—符合牛顿流体定律的流体。

其搬运机制是流体动能
拖曳牵引沉积物一路运动,如河流、风流和波浪流等。

沉积物重力流(Gravity flow)—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流动的弥散有大量沉积物的高密度流体。

9、牵引流的搬运力包括推力和载荷力;推力(牵引力)与流速有关;载荷力(负荷
力)与流量有关。

推力大不必然负荷力大,反之亦然。

牵引流搬运方式:溶解载荷、悬移载荷、推移载荷或床沙载荷。

重力流(为密度流)搬运的驱动力要紧起因于重力,搬运方式为悬移载荷。

10、
①颗粒开始搬运水流速度大于继续搬运流速
②直径为的颗粒所需的开始搬运流速最小,而且与沉积临界流速相差也不大,
说明砂粒质点在被流水搬运时很活跃,容易搬运,也容易沉积,故呈跳跃式前进。

③直径大于2mm的颗粒,其搬运与沉积的流速接近,但二者都是随着粒径增大
而增加,故砾石不能长距离搬运,沿河底呈转动搬运。

④直径小于的颗粒,开始搬运的流速与继续搬运流速相差专门大,因此粉砂和
粘土物质一经搬运,就呈悬浮状态不易沉积,而沉积后又不易搬运。

1一、
当流动强度为P时,它所能转动的砾石最大粒径为8cm,同时所悬浮的颗粒最大粒径为。

当流动强度略小于P时,可使粒径为8cm和的砾石同时沉积,从而形成双众数的砾岩。

当流动强度在P周围反复变更时,那么可能形成粗、细砾石沉积的互层,其平均粒度别离为8cm和。

若是流动强度急剧减少,那么可能造成份选极差的多众数的砾、砂、粉砂和泥的混合沉积物。

沉积1mm砂粒所需的流动强度要比沉积7cm砾石所需强度小得多,因此,在平均粒度为7cm的砾石沉积的孔隙中所充填1mm的砂,不可能是同时沉积物。

1二、沉积分异作用(Sedimentary Differentiation)母岩的风化产物在搬运和沉积进程中依照本身特性,在外部条件的阻碍下,依照必然顺序别离堆积在必然程度上是能够分开的地表沉积带内。

13、机械沉积分异作用(mechanical sedimentary differentiation)碎屑物质在搬运和沉积进程中,当介质运动的速度和运移的能力在必然的方向上作有规律的转变时,它们也相应依照颗粒大小、密度和形状发生分异,依次沉积。

14、正常沉积作用:正常情形或条件下发生的搬运和沉积作用,这一作用进程是缓慢的、均变的。

事件沉积作用:指事件性的、阵发性的或灾变性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这种作用的发生和进展可能是刹时的、短暂的,但其作用进程是快速的。

1五、成份成熟度:指以碎屑岩中最稳固组分的相对含量来标志其成份的成熟程度。

1六、沉积构造(sedimentary structure)是指沉积岩各组成部份的空间散布和排列方式,它是沉积物在沉积期或沉积以后由物理作用、化学作用、生物作用在沉积物内部或沿着沉积物与流体界面所形成的。

17、波痕(ripple mark)是风、水流或波浪等介质的运动,在沉积物表面所形成的一种波状起伏的层面构造。

流水波痕(current ripple)成因:由定向流动的水流形成,见于河流和存在有底流的海、湖近岸地带。

特点:波峰波谷均较圆滑,呈不对称状,RSI>2,RI>5(8~15),陡坡偏向指示水流方向。

浪成波痕(wave ripple)成因:由波浪作用于沉积物表面所形成的,也称为摆动波痕,常见于海、湖浅水地带。

特点:波峰尖锐、波谷圆滑、形状对称,RSI≈1,RI=4~13(多为6~7)。

风成波浪(aeolian ripple)成因:由定向风形成的,常见于沙漠、海或湖的滨岸沙丘沉积中。

特点:呈不对称状(极不对称),不对称度比流水波痕更大,RI=10~70,陡坡偏向与风向一致。

意义:(1)依照波痕类型能够了解岩石形成条件
(2)不对称波痕指示介质的流动方向
(3)浪成波痕可指示地层的顶底
(4)海、湖波痕在平面上的散布有平行滨线的趋势
1八、层理(bedding)岩石性质沿垂向转变的一种层状构造,它能够通过矿物成份、结构、颜色的突变和渐变而显现出来。

1九、水平层理和平行层理一起点:特点:纹层呈直线状互相平行,而且平行于层面。

不同点:水平层理(horizontal bedding)要紧产于泥质岩、粉砂岩和泥晶灰岩中,是在比较弱的水动力条件下,由悬浮物沉积而成。

出此刻低能环境中,如深湖、泻湖、深海等环境。

平行层理(parallel bedding)要紧产于砂岩中,是在较强的水动力条件下,高流态中由平坦的床沙迁移而成的。

一样出此刻急流或高能环境中,如河道、湖岸、海滩等环境。

20、板状交织层理:层系之间的界面为平面而且彼此平行。

大型板状交织层理在河流沉积中最为典型。

楔状交织层理:层系之间的界面为平面,但不相互平行,层系厚度转变明显呈楔形。

常见于海、湖浅水地带及三角洲地域。

槽状交织层理:层系底界为槽形冲洗面,纹层在顶部被切割。

多见于河流环境中。

2一、叠瓦状构造(imbricated structures)主若是指扁平砾石在流水的作用下均向同一方向排列的现象。

2二、结核是岩石中自生矿物的集合体。

类型:同生结核:与沉积作用同时形成的,结核不切穿层理,而是层理绕过结核呈弯曲状。

成岩结核:成岩时期物质从头分派的产物。

它既能够切穿层理,又可见层理绕过结核呈弯曲状。

后生结核:形成于沉积物固结成岩以后,常沿裂隙带和层理散布,故它切穿层理而无层理弯曲现象。

23、克里宁的3个端元:石英+硅质岩屑(代表岩石成熟度);长石+高岭石(代表母岩性质);云母+绿泥石(表示构造变更强度)缺点:没有考虑岩屑,而很多云母和绿泥石常常是在成岩和后生时期由粘土矿物转变而成的,并非原生陆源物质。

福克的3个端元:石英+硅质岩(Q)—表示沉积来源;长石+火成岩屑(F)—表示火成来源;云母+变质岩屑(M)—表示变质来源缺点:(1)把云母看成都是变质成因的;(2)把岩屑分成火成及变质两类,复杂化。

吉尔伯特的砂岩分类:粘土基质>10%的,分选不行的混杂砂岩—杂砂岩;粘土基质<10%的,分选良好的纯净砂岩—砂屑岩缺点:部份砂岩类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裴蒂庄:基质>15%的——杂砂岩;基质<15%的——砂屑岩;再以砂岩的要紧碎屑组分石英(Q)、长石(F)、岩屑(R)为三个端元,进一步分类和命名。


点:不强调杂基反映介质流动条件这一成因因素,没有正确限定杂基的概念。

24、(1)石英砂岩是高度成熟的砂岩,它是风化作用、分选作用和磨蚀作用持续较久和深化的终极产物。

它的产出需要稳固的大地构造条件和砂的多旋回沉积作用。

母岩:多数人以为石英砂岩不可能直接来源于花岗岩的风化,而是来自于先前存在的砂岩,也确实是说,它们是多次长期改造、再沉积的结果。

沉积环境:要紧产于海洋环境(滨岸)。

构造环境:要紧发育在稳固的地台区,标志着稳固的大地构造环境,基准面的夷平作用,长期的风化作用和持续稳固的高能沉积环境。

(2)长石砂岩的形成在专门大程度上取决于母岩成份,第二是构造条件和气候条件。

母岩(物质基础):要有富含长石的母岩,如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等。

有利于母岩崩解条件:构造条件、气候条件
构造条件:在构造活动比较强烈的地域,形成高差较大的地形起伏,花岗质基底隆起,相邻地带发生沉陷,从而使母岩蒙受到猛烈侵蚀、快速堆积。

气候条件:一样为极为干旱或严寒的气候条件;温湿气候条件也有长石砂岩的堆积。

(3)岩屑砂岩的形成条件与长石砂岩大体类似,需要有利于不稳固物质产生和沉积的条件,即强烈的物理风化和近源快速堆积。

2五、火山碎屑岩(Pyroclastic rocks):由火山暴发所产生的同期火山碎屑物质(火山碎屑含量大于50%)经空气、水等介质的搬运、堆积、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2六、方解石矿物体系中:文石、高镁方解石、低镁方解石
白云石矿物体系中:白云石、原白云石。

27、内碎屑成因:主若是沉积盆地中沉积不久的、半固结或固结的碳酸盐岩岩层,受波浪、潮汐水流、风暴等的作用,破碎、搬运、磨蚀、再沉积而成的。

2八、鲕粒成因:卡罗兹两个操纵因素:搬运水流的强度和成鲕环境中的水的动荡程度。

水动荡强度> 搬运水流的强度形成正常鲕或表皮鲕
水动荡强度介于最大和最小颗粒的搬运水流的强度鲕粒多为表皮鲕。

水动荡强度< 搬运水流的强度无鲕粒形成
2九、福克分类优势:一、把碎屑岩的结构观点系统地引进到碳酸盐岩分类方案中;二、第一提出异化颗粒和异样化学岩的观点,从而打破了石灰岩的陈腐一统的“化学岩”的概念。

3、创建了一套全新的石灰岩结构分类和术语系统。

缺点:一、三端元中“亮晶”不是独立的组分,2、分类中未考虑重结晶作用。

3、综合分类表中“清规诫律”太多,制造了没必要要的人为的麻烦。

4、利用了非描述性的成因术语,
30、邓哈姆的分类优势:一、简明扼要,有高度的归纳性。

二、与福克的分类相较,增加了一类结晶碳酸盐岩。

缺点:术语系统比较别扭和欠严谨,如“泥岩”易与粘土岩中的“泥岩”相混;在四类颗粒-泥岩岩石中无确切的定量标志。

3一、毛细管浓缩作用——准同生白云化作用在现代热带地域的潮上带,刚沉积不久的表层沉积物,主若是文石。

这些沉积物仍是疏松的,其粒间充满着水。

这些粒间水,在开始时期是正常的海水。

由于气候干热,蒸发作用强烈,这些粒间水就不断地向空气中散发。

与此同时,海水又通过毛细管作用,源源不断地补充到这些疏松的沉积物的颗粒之间。

久而久之,这些粒间水的含盐度就变大了,正常的海水就变成了盐水。

从这种盐水中第一沉淀出来的是石膏,也可能还有一
些其他盐类矿物。

石膏的沉淀使粒间水或表层积水的Mg/Ca比率大大提高。

正常海水的Mg/Ca约为3:1-4:1,而干热地域潮上地带表层沉积物的粒间水或表层积水,其Mg/Ca可达20:1,乃至更高。

这种高镁的粒间盐水或表层水常常与文石颗粒相接触,将不可幸免地使文石被交代,被白云化,使文石转化为白云石。

3二、回流渗透白云石化作用在潮上地带形成的高镁粒间盐水,当其对表层沉积物的白云化大体完了时,产生这种高镁盐水的地质条件还仍然持续存在,那么多余的高镁盐水必然会向下回流。

这种向下回流渗透的高镁盐水,在其穿过下伏的碳酸钙沉积物或石灰岩时,必然会使它们发生白云石化,从而形成白云岩或部份白云化的石灰岩。

33、成岩作用的要紧类型:溶解作用,矿物的转化作用,重结晶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压实及压溶作用。

34、相是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点的综合。

沉积相模式:以相序递变规律为基础,以现代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特点的研究为依据,从大量的研究实例中,对沉积相的发育、演化加以高度的归纳,归纳出带有普遍意义的沉积相的空间组合形式。

沉积体系:受同一物源和同一水动力系统操纵的、成因上有内在联系的沉积体或沉积相在空间上有规律的组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