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

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人类认识地球过程,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②①③
D. ③①②
2.读图,下列对地球仪解读正确的是()
A. 地轴会随地球的运动而发生改变
B. 地轴是真实存在于地球中的轴线
C. 北回归线是指示东西方向的纬线
D. 赤道是条经线,它的形状是半圆
3.地球自转方向,正确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即指昼夜平分。

请问这里所描述的现象可能出现在()
A. 夏至
B. 大雪
C. 冬至
D. 秋分
5.下列属于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
A. 昼夜更替
B. 北京四季分明
C. 远去的船只逐渐消失
D. 太阳东升西落
6.读图,下列关于中国地图和北京市地图,描述正确的是( )
A. 中国地图的图上信息更详细
B. 中国地图的比例尺较大
C. 北京地图的图上信息更简略
D. 北京市地图比例尺较大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7. 图中山峰的高度可能是( ) A. 550米 B. 620米 C. 700米
D. 750米 8. 某市举办攀岩比赛,你认为比赛的
地址应选在( ) A. 从A 到D B. 从A 到B C . 从D 到B
D. E 处
9.小明从昆明市中心去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参加第五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下列可以帮助他到达目的地的地图是( )
A. 昆明市交通图
B. 云南省行政区划图
C. 中国行政区划图
D. 昆明市地形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图中,大洲名称依次排列正确的是()
A. 非洲大洋洲亚洲北美洲
B. 南美洲欧洲北美洲非洲
C. 北美洲大洋洲亚洲南美洲
D. 非洲欧洲亚洲南美洲
11. 亚欧两大洲组成地球上最大的大陆,下列是它们之间分界线的是()
A. 土耳其海峡
B. 巴拿马运河
C. 苏伊士运河
D. 直布罗陀海峡
12. ①④两大洲之间隔着巨大的海洋,但是两大洲都分布着相同的物种——鸵鸟和海牛,这是因为()
A. 海陆在不断变迁
B. 大陆在漂移
C. 两个物种都具备长途迁徙的能力
D. 地壳在不断上升与下降
13.东日本大地震(2011年3月11日)是日本观测史上最大的地震,强大的震动将整个地球的轴心移动了4到10英寸。

日本多震的原因是()
A. 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 日本是个多山的国家
C. 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D. 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活跃
14.在楼房里遇到地震时,正确避震的方法是()
A. 从窗口逃生
B. 躲在窗下
C. 乘电梯下楼
D. 躲在三角区域
15.“瑞雪兆丰年”所反映的天气是()
A. B. C. D.
16.某年1月某日,云南省4个地州市空气污染指数:昆明53、大理24、丽江46、曲靖60。

这些州市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A. 昆明
B. 大理
C. 丽江
D. 曲靖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7. 左图所示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的总趋势是()
A. 由南向北递减
B. 由南向北递增
C. 由南向北先增后减
D. 由南向北先减后增
18. 右图是亚洲某地观测站一日内观测到的4次气温值,观测到记录②是当地的()
A. 8时
B. 12时
C. 14时
D. 20时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9. 造成西安和东京降水差异的原因是()
A. 纬度因素
B. 地形因素
C. 海陆因素
D. 人类活动
20. 西安降水的季节分布特点是()
A. 夏季多雨
B. 全年少雨
C. 全年多雨
D. 夏季少雨
21. 甲岛屿全年高温多雨,下列生活物品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A. 加湿器
B. 烤火器
C. 雪地靴
D. 雨具
22.下列古诗,描绘气候的一项是()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D.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3. 生活在②半岛南部的人们,主要是()
A. 黑种人
B. 黄种人
C. 白种人
D. 混血种人
24. ①半岛的清真寺所属的宗教是()
A. 基督教
B. 佛教
C. 伊斯兰教
D. 犹太教
25. 影响图中聚落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B. 河流
C. 气候
D. 政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50分)
26.【学以致用】
2019年元旦,小明到就读过的小学游玩。

回来之后,小明结合所学的知识画了一张“昆明市某小学校园平面图”。

(注:昆明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1)利用图中比例尺,小明很快得出教学楼1的长度约_______米。

(2)小明课间喜欢到小河边走走,由图可知,小河的流向是_______。

(3)小明得知学校周边的雨花路和文兴路的道路中心线刚好位于25°纬线和102°经线上。

由此可知图上A 点的地理坐标经度是_______,纬度是_______。

(4)为了能够准确画出平面图上的指向标,参观时小明最应该携带的工具是()
A指南针B铅笔C笔记本D钥匙
27.【亲近自然】
小明周末计划去郊游,提前拿到了目的地的地图,请你提前帮他做一些攻略。

(1)小明计划到宏寺参观,两条小道①和②中坡度较缓的是_____,原因是_____。

(2)小明准备站在A处观景台上环顾四周景色。

下列场景确定小明不能看到的是()
A山顶上的寺庙建筑
B景区里拥挤的人群
C镜湖水面碧波荡漾
D开挖化石的考古现场
(3)你发现小明准备的地图中缺少了地图三要素中的_______。

(4)小明打算参观化石区,化石区所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该部位_______(能/不能)发育河流,该区域发现了三叶虫化石,说明这片区域曾是_______(海洋/陆地)。

28.【探秘地球】
左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大约为15天。

(1)左图中地球的公转方向是_______,地球公转到夏至日的日期是每年的_______前后,此时,太阳直射_______(纬线)。

(2)右图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图中的昼夜状况与左图中的_______(节气)一致,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看到昼夜在_______ (更替/不变)。

(3)右图中A点和B点同位于赤道上,_______点先迎来日出。

(4)读左图,推算地理期末考试当天(1月10日)处在()两个节气之间。

A立秋——处暑B小寒——大寒C寒露——霜降D清明——谷雨
(5)读左图,从立夏到夏至这段时期内,下列昆明的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A白昼越来越短B天气越来越冷C正午物影越来越短D降水越来越少
29.【环游世界】
根据下列两幅图中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的气候类型A是_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纬线)附近,气候类型B是_______,根据右图可知地中海的面积在不断_______。

(2)右图中,红海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丁_______之间的张裂边界,面积在不断扩大。

(3)左图中,从休斯顿出发的游轮到达基多的最短航线是:从休斯顿出发经过甲_______(大洋)穿过丙_______(运河),到达乙_______(大洋)最终到达基多。

30.【晓世界人口,看世界发展】
(1)根据德国与印度两国出生率与死亡率的统计,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的是_____(国家),根据人口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一般关系,可知_____(国家)经济水平更高。

(2)根据所提供的信息,未来德国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是_______,对此,德国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是_______。

(3)两国所处区域都是世界人口密集区,根据两国(①②)在图上的
位置推断,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中低纬/高纬)沿海平原地区,图中A 、B 属于人口稀疏区的是_______(字母)。

31.【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材料一: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种植国,种植面积近五千万公顷,气候是其能够大面积种植水稻的主要原因之一。

材料二:2018年5月3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带领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在中东迪拜沙漠里种水稻,最高亩产超过500公斤。

这是全球首次在沙漠实验种植水稻取得成功。

(1)据印度气候资料图分析,印度能够大面积种植水稻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但是这种气候降水年际变化大容易引发_______(自然灾害),使印度水稻产量不稳定。

(2)由材料可知,在迪拜种植水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_______资源,结合所给的迪拜气候资料图,这里是_______气候,该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

(3)据所学知识可知,回归线附近降水特点是_______,那么大洋洲A 、B 两地区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

32.【融会贯通】 (1)云岭之南
云南位于祖国西南边陲,又称“云岭之南”。

云岭最高峰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为云南
省最高峰。

云南最低点海拔76.4米,在河口县境内南溪河与红河交汇的中越界河处。

云南省的行政中心是昆明市。

云南省地图可知,云岭位于昆明的_______(方向)。

昆明市中心海拔约1891米,年平均气温16.5℃,被称为“春城”即“四季如春”,但是梅里雪山峰顶却终年积雪,原因是_______。

(2)层峦叠嶂之境
云南省地形复杂多样,由云南省主要地形构成图可知,云南的地形以_______为主,海拔较高的山区形成了独特的_______(气候类型)。

云南省大部分人口分布在坝子地区,坝子意为山间小盆地,是农业兴盛、人口稠密的经济中心。

请你运用学习过的知识,分析云南省人口、经济、农业多分布于坝子地区的原因是_______。

(3)彩云之南,旅游天堂
在云南省地图中,北回归线以南的A是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有多样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其自然风光以_______(五带)景观为主。

除此之外西双版纳傣族的泼水节是当地最重要的宗教节庆,结合图20请你推断,这个宗教是_______。

由于西双版纳气候湿热,因此房屋建造也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色,下列属于当地特色民居的是()
A甲B乙C丙D丁
(4)文化的发展与保护
《世界遗产》是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而创办的。

云南已有三江并流、丽江古城、石林、哈尼梯田和澄江化石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下列关于文化遗产描述错误的是()
A文化遗产具有历史研究价值B应正确处理好古城的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C文化遗产具有文化审美价值D古城类的遗产没有实用价值,应该拆旧建新
答案与解析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

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人类认识地球过程,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②①③
D. ③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先是古代人们提出的②“天圆地方”说,再到①近代麦哲伦的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最后到了③现代社会的卫星技术能够清晰地看出地球的形状,故选C。

2.读图,下列对地球仪解读正确的是()
A. 地轴会随地球的运动而发生改变
B. 地轴是真实存在于地球中的轴线
C. 北回归线是指示东西方向的纬线
D. 赤道是条经线,它的形状是半圆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地球仪可以看出,地球始终指向北极星,不会随地球运动而发生改变,故A错误。

地轴是人们假想的转动轴,在地球上并不真实存在,故B错误。

北回归线是指示东西方向的纬线,故C正确。

赤道是条纬线,是地球上最大的纬线圈,故D错误。

故选C。

3.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B
【解析】
【详解】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侧面看是从左向右运动,在北极上空看是按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是按顺时针方向,故选B。

4.《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即指昼夜平分。

请问这里所描述的现象可能出现在()
A. 夏至
B. 大雪
C. 冬至
D. 秋分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目可知,这种现象是昼夜平分,寒暑相平,说明这一天是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是天气开始转凉的开始,是秋分日,故选D。

5.下列属于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
A. 昼夜更替
B. 北京四季分明
C. 远去的船只逐渐消失
D. 太阳东升西落
【答案】B
【解析】
【详解】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会产生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和五带的划分,昼夜更替和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远去的船只逐渐消失是与地球形状有关,故选B。

6.读图,下列关于中国地图和北京市地图,描述正确的是()
A. 中国地图的图上信息更详细
B. 中国地图的比例尺较大
C. 北京地图的图上信息更简略
D. 北京市地图比例尺较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中国地图的图上信息更简略,北京市的地图信息更详细;中国地图的比例尺更小,北京市的比例尺更大,故选D。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7. 图中山峰的高度可能是()
A. 550米
B. 620米
C. 700米
D. 750米
8. 某市举办攀岩比赛,你认为比赛的地址应选在()
A. 从A到D
B. 从A到B
C. 从D到B
D. E处
【答案】7. B 8. D
【解析】
【7题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100米,所以图中的山峰海拔范围是在600-700米之间,故选B。

【8题详解】
攀岩一般在陡崖处进行,要在上图举行攀岩比赛,应该选择在图中E处,因为此处由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是陡崖地形,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有关知识。

9.小明从昆明市中心去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参加第五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下列可以帮助他到达目的地的地图是()
A. 昆明市交通图
B. 云南省行政区划图
C. 中国行政区划图
D. 昆明市地形图
【答案】A
【解析】
【详解】地图的种类很多,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地图,如想在昆明市中心去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应该选择的地图是昆明市交通地图,故选A。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图中,大洲名称依次排列正确的是()
A. 非洲大洋洲亚洲北美洲
B. 南美洲欧洲北美洲非洲
C. 北美洲大洋洲亚洲南美洲
D. 非洲欧洲亚洲南美洲
11. 亚欧两大洲组成地球上最大的大陆,下列是它们之间分界线的是()
A. 土耳其海峡
B. 巴拿马运河
C. 苏伊士运河
D. 直布罗陀海峡
12. ①④两大洲之间隔着巨大的海洋,但是两大洲都分布着相同的物种——鸵鸟和海牛,这是因为()
A. 海陆在不断变迁
B. 大陆在漂移
C. 两个物种都具备长途迁徙的能力
D. 地壳在不断上升与下降
【答案】10. D 11. A 12. B
【解析】
【10题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四个大洲中,①是世界第二大洲-非洲,②是海岸线曲折的欧洲,③是世界第一大洲-亚洲,④是世界第四大洲的南美洲,故选D。

【11题详解】
亚欧两大洲同处一个亚欧大陆,两大洲的分界线自北向南分别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亚非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故选A。

【12题详解】
①非洲、④南美洲两大洲虽隔着巨大的大西洋,但两大洲分布着相同的物种,且两种动物都不能长途飞行和远洋游泳,说明两块大陆曾经连在一起,后来由于大陆漂移而形成了目前的两块大陆,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世界各大洲及海陆变迁有关知识。

13.东日本大地震(2011年3月11日)是日本观测史上最大的地震,强大的震动将整个地球的轴心移动了4到10英寸。

日本多震的原因是()
A. 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 日本是个多山的国家
C. 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D. 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活跃
【答案】A
【解析】
【详解】日本因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即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而成为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国家,每年有感觉的地震超过1500多次,故选A。

14.在楼房里遇到地震时,正确避震的方法是()
A. 从窗口逃生
B. 躲在窗下
C. 乘电梯下楼
D. 躲在三角区域
【答案】D
【解析】
【详解】地震是一种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难预测性和破坏性大的特点,当地震发生时,如果在楼房里不能及时离开,可以躲在三角区域,其他三种做法是错误的,故选D。

15.“瑞雪兆丰年”所反映的天气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瑞雪兆丰年”说的是当年如果下了大雪,降雪量大,来年一定会有大丰收,以上四种天气预报符号中,A表示的是阴天,B表示的是多云天气,C表示的是大雪天气,D表示的是大雨天气,故选C。

16.某年1月某日,云南省4个地州市空气污染指数:昆明53、大理24、丽江46、曲靖60。

这些州市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A. 昆明
B. 大理
C. 丽江
D. 曲靖
【答案】B
【解析】
【详解】空气质量的好与差通常是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指数越大表示的空气质量越差,指数越小表示空气质量越好,由题目可知,云南省的四个地级市中,大理的污染指数最小,是空气质量最好的,故选B。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7. 左图所示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的总趋势是()
A.由南向北递减
B. 由南向北递增
C. 由南向北先增后减
D. 由南向北先减后增18. 右图是亚洲某地观测站一日内观测到的4次气温值,观测到记录②是当地的()A. 8时 B. 12时 C. 14时 D. 20时【答案】17. A 18. C 【解析】【17题详解】由左图气温分布图可以看出,该区域的气温分布是由南向北递减,这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导致的,由南向
北纬度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故选A。

【18题详解】
气温的日变化包括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图中记录②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是在一天中的14时记录的,这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气温的分布及变化。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9. 造成西安和东京降水差异的原因是()
A. 纬度因素
B. 地形因素
C. 海陆因素
D. 人类活动
20. 西安降水的季节分布特点是()
A. 夏季多雨
B. 全年少雨
C. 全年多雨
D. 夏季少雨
21. 甲岛屿全年高温多雨,下列生活物品使用频率最高的
是( )
A. 加湿器
B. 烤火器
C. 雪地靴
D. 雨具
【答案】19. C 20. A 21. D
【解析】
【分析】
根据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地形地势因素和人类活动等,进行分析解答。

【19题详解】
读图可知,西安、东京两地纬度位置相差不大,但东京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因此降水多,且夏季气温较低,冬季气温较高;西安位于内陆地区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少,且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C 正确。

故选C 。

【20题详解】
西安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分布特点是:夏季多雨,冬季干旱,A 正确。

故选A 。

【21题详解】
甲岛屿位于东南亚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生活物品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雨具,D 正确。

故选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亚洲的气候特点。

22.下列古诗,描绘气候的一项是( )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D.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答案】B
【解析】 【详解】天气与气候都是表示某地区大气运动状况,区别在于,天气表示的是短时间内的大气运动状况,气候表示的是长时间内的大气运动状况,以上四句话中,只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描述的是长时间的气候特征,其他三句描述的是天气特征,故选B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3. 生活在②半岛南部的人们,主要是()
A. 黑种人
B. 黄种人
C. 白种人
D. 混血种人
24. ①半岛的清真寺所属的宗教是()
A. 基督教
B. 佛教
C. 伊斯兰教
D. 犹太教
25. 影响图中聚落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B. 河流
C. 气候
D. 政策
【答案】23. A 24. C 25. B
【解析】
【23题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②是位于南亚的印度半岛,该半岛南部的人种以黑色人种为主,故选A。

【24题详解】
①是位于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该半岛上的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所处可见的是清真寺,故选C。

【25题详解】
由图可以看出,图中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因为河流沿岸有充足的水源,便利的交通以及肥沃的土壤等,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亚洲的有关知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50分)
26.【学以致用】
2019年元旦,小明到就读过的小学游玩。

回来之后,小明结合所学的知识画了一张“昆明市某小学校园平面图”。

(注:昆明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1)利用图中比例尺,小明很快得出教学楼1的长度约_______米。

(2)小明课间喜欢到小河边走走,由图可知,小河的流向是_______。

(3)小明得知学校周边的雨花路和文兴路的道路中心线刚好位于25°纬线和102°经线上。

由此可知图上A 点的地理坐标经度是_______,纬度是_______。

(4)为了能够准确画出平面图上的指向标,参观时小明最应该携带的工具是()
A指南针B铅笔C笔记本D钥匙
【答案】(1). 56—64 (2). 自西北流向东南(注:左上流向右下不给分) (3). 102°E(东经102°)(4). 25°N(北纬25°) (5). A
【解析】
【分析】
地图是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包括方向、比例尺、注记和图例,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地图。

【详解】(1)由图中比例尺可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40米,教学楼1的图上距离约1.5厘米,实际长度约60米。

(2)由图中指向标可知,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北流向东南。

(3)图中A点正好位于雨花路和文兴路的交汇处,可以看出,A点的坐标是102°E、25°N。

(4)要准确画出图上的指向标,参观时小明最应该携带的工具是指南针,故选A。

27.【亲近自然】
小明周末计划去郊游,提前拿到了目的地的地图,请你提前帮他做一些攻略。

(1)小明计划到宏寺参观,两条小道①和②中坡度较缓的是_____,原因是_____。

(2)小明准备站在A处观景台上环顾四周景色。

下列场景确定小明不能看到的是()
A山顶上的寺庙建筑
B景区里拥挤的人群
C镜湖水面碧波荡漾
D开挖化石的考古现场
(3)你发现小明准备的地图中缺少了地图三要素中的_______。

(4)小明打算参观化石区,化石区所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该部位_______(能/不能)发育河流,该区域发现了三叶虫化石,说明这片区域曾是_______(海洋/陆地)。

【答案】(1). ①(2). 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3). D (4). 比例尺(5). 山谷(6). 能(7). 海洋
【解析】
【分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山谷为集水线,能形成河流,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

【详解】(1)读图可知,①处坡度较缓,因为此处等高线稀疏。

(2)由于受到山顶的阻挡,在A处观景台无法看到开挖化石的考古现场,其他的建筑山顶寺庙、景区拥挤的人群、镜湖都没有障碍物阻挡都可以看到,故D符合题意。

(3)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小明准备的地图中缺少比例尺。

(4)小明打算参观化石区,化石区所处的地形部位等高线都向高处凸出,判断为山谷,山谷能汇水,能发育成河流,该区域发现了三叶虫化石,三叶虫是海洋生物,说明这片区域曾是海洋。

28.【探秘地球】
左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大约为15天。

(1)左图中地球的公转方向是_______,地球公转到夏至日的日期是每年的_______前后,此时,太阳直射_______(纬线)。

(2)右图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图中的昼夜状况与左图中的_______(节气)一致,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看到昼夜在_______ (更替/不变)。

(3)右图中A点和B点同位于赤道上,_______点先迎来日出。

(4)读左图,推算地理期末考试当天(1月10日)处在()两个节气之间。

A立秋——处暑B小寒——大寒C寒露——霜降D清明——谷雨
(5)读左图,从立夏到夏至这段时期内,下列昆明的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A白昼越来越短B天气越来越冷C正午物影越来越短D降水越来越少
【答案】(1). 自西向东(逆时针)(2). 6月22日(3). 北回归线(23.5°N)(4). 冬至(5). 更替(6). B (7). B (8). C
【解析】
【分析】
根据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进行分析解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