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int break观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oint break观后感
我对于这部电影的理解是阶段性的,有意思的是,第一次看和最后一次看,吸引我的点大相径庭,却让我对电影的评价越来越高。
第一次去电影院看的时候,我并没有对这部演员都不认识、介绍并不吸引人的电影抱什么期待,真的要说电影中的一丝丝熟悉感,仅仅源于饰演Pappas的演员参演过另一部我很喜欢的电影亚瑟王。
然而就像很多看完之后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一样,我的肾上腺素从电影一开始后就被激发,一直到片尾曲放完还不能平静。
如果说别的电影在看完全片之后还不离场是为了等彩蛋,这部电影我坐到最后一个离开完全是因为无法平复的心情。
没错,几乎连续不间断的极限运动场景配合壮丽的大自然以及极其应景的音乐,让我对它留下了一个深刻的第一印象。
从头到尾说说这部电影吧。
开场的极限摩托+歌曲[Runaway]做了一个完美的开头,我是一个从不关注也不了解极限运动的人,可以说开头这一首歌的时间让我对这项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及把电影看下去的欲望。
这一片段的最终,Utah的好兄弟坠崖身亡,成为了影响Utah往后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紧接着是7年后,Utah进入了FBI,由于7年前的事故,Utah希望远离那个极限自由的世界,花了7年重新去读书学习进入FBI纪律部队,
但极限运动的情节始终流淌在他血液中,这是无法被抹去的。
他想象出最近的几次犯罪是互相联系的,并且引出了贯穿全片的一个概念——尾崎八项。
由于纯粹的想象站不住脚,警官派他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查找线索。
这一部分叙事过程简洁明了,没有多余的画面和对白,也直接导致了Utah 与Bohdi一伙人的遇见。
由于八项中的前两项被一笔带过,第三项在FBI剧情中通过回放简要提到,第四项冲浪便成为全片第一处亮点。
Utah抢了Bohdi的浪,Bohdi 为了回去救他而导致失败了这项挑战。
整个过程尽显极限冲浪的美感与海水浪花的净透,很难想象这一切都是实景实拍。
事后在游船上的Party,电影中剩余的角色一一登场。
很有意思的是,这里除了Bohdi以外的角色,在选角和给镜头上,都与之后死亡的顺序有联系,这种感觉很不好描述。
这一段解释了,Bohdi一伙人究竟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有资金做这些,以及他们接下去要做什么,更关键的是,所有人都在怀疑Utah的目的并排斥他,而Bohdi纵然也怀疑,却有一种吃定了Utah会加入自己这边的态度。
Utah与女主在水下潜泳的片段,配上[Warm],梦幻之至,毫无疑问是电影的经典片段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Bohdi第一次提到了自己选的路由自己负责这个观念,虽然只是是随口带过。
接着是一段我个人觉得意义不算太大的搏击俱乐部片段,事后Bohdi 和Utah进行了一番简短的哲学交流,并且邀请Utah参加他们的下一项
——翼装飞行。
翼装飞行无疑是全片最华丽的片段。
一伙人从上山、露营、登顶、过夜,通过简短的对话拉进了Utah和他们之间的距离,到达山顶的一个小玩笑,似乎彻底让他们打成了一片。
紧接着极其惊险的翼装飞行片段,大家安全落地后尽情的拥抱和欢呼,而后在山间一起聚餐,一切都描述的特别纯粹,让人一度感到这就是这些人的生活,宁静而深远,这也是我最百看不厌的一段。
Utah和Bohdi坦露自己名字的由来,以及自己7年来的心结,而Bohdi告诉他,我们只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当别人选择跟上我们的那一刻起,那就成为了他的选择他的路,与我们无关。
Utah自然不可能被这通道理说服,却又不知如何反驳。
第五项翼装飞行过后,几乎没有拖沓的就进入第六项滑雪。
一开始就表明了,虽然找到了合适的山,却没有合适的路线,换言之路线需要边滑边看,换言之这里一定会出事。
由于翼装飞行的铺垫,Utah反而成为了他们之中起头的那个人,第一个开始滑,在觉得没有路之后也是第一个起头决定继续滑。
这里死去了一个最没有存在感的配角Chowder,让Utah 戳中心病的同时,也让Bohdi一再强调只对自己负责的理念。
毕竟人死不能复生,这时候再追究谁的责任也挽回不了什么。
之后的Party上,Utah 再次提出了Give back是什么的质疑(之前一次是在翼装飞行前的途中),而女主也告诉Utah尾崎的更多真相,以及Bohdi希望以不同的方式去实
现尾崎的想法。
Bohdi带Utah来到金矿,告诉他什么是他眼中的Give back。
一通心里挣扎之后Utah曝光了自己FBI的身份,决定阻止Bohdi一伙的犯罪,然而毕竟一个人力量有限,勉强逃离之后,Utah也选择朝天放一枪,给Bohdi一个离开的机会。
而后Utah回到警局的一系列言语和行动,一方面表明了他想作为FBI侦破此案,另一方面他又渴望去理解Bohdi心中所想。
Bohdi一伙失去了资金选择去抢银行,交火中Roach和女主死亡。
Utah在警局中判断出Bohdi下一步的计划,并希望只身前往,去了断一切。
第七项无保护攀岩,在委内瑞拉极尽壮丽的天使瀑布。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表明Bohdi的故乡是在委内瑞拉,而饰演Bohdi的Édgar Ramírez 正是委内瑞拉的演员。
Bohdi身后只剩Grommet,为自己的路负责这一观点再次出现,Grommet觉得自己看不到成功的希望,而Bohdi则充满了信心。
其实从滑雪时Roach的犹豫,以及此时Grommet的犹豫可以看出,他们中只有Bohdi是怀着极度强烈的信念去做这件事的,甚至已经成为了他一生的使命。
而Utah怀着对Bohdi这个理念的好奇心,一起攀上了天使瀑布,而后一起落下,完成了最终的第八项。
故事到此基本已经尘埃落定了,Bohdi完成了他的使命,Utah尽了
自己的所有,也获得了FBI证件。
但之后的两个片段,为电影的结尾画上了一个惊叹号和一个问号。
17个月后,Utah的直升机成功的找到了Bohdi在雨中大浪前的小船,两人在小船上最后的会面,给了我全片最大的震撼。
此时的Utah理应完全抛开过去,做好自己的FBI,但却依然在巨浪到来的时候,过来寻找甚至不确定是否生还的Bohdi。
也许是相信Bohdi在未完成这有缺憾的第四项之前不会轻易死去,又也许是希望找不到Bohdi以让自己死心。
他在船上对Bohdi所说的,完全出于一个朋友的角度,不希望Bohdi死在这里,不希望失去这样一个难以言喻的兄弟。
而Bohdi的三次Isn't it beautiful 反问,让Utah彻底明白了自己和Bohdi本质上最大的区别,彻底对大自然产生了敬畏,也彻底理解了尾崎八项在Bohdi心中的地位。
Utah没有一通热血的想要帮助Bohdi或是强硬阻止他,而是回到直升机上,默默的看Bohdi一个人冲入巨浪,消失在巨浪中。
最后飞行员问接下来去哪,Utah也意味深长的回答了Home
最后的场景,是Utah来到了位于自己出生地Utah的雪山上,对应着之前说希望back home的话。
他面带笑容的从山顶划下,电影便结束在此。
如果说Bohdi的一生如同一位殉道者,那么Utah就是一个从中收获了很多、经历了很多、如你我一样的普通人。
我们会为了生活去做商业活
动,会因为挚友的死而怪罪自身,会因为道德的约束而控制自己。
我们看着Bohdi那样的人为了信念而升华,我们看到了信念的力量,以及偏激却又不无道理的理念,我们了解到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和事是超出我们的理解和认知的。
但我们不会成为那样的人。
我们也许会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改变自己看待这个世界、看待不同人的方式,却始终不会成为那个殉道者。
因为我们看了太多,想了太多,已经失去了那股子纯粹,又何以殉道,何以不悔?
我们不知道Bohdi和Utah最终是死是活,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对于Bohdi而言,完成了尾崎八项的自我救赎,活着又为了什么。
对于Utah 而言,对大自然不再无畏无惧,经历了一系列生离死别,往后的人生如何又何须在意。
可以说,我是很赞同Bohdi的理念的。
人活在世上,本就独自一人,只对自己负责,便是最负责的行为,我们无权干涉他人,也无须干涉他人。
从他人跟上我的那一刻起,就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自己的路,而我只该继续走好我的路。
但我们毕竟都不是无情的人,我们过不了心理关,我们希望活在这个社会中,就不可能不对别人负责,我们心中负担着很多人,我们心甘情愿如此。
每次看完类似情绪的电影,我都想去世界各地看一看。
在你感到自己
精神世界无比宽广的同时,你也感到自己在现实世界中无比渺小。
这种难以言喻的情绪,就是我从这部电影开始,慢慢在生活中得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