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双短姬蜂(膜翅目:姬蜂科)雄蜂记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双短姬蜂(膜翅目:姬蜂科)雄蜂记述
尚健;陈天林;盛茂领
【摘要】报道在辽宁海城发现的双短姬蜂属Bicurta Sheng,Broad&Sun,2012、中华双短姬蜂Bicurta sinicus Sheng,Broad&Sun,2012,简介属的主要鉴别特征;首次对雄蜂的形态特征进行描述,提供彩色整体图和部分特征图。

【期刊名称】《南方林业科学》
【年(卷),期】2016(044)003
【总页数】2页(P61-62)
【关键词】膜翅目;姬蜂科;茎姬蜂亚科;中华双短姬蜂
【作者】尚健;陈天林;盛茂领
【作者单位】[1]海城市森林保护站,辽宁海城114200;[2]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辽宁沈阳1100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69.544.8
★通信作者:********************
双短姬蜂属Bicurta Sheng,Broad&Sun,2012隶属膜翅目Hymenoptera姬蜂科Ichneumonidae茎姬蜂亚科Collyriinae,是非常稀少且珍贵的类群,根据采自江西官山的唯一雌性标本建立(Sheng,Broad& Sun 2012)。

迄今为止,仅知模式种:中华双短姬蜂B. sinicus Sheng,Broad&Sun,2012的雌成虫,自2009 年4月。

2015年,结合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安排,对海城林业害
虫寄生天敌昆虫进行了调查,并对部分害虫进行采集饲养。

在对获得的标本鉴定过程中,首次发现中华双短姬蜂的雄性标本[1-4]。

双短姬蜂属 Bicurta Sheng,Broad&Sun,2012
Bicurta Sheng,Broad&Sun,2012.Journal of Hymenoptera Research,25:114.Type species:Bicurta sinica Sheng,Broad&Sun.
唇基宽约为长的2.2倍,端缘中部具1个钝角状突。

上颚端齿尖锐,下端齿稍长于上端齿。

触角短,几乎呈棒状,约为前翅长的2/3倍。

盾纵沟伸至中胸盾片中部。

前中足的爪具基齿;后足的爪简单。

前翅无小翅室,小脉与基脉对叉;后小脉约在上部1/4处曲折;并胸腹节纵脊强壮,无横脊;气门约位于该节长的中部。

腹部
第1节背板狭长,向后方几乎不加宽,长约为端宽的5倍,与腹板融合,无基侧凹,气门位于中部稍前侧;第2节背板具纵凹状小窗疤,窗疤前缘紧靠该节背板
基缘;第3节背板具相对大的窗疤,几乎圆形,具该节背板基缘的距离小于它的
直径;产卵器鞘非常细弱且短;产卵器光滑。

中华双短姬蜂Bicurta sinicus Sheng,Broad& Sun,2012(图1~6)
Bicurta sinica Sheng,Broad & Sun,2012. Journal of Hymenoptera Research,25:115.
♂体长约9.2 mm。

前翅长约6.0 mm。

触角长约4.7 mm。

颜面稍隆起;具非常细的刻点,上缘中央具1细纵脊。

唇基均匀隆起,具非常细
且不清晰的刻点;端缘稍呈弧形前隆,中央稍突起。

上唇新月形。

上颚强烈向端部变狭,上端齿稍短于下端齿。

上颊几乎光亮,具清晰的细刻点,均匀弧形向后收敛。

头顶均匀隆起,几乎光亮,后部具清晰的细刻点;单眼区隆起,中央具细纵沟;侧单眼间距约等长于单复眼间距。

额凹陷,具清晰的中纵脊。

触角短,鞭节20节。

后头脊完整,下端与口后脊相接处距上颚基部的距离约等于上颚基部宽。

前胸背板前部具纵皱;中部具稠密的斜横皱;后上部粗糙,具粗网状皱。

前沟缘脊
强壮。

中胸盾片侧叶具清晰的细刻点,中叶稍粗糙,刻点不明显;后部中央稍凹,具不规则的网皱;盾纵沟深,内具稠密的短横皱。

小盾片几乎光亮,具清晰的细刻点。

后小盾片后部明显隆起,具稠密的细刻点。

中胸侧板稍隆起,粗糙;镜面区具其下部光滑光亮。

后胸侧板粗糙,具网状皱。

翅稍带灰色,透明;小脉与基脉对叉;肘间横脉位于第2回脉内侧,二者之间的距离稍长于肘间横脉。

前中足的爪具基齿;后足的爪简单。

并胸腹节具强壮、不规则的横皱;无基横;具完整强壮的纵脊;气门,长椭圆形,几乎与侧纵脊相接。

腹部第1节背板具清晰的纵皱;纵脊不清晰;气门强烈隆起,约位于该节背板基
部0.35处。

第2节背板长基部和中央处稍粗糙,其余几乎光滑;气门稍隆起。


3节及其后的背板几乎光滑。

第3节基部具明斑,其长大于具基缘的距离。

体黑色。

颜面,唇基(端缘黑色除外),上唇,上颚(端齿黑色除外),触角腹面黄褐色;下颚须,下唇须,前中足,后足第2转节、胫节基部、跗节浅黄色;后
足腿节亚基部具不规则的褐色小斑;翅基片褐黑色;第3~6节背板后缘的狭边黄色;翅痣褐色;翅脉褐黑色。

观察标本:1♂,辽宁海城九龙川,2015-05-14,尚健、陈天林、盛茂领;1♀,
江西宜丰官山东河,430 m,2009-04-20,易伶俐,李怡。

【相关文献】
[1]盛茂领,孙淑萍,丁冬荪,等.江西姬蜂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569.
[2]梁艳萍,郭正福,丁冬荪,等.中国发现杓姬蜂(膜翅目:姬蜂科)[J].南方林业科学2015,43(6):53-55.
[3]Sheng M-L,Broad G,Sun S-P.A new genus and species of Collyriinae (Hymenoptera,Ichneumonidae)[J].Journal of Hymenoptera Research,201225:103-125.
[4]Yu DS,van Achterberg C,Horstmann K.2012.Taxapad 2012– World
Ichneumonoidea 2011.Taxonomy,Biology,Morphology and Distribution.Ottawa,Ontario,Canada[EB/ O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