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答题技巧与套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答题技巧与套路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事物、解释事理的
文章体裁。
在各类考试中,说明文阅读经常出现,掌握一定的答题技
巧和套路,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快速地回答问题,提高得分率。
一、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
首先,要准确把握说明文的说明对象。
说明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事物,如动物、植物、建筑物等;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理,如气候的形成、宇
宙的奥秘等。
在阅读时,要通过标题、开头、结尾以及关键语句来确
定说明对象。
其次,要理清说明对象的特征。
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
的标志。
这些特征可能体现在形状、大小、颜色、性质、构造、成因、用途等方面。
例如,在介绍一种新型材料时,可能会着重说明其独特
的性能和应用优势。
二、理清说明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多用于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比如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历史事件的演变等。
在文中通常会有明显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如“古
代”“近代”“现代”“首先”“其次”“然后”等。
空间顺序常用于介绍建筑物、景点等,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从前到后、从外到内等方位顺序来进行说明。
逻辑顺序则是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
明顺序,比如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主要到次要、从概括
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等。
了解说明顺序有助于我们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思路,更好地理解内容。
三、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说明文中常运用各种说明方法,以增强说明的效果。
常见的说明方
法有:
1、举例子:通过列举具体的实例来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使说
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例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
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通过列举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例子,具体地说明
了我国石拱桥数量众多、形式多样的特点。
2、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
更准确、更有科学性。
比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 米,两端宽96 米,中部略窄,宽 9 米。
”通过具体的数字,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的规模。
3、作比较: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或相关的事物进行比较,突出
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
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将永定河发水时河堤常被冲毁与
卢沟桥从未出事进行比较,突出了卢沟桥的坚固。
4、打比方: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浅显易懂、生动形象。
例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把石拱桥的桥洞比作虹,
形象地说明了石拱桥的外形特点。
5、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不同的类别,条
理清晰地进行说明。
比如:“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代的、现代的;按性质分,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
的等。
”通过分类别,清晰地说明了图书馆藏书的情况。
6、下定义: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概念进行准确
说明。
例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给统筹方法
下了一个准确的定义。
7、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
通俗易懂。
比如:“‘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
记得
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
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
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
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
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
实在微妙。
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
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
”这
段文字对“屏”作了诠释,让读者对“屏”有了更具体的了解。
8、摹状貌:对事物的形状、外貌等进行描绘,使说明更生动形象。
例如:“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
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
态万状,惟妙惟肖。
”通过对狮子姿态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卢沟桥石
柱上狮子的形态。
在回答说明方法的作用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句,按照“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使说明更……(准确、具体、形象、科学等)”的格
式进行回答。
四、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说明文语言具有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的特点。
准确性体现在对事物的描述、数据的使用、概念的界定等方面都要
准确无误。
例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中的“几乎”,就体现了
语言的准确性,如果去掉“几乎”,就变成了“我国的石拱桥到处都有”,这与实际情况不符。
科学性体现在语言表达要符合客观事实和科学原理。
严密性则体现在语言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上,句子之间的关系紧密,没有漏洞。
在回答有关语言特点的问题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解释词语的意思。
2、分析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3、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五、理解段落的作用
开头段落的作用通常有: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介绍说明对象的背景等。
中间段落的作用一般是:承上启下;补充说明相关内容等。
结尾段落的作用可能是:总结全文;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或意义;展望未来等。
六、回答问题的技巧
1、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看清是让概括内容、分析作用还是阐述特点等。
2、回归原文,寻找答案。
在文中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段落和语句,仔细阅读、分析。
3、组织语言,规范作答。
回答问题时要语言简洁、条理清晰,避免冗长和混乱。
4、检查答案,确保无误。
检查答案是否完整、准确,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总之,掌握说明文的答题技巧和套路,需要我们在平时的阅读和练习中不断积累和总结。
只有这样,在考试中遇到说明文阅读题时,我们才能游刃有余,取得好成绩。
希望同学们能够多加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说明文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