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
【学习目标】
1.了解京师大学堂的创办、科举制度的废除,知道中国近代教育发端基本情况。

2.知道《申报》和商务印书馆,了解它们的特色和意义。

3.学习对清末民初教育与文化事业情况,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然性,感受创办者的开拓
敬业和献身精神。

了解它们【学习重点】
知道中国近代教育的发端和早期的大众传播媒体产生的基本史实,
对于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学习难点】学习认同先驱者们的开拓创业精神。

【学法提示】对比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导入示
标:
中国传统的教育与文化事业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位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了近代却渐渐落后了。

旧式学堂与科举制度不利于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没有现代的传媒手段,也阻碍
了社会的发展和成熟,因此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二、自学知疑:
(一)预习检测:(每格1分,共7分)
1.1898年戊戌维新期间,设立___________________ (今北京大学)。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
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

2.1904年,清政府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实行
的学制。

3._________ 年,★清政府宣布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这些有
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推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4•《申报》:19世纪70年代,《申报》在________ 创刊。

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商务印书馆: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______________ 创办,以编印新式教科书、.工具书.和翻
译介绍西方的学术著作为主,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

(二)
质疑问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交流:
步骤一:看科举渐落伍
材料一: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
试却是惊人的大公无私。

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


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评价八股取士时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
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1)回忆所学知识,想想科举制度诞生于何时?废除于何时?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

(3)材料二中顾炎武的观点与材料一中费正清的观点是否矛盾?请说明你的理由。

步骤二:观传媒知天下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传播对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材料三:作为信息交流活动,新闻传播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其源头可以追溯至远古
时代,……中国的古代报纸产生于唐朝,即所谓进奏院状。

作为一种原始状态的报纸,进奏院状主要涉及皇帝的活动、诏旨和官吏的任免、臣僚的奏章,至于其他军事、政治方面的信息,则并不多见。

——中华传媒网(1)材料三认为新闻传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何时?考古研究表明,那时我国境内哪种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且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2)唐朝以来报纸的产生与发展,与我国古代哪两大科技发明密切相关?
材料四:2011年12月29日,该报(报标见右图)举行了它的80周年
庆典。

……毛泽东称它为“天下独一无二的报纸”;周恩来推介它为“世界上最好的报纸”;几代中国人“一报在手,纵览全球”,始终将其视为
了解外部世界不可替代的窗口。

——《视觉中国》
(3)材料二中“报纸”的名称是什么?人们阅读该报与唐朝人阅读“进奏院状”的主要目的各是什么?
四、训练反馈:
(一)精挑细选(每题1分,共3分)
1.在晚清像李鸿章、袁世凯那样的重臣均非科举出身,另一方面像张謇中了状元也不做官,
而是经商办实业。

这反映了当时()
A.科举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不能培养实用人才
B.清政府大力发展实业
C.清朝已经废除了科举制度
D. 帝国主义操纵科举制度
2.被严复评价为“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设,开阡陌”的
废科举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被废的科举制存在的时间是
()
A.唐朝一清朝
B. 隋朝一清朝
C.隋朝一中华民国
D. 三国两晋南北朝一清朝
3.右图是1998年国家邮政局发行的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
()
A.商务印书馆
B.福州船政学堂
C.江南制造总局机器学堂
D.京师大学堂
(二)阅读探究(共10分)
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写道:
“先生(康有为)以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急迫)于教育。

请回答:康有为对发展教育持什么态度?简述“百日维新”在教育方面的措施。

(2)严复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1906年)中说: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请回答:“此事”指什么?与此同时,哪一出版机构以编印新式教科书为主,为近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
(3)《北京政府教育部法令(1920年)》规定:
“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


请回答:在新文化运动中,谁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对此,陈独秀提出什么主张?结合
“法令”内容,指出这些主纺对近代教育的作用。

(4)综合上述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历程,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五、学习感悟:
在时代潮流的影响下,改革和创新是这个时代得以飞速发展的根本动力。

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教育改革仍然在进行中。

“少年强则中国强” !党和政府对教育的支出也在逐年上升,今天的我们正沐浴在社会主义幸福的时光当中。

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时,我们难道有理由不去认真的学习吗?
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