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三地理五月份适应性练习(一)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三五月份适应性练习(一)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说明:
本试卷分I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240分,请将第I卷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写在答卷纸上。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纸和答题卡。

第Ⅰ卷(必做,共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育才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采用“立竿测影”的方法(如
图)测定该校经纬度(当天太阳直射点纬度与竹竿长度已
知),必须观测和记录的数据是
A.北京时间、竿影长度
B.竿影长度、竿影方位
C.竿影方位、北京时间
D.白昼长度、太阳高度
读某地局部示意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50米),对角线为经线,L为河流。

据此回答2~3题。

2.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
A.从东流向西
B.从东北流向西南
C.从西流向东
D.从西南流向东北
3.若X数值为500米,图中A所在地
A.海拔小于500米B.海拔高于550米
C.海拔大于500米D.海拔低于450米
读我国某区域图,图中箭头为目前正在发生的人口移动现象。

据此完成4~5题。

4.造成图中人口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A.民工流动B.道路建设 C.水利工程建设D.输气管道建设
5.对图中人口移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 B.从人口受教育程度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
C.从人口移动距离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 D.从人口移动形式看以近距离分散为主读世界某区域资源、工业、城市、交通分布示意图,分析回答6~7题。

6.该区域木材加工业主要沿波的尼亚湾沿岸分布,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接近原料产地
B. 科技力量雄厚
C.劳动力丰富
D. 接近广阔市场
7.近年来,该地区来自非洲的游客不断攀升。

这里对非洲游客最具吸引力的是
①优美的湖滨风光②优美的峡湾景观③极昼极夜景观④林海景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2020年4月16日,中科院对地观测中心公布了玉
树地震灾区的影像图(如图),该影像图的获取采用的
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第Ⅱ卷(必做110分+选做30分,共14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10大题。

其中26~29题为必做部分,30~35题为选做部分。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黑色签字笔、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必做部分
非选择题
26.(25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北地区局部示意图
材料二: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

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石羊河流域的水量减少近1/3,石羊河流域的人口却由90万增加到近230万,灌溉面积由300万亩增加到了500万亩。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是夏季风吹不到的地方。

请在图中适当位置描绘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2分)
(2)简析石羊河水量减少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8分)
(3)图示地区长城损毁严重,试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

(4分)
(4)写出图中A铁路线的名称及分布特点。

(4分)
(5)为了促进民勤经济可持续发展,不致变成第二个“罗布泊”,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以“民勤县的国土开发与整治”为课题开展研究,为当地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①你认为开展类似的课题研究宜采用哪些方法?(3分)
②该课题上报学校,经专家组综合评审最终落选,你认为问题可能出现在哪些方面?(4分)29.(35分)2020年5月1日,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奥林匹克盛会”的世界博览会将在中国上海召开,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上海是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8年初,王韬到上海时惊叹道:“一入黄歇浦中,气象顿异”,“浦江一带,率皆西人舍宇,楼阁峥嵘,飘渺云外”。

“19世纪60年代,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创办,70年代以后,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洋务企业的设立,1882年英国人立德尔开设的上海电光公司创立,从此以后,‘申江今作不夜城,管弦达旦喧歌声;华堂琼筵照夜乐,不须烧烛红妆明。


——摘自《近代文明演变轨迹》材料二: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蕃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风尚转变过程中(维新运动的开展,国人自办报纸蓬勃兴起),最明显的莫过于阅报风气的形成。

报纸比书籍在传播知识(思想)方面具有更大的时效性,……”。

一一李维清编《上海乡土志》材料三:1978~2008年上海各类建筑物面积变化表(单位:百万平方米)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2020)】
(1)根据上述材料,概述近代前期上海向近代化城市演变的重要表现。

(8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社会生活较早走向近代化的原因。

(3分)
(2)根据材料三的数据说明上海市从1978~2008年在城市建筑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8分)
(3)建国以来,上海的工业结构由过去以劳动密集型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资金、技术密集型为主,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分)
[选做部分]
30.(10分)【地理一自然灾害与防治】
孟加拉湾是风暴潮的多发区,也是风暴潮的重灾区。

读下图联系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孟加拉湾风暴潮多发于每年5—10月份,请说明原因。

(6分)
(2)孟加拉湾由于地势低平、喇叭口形海岸形状以及城市、人口密集,风暴潮带来的危害比较严重,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4分)
31.(10分)【地理一环境保护】
读我国东部部分省级行政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二氧化硫排放量有何差异?其原因是什么?(6分)
(2)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轻二氧化硫对环境造成的危害?(4分)
2020年高三五月份适应性练习(一)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选择题
1.A 2.D 3.C 4.C 5.D 6.D 7.B 8.A
二、非选择题
26.(25分)
(1)北段沿阴山—贺兰山描绘1分;贺兰山以南必须经B、C之间描绘1分。

(见下图)(2)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蒸发旺盛;(2分)祁连山
冰川萎缩,冰雪补给量减少。

(2分)
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用水
量不断增加。

(4分)
(3)气候干燥,风沙侵蚀严重(2分)、昼夜温差大,风
化强烈(2分)
(4)包兰线(2分)铁路线基本上沿着河流(黄河)谷地行进(分布)(2分)
(5)查找资料、实地考查、调查走访,问卷调查等。

(答出3条即可,3分)
课题太笼统;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太复杂);需大量人力、资金和专业知识支撑;学生不具备实践条件(超出学生的时间、精力和能力要求或缺乏可操作性)。

(答出2条即可,4分)29.(35分)
(1)上海近代化表现:①城市建设具有西方化色彩。

②大量近代企业创办于上海,工业基础较好。

③西餐、西式服装成为时尚。

④创办报刊和阅报风气形成。

原因:上海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口岸,较早受到西方的冲击;近代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带来生活方式的变化;处于沿海地区,易受西方风尚的影响。

(3分)
(2)各类建筑物面积都在扩大;办公楼、商店、住房面积增长幅度大,工厂面积增长幅度较小。

(4分)上海城市化进程较快,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由工业城市向服务性城市转变。

(4分)
(3)上海高校集中、科技发达;经济发展速度快,有了雄厚的基础和资金;国家政策的支持;劳动力价格提高。

(答出三点可得3分)
30.(10分)
(1)盛行西南季风,飓风活动频繁;正值雨季,河流径流量大,水位高。

(6分)
(2)修筑沿海堤防;加强监测预报工作;制订应急预案和紧急疏散计划;加强河道整治等。

(4分,答对两点即可)
31.(10分)
(1)北方二氧化硫排放量大于南方。

(2分)煤炭主要分布于北方,北方煤炭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重较大;北方重工业发达,能源消费量大。

(4分)
(2)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二氧化硫的回收利用率。

(答对两点得4分,其他合理也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