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油气地区勘探中会存在很多的难题,并且油气储层地震反射相对杂乱,预测有利储层分布以及裂缝有利发育区的难度比较大。

按照钻井以及地震的信息
资料,借助挤压型盐相关构造分层建模技术以及地震预测技术对油气成藏条件以
及勘探技术进行研究,这是油气的有利运移指向区。

复杂山地三维地震采集处理
以及挤压型盐相关构造建模、裂缝型低孔砂岩储层评价等技术给油气田勘探目标
的落实打下基础;高温高压超深层低孔砂岩气藏测井采集以及评价、裂缝型低孔
砂岩气藏高效开发等技术为气田的高效勘探开发和快速上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关键词:油气成藏条件;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前言:
油气资源属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其和国民经济以及社
会的稳定发展有密切关系,甚至关系到国家经济,因此必须要紧抓坚持制定以及
实时国家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积极研究、不断创新新型勘探开发技术,确
保油气资源的长期稳定供给以及应用。

在工作中还要借鉴国外成功的工作就经验,有关从业人员要研究适合我国国情可持续发展石油资源战略,为我国的经济快速
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油气成藏条件
(一)裂缝横向输导
油气沿气源断裂垂向运移在储层之后,会在储层内部作侧向运移。

油气田砂
岩储层的基质物性比较差,基层表现为特低孔、特低渗透的特点,而受晚期强挤
压构造运动影响,储层内部发育多尺度裂缝,可以有效沟通砂体、增加储层渗透率、连通空隙、改善砂体输导性能[1]。

按照裂缝发育的规模、特点、尺度,可以
划分出巨型节理、微断裂、颗粒贯穿缝、粒缘缝四级裂缝体制。

(二)断裂的垂向输导
盐下层的油源断裂作为油气垂向运移的通道,通常情况下,只要断层到的部位,渗透层都有油气充注。

比如说克深地区油气藏的发现证明,油气的运移和油
源断裂的输导有关系,油气沿断裂向上部地层垂向运移,在多级断裂组成的复杂
断裂网络支配下进行调节运移,切实实现油气的高效充注,还在盐下砂岩储层中
形成高丰度含气特点[2]。

而从克深地区油气的性质以及组成将,同一区块中,油
气的垂向分异性并不明显,因此说明油气经过断裂输导的距离是相等的,断裂网
络可以实现油气的高效输导。

二、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一)复杂山地三维地震采集与处理技术
高密度较宽方位山地三维地震采集可以提升盐下地质体的成像精度。

因为三
维地震工区构造相对简单、目的层埋藏较浅、地震资料的信噪比比较高,主要应
用窄方位低密度三维地震观测。

但是为了满足更为复杂目标的勘探开发需要,开
展山地宽方位三维地震攻关试验有明显的成就,在后期逐渐形成高密度较宽方位
山地三维地震勘探技术[3]。

和窄方位三维地震相比,宽方位三维地震观测拥有可
以更为准确的求取各向异性参数以及准确求取成像速度取得更为准确成像的优势。

应用宽方位三维地震可以取得连续完整的反射波、绕射波地震波场。

在地震波激
发之后,向下为半球状波前面,在波前遇到波阻抗变化点之后,可以视为新的点
源向外传播,地震波返回地表的时候为圆形等时面。

假如应用窄方位三维地震观
测系统,就只能取得部分反射波、绕射波信号。

假如进一步增加观测方位,则在
横向上可获得更丰富的反射波、绕射波信息。

这些信息更多地来自深层及陡倾角
地层,因而更有利于解决高陡地形盐下复杂构造的成像问题。

(二)挤压型盐相关构造分层建模技术
挤压型盐相关构造分层建模技术主要是研究盐下深层构造特点、创建合理构
造解释模型、落实圈闭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吗,主要是为了解决膏盐岩层发育区
构造变形复杂以及构造解释模型存在的问题[4]。

而挤压型盐相关构造分层建模技
术经过地表大尺度盐有关构造的观测以及描述、局部构造的精细解析创建浅层构
造模型。

结合钻井、地震资料的三维空间解释成就,经过综合建模方法建立盐上
层、盐层、盐下层的构造变形样式,然后指导地震资料解释、构造分析等。

挤压
型盐相关构造分层建模技术包含着三项关键技术分别是:盐相关构造地表精细解
析技术、盐相关构造模拟实验技术、盐相关构造综合建模技术。

(三)多层砂岩油藏层系井网重组技术
在多次调整后,层系细分工作已基本到位,但多层砂岩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层间动用状况仍存在较大差异。

为提高水驱动用程度、充分发挥非主力层的
潜力,开展了层系井网重组调整,打破了纵向就近细分的传统思路,采取将储层
物性、原油性质和水淹程度基本相近的小层重新组合成开发层系,并根据不同层
系的开发特点实施工艺技术配套和地面技术改造,进一步完善注采系统,提高储
量的动用程度。

(四)反韵律厚油层韵律操细分挖潜技术
到了特高含水后期,反韵律层的各韵律层段水淹程度差异较大,高渗透率段
水淹严重,而低渗透率段剩余油富集。

为解决反韵律厚层内剩余油差异大的问题,在精细油藏描述和剩余油定量描述的基础上,开展了韵律层细分调整技术,利用
小层中的泥质隔夹层将小层细分为韵律层。

针对主力韵律层采取强化老井措施,
提高其潜力部位的储量动用程度;针对非主力韵律层,采取钻新井措施,以完善
井网和提高水驱控制程度。

结语:
总而言之,复杂山地三维地震采集处理技术以及挤压型盐有关构造建模技术
与盐下裂缝性低孔砂岩储层评价技术都是山前复杂构造区油气勘探目标的落实以
及地质认识的深化打下基础。

经过技术的创新,可以逐渐形成超深层高温高压测
井采集以及流体评价、高效开发等技术手队员,实现气田的高效开发。

参考文献:
[1]王香增,乔向阳,张磊等.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创新及规模实践[J]. 天然气工业,2022,42(01):102-113.
[2]刘宇峰,刘迪仁,彭成等.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关键技术进展[J]. 现代化工,2022,42(01):16-20.
[3]薛永安,郭涛,刘宗斌等. 绥中36-1油田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J]. 石油学报,2021,42(11):1531-1542.
[4] 新疆北部煤层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与应用[N]. 中煤地质报,2021-10-18(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