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炭黑加工用自动调节废气进出量的阀门[实用新型专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 重力与重心
一、正确认识力
1.定义
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作力。

2.力的作用效果
(1)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只要物体的速度变了,不管是大小还是方向发生了变化,都说这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2)物体形状的变化:当我们用手压锯条的时候锯条变弯,用手拉橡皮条的时候橡皮条变长,我们就说它们发生了形状的变化。

3.力的性质
(1)物质性: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无论是什么物体,它都要受到力的作用;而只要有力的存在,就必须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相互性:力存在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我们将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换一个角度来说,有作用力存在就必然有一个反作用力与之对应。

【例1】18世纪德国出过一部《吹牛大王历险记》的故事集。

书中写道,有一回吹牛大王掉进了沼泽,“怎么办呢?要不是我的手有惊人的力气,那我早就没命啦。

我是一个出众的大力士,所以当时我一把揪住自己的小辫儿,拼命往上一提,就毫无困难地把自己从烂泥里拔了出来。

”大力士真的能提起自己吗?从力的概念出发加以分析。

答案: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力量,如果没有来自外界其他物体对他的作用力,想提起自己是不可能的。

当手用力提起身体时,身体反过来拉住手,这两个力相互抵消,因此整个人体(包括手在内)不能移动分毫。

1-1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在物体相互接触时才存在力
B .甲用力把乙推倒而自己不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C .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D .用手抛出的石块在向前飞行的过程中,始终受到向前的力来维持它向前运动 1-2有人认为“对空中打出一拳”,人是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对此观点,你怎么认为?
二、力的图示 步骤 力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
1 选定标度(用某一长度表示多少牛的力)
无需选标度
2 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按比例确
定线段长度
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适当长度线段即可 3 在线段的末端标出箭头,表示方向 在线段末端标出箭头,表示方向
解析:步骤:如图选一标度(依题而定其大小),用5 mm 长的线段表示500 N 的力。

从力F 的作用点O 向右水平画一线段四倍于标度(2 cm ),然后画上箭头。

(1)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力时,标度的选取是任意的,实际作图时可根据力的大小选取恰当的标度。

(2)在同一物体上画几个力的图示时,所选取的标度应当统一。

2-1物体A 对物体B 的压力是20 N ,如图所示,试画出这个力的图示。

2-2用1 600 N的力跟水平方向成30°角向斜上方拉车,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该力。

三、重力的理解及测量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1)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不论质量大小,也不论有无生命。

(2)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一般小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3)重力是非接触力,同一物体在空中运动与静止时所受重力相等。

(4)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g是自由落体加速度,通常取g=9.8 N/kg,表示质量为1 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 N。

(1)g值会随地球上的纬度的改变而改变,纬度越高,g值越大,两极处最大,赤道处最小。

导致同一物体在不同纬度处所受重力不同。

(2)g值会随海拔高度改变而改变。

在同一纬度处,高度越大,g值越小,致使同一物体受重力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3.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可利用铅垂线确定其方向。

(1)“竖直向下”,既不能说成“垂直向下”,也不能说成“指向地心”。

“竖直向下”是垂直于当地的水平面向下,而“垂直向下”可以垂直于任何支持面向下;只有在两极或赤道时,重力的方向才指向地心,其他位置并不指向地心。

(2)重力的方向不受其他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例3】有一批记者乘飞机从上海到西藏旅游。

他们托运的行李与在上海时比较,行李的质量将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所受重力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解析:质量不随地理位置而改变,重力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答案:不变变小
3-1一个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在下列哪些情形下发生变化()
A.把它从赤道拿到南极
B.把它送到月球上
C.把它放到水中
D.改变它的运动状态
3-2关于重力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大小总是恒定的
B.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C.物体落向地面时,它受到的重力大于它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
D.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四、重心的理解与测定
1.重心的概念
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引入重心的概念后,研究具体的物体时,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所受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来表示,于是原来的一个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表示。

2.重心的确定
(1)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若物体的形状是中心对称的,对称中心就是物体的重心。

(2)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位置除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质量分布的情况有关。

如:起重机重心位置随吊升货物的多少和位置变化而变化。

①重心并不是实际存在的一个特殊点,不是地球只吸引的那一点。

②如果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发生变化,重心的位置将发生变化。

一个大小和形状确定的物体,其重心相对物体的位置与它放置的方位有关吗?
答案:无关,例如一块砖,无论怎样放置(平放、立放、侧放),它的重心位置是不变的。

(3)薄板重心的确定
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如图所示,先在A 点把板悬挂起来,物体静止时,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悬绳的拉力在同一竖直线上,所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通过A 点的竖直线AB 上,然后在C 点把物体悬挂起来,同理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通过C 点的竖直线CD 上,AB 和CD 的交点O ,就是薄板的重心位置。

【例4】如图所示,一被吊着的空心的均匀球壳内装满了细砂,底部有一阀门,打开阀门让细砂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球壳与细砂的共同重心将( )
A .一直下降
B .一直不变
C .先下降后上升
D .先上升后下降
解析:在装满细砂时,球壳和细砂的共同重心在球心。

随着细砂的流出,球壳的重心不变,但是细砂的重心在下降,二者的共同重心在下降。

当细砂流完时,重心又回到了球心。

可见重心应是先下降后上升,故C 正确。

答案:
C
确定物体重心的思维流程是:
重心的确定
⎩⎪⎨⎪⎧ 规则几何外形⎩⎪⎨⎪⎧ 质量分布均匀——在几何中心质量分布不均匀——不一定在
几何中心不规则几何外形⎩⎪⎨⎪⎧
悬挂法分割法作图
4-1关于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B .重心就是物体的几何中心
C .直铁丝变曲后,重心便不在中点,但一定还在铁丝上
D .重心是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
4-2有一质地均匀的小直尺长80 cm、宽10 cm,今用一细线悬挂,静止时如图所示,则细线与尺边的夹角α=______。

答案:
【互动课堂】
迁移训练
1-1 C 解析: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如同名磁极之间相距一定距离时,也是相互排斥的,即不接触的物体之间同样存在力的作用,故A错。

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甲推乙的同时也受到乙的作用,故B错。

由于自然界中的物体都是相互联系的,找不到一个孤立的、不受其他物体力的作用的物体,故每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C正确。

抛出的石块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并没有受到向前的力来维持它运动,它只是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故D错。

1-2 解答:人对空中打出一拳,人感觉对外施加了“力”,这只是人的一种感觉,其实并没有发生人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如果分析人的这一动作形成原因,则是人自身的肌肉牵引骨骼完成的。

2-1 解析:按力的图示的画法,首先要选定一个合适的标度。

(1)选取标度。

选取5 mm长的线段表示5 N的力,如图所示。

(2)从力的作用点O沿竖直方向画一线段,线段的长度取4倍于标度,即取20 mm长,并在线段上标上刻度。

(3)在线段末端标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如图所示。

2-2 解析: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力时,标度是任意选取的,实际问题中可根据力的大小作恰当的选择,尽量使画出的力既容易分解,又使整个图面比较匀称、美观。

答案:如图,取5 mm长的线段表示400 N,作用点为P,车所受拉力的图示如图所示。

3-1 AB 解析:重力受纬度位置及高度的影响,不受所处的环境及运动状态的影响,与物体是否受其他力无关。

从赤道到南极,纬度变,重力变,A对。

从地球到月球,高度变化,重力变化,B对。

从空气中放到水中,环境变化,重力不变,C错。

运动状态变,不影响重力,D错。

3-2 B 解析:物体的重力的计算公式为G=mg,物体的质量m是恒定的,但g的取值与地理位置有关。

对同一地点,g的取值相同,随着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的纬度的升高,g值将增大;随高度的增大,g值将减小。

因此,不能认为物体的重力是恒定的,故选项A
错误,选项B正确;由公式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只与物体的质量及g值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其他力及运动状态均无关,故选项C错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重物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才等于其重力,故选项D错误。

4-1 D 解析: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并不是只有重心处才受重力,故选项D正确,选项A错误。

质量分布均匀、有规则形状的物体的重心才在其几何中心上,故选项B 错误。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粗细均匀的铁丝被弯曲成圆环时,其重心在圆心处,而不在铁丝上,故选项C错误。

4-2 解析:沿细线方向作直线,在直尺上得AB,则AB中点O一定为直尺的重心,过O作右侧边垂线的三角形OAC,则OC=5 cm,AC=5 cm,故α=45°。

答案: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