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内环境的稳态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D
课堂建构
解析:维持内环境稳态,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的直接参与,还需要内分泌系统和神 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 有一定限度的,且与外界环境有关。当外界环境变化超出 人体调节能力的时候,内环境稳态就处于失调状态。内环 境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以维持正 常的生命活动。
答案:B
【例4】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内环境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解析:酶促反应需要适宜的温度等条件,因此内环境 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A项正确;内环境稳态 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项正确;当内环境 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C项正确;血液的成分 稳定是内环境稳态的一个方面,其稳定时,人也可能会患 病,如遗传病,D项错误。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 2 节 内环境的稳态
学习目标 1.联系血液生化检查化验单等知识,概述内环境化学成分 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阐明稳态的概念,形成初步的稳态 与平衡观。 2.举例说明机体通过不同器官、系统协调统一地完成各项 生命活动,阐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3.通过分析稳态失调的实例,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 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单位 U/L mg/dL mg/dL mg/dL mg/dL mg/dL
参考值 0~45 0.5~1.5 6.0~23.0 60~110 50~200 150~220
(1)为什么血液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 提示:血液的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液中各种化学成分的 含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健康机体的生 化指标一般都处于正常范围内,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 障碍时,势必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因此血液的生化指 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2)高原反应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 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3)高原反应的实质是内环境稳态受到破坏,这说明内环 境稳态对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具有什么意义? 提示: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稳态调节 的基础,当某器官功能出现障碍时,将会引起稳态失调。
A.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和各 种化学成分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④体温平衡属于内环 境理化性质的稳定;②Na+、K+平衡,③CO2、O2平衡和⑤ 氨基酸平衡属于内环境化学成分的稳定;①细胞中ATP和 ADP的平衡不在内环境中进行。
答案:C
【例2】在血液生化检查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 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 调节机制。
(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 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 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例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 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 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D.内环境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
探究一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下图是某人的血液生化检查化验单(部分)示意图,请 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姓名:×××
项目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肌酐 尿素氮 血清葡萄糖 甘油三酯ALT CRE↑ BUN GLU↑ TG↑ TCHO
测定值 17 1.9
14.6 223 217 179
提示:如果某种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可能会引起稳 态失调。例如,肾功能衰竭可引起尿毒症。
2.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实例分析。 阅读材料,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高原反应是人体急速进入海拔3 000 m以上高原产 生的各种不适反应,是高原地区独有的常见病。常见的 症状有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疲倦、呼吸困难等。 (1)引起高原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说明外界环 境与内环境稳态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提示:引起高原反应的主要原因是高原空气稀薄,大 气压和氧分压低,易造成体内缺氧。这说明外界环境的 变化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2)每种成分含量的参考值不是一个常数,而是有一个 变化范围。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内环境稳态是相对的,是一个动态平衡。 (3)从化验单可以看出,此人血糖浓度过高。若此人为 降低血糖含量,长期清淡饮食,则易导致身体出现组织水肿 现象。请从渗透压变化角度解释出现组织水肿现象的原因。 提示:蛋白质摄入不足造成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渗 透压相对升高,组织液增多,出现组织水肿现象。
1.动态变化。
内 环 境 的 各 种 _____化__学___成和分_______理__化_ 都性处质于 动 态 平
衡中。
(1)pH:当一定量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内环境后,人体通 过缓冲对,如_H_C_O__3__/ H__2_C_O__3 _和_H__P_O_4_/_H__2P_O__4__维持 pH。
学习目标 4.结合细胞代谢的知识,阐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 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尝试运用内环境稳态的知识解释人 体健康的相关问题,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5.进行生物体维持 pH 稳定的模拟探究活动,提升学生的科 学探究能力。
探究一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阅读并讨论教科书第 7 页的“问题探讨”,结合“探究·实 践”阅读相关内容,概述内环境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变 化,阐明稳态的概念。
答案:D
探究二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1.稳态的调节机制。
(1)从图中可以看出,有哪些器官、系统参与协调内 环境的稳态?
提示:参与的器官有肺、肾、胃、小肠、大肠、心 脏等,参与的系统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泌尿系统等。
(2)如果某种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对内环境的稳态 会造成怎样的影响?请举例说明。
探究二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1.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结合教科书第 9 页的图 1-4,阅读相关内容,说出目前 人们对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阐明内环境稳态的基 础。 (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人体各__器__官___、__系__统__协调 一致地正常运行。
(2)对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生命系统的动态平衡性 内环境的稳态不是固定不变的静止状态,而 是动态平衡状态,表现为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 质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这体现了生命系统的动 态平衡特性。
【例1】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 )
①细胞中ATP和ADP的平衡 ②Na+、K+平衡
③CO2、O2平衡 ④体温平衡 ⑤氨基酸平衡
A.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 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 D.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检测结果的误差
解析:健康人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 于动态平衡中,因此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 稳定状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A、B两项 正确;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 差异,C项正确;由于细胞代谢不断进行,机体细胞不断 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所以内环境每一种成分都 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即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人体的正常 生理变化,D项错误。
(2)体温: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_3_7_℃___,变化幅度一般不超 过_1_℃。
(3)健康人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如血糖、血脂,以及渗___透__压__
等理化性质都是不断变化的,但都处于一定的范围内。 2.稳态。
概念:正常机体通过_调__节__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 共同维持内环境的_相__对__稳__定___状态。
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及原因。 阅读教科书第 11 页相关内容,解释内环境稳态是机体 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阐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 义。 (1)重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正__常__生__命__活__动__ 的必要条件。
(2)原因:细胞代谢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 ①氧化分解葡萄糖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需要 _血__糖__浓__度__和_血__液__中__的__含__氧__量__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②酶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需要_温__度__和_p_H__等在适 宜的范围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