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中子及中子 探测讲解
中子探测的基本方法及13.5常用中子探测器

13.6 中子注量率测量的主要指标
中子灵敏度
13.7 堆用探测器
13.6 中子注量率测量的主要指标 中子灵敏度
R 中子灵敏度定义:
0
反应的发生率 中子注量率
R N t ( E ) ( E )dE
Nt 为探测器灵敏体积 中辐射体的靶核数。
对能量低于30keV的中子: 30 keV v 0 0 R Nt ( E )dE 0 v 由 ( E ) n( E ) v n(E)为能量E处单位能量 间隔的中子密度。 v为中子速度。
反应截面与中子能量的关系:
100000
0 v0
v
1 1 v Tn
B-10 Li-6 He-3
capture cross section(barn)
10000
1000
100
10
1
0.1 1E-111E-10 1E-9 1E-8 1E-7 1E-6 1E-5 1E-4 1E-3 0.01
可选用微型裂变室,且电极涂235U+239Pu(可增殖, 总积分通量由1.7×1021提高到4.8×1021中子); 也可以用自给能探测器。
3) 功率量程:大于1010/cm2s;足够大,本底相 对较小;用电流型裂变室或硼电离室。
2. 堆芯探测器——堆芯内中子注量率的空 间分布。
要求体积小,寿命长; 典型工作条件:
~ 5 10 / cm s
8 2
8
本底 ~ 10 R / h
工作温度 ~ 300 C 2 ~ 2500 N / cm 工作压力
v0 为热中子的最可 其中 v 为中子的平均速度, 几速度。
对热中子,在T=20C时,v / v0
中子探测技术

(2)6Li(n,α)反应,放出能量大,易区分信号和本底。但 是缺少气体化合物,并且天然6Li丰度低,浓缩后价格贵。 (3)3He(n,p)反应,优点是反应截面大,缺点是放出能量 低,不易除本底。并且3He含量低,制备困难。
核反冲法
入射能量为E的中子和原子核发生弹性散射时,中子 的运动方向改变,能量也有所减少。中子减少的能量传递 给原子核,使原子核以一定速度运动。这个原子核就称为 “反冲核”,反冲核具有一定电荷,可以作为带电粒子来 记录。记录了反冲核,就是探测到中子。它是探测快中子的 主要方法。 由动量.能量守恒定律可以推出,反冲核的质量愈小, 获得的能量就愈大。所以,在反冲法中通常都选用氢核做 辐射体。这时,反冲核就是质子,有时就称反冲质子法。
中子具有波动性,当它的波长与物质原子之间的距离数
量级相同时就会发生衍射,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中子晶体衍
射仪,既可用来研究中子能量分布,也可分解出单色中子。
第四节 中子通量密度及中子源强度的测 量
研究一束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时,我们主要关心的是
每秒钟射到物体上的中子数。当距离较远时,中子束可近似
看成平行束。令中子束里单位体积内的中子数为n,称为中 子密度。如果中子的速度为v(cm/s),则单位时间内在垂直于 中子束方向单位面积上将有nv个中子通过。中子密度n和速 度的乘积nv,称为中子通量密度,用符号ϕ表示。
它放出的β或γ放射性,根据衰变纲图可算出此材料中形成的
放射性核的活度,从而求得中子通量密度。优点是测量容易、 体积小、无本底、灵敏度变化范围大、可以测量不同材料等, 缺点是不能连续指示通量密度随时间的变化。
锰浴法测量中子源强度
所谓“锰浴法”是将待测中子源放置在体积很大的含锰
元素的水溶液中,中子在水中充分慢化后被溶液中的55Mn俘 获,变成放射性核素56Mn,通过测量56Mn的放射性核素,就 可得出中子源强度,这一方法专门用来标定各种携带式中子 源强度。
中子探测器原理

中子探测器原理中子探测器是一种用于检测中子的仪器。
它可以测量中子的数目和能量,从而用于许多应用领域,如核能、医学、材料科学等。
中子是一种无电荷的粒子,因此无法通过电磁场的方法进行检测。
中子探测器的原理是利用中子与物质作用的特性来进行中子的检测。
中子与物质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 碰撞散射中子与物质中原子核或电子发生碰撞,使其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产生了散射。
被散射的中子会沿着散射方向继续运动,直到再次与物质相互作用。
2. 吸收中子与物质原子核碰撞后,被吸收进入原子核。
此时中子会释放出能量,使原子核发生变化,产生新粒子。
3. 俘获中子与物质原子核发生碰撞后,被原子核俘获成为一个中子和一个新的粒子。
俘获后的中子被固定在原子核内部,形成一个新的核同位素。
对于中子探测器,主要利用中子与原子核产生碰撞散射和吸收的过程进行中子探测。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中子探测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显微中子探测器显微中子探测器通常使用硼、锂等元素作为探测器材料。
当中子与硼、锂原子核发生碰撞后,会产生一系列反应,最终产生电子和正离子,从而形成放电电子流,进而测量中子的数目。
显微中子探测器可以测量单个中子,并可以获得中子的高精度测量结果。
2. 漫反射中子探测器漫反射中子探测器通常使用氢等元素作为探测器材料。
当中子与氢原子核碰撞后,被散射到不同方向上。
通过检测反散射中子的位置和方向,可以推断出入射中子的参数,从而获得中子的数目和能量。
3. 闪烁体中子探测器闪烁体中子探测器通常使用氚、硼等元素作为探测器材料。
闪烁体中子探测器的原理是利用中子与探测器材料中的元素产生反应时释放出的能量,激发闪烁体中的分子电子跃迁,形成一系列的光子。
通过检测光子的数量和能量,可以获得中子的数目和能量。
中子探测器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如核反应堆的监测、医学放射治疗、未爆炸物品探测等。
通过不同类型的中子探测器可以获得中子的不同参数,并在不同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中子探测

方法分类
核反冲法 核反应法
核裂变法 活化法
反冲法探测中子是测量中子与原子核弹性散射后的反冲核在探测介质中引起的电离来反推原始中子的性质, 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探测快中子。在使用于空间的中子探测器中,利用反冲核法的有反冲正比计数器(充甲烷)、液 体闪烁体探测器和塑料闪烁体探测器,特别是后两种探测器因具有面积大、探测效率高等特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因为我们拟研制的碳化硅中子探测器的探测目标是空间辐射中的快中子部分,探测原理是基于中子与 Si C或聚 乙烯的弹性散射作用。
中子探测
对中子的数目和能量的测量
01 方法分类
03 探测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录
02 特点
中子探测即对中子的数目和能量的测量。在核能的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产生和应用核物理研究中都需要进 行中子的探测,然而中子本身不带电,不会引起电离等作用,不产生直接的可观察效果,因此中子的探测是通过 中子同原子核的相互作用,对反应的产物进行探测。
通过测量中子核反应产生的带电粒子来探测中子的方法称为核反应法。核反应法主要用于探测慢中子的强度, 也可用来测定快中子的能谱。
中子轰击重核时会引起核裂变,通过探测裂变碎片来探测中子的方法称为核裂变法。常用235U,233U和 239Pu作为裂变材料,裂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约为200Me V,两个碎片带走的能量约为 165Me V,远远大于入射 中子和 γ射线的能量。因此,该方法主要用于热中子和慢中子的通量测量,强 γ射线本底对测量也不会造成响。
谢谢观看
中子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是:中子与某种核产生反应时放出带电粒子,带电粒子在气体中运动时产生气体电离, 通过测量气体电离量来确定中子注量率水平。例如,中子与B的 (n,α)反应,放出α粒子;或中子与U反应生成 裂变碎片。
中子探测技术

氢反冲法
氢反冲法是利用中子和含氢物质中的氢原子发生碰撞, 反冲出来的氢核能量与入射中子存在以下关系:
Ep = Ecos2ϕ 测量了反冲质子能量,就能推算出中子能量 1 微分测量法 2 积分测量法
6Li和3He谱仪
利用中子和6Li或3He发生核反应,记录反应产物的能量从 而计算出中子能量
6LiI Eu 闪烁体和6LiF夹心式半导体探测器使用较多,闪 烁谱仪分辨较差只能测量MeV能区的中子,而半导体探测器可 以测量较高通量的中子,并且分辨率较好
1、气体探测器: 1 3氟化硼正比计数管 2 硼电离室和裂变室
2、闪烁探测器 1 硫化锌快中子屏 2 硫化锌慢中子屏 3 锂玻璃闪烁体 4 有机闪烁体
3、半导体探测器 4、其它中子探测器
1 “自给能”探测器 2 固体径迹探测器
第3节 中子能谱的测量
对于热中子和快中子,能谱测量方法差异很大 快中子的 能谱测量有4种方法:氢反冲法、核反应法、飞行时间法和 阈探测器法 热中子能谱测量主要是飞行时间法和晶体衍射法
核裂变法
中子与重核作用可以产生核裂变 裂变法就是通过记录 重核裂变碎片来探测中子的方法 对于热中子、慢中子,1般 选235U、239Pu、233U做裂变材料 裂变时放出的能量很大 大 约200 MeV ,入射中子能量远小于这个数值 所以本法不能用 来测定中子能量,只能测定中子通量
由于Q值很大,所以γ本底的影响很小,故可以在强γ本底 下测量中子 中子能量大于某个值 阈值 时,才能产生裂变 核 素不同,则阈值也不同 因此,可以用1系列阈值不同的核素来 判定中子的能量范围
热中子:En=0.0253 eV 与周围分子处于热平衡 冷中子:En<0.0253 eV
核反应法
中子探测器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中子探测器的设计与应用研究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众多领域中,中子探测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基础科学研究到工业应用,从医疗诊断到国家安全,中子探测器的身影无处不在。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子探测器的设计原理以及其广泛的应用领域。
中子是一种不带电的粒子,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这使得对其进行探测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为了有效地探测中子,科学家们设计了多种类型的探测器,每种都有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一种常见的中子探测器是基于气体的探测器,例如正比计数器和盖革计数器。
在正比计数器中,当中子与探测器内的气体原子发生碰撞时,会产生电离。
这些电离产生的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加速运动,引发进一步的电离,从而形成一个可测量的电脉冲信号。
盖革计数器的工作原理类似,但它产生的脉冲信号幅度较大,无法区分入射粒子的能量。
另一种重要的中子探测器是基于闪烁体的探测器。
闪烁体材料在吸收中子后会发出闪光,这些闪光通过光电倍增管等设备转换为电信号。
常见的闪烁体材料有有机晶体(如蒽)和无机晶体(如碘化钠)。
还有基于半导体材料的中子探测器,如硅和锗探测器。
半导体探测器具有高分辨率和良好的能量响应特性,但对制造工艺要求较高。
在中子探测器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多个关键因素。
首先是探测器的灵敏度,即能够探测到的最小中子通量。
这取决于探测器的材料、尺寸和结构等因素。
其次是能量分辨率,它决定了探测器区分不同能量中子的能力。
探测器的时间响应特性也非常重要,对于需要快速测量的应用,如脉冲中子源实验,短的时间响应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探测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是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中子探测器在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核科学研究中,它们被用于研究原子核的结构和反应机制。
通过测量中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产生的信号,可以深入了解原子核的性质和核反应的过程。
在工业领域,中子探测器可用于材料的无损检测。
例如,在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中,检测金属部件内部的缺陷和结构变化,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测井解释8中子测井

放射性测井放射性测井岩性、化学矿物成分孔隙度、岩性流体成分、孔隙度中子测井伽马测井密度测井利用中子与地层物质原子核发生的各种效应,研究地层流体性质、孔隙度、岩性下井仪器中子源向地层发射快中子 快中子在地层中运动与地层物质的原子核发生各种作用由探测器测量超热中子、热中子或次生伽玛射线的强度。
用来研究地层流体性质、孔隙度、岩性8 中子测井测井方法包括:中子—超热中子测井中子—热中子测井中子—伽玛测井中子活化测井非弹性射线伽玛能谱测井中子寿命测井8 中子测井8 中子测井8.1 中子测井物理基础8.2 热中子测井8.3 热中子测井应用8.1 中子测井物理基础一.中子和中子源中子——原子核中不带电的中性微小粒子,与质子以很强的核力结合在一起。
0.025eV 0.2~10eV8.1 中子测井物理基础一.中子和中子源要使中子从原子核里释放出来,需要给中子一定能量。
当中子获得大于结合能的能量时,就可以从原子核中发射出来。
中子源——将中子从原子核中释放出来的装置同位素中子源(连续中子源):加速器中子源(脉冲中子源):8.1 中子测井物理基础二.中子和物质的作用(牢记!)1.快中子非弹性散射2.快中子对原子核的活化3.快中子的弹性散射4.热中子俘获低高能量8.1 中子测井物理基础二.中子和物质的作用(牢记!)1.快中子非弹性散射快中子+靶核Æ复核复核Æ能量较低中子+非弹性散射伽玛射线Æ基态靶核8.1 中子测井物理基础二.中子和物质的作用(牢记!)2. 快中子对原子核活化快中子与稳定的原子核作用会发生(n,α)、(n, P)核反应。
生成新的放射性核素,这种作用叫活化核反应。
活化形成的新核素,有一定的半衰期,其衰变产生的γ射线叫活化伽马射线如Si 28(n,p)Al 28,Al 28衰变放射出γ射线,衰变式为:8.1 中子测井物理基础二.中子和物质的作用(牢记!)3. 快中子的弹性散射¾碰撞后中子和靶核组成的系统的总动能不变¾中子损失的能量转变为靶核(反冲核)的动能¾靶核仍处于基态¾在多次弹性散射中,逐渐降低能量、速度,最后成为热中子8.1 中子测井物理基础二.中子和物质的作用(牢记!)3. 快中子的弹性散射一个中子和一个原子核发生弹性散射的几率叫微观弹性散射截面σS ,其单位是巴(即b=10-24cm 2) 1立方厘米物质的原子核的微观弹性散射截面之和称宏观弹性散射截面Σs不同的核素散射截面不同,而且发生一次散射平均损失的中子能量也不同。
中子的发现过程 ppt课件

14
中子的3年查德威克在得到卢瑟福的赞同后,用游离室和点计数器 作为检测手段,尝试在大质量的氢化材料中检测γ辐射的发射。
1928年起,玻特和他的学生贝克尔(H.Becker)用钋(po)发 射的α粒子轰击一系列轻元素,发现α粒子轰击铍时,会使铍 发射穿透能力极强的中性射线,强度比其它元素所得要大过十 倍。用铅吸收屏研究其吸收率,证明这种中性辐射比γ射线还 要硬。1930年,玻特和贝克尔率先发表了这一结果,并断定这 种贯穿辐射是一种特殊的γ射线。
物理学家,以其对电子和同位素的实验 著称。他是第三任卡文迪许实险室主任。
——汤姆逊枣糕式无核模型
4
中子的发现过程
5
中子的发现过程
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式有核模型,并且指出 原子可能是“带正电的氢原子”(1920年正式取名质 子)和电子组成。
但是,如果仅有质子和电子,质量数并不守恒。
1920年,卢瑟福在一次著名的演讲中——皇家学会贝 克里安演讲(Bakerian Lecture)中,首次提到中子 存在的可能。
6
中子的发现过程
但是,自从这次演讲之后,卢瑟福再也没有继续对于 这一想法进行阐述。
卢瑟福认为中子是质子和电子的复合体,并非是一个 单独的粒子,这将导致很多的问题。
7
中子的发现过程
1920年贝克里安演讲演讲之后,卢瑟福曾请格拉森 (J.L.Glasson)在氢气中放电时寻找中子,不久又请罗伯兹 (J.K.Roberts)也做了类似的实验。
中子的发现过程
1
中子的发现过程
背景 中子概念的提出
寻找中子的早期实验
约里奥-居里夫妇的实验 查德威克的发现 中子发现的深远意义
中子测井介绍

岩石对热中子的宏观俘获截面Εa:
微观俘获截面σ:一个原子核俘获热中子的几率; 宏观俘获截面Εa:一立方厘米所有原子微观俘获截面的总和。常 见元素中:
几种核素的微观俘获截面
Cl
H
C
O
Mg
31.6Βιβλιοθήκη 0.329 0.0045 0.0016
0.40
Ag
Si
Ca
0.215 0.13
0.43
结论:氯元素的俘获截面最大。岩石对热中子的俘获能力主 要取决于含氯量(矿化度、地层水含量)
内容
第一节 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第二节 超热中子测井(探测超热中子密度SNP) 第三节 补偿中子孔隙度测井(探测热中子密度CNL) 第四节 中子伽马测井 (探测伽马射线NG)
第一节 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一、中子和中子源 二、中子和物质的作用 三、中子探测器
一 、中子和中子源
1.中子
中子—— 原子核中不带电的中性微小粒子, 与质子以很强的核力结合在一起。
快中子+靶核=>激发态复核=>能量较低中子+非弹性散射伽玛 射线=>基态靶核
特点:将入射中子靶核作为一个系统,碰撞前后能量(动能) 发生损失,所以是非弹性散射,或称(n,n’)核反应,放 出的伽马射线称为非弹性散射伽马射线。
能量大于14MeV的中子发生非弹性散射的几率较大, 而能量<5MeV的中子发生非弹性散射的几率较小。
中子测井
利用中子和地层的相互作用的各种效应,来研究井剖 面地层性质的各种测井方法的总称。它包括中子—热中 子、中子—超热中子、中子—伽马测井、中子活化测井 以及非弹性散射伽马能谱测井和中子寿命测井。
中子在核物理实验中如何产生和探测

中子在核物理实验中如何产生和探测关键信息项:1、中子产生的方法核反应堆加速器放射性同位素源2、中子探测的原理弹性散射核反应电离作用3、常用的中子探测器类型气体探测器闪烁探测器半导体探测器11 中子产生的方法111 核反应堆核反应堆是一种常见的中子产生源。
在核反应堆中,通过控制核燃料(通常是铀或钚)的链式裂变反应,大量的中子被释放出来。
这些中子具有不同的能量分布,从热能中子到快中子都有。
核反应堆产生的中子通量通常较高,适用于大规模的核物理实验和应用。
112 加速器利用加速器也可以产生中子。
例如,通过加速质子、氘核等带电粒子,并使其撞击靶物质,引发核反应从而产生中子。
加速器产生的中子能量通常可以通过调节入射粒子的能量和靶物质的种类来控制,具有较好的能量可调性。
113 放射性同位素源某些放射性同位素在衰变过程中会释放出中子。
这些同位素源通常中子产额较低,但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等优点,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应用场景。
12 中子探测的原理121 弹性散射当中子与原子核发生弹性散射时,中子的动量和能量会发生改变。
通过测量散射前后中子的能量和方向变化,可以推断出中子的信息。
这种方法常用于气体探测器和液体探测器中。
122 核反应中子与某些原子核可以发生特定的核反应,产生新的粒子和能量。
通过探测这些反应产物,可以确定中子的存在和能量。
例如,常用的氦-3 探测器就是基于中子与氦-3 发生核反应的原理工作的。
123 电离作用当中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可能产生次级带电粒子,这些带电粒子在物质中会引起电离。
通过测量电离产生的电信号,可以探测中子。
这种方法常用于半导体探测器中。
13 常用的中子探测器类型131 气体探测器气体探测器如正比计数器和盖革计数器,利用中子与气体分子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电离效应来探测中子。
它们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探测效率和能量分辨率相对有限。
132 闪烁探测器闪烁探测器由闪烁体和光电倍增管组成。
当中子与闪烁体相互作用时,闪烁体发出闪光,通过光电倍增管转换为电信号。
第八章-中子测井PPT课件

同位素中子源(连续,产生快中子):
95 A2m 4 19N 3 2p372H4(ea)
平均能量为5MeV
4B9 e2H4 e6C12 0n1Q(5.70M 1)ev
加速器中子源(脉冲,产生高能中子):
D T 2H4 e0n11.7 58 M 8ev
•3
第一节 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二、中子和物质的作用
任何物质单位体积(1立方厘米)的氢核数与同样体积淡水氢核数 的比值。
根据规定,将淡水含氢指数定义为1,而任何其他物质的含氢指数 将与其单位体积内的氢核数成正比。
即: H K x
M
式中:ρ——介质密度,g/cm3;
x——介质分子中的氢原子数;
M——介质的分子量;
K——比例常数。 对于水:ρ=1,x=2,M=18 (水分子),规定其
含氢指数为1,解得K=9
•19
第二节 超热中子测井
(1)饱和淡水纯石灰岩的含氢指数
孔隙度为φ的石灰岩,则含氢指数为:
H=Hma(1-φ)+Hwφ 中子孔隙度测井仪在饱和淡水的纯石灰岩刻度井中进行含 氢指数刻度,使它测量的含氢指数即为饱和淡水纯石灰岩的 φ。这里,也就人为的将岩石骨架的含氢指数定为0,也就是 没有考虑石灰岩骨架的减速能力。若孔隙度为φ,则含氢指 数为:φ×Hw=φ×1=φ,将中子孔隙度测井得到的含氢指 数记为φN ,并称为中子孔隙度,其单位是石灰岩孔隙度单 位。
决于岩石的含H量。
•7
第一节 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散射截面: 微观散射截面σs:一个中子与一个原子核发生弹性散射的几 率,单位1b=10-24cm2; 宏观散射截面Εs:单位体积物质中的原子核的微观散射截面 之和,单位cm-1 结论:氢是岩石中最主要的减速元素,岩石对快中子的减速 能力取决于岩石的含H量,纯岩石的宏观减速能力基本上决 定于纯岩石的孔隙度(含淡水条件)。 用中子测井估算孔隙 度的物理基础。
中子检测 技术原理

中子检测技术原理
中子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中子与特定核反应产生的带电粒子,这些带电粒子在气体中运动时会引发气体电离。
通过测量气体电离量,可以确定中子的注量率水平。
具体来说,中子与某些核反应时释放出带电粒子,这些带电粒子在气体中运动时产生气体电离。
在一定电压范围内,收集到的离子数与射线密度成正比,而与电压基本无关。
根据这一特性,探测器可以工作在“坪”的范围内,以保持输出的脉冲与原始总电离量成正比。
这种基于电离特性的探测器被称为正比计数管。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查阅中子检测技术相关书籍或论文。
中子测井原理8资料

输出曲线: 、(俘获截面)
2、用途 1)划分油水层
特征:水层大 油层小 2)判断气水层:
特征:水层的大 气层的小
3)求含水饱和度 = ma(1-f)+fSw +f(1-Sw) h
一:中子和中子源
1:中子
2:中子源 它由轰击粒子和靶组成(氚为靶、氘为轰击离子)
中子源可分为同位素和脉冲中子源
同位素中子源(核衰变 产生轰击离子,然后, 轰击其它元素产生中子) 人不可控制
脉冲中子源(用氘轰 击氚产生中子)人可 控制
二、中子与物质的作用 1:快中子非弹性散射阶段 2:弹性散射阶段 3、 热中子扩散阶段
三、超热中子测井 (一)超热中子测井属于探测超热中子密度的方法
(二)超热中子曲线的应用
1:确定岩层的孔隙度 视石灰岩孔隙度 求F
2:交会图法确定岩性、孔隙度、骨架成分
3:中子密度测井曲线重叠法确定岩性 4:估计油气密度
5:定性指示高孔隙度含气层
判断气层
五:补偿中子测井 1:补偿中子测井属于探测热中子密度的方法
2:用途 (与SNP相同) 五:中子-----中子测井、中子----伽马测井
反映岩层的含H量。
在含H量相近时,区分油、水层与地层水 矿化度关系密切
六:中子寿命测井(TDT) Thermal decay time tool 1: 测井原理 中子寿命:从变为热中子的瞬时起到热中子大部 分(大约63.7%)被岩石原子核俘获为止,所经过 的时间。
8章-中子核物理基础

nx x HI 9 9 1.29 n12 x 12 x
轻质油的含氢指数略小于1,而重质油的含氢指数略大于1。
甲烷(CH4)的含氢指数为
H CH 4 2.25CH 4
天然气的含氢指数小于1。
当孔隙中有天然气时,中子孔隙度比地层孔隙度要小得多。 但在冲洗带,部分天然气被泥浆滤液排开,降低了对测量值的 影响。
轰击粒子轰击靶核,产生中子
2、(,n)核反应和常用中子源(同位素中子源)
241 95
Am Np He
237 93 4 2 4 2 12 6 1 0
镅-241衰变产生粒子 粒子轰击铍核发射中 子5.701MeV(反应能) 1.271MeV 4.43MeV
9 4
Be He C n Q1 Be He C n Q2
Lf
R 6
2
含氢量高的岩石宏观减速能力强,Lf 就短,如淡水的Lf约为7 ~8cm,而岩石骨架的中子减速长度约为30~40cm。纯砂岩骨 架要比纯石灰岩骨架的中子减速长度大。 岩石的含氢指数 同体积的岩石与淡水中的氢原子数之比, 用HI或H表示。 1 淡水的含氢指数为 0 碳酸钙的含氢指数为 空隙中充满淡水的石灰岩含氢指数为
1 1
H n H
1 0 2 1
2.21MeV
反应截面为0.323b,发射的射线能量比较大,很容易观察。 1b=10-24cm2
表2.2.*
靶 核
1H 2H 9Be 12C 16O
截面不变能区, 全 截 面 , 热中子辐射俘获 eV b 截面,b 1~3×103 1~1×105 1~1×104 1~1×105 1~2×105 20.0 3.4 6.1 4.6 3.8 3.23×10-1 5.30×10-4 9.2×10-3 3.4×10-3 1.78×10-4
第8章 中子测量方法

新生成的核素一般都不稳定,本例中生成的116In就是β 放射体,并继续进行如下衰变
8.2 中子探测基本原理与方法
8.2.5 中子探测器
1 气体探测器
三氟化硼(BF3)正比计数管 硼电离室 裂变室
2 闪烁探测器
硫化锌快中子屏 硫化锌慢中子屏 锂玻璃闪烁体 有机闪烁体
8.2 中子探测基本原理与方法
8.2.5 中子探测器
3 半导体探测器
6LiF中子谱仪 3He中子谱仪
其它夹心式半导体探测器
8.3 中子能谱测量方法
8.3.1 慢中子能谱测量方法
1 飞行时间法
如果将中子质量记为m,当确定中子速度v后,按 就可推算中子能量E。 根据 和 ,可得到:
8.3 中子能谱测量方法
8.3.1 慢中子能谱测量方法
2 晶体衍射法
当中子波以掠射角θ(不是入射角α)射向晶 面时,在相邻两个晶面上的反射中子波 有2dsinθ的路程差(d为相邻两个晶面之 间的距离)。当2dsinθ等于波长的整数倍 时,这二支反射波便相干加强,否则就 相干减弱甚至抵消 。
2 氢反冲法
反冲核法测量的示意图 T(d , n)He反应的中子谱 反应的中子谱
8.3 中子能谱测量方法
8.3.3 脉冲中子能谱测量方法
1 由加速器提供脉冲中子源 2 脉冲反应堆中子源 3 地爆
8.4 中子通量密度测量方法
8.4.1 中子通量密度和中子密度
如果利用同位素源或加速器来产生中子,一般将其视为点 源,并将单位体积内出射的中子数n定义为中子密度(单位为 cm-3),则当中子的出射速度为v(单位为cm٠s-1)时,单位时间 内从单位体积内出射的中子数就是中子密度n和速度v的乘积 nv,也就是该点源的中子通量密度 Ф。 当中子通量密度按能量E具有连续分布Ф(E)时,则可采 用代表能量在E到E+dE范围内的中子通量密度,此时中子 的总通量密度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核反冲法 中子与靶核的弹性碰撞产生反冲核。
主要发生在氢核上,常用含氢物质作为辐射 体。反冲质子使探测介质电离、激发而产生输 出信号。
反冲质子能量: Tp Tn cos2 反冲质子数: N p S
概率密度函数为:
1
P(Tp ) Tn
即对入射的单能中子而言,实验室坐标系
中,其反冲质子的能量分布是一个矩形,最大 能量为Tn,最小为零。这个关系可用于快中子 能谱测量。
P(Tp )
1 / Tn
0
Tn
Tp
2) 非弹性散射 (n,n’)
入射中子的能量损失不仅使靶核得到反冲, 且使靶核处于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靶核退激 时放出一个或几个特征光子,在核分析技术 中有重要的应用。
Q 3.269MeV En 2.5MeV Q 17.59MeV En 14MeV
3、反应堆中子源
高中子注量率:1010 ~ 1016 / s cm2
宽中子能量:0.001eV~十几MeV
8.3 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实质上是中子与 物质的靶核的相互作用。
1. 中子的散射 1) 弹性散射 (n,n) 出射粒子仍为中子、剩余核仍为靶核。
反冲质子的能谱为矩形分布。此法主要用于 快中子的探测,尤其是快中子能量的测量。因 此,探测介质中富含含氢物质的探测器,如含 氢正比管、有机闪烁体等适用于核反冲法测量 快中子能谱。
3. 核裂变法
中子与重核发生核裂变产生的裂变碎片是 巨大的带正电荷的粒子,能使探测器输出信号。 通过测量碎片数,可求得中子注量率。
优点:中子能量单一;
缺点:中子产额低,装置体积大。
3) 自发裂变中子源
自发裂变中子源为超环元素。以252Cf (锎) 最常用。1克252Cf 发射中子率为2.31×1013个
中子。半衰期:T1/2(自发裂变)=85.5a,T1/2( 衰变)=2.64a。中子平均能量为2.2MeV。
2、加速器中子源
当发生(n,)反应后,新形成的核素是放射
性的,就是常说的“活化”,测量活化核素的 放射性可以用来测量中子流的注量率,区分中 子的能量范围。
2) 发射带电粒子的中子核反应
如(n,),(n,p)等,这些反应在中子探测中
应用很多,成为探测中子的主要手段。
3) 裂变反应 (n,f)
4) 多粒子发射
如(n,2n),(n,np)等,这些反应的阈能较高, 在8~10MeV以上,只有特快中子才能发生。
2. 中子的俘获 复合核的形成。
1) 中子的辐射俘获 (n,)
中子射入靶核后与靶核形成一个复合核, 而后复合核通过发射一个或几个特征光子跃迁
到基态。这些特征 光子不同于 (n,n’) 的特征
光子。由于这些 光子的发射与复合核的寿 命相关,一般很快,故称为“中子感生瞬发射 线”,同样在核分析技术中有重要的应用。
种能量的中子),所以探测器的计数直接代表了
被测中子场的中子密度,即 R n。
则,中子注量率为:
R
nv
v
Nt 0v0
其中 v 为中子的平均速度,v0 为热中子的最可
几速度。
对热中子,在T=20C时,v / v0 1.128 故: 1.128 R
N t 0 则,热中子灵敏度为: R N t 0
属于(,n)型中子源。由241Am放射源放出的粒 子,打在Be上发生反应,产生中子。
9Be12C n
性能:中子产额——2.2×106/s.Ci
T1/2=433年;
中子能量为0.1~11.2MeV,平均5MeV;
n/比(中子强度比)为10:1;
2) (,n)型中子源。 利用(,n)反应获得中子。
可选用微型裂变室,且电极涂235U+239Pu(可增殖, 总积分通量由1.7×1021提高到4.8×1021中子); 也可以用自给能探测器。
核辐射测量复习
1、核辐射物理基础 2、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3、气体探测器 4、 闪烁探测器 5、半导体探测器 6、辐射探测中的概率统计问题 7、核辐射测量方法 8、中子及中子探测
2. 10BF3和3He正比计数器
工作气体:含10B的BF3或含高丰度3He的氦气。 工作状态:脉冲型工作状态。
性能特点:BF3为负电性气体,性能较差;氦气 (尤其是高丰度3He)价格昂贵。
3. 含锂闪烁体
常用6LiI(Eu)晶体;铈激活的锂玻璃等。
4. 利用质子反冲效应的探测器
1) 含氢正比计数管——气体介质含H2或CH4。 2) 有机闪烁体——富含H和C,还可以运用n/脉 冲形状甄别技术,在较强的场中测量中子。
对能量低于30KeV的中子:
R Nt
30KeV 0v0 ( E )dE
0
v
由 (E) n(E) v n(E)为能量E处单位能量
间隔的中子密度。
v为中子速度。
30 Ke V
R Nt 0v0 0 n(E)dE Nt 0v0n
30 KeV
n 0 n(E)dE 为中子密度(包括30KeV以下各
1.12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7 堆用探测器—反应堆中子注量率监测
1. 堆芯外——用于监测反应堆功率水平, 探测器置于压力壳外。
1) 启动量程:中子注量率102~104/cm2s;较小,
本底相对高;用脉冲裂变室或BF3正比计数器。
2) 中间量程:106~108/cm2s;较大,本底相对 仍高;用电流型裂变室或补偿型电流硼电离室。
裂变碎片的总动能为150~170MeV,形成 的脉冲幅度比 本底脉冲幅度大得多,可用于 强辐射场内中子的测量。
热中子可引起的核裂变 核:233U, 235U, 239Pu。如235U的热中子截面为580b。对慢中子满 足1/v 规律,仅适用于热中子的注量率测量。
一些重核只有当中子能量大于某一阈能才 能发生核裂变,可用此判断中子的能量区间。
可以在相当宽的能区内获得单能中子源。
对放能反应,如2H(d,n)3He,3H(d,n)4He,当入 射氘核能量不高时( Td 200KeV ),反应就可以
有效进行,当=90时,就可得到能量分别为
~2.5MeV和~14MeV的单能中子。
主要反应:
2 H (d , n)3He 3 H (d , n)4He
5. 自给能探测器
中心辐射体是中子活化材料,活化后具有 放射性。 粒子作为荷电粒子在极板间运动而
在外回路中产生输出信号。不需要外加电源, 称为自给能探测器。
如:
51V (n, )52V
52V 52Cr 输出信号: i n e
性能:灵敏度 =1.2×10-21A/单位中子注量率;
反应截面与中子能量的关系:
0v0 1 1
v v Tn
1/v规律,即随中子能量增加,反应截面减 小,因此核反应法适用于慢中子的测量,尤其 是热中子的测量。
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反应能Q在生成核与出 射粒子之间分配。由于反应能Q比较大,又主要 用于慢中子探测,即:
Q Tn
故出射粒子能量难以反映慢中子的能量,因此, 核反应法常用于中子注量率的测量。这时,Q大 易于甄别去除本底信号。
4. 活化法
选用一些核素具有较高的活化截面,活化 后放射性核素也具有较易测量的放射性。
如: n115In116In
116 In116Sn v~
测量粒子的发射率可确定中子的注量率。 一般,热中子的活化截面较高,此法适用于热 中子的注量率的测量。
8.5 常用中子探测器
4) 特快中子:>10MeV。
2、中子的性质
质量:mn=1.008665u=939.565300MeV/c2 自旋:sn=1/2, 费米子 电荷:0,中性粒子
磁矩:n=-1.913042N
中子寿命:发生-衰变的半衰期T1/2=10.60min
8.2 中子源
1、同位素中子源 1) 241Am-Be中子源。
1. 硼电离室和裂变室 辐射体:常用10B和235U;涂敷在电极表面
工作状态:一般工作于电流工作状态,裂变室 也可工作于脉冲工作状态。
硼电离室还常工作于补偿型状态,通过补偿消
除本底的影响。 I I1 I2 I n
In I I
裂变室由于裂变碎片射程很短,所以辐射体涂 层很薄,为提高探测效率而做成多层裂变室。
出射中子的动能:
Tn
Tn
m2 (M m)2
cos
M2 m2
sin2
2
反冲核的动能:
TM
4mM (M m)2
Tn cos2
当反冲核为质子(氢核)时,M=m,上式变
为:
Tp Tn cos2
当 = 0 时,反冲质子能量最大,Tp = Tn
反冲质子在实验室座标系中的能量分布的
3) 功率量程:大于1010/cm2s;足够大,本底相 对较小;用电流型裂变室或硼电离室。
2. 堆芯探测器——堆芯内中子注量率的空 间分布。
要求体积小,寿命长;
典型工作条件:
~ 5108 / cm2s
本底 ~ 108 R / h
工作温度~ 300 C
工作压力~ 2500N / cm2
1、本章的主要内容 2、 本章的重点 3、对某些问题的思考 4、 需要讨论的问题 5、期末考试试题预测 6、。。。 7、。。。 8、。。。
3) 中子与辐射体有较大的作用截面,以获得较 大的中子探测效率。
1. 核反应法 主要的核反应有:
n10B 7Li 2.792MeV n6Li 3He 4.786M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