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复习01长度测量易错专题-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期中复习-教师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中复习01 长度测量易错专题
气息666
易错1:对生活中的一些不常见事物的长度估计错误(应该选择一个熟悉的尺度去估计)
1.(2022秋·浙江杭州·七年级统考阶段练习)如图是“天宫课堂”的场景。

根据图片信息,航天员叶光富站立处的天和核心舱的高度接近于()
B.1米C.2米D.4米
【答案】C
【详解】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升高大概在1.7m左右,当他向上伸直胳膊时,此时手掌到地面的高度大约为2m,因此天和核心舱的高度接近于2m,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2.(2020秋·浙江宁波·七年级校考期中)小可每天坚持用“微信运动”来统计行走的步数,4月18日当天,查看步数为6001步,排行榜名次16,按照正常成年人的身体指标和通常的步伐及频率,可以估测出∶()
A.小可步行的平均速度大约10m/s B.步行后小可心跳一次的时间大约4s
C.当天小可走过的路程大约3000米D.当天环境温度为37℃,人感觉舒适
【答案】C
【详解】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在
所以,达不到10m/s,故A不符合题意;
B.正常人的脉搏约每分钟60次左右,故小可步行后心跳一次时间大约为1s,达不到4秒,故B 不符合题意;
C.小可的步幅在0.5m左右,所以步行6001步的距离在3000m左右,故C符合题意;
D.从气象学上说,4月份还是春季,最高气温不超过30℃,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易错2:对包含估计值的测量数据误以为最后一位是分度值
3.(2021秋·浙江·七年级专题练习)有两位同学,分别用各自刻度尺测得同一物体长度,记录结果分别为25.2cm、2.524dm,这两把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别为()
A.cm dm B.mm cm C.cm mm D.cm cm
【答案】C
【详解】用此刻度尺测量的物体长度,对于测量结果25.2cm,数据的倒数第二位5对应的长度单位是cm,所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对于测量结果2.524dm,数据的倒数第二位2对应的长度单位是mm,所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故选C。

4.(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绍兴地铁1号线是绍兴市的首条正在建设的地铁线路,最新进展:2021年1月13日,由中铁十六局承建的绍兴地铁1号线群贤路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为全线如期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预计于2021年开通运营首通段(笛扬路站至姑娘桥站),我国地铁线路的轨距采用国际标准轨距1.435米,从中可知所使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A.米B.分米C.厘米D.毫米
【答案】C
【详解】1.435m=143.5cm,它的倒数第二位的单位是cm,所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即最小刻度是cm。

故选C。

5.(2021秋·浙江·七年级专题练习)下面数据中,是用同一刻度尺测量得到的是()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
【答案】C
【详解】①20.0mm中,估读值为0.0mm,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②1.60m中,估读值为0.00m,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dm;
③4.7cm中,估读值为0.7cm,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④0.62dm中,估读值为0.02dm,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以上数据中,用的是同一刻度尺测量得到的是③和④。

故选C。

易错3:长度测量中测量工具的实际长度变化导致的误差分析错误(测量标准变大,实际测量值反而偏小)
6.(2022秋·浙江·七年级期中)在运动会铅球项目中,裁判测量某同学成绩时用力拉紧皮尺,测得成绩为8.03米,则该同学的实际成绩()
A.等于8.03 米B.小于8.03 米
D.无法判断
【答案】C
【详解】在运动会铅球项目中,裁判测量某同学成绩时用力拉紧皮尺,由于用被拉紧了的皮卷尺测
量比赛成绩时,皮卷尺的分度值变大,因此其读数比真实值偏小,故实际成绩应大于8.03m,故C 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2022秋·浙江金华·七年级校联考期中)在学校田径运动会上,小明对裁判使用皮卷尺测量自己跳远的成绩有异议,认为测量的成绩偏小,下列有关申述理由正确的是()
A.测量时皮卷尺绷得太紧
B.沙堆有隆起时就直接测量
C.皮卷尺上2cm刻度处与起跳处对齐,直接记录落地点处刻度值
D.没有跳到正前方,斜着测量起跳点到落脚点的距离并记录结果
【答案】A
【详解】A.用被拉紧了的皮卷尺测量跳远成绩时,分度值对应的卷尺的实际长度变大,分度值与卷尺相邻两刻线间实际长度相比偏小,因此其读数比真实值偏小,故A正确;
B.沙堆有隆起时就直接测量,测量的长度为曲线,测量的成绩会偏大,故B错误;
C.起跳的点和皮卷尺上2cm 刻度处对齐,而裁判直接记录卷尺所对应的刻度示数,测量的成绩会偏大,故C错误;
D.没有跳到正前方时,直接测量起跳点到落脚点的距离,测量的成绩会偏大,故D错误。

故选A。

易错4:测量工具不准确时,不会用比例关系计算实际值
8.(2020秋·浙江杭州·七年级校考期中)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测得小方桌的边长为0.970m,后来把该尺与标准尺校对,发现它的实际长度是1.003m,则小方桌的每边的实际长度是()
【答案】B
【详解】由测量结果的数值0.970m,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即该刻度尺的一格相当于实际长度1.003cm,读数是0.970m,相当于97个1.003cm,故物体的实际长度应该是
故选B。

易错5:由于热胀冷缩导致的尺寸变化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刻度尺的热胀冷缩
7.(2021秋·浙江·七年级专题练习)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

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遇冷的时候会收缩。

若已知在温度变化相同的情况下,钢铁的热胀冷缩程度比木头的大。

现在用一把钢制的直尺在30℃时测得一根木棒长度为20 cm,如果在0℃时再用这把钢尺测量该木棒的长度为()
A.仍等于20cm B.大于20cm C.小于20cm D.无法判定
【答案】B
【分析】因为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钢尺30℃的环境换到0℃的环境当中时,钢尺的分度值变小,相当于钢尺变短了,已知木头的热膨胀系数比钢尺的小,故木头长度基本不变,因此会使测量结果变大。

【详解】用一把钢制的直尺在30℃时测得一根木棒长度为20cm,在0℃时用这把钢尺测量该木棒的长度,由于热胀冷缩,钢尺变短了,木棒长度基本不变,因此测得该木棒的长度变大了,即大于20cm。

故选B。

10.(2022秋·浙江宁波·七年级阶段练习)以下对导致的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用钢尺在冬天和夏天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夏天的测量值比冬天要大
B.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则用这把刻度尺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
C.用累计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不紧,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
D.在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若俯视读数,测得的体积比液体真实体积要大
A.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如果采用俯视方法测量体积,则测得的体积比真实体积小
B.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则这把刻度尺测得的数值比实际值大
C.一支量筒内有50毫升水,当里面放入一木块,一半侵入水中,量筒的读数是56毫升,则
这块木块的体积是6立方厘米
A.测圆柱体底面的周长,可以把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
B.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丝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支铅笔上若干圈,测得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L/N
C.测科学课本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书的厚度(不含封面),然后再除以总页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D.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
【答案】C
【详解】A.用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故A不符合题意;
B.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
和圈数N,则直径D=L/N,故B不符合题意;
C.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而不是除以页数,故C符合题意;
D.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易错9:累积法计算纸张厚度的时候,混淆面积等量转化,与累积法的计算方法
14.(2021秋·浙江·七年级专题练习)某同学想测量一卷筒纸的总长度。

考虑到纸筒上绕的纸很长,不可能将纸全部放开拉直了再用尺测量。

该同学的方法是:首先从卷简纸的标签上了解到,卷筒纸拉开后纸的厚度为d,然后测出卷简纸内半径为r,外半径为R,则卷简纸的总长度L为()
【答案】C
【详解】不可能把纸拉直再测量长度,但卷成筒状的纸的横截面积等于拉开后纸的长度和厚度的乘积;则测出横截面积的大小为
S=π(R2r2)
纸的厚度为d,故纸的总长度(L)的计算表达式
故选C。

15.(2023·浙江·七年级期中)小亮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发现特殊的测量方法:
(1)他把一条厚薄均匀的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的厚度是(用1D、2D、n表示)。

(2)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1L;
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2L;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

①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错误的步骤是(填字母)。

②改正错误后,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