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堂练习设计与考试命题技术研究》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课堂练习设计与考试命题技术研究》心得体会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学习期间,在与实际相结合不断的实践,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
这次学习《课堂练习设计与考试命题技术研究》这本书,让我的思维走得更开阔,学生的视野、见识、知识面,灵活的思维、运用能力、分析表达能力,特别是思考、判断能力成为语文考试的重点……读过此文,一种“井底之蛙”跳上井沿之感。
是呀,我们对命题确实要进行理性的思考,要想得更远才对呀!现将一些学习体会做个小结。
从事教研工作起,我就常想,一张小小的试卷,如何发挥好服务教学,指导方向,促进反思的作用?考试,既然作为一种检测的手段是不可取缔的,那么,我们就应该研究它如何导引教学,成为教师教学的朋友;如何有利于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成为间接的推动者。
如何体现语文学习的方法与规律,给予学生学习的“点金之术”?
一、命题要体现课标精神、教材特点,将“考”与“教”统一起来。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突出特点是整和。
既然教材是以主题进行组元,那么,同主题下的数篇文章就难免会有比较。
“比较是思维的基础。
”依据教材的启发,命题应该对教学起到方向性作用,我力求渗透课改的理念,帮助教师在教学中以课改的精神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好地践行课标的精神。
二、命题要体现“学以致用”的意识,实现迁移与运用。
各年段的要求不尽相同,深浅程度有异,但是应遵循的原则不会变。
比如: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应注重积累。
语文积累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
广读熟背,强化积累已成为我国语文教学不可违背的真理。
那么,命题时名句、名篇的积累是不可少的。
低段命题可以记忆为主,中、高段命题便既要考积累,又要运用。
学生要调动他们的知识语言储备,同时,使“死”的材料一下子变为“活”的语言。
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运用的语言,才可能在学生的记忆中存活,否则,它只能是文字符号。
会随考试的结束而烟消云散的。
如此命题我期望得到学生不仅有积累的兴趣,更希望学生能不自觉地将运用的意识迁移到语言表达之中去。
希望老师把握住学生语言习得的规律。
让自己的教学更真实、扎实!
总之,继续教育学习的收获是非常丰富,它引发我更多的思考,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的知识。
然而,憧憬未来,我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毕竟这些思考和理论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去尝试和运用,并最终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东西,我想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
最后用一句话和大家共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