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 术 - 中国高校体育网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里外缠枪重复练习
(3) 立舞花枪法练习 (4) 穿枪重复练习 (5) 基本换把法重复练习
(二)枪术组合动作练习
例:弓步拦拿扎-----横挡步托枪---转身劈枪--高虚步抱枪
五、教学要点
(一) 枪扎一条线
(二)枪怕摇头
(三) 枪似游龙
(一)枪扎一条线
枪法注重直扎,以扎发挥枪尖的技击功 用。扎枪时,要求前手松握如管,控制枪尖 出击的高度和对目标的准确度,后手尽量向 前推送枪械直至靠近前手。扎枪时,须以腰 发力,将全身之劲,由蹬腿、转胯、拧腰, 经肩、臂、手贯达至枪尖。教学时应提示学 生在扎枪前须略向右拧腰(幅度须小),然后蹬 腿转胯,使腰回拧至顺向刺击方向,带臂伸 肘击刺。动作结束时,枪械与手臂呈直线状, 体现出加速爆发的寸劲。
(二)枪怕摇头
从实战方面讲,枪的基本技法集中于枪 头。摇动枪头能完成拦、拿、缠、绞、圈枪 等枪法。这类枪法主要是格防动作,同时也 是防攻的连续动作,对方不易对付,所以有 “枪怕摇头”之说。教学中要使学生掌握这 类枪法的要点,应强调练习时将拦、拿、扎 连续为一个单招重复练习。圈枪可对准一个 点,由大圈到小圈做连续重复练习。
宋代
宋代长兵沿袭隋唐遗制,军中以枪为主。 形制也比较复杂,步骑兵用的有捣马突枪、 槌枪、抓枪、单钩枪、双钩枪、素木枪、环 子枪、太宁笔枪、短刃枪、梭枪、鸦项枪、 拐枪等,尤其宋代李全之妻杨妙真所创梨花 枪(是长矛和火器的结合型兵器),世称她“二 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宋代时期枪的 形制种类不仅多于唐代,而且用法也随着不 同的形制变化而呈多样化,但在军队中,枪 仍然是近战的主要武器。
明代
枪无论作为作战利器,还是作为习武健身 活动的器械,都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如民族 英雄戚继光重视杨氏梨花枪,并在《纪效新 书· 长兵短用说篇》卷十中写道:“夫长枪之 法始于杨氏,谓之曰‘梨花’,天下咸尚之。 其妙在于熟之而已。熟则心能忘手,手能忘 枪,圆神而不滞。明代战事用枪极普及,使 枪技得以发展,理论更为完善。
斜立枪 26、穿枪 27、绕喉穿枪 2 8、绕臂 穿枪 29、绕腰穿枪 30、背后穿枪 31、立 舞花枪 32、劈把 33、挑把 34绞把 35、戳 把36、扫把 37、单手抛换把
四、基础练习
(一)单式枪法重复练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枪术组合动作练习
(一)单式枪法重复练习
(1) 拦拿扎枪法重复练习
三、基本动作及方法
(一)枪的各部位名称 (二)持枪礼节与持枪方法 (三)基本枪法
(一)枪的各部位名称
1、枪杆2、枪头3、枪尖4、枪库5、枪缨
6、前段7、中段8、把段9、枪把10、把端
(二)持枪礼节与持枪方法
1、持枪礼 与持棍礼方法相同。 2、持枪方法 右手全把握于枪把末端,使枪直立于身 体右侧
火药武器在战争中普遍使用以后,枪在 军事上逐渐被淘汰,但作为武术器械却得到 了发展,如今套路演练形式有单头枪、双头 枪、双头双枪、单头双枪等。枪被列为武术 竞赛项目以后,竞赛规则规定枪的长度不得 短于本人直立直臂上举后的高度,枪杆的粗 细视演练者的年龄、性别不同而异。
二、技法特点
枪术在众多武术流派中,虽然演练风格 各异,但其技法特点基本相同。 (一 ) (二 ) (三 ) (四 ) 枪扎一条线 持枪贵四平 前管后锁 艺工于一圈
2持枪方法右手全把握于枪把末端使枪直立于身体右侧?三基本枪法?1背枪2扎枪3反把上扎枪4拿枪5拦枪6里外缠枪7摆枪9前劈枪10斜劈枪11抡劈枪12崩枪13上挑枪14拨枪15扫枪16带枪17拉枪18拖枪19托枪20架枪三基本枪法?21扑枪22摔枪23点枪24撩枪25斜立枪26穿枪27绕喉穿枪28绕臂穿枪29绕腰穿枪30背后穿枪31立舞花枪32劈把33挑把34绞把35戳把36扫把37单手抛换把四基础练习?一单式枪法重复练习?二枪术组合动作练习一单式枪法重复练习?1拦拿扎枪法重复练习?2里外缠枪重复练习?3立舞花枪法练习?4穿枪重复练习?5基本换把法重复练习二枪术组合动作练习例
清代
枪的种类繁多,有军中普遍使用的枪、 战船上使用的钉枪,还有铁枪、线枪、虎牙 枪、三眼枪、火焰枪、雁翎枪、大枪、双头 枪、双头钩镰枪等等,这些枪主要是清朝八 旗军和绿营军的常规武器。清代学、练、研 究枪法者很多,《手臂录》《万宝书》《阴 符枪谱》和《苌氏武技书》等书都记载了枪 术理论。
现代
师生互动
1 枪术的技法特点? 2 枪术的基本动作及方法? 3 枪术的教学要点?
枪
术
枪 术
一、概说 二、技法特点 三、基本动作及方法 四、基础练习
五、教学要点
一、概说
商代--商、周至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代--明代--清代--现 代
一、概 说
枪,古兵器之一,武术长器械,是由棍与矛
演化而来。历史上也有把枪称为槊等。枪与 矛的区别在于矛头较重,形制较宽厚,而枪 头较小,比矛锋利,是较为轻利的刺兵。原 始的长枪仅仅将木棒头削尖就是了。《通俗 文》载:“剡木伤盗曰枪”。后来发展到在 竹木杆上绑着形似矛头的石块、骨角锥刺猎 物。
商代
到了商代出现了青铜矛,形体宽大,刃部具
有双锋,不少矛銎部的两侧有环或孔,用以 系缨。冶铁业发展以后,铁制矛头锐长,近 似于枪。枪的特点:制造简单,直线攻击, 攻击距离远,回抽快、杀伤力大。
商、周至秦、汉时期
矛作为当时重要兵器,被列为五兵内容。 如周代车之五兵为“戈、殳、戟、酋矛、夷 矛”,汉书注五兵则为“矛、戟、弓、剑、 戈”。《耕余剩技· 长枪法选》载:“器名枪 者,即古之丈八长矛也。”
(三)枪似游龙
枪术的运动特点是忽长似矛,忽短似匕; 尖扎把打,首尾相兼。故有“枪似游龙”之 喻。枪在兵械中最难练,由于枪械较长,增 加了身械协调的难度;枪法又主要集中在 “枪头”和枪头段,技法较为复杂、多样。 因此,教学中应始终把握枪术的运动特点, 不但要学生掌握每一枪法的动作规格,而且 要提示他们持械不可僵滞,应似梭在手,穿 梭自如。
魏晋南北朝
晋代枪头短而尖,比矛轻便锋利,自晋 以后枪兴矛衰。《隋书· 经籍志》中收有南北 朝流传枪法书《马槊谱》,谈的是马上用枪。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象征着中国军事由 车战向骑战的重大改革,魏晋南北朝民族大 融合,促进了中国马上枪术的发展。
隋、唐、五代
枪在隋、唐、五代已成为战阵主要兵器。 无论步兵、骑兵都以用枪为主。如:唐代的枪 分为漆枪、木枪、白头枪和朴头枪。· 白头枪、 朴头枪为皇朝禁卫军所用,木枪比漆枪长, 多用于步战,骑兵多使用漆枪。古代作战兵 器以轻利为上乘,武器笨重不利于武艺发挥, 所以矛为枪逐渐取代有一定道理。
(三)基本枪法
1、背枪 2、扎枪 3、反把上扎枪 4、拿枪5、
拦枪 6、里外缠枪 7、摆枪 9、前劈枪10、 斜劈枪 11、抡劈枪 12、崩枪 13、上挑枪 14、拨枪 15、扫枪 16、带枪 17、拉枪 18、拖枪 19 、托枪 20、架枪
(三)基本枪法
21、扑枪 22、摔枪 23、点枪 24、撩枪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