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物买卖中风险转移的法律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货物买卖中风险转移的法律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1-12-24T02:58:52.125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6期作者:司淑婕[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提升,国际贸易业发展的越来越快,在当前的国际货物买卖过程当中,受到一些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关乎到买卖双方的共同利益,损失应该谁来承担受到了买卖双方的关注。
因此,关于国际货物买卖当中的风险转移问题,国家的相关法律也提出了明确的规定。
本文介绍了国际货物买卖中风险以及风险转移的定义,分析了风险的特征,
重点研究了影响风险转移的因素以及国际货物风险转移时间的确定,针对当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够促进国际货物买卖的发展。
威廉玛丽学院 25001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提升,国际贸易业发展的越来越快,在当前的国际货物买卖过程当中,受到一些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关乎到买卖双方的共同利益,损失应该谁来承担受到了买卖双方的关注。
因此,关于国际货物买卖当中的风险转移问题,国家的相关法律也提出了明确的规定。
本文介绍了国际货物买卖中风险以及风险转移的定义,分析了风险的特征,重点研究了影响风险转移的因素以及国际货物风险转移时间的确定,针对当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够促进国际货物买卖的发展。
关键词:国家货物;风险转移;法律问题
一、风险及风险转移的概述(一)风险的定义
在国际货物买卖当中由于一些因素造成风险的产生,人们对于它的定义没有一个确定的解释,在中国的《民法学》中有相关说明:买卖合同中的风险是指买卖合同的货物由于不可归责于买卖合同双方当事人的事由毁损、灭失所造成的损失。
根据风险简单定义可以看出在国际货物买卖当中,风险会带来一定经济损失,但是损失不是由买卖双方带来的,受到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货物的质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造成一定的损失。
其次,风险的发生是无法控制的,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在货物买卖签订合同的时候,是无法预判风险产生的。
这种情况下,买卖双方之间就产生了损失由谁承担的问题,风险转移问题也因此受到了大家的热烈讨论[1]。
(二)风险转移的定义风险转移主要就是针对在国际货物买卖当中,由于一些不可控因素导致的货物损失,确定应该由买卖双方谁来承担的问题。
在国际贸易当中,有明确规定,在货物的风险没有转移给买方之前,如果货物受到不可控因素的影响造成的经济损失应该由卖方来承担,卖方应该主动承担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同时在货物的风险转移给买方时,在这种情况下,货物如果收到损失等,需要由买方来承担货物的各项损失,并且买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风险的承担。
(三)国际货物买卖中的风险特征 1. 不确定性
在国际货物的买卖过程当中,由于风险的发生是在受到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的一些货物损失的现象,比如说地震、洪水等一些自然灾害导致的,风险发生的地点时间等都是买卖双方无法确定的,因此风险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2. 多样性
从风险发生的因素来看,国际货物的风险就具有多种形式,不论是货物损失还是毁灭等情况,从国际货物买卖的具体情况来看,多个因素导致的风险发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
3. 普遍性
风险的存在是很普遍的现象,在正常的国际货物买卖当中,可以说只要有货物买卖的存在,风险就是存在的,而且风险的存在是贯穿在货物买卖的整个环节当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风险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导致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有[2]。
4. 损害性
风险的发生会导致国际货物买卖过程当中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给买卖双方带来一定的损失,对他们的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风险的发生也具有一定的损害性。
二、影响风险转移的因素
(一)国际贸易术语对的影响
在国际贸易当中,存在有不同的贸易术语,在国际货物买卖当中国际贸易术语对风险的转移时间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双方的买卖合同采用的是国际贸易术语,那么风险的实践应该严格按照合同上的要求来进行,同时买卖双方在签订合同的时候,要重点关注的是,在不同的贸易术语上对于风险转移时间的规定也是有差异的,这一点是买卖双方都需要重点关注的,因此在国际货物买卖过程当中,买卖双方在签订合同时要注意使用正确的国际贸易术语,以免对风险的承担产生影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麻烦。
(二)当事人违约的影响
1. 买方违约对风险转移的影响
在国际货物买卖过程当中,风险的存在是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买方违约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买方在合同规定的日期内不及时进行货物的交付,不接受合同上规定的货物,这也会对货物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买方违约由于货物还没有归买方所有,这时产生的风险损失是需要卖方来承担的,这一点对于卖方来说具有一定的不公平性,因为卖方没有做出直接因素导致货物风险的发生,对卖方的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根据这种情况,为了保证买卖双方在进行国际货物交易过程当中的公平公正,国家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对国际货物当中的风险问题进行约束,按照《公约》第六十九条规定,在货物的正常买卖当中,卖方按照合同上的相关要求,把自己所有的货物交付给买方,但是由于买方自身的因素,没有及时的对货物进行接受处理,这时如果造成了风险的发生,即使买方还没有占有货物,但这时货物的风险也将转移给买方,由买方来承担自己不及时接受货物这一过程当中所产生的风险[3]。
2. 卖方违约对风险转移的影响
在国际货物买卖当中,卖方违约的现象也经常发生,主要是卖方在签订合同之后,不按照合同上的相关时间以及货物的要求进行货物交付,没有经过买家允许随意更改货物品质,在这一过程当中如果货物产生一定的风险,这一风险则是由卖家承担。
关于这一情况,国家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对买家进行保护。
我国的合同法第148条中严格明确,卖家如果提供不符合合同要求的货物或者货物的质量不达标等情况,买家都有权接触买卖合同,拒绝货物的签收,当然在这一过程当中造成的货物风险是由卖家来承担的,与买家没有任何关系。
(三)交货状态对风险转移的影响
当前风险的转移从交货时就划分了买卖双方应该承担的风险责任。
从当前国际货物买卖的发展过程来看,交货状态也有很多种,一种是在签订合同时,买方没有明确经过检验的货物,还有一种是在签订合同时买方就已经明确的货物。
由此可见货物的交货状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货物的风险转移。
因此,为了避免的在货物买卖当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在签订合同时,应该明确交货状态,对货物的风险转移也有明确的划分,确保买卖双方的个人利益受到保护[4]。
三、国际货物风险转移时间的确定
(一)合同成立时的风险转移
在国际货物买卖过程当中,部分地区的风险转移时间是根据合同成立的时间来确定买卖双方的风险承担责任。
这种合同成立时风险转移对买卖双方的责任有着明显的划分,在风险的承担问题上不会有任何的麻烦产生。
但是由于在货物交易的过程当中需要一定的时间限制,如果以合同成立时风险就转移到买家身上,对买家会造成一定的不公平,买家的利益也无法得到保障。
由于在合同成立的时候买家也并没有收到货物,并不代表货物的所有权已经归买家,同时买家也不能在合同成立时就对货物已经占有,这是货物的所有权仍然是卖方,因此如果在这时由于卖家的因素导致货物出现某些风险,产生的风险损失需要由买家来承担,对买家十分不公平,买家的利益也无法得到保障。
因此由于这种风险转移的不公平,在国际货物买卖日渐发展的过程当中,这一原则也慢慢淡化,很少有人使用[5]。
(二)所有权转移时的风险转移
所有权转移时风险转移,更能够体现交易的公平公正。
当一方对物品有所有权之后再进行对货物风险的承担,是符合合同公平原则的。
所有权转移时风险转移,能够很好的保障买卖双方的共同利益,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减少风险的发生,在所有权归任何一方所拥有的时候,也会对货物进行细心的处置,保证货物的质量不受到损害,这样也有效的减少了风险的发生。
但同时根据所有权的转移来确定风险的转移也具有一定的难操作性,因为在当今世界对所有权的转移问题,由于受到文化的限制,各国之间的法律对所有权转移的规定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按照所有权进行风险的转移会给国际货物买卖过程带来很大的麻烦。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过程当中吧,货物的交易形式也变得十分多样,部分人在进行货物资金交易的时候会采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这种情况下货物的所有权问题就难以分清,这时如果货物产生一定的风险,也无法确认货物的承担者,也会对国际货物买卖中风险问题产生一定的影响[6]。
(三)交货时间的风险转移
在国际货物买卖过程当中,货物的风险转移形式还有一种是以交货时间为准,在长期的实践当中,以交货时间为标准进行风险转移受到买卖双方的共同认可。
在这种情况下,货物的风险也大大减少,由于风险的转移是依据交货时间来定的,因此在这个过程当中,卖方也会对货物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在交货之前卖家会尽可能的采取一些措施减少风险的发生,在货物进行交易之后,无论买家是否支付,只要货物到了买家手里,买家这时就需要承担货物的风险,这种情况下买家也会对货物进行细心的处置,避免货物风险的产生。
这种形式下,风险转移的时间能够明确的确定下来,同时买卖双方之间对货物风险的承担也有着明确的划分,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保证了买卖双方的利益,促进了国际货物买卖长期稳定的发展。
四、国际货物买卖中风险转移的建议措施
(一)明确风险转移相关法律概念
在当前我国的一些法律当中,相关的法律概念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比如在我国的合同法当中,关于风险转移等一些相关的法律概念还不完善,导致风险转移法律程序无法顺利开展,由此产生的一些风险转移法律问题也越来越多。
在合同法当中关于风险的提出,但却没有对风险的定义进行明确的规定,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风险转移法律问题也无法明确。
因此在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当中应该明确关于风险转移的相关法律,减少人们对风险的分歧,保障国际货物买卖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买卖双方的利益不受损害[7]。
(二)完善涉及违约时的风险转移规则
在我国的法律当中,对于违约时的风险转移相关的法律法规仍然需要完善。
首先,如果买方违约,不及时接受货物,对于买方违约的相关规则以及应该承担的一些后果要进行明确的规定,比如在买家没有及时接受货物的情况下,在约定的时间内,卖方也需要对货物进行妥善保管,这样不仅能够减少风险的产生,同时也能够保障买卖双方的共同利益。
其次,如果卖方出现违约现象,没有按照合同的要求交付货物导致货物的毁灭损失等,国家应该在法律法规中严格明确卖家的违法行为,对其进行一定的法律约束,在法律当中对于买家违约需要承担的后果也要有明确的规定,用法律的手段来约束卖家的违约行为。
国家法律当中应该明确规定违约后应该承担的后果,从而对买卖双方的行为进行严格的约束,用法律的权利来保障买卖双方的自身利益,这样也能更好的减少国际货物买卖过程当中风险的产生,对风险的承担也有了明确的划分。
(三)明确规定风险转移规定的调整范围
在当前的合同法当中,对于风险转移的规定没有明确的范围划分,严重影响了实际交易当中合同的有效性。
在实际的国际货物买卖过程当中,会出现合同无效等情况,由于合同没有收到相关的保护,导致的风险无人承担的现象也十分严重,对于这种现象,我国的合同法应该对合同的保护制度进行明确的规定,避免出现合同无效等现象。
相关法律应该明确规定,在实际的国际货物买卖当中,只有在保障合同有效的前提下,才能够进行正常的货物交易工作,这样在货物买卖过程当中的风险转移问题也能够得到一定的保护,买卖双方的利益也能够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8]。
综上所述,目前国家对于国际货物买卖风险转移的问题也有了一些规定,风险转移应该从保护货物本身出发,减少买卖双方的损失,来制定相关的风险转移制度。
只有在明确规定的前提下,国际货物买卖过程当中买家以及卖家才能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最大限度的较少风险的发生,有利于促进当前国际货物买卖事业的稳定发展。
针对当前法律法规对于国际货物买卖当中的风险转移问题的不完善,国家要从风险转移的各个角度出发,考虑实际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公平公正的保证买卖双方的个人利益。
风险的发生是无处不在的,但是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量减少风险的发生,减少国际货物交易当中的一些经济损失,作为当事人要注重买卖过程当中的风险防范,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尽量的减少风险的产生,促进国际货物买卖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孙玉玲.关于国际货物买卖中的法律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9(13):338-339.
[2]何代.国际货物买卖中的风险转移问题研究[J].商,2015(34):107-108.
[3]关云天,关博文.国际货物买卖中风险转移的法律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14(03):88+101.
[4]张晓红.买卖合同中的风险负担问题探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12(01):124-128.
[5]严音莉.浅析国际贸易中的风险转移[J].特区经济,2008(10):106-108.
[6]高建军.货物买卖中的风险转移问题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05):59-60.
[7]杨和亭.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风险转移和所有权转移的时间界限[J].山东经济,2005(01):82-84.
[8]阎秋平.国际货物买卖中货物所有权转移的法律问题[J].国际贸易问题,1995(05):47-50.
个人简介:司淑婕 1998.4.19 女山东省济南市汉族硕士威廉玛丽学院
研究方向:国际经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