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文学常识2

合集下载

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2020-11-09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经常看到散文吧?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体中仅次于诗歌的。

如何写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先秦诸子散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先秦诸子散文1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社会经济政治急剧变动的时代,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国家天下靠什么来治理,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才是最好的社会等问题是先秦诸子普遍关心和广泛讨论的问题。

参政者的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实践活动,刺激了思想人物做深入的思考,由此而引出诸多的思想和理论。

道德、仁义、礼法、刑政等成为思想界广泛关注和探讨的政治哲学范畴。

一方面,久有传统的“礼”早就具有“法”的意义,以自然与道德为存在的前提,始终受到执政者的重视;另一方面,新兴的“法”层出不穷,逐渐发展,不断融入具有法的规定性的“礼”。

于是,先秦诸子纷纷对“礼”和“法”的起源及其表现方式、功能作用,以及对“礼”与“法”、“礼”与“刑”的关系等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反映了当时思想界不同的政治倾向和主张,成为先秦思想史上的重要内容。

考察先秦诸子对“礼”与“法”的观念的论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礼的观念中所包含的“法”的意义,进一步了解所谓“法出于礼”、“礼归于法”的历史演变过程。

古人论及先秦诸子,习惯于以学派分疏为线索,或分论六家之要旨,或罗列十家之著述。

这一思路实源出于《荀子·非十二子》篇和《庄子·天下》篇,也成为直至今日我们研究诸子的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这确实反映着思想发展的源流与脉络,各家各派自有其特征可以言说。

但是,思想本身又不能完全以门户相对立而固守一说,而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特别是在面对相同的社会政治问题时,古代哲人们所进行的思考及所得出的答案,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补充,相互吸收,这不仅表现在同家而不同派的思想中,而且也表现在不同家的思想中。

先秦诸子选读——必背篇目--

先秦诸子选读——必背篇目--

先秦诸子选读——必背篇目--《先秦诸子选读》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思想家著作的经典读物,其中涵盖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等各个学派的经典著作,是中国文化学习的必修课。

下面是《先秦诸子选读》中必背的篇目。

1.《论语》《论语》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经典著作,由孔子及其弟子记录了孔子的言行和教诲,全书共二十篇,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篇目。

它强调了人的修养和行为规范,提出了“仁爱”、“诚信”等重要观念,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道德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2.《道德经》《道德经》是老子所撰写的一部哲学著作,共有八十一章,被誉为道家思想的重要篇目。

该书提出了“道”和“德”的重要观念,“道”是超然物界的存在,而“德”则是人类行为的规范。

书中强调了个人修养和无为而治的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所著的一部哲学著作,内容主要涉及到人性、政治和道德等方面,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之一。

它强调了人的天性和人类之间的道德关系,讲述了如何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手段来达到国家和社会的和谐。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家韩非所著的一部政治哲学著作,主要论述的是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如何实现政治和经济上的平衡。

该书分为五十四篇,包含了许多精辟的例证和道德观点,为中国古代法家思想奠定了基础。

《管子》是战国时期齐国宰相管仲所著的一部思想著作,共分为八十篇,主要讨论了国家治理和政治策略的问题,对中国古代的国家管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该书强调了以法治国和法律的严格执行来维护社会秩序,同时也提倡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加强统一和合作。

《墨子》是先秦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所著的一部哲学著作,共分为三十篇,主要讨论了人类之间的爱和亲情等问题。

书中提倡了兼爱、非攻、节用等一系列墨家的主张,成为了墨家学派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的代表。

《鬼谷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性著作,作者为鬼谷子,共有六篇,主要探讨了未来的预测、处世之道等问题。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孟子》选读-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孟子》选读-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到了真正的舒心的快乐。这些都证实了孟子“与民同 乐”思想的正确性。
其实与民同乐的思想对各级领导人来说都很 重要,比如说,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人,是一心想 中饱私囊,捞它一把,还是想致力于改善广大职 工的福利,走大家共同富裕的道路,这的确是一 块试金石。而实际情况是,往往那些只顾自己, 不惜铤而走险的人,虽然也可能在短时间内满足 自己的欲望,真的捞上了一把。但是,欲壑难填, 其最终结果多半是以身试法,并不能获得真正的 快乐。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 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 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能田猎也?’ 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假如大王在这奏乐,百姓们听到大王鸣钟击鼓、吹 箫奏笛的音声,都眉开眼笑地相互告诉说:‘我们 大王大概没有疾病吧,要不怎么能奏乐呢,’假如 大王在围猎,百姓们听到大 王车马的声音,见到 旗帜的华丽,都眉开眼笑地相互告诉说:‘我们大 王大概没有疾病吧,要不怎么能围猎呢?’这没有 别的原因,是由于和民众一起娱乐的缘故。 倘若 大王与百姓一起娱乐,那么就会受到天下人的拥 戴!”
2、请结合历史和现实谈谈你对“贤者而后 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的理解。
从历史的情况看,夏桀王固然没有好下场,后世的 殷纣王造酒池肉林,秦始皇建阿房宫,隋炀帝修迷 楼,慈禧太后建颐和园等,大兴土木,原本都是为了
享受快乐,但由于贪婪残暴,不顾人民死活,结果是 民怨鼎沸,几乎没有一个有好结局,也没有一个享受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於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 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 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 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3民为贵

《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3民为贵

-12-
-5-
三、民为贵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5.明句式 (1)故为渊驱鱼者,獭也 判断句 (2)祭祀以时 介宾短语后置 (3)天子能荐人于天 介宾短语后置 6.积名句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6-
三、民为贵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文:百姓最为重要,国家为次,君主是最轻的。 点评:这句话是孟子民本思想最典型、最明确的体现。孟子强 调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人民而不是统治者。施行仁政,为民造福是 一个统治者的职责,特别是他应该为百姓提供道德指南和适宜的生 活条件。他所倡导的国家政策是自由贸易,轻税赋和保护自然资源, 共享财富而不是弱肉强食,国家要为老弱病残者提供福利。特别是 孟子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上天给的,一个君主如果不顾人民的幸福, 就会失去上天赐给的统治权,而且理应被赶下台。
-11-
三、民为贵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2.汪洋恣肆,极其雄辩。 孟子一亮出“民为贵”的观点,顿时使君王黯然失色;对于“臣弑其 君,可乎”的提问,他只拈出“仁”“义”二字,就剥除了国君所把持的特 权,使不仁不义的国君陷于被人民堂堂正正诛杀的境地;他评论夏 桀、商纣两大暴君因为失去民心而失去天下,突然直指现实,横扫 天下诸侯,认为他们不过是给有德之君驱民的桀、纣之流。孟子的 议论真是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9-
三、民为贵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的是王道思想还是民本思想?
参考答案:孟子强调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人民而不是统治者。

语文人教版高中选修系列 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先秦诸子散文》第五单元 《庄子》选读 — 二、鹏之徙于南冥

语文人教版高中选修系列 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先秦诸子散文》第五单元 《庄子》选读 — 二、鹏之徙于南冥

• 句式: • 1、南冥者,天池也。 判断句 •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固定句:是…还是… 宾语前置 • 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瘀者。 (否定句动词宾语前置)
• 4、彼且奚适也? 宾语前置
(疑问句动词宾语前置)
尧让天下于许由
• 重点字词
合时宜的 劳: 辛劳 • 时: 做天子 致: 交还 立:
听课文朗读
北冥 鲲鹏 抟 迁徙 坳堂 草芥 夭阏 决起
注意红色字的读音 蜩蝉 tiáo míng
kūn tuán xǐ ào jiè è xuè
舂粮 chōng 蟪蛄 huì gū 大椿 chūn 斥鴳 chì yà n 泠然 líng rè n 万仞 hāo 蓬蒿
第一段
鲲 、鹏 野马、尘埃 大 对比 小 比喻 海运将徙 以息相吹 强调 嘲笑大鹏 反驳 (比喻)行路备粮
《鹏之徙于南冥》 • 重点字词: 记 奋发,奋起 志: 离开 • 怒: 击:击打 去: 到,去 之: 这 凭借 以: 之:到 适: 长 穿越 南: 修: 图: 计划,考虑 绝: 向南飞,名作动 灰心,失望 • 誉 :赞美 劝:努力 非:责怪 沮:
通假字:
通“凭” 飡: 同“餐”反: 通“反” 垂:同“陲” 培: 小大之辩 : 通“辨”,区别、辨别 而: 通“能”,能力 六气之辩: 通“变”
共同进步!

什么才是“逍遥游”

怎样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老庄思想的积极意义:
人们置身于自然社会中,不能不受到客观法 则的限制,这是必然的痛苦,庄子告诉我们安 时处顺,则穷通自乐;人们在蝇营狗苟地追求 名利时,常会扭曲本性、迷失自我,庄子告诉 我们敝屣富贵、淡泊荣利,则能悠游自得。如 果说儒家思想是粮店,是我们立身处世之根本, 那么道家思想就是药店,在我们处于精神困境 中时,不妨去向老庄寻一剂良药。

《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4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4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8-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1.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译文:如果王非常喜欢音乐,那么齐国就差不多了! 今天的音乐和古代的音乐是一样的。 点评:今乐、古乐本不可混同,但孟子深知齐宣王不会放弃对今 乐的爱好,所以存异求同,以便进一步劝导齐王在爱好今乐的情况 下实现“与民同乐”。所谓“今之乐由古之乐”,问题不在于爱好今乐 还是爱好古乐,而在于能否与民同赏。若能与民同赏,则古今无异。 如果能够施行仁政,即使齐王爱好今乐也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另一 方面,在齐宣王听到孟子提及“好乐”而“变乎色”时,孟子及时肯定了 好乐有助于治国,以此语来消除齐王的羞惭之心,这样就抓住了对 话进行下去的关键,并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
待到合围之势形成,孟子便指挥前后两军,全线出击。“臣请为王 言乐”便是合围成功、全线出击的信号。出击便须势如破竹,不给 敌人以喘息还手之机。《孙子兵法·势篇》中说“势如扩弩(张满的 弓),节如发机(触发机弩)”,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孟子“前军”— —“妻离子散图”,“后军”——“黎庶齐安图”相继发出,前军为阴,后军 为阳,阴阳配合,一举将齐王拿于马下!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读音 zhuó zhǐ sháo liǎn
-2-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3.释词义 (1)王语.暴以好乐 告诉 (2)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测量,度量 (3)庶民攻.之 制造 (4)人不得,则非.其上矣 非难,责怪 (5)乐以.天下 同,与 (6)遵.海而南 沿着 (7)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法度,标准 (8)景公说,大戒.于国 做准备
-15-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文学常识的记忆口诀

文学常识的记忆口诀

文学常识的记忆口诀
文学常识的记忆口诀
文学常识的记忆口诀
1、先秦诸子,孔孟荀卿。

《论语》《孟子》,四书列名;老庄无为,《道德》《逍遥》;屈子楚辞,《九》《九》《离》《天》。

2、汉代文赋,首推贾谊。

刘向司马,《战》《楚》《史记》。

班固《汉书》,断代开启。

3、魏晋建安,三曹领先。

父有乐府,《神龟》《蒿》《观》。

曹丕燕歌,典论批评; 子建七步,五言奠基。

4、初唐四杰,卢骆王杨。

山水田园,王维浩然。

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之涣昌龄,高适岑参。

李白浪漫,蜀道进酒;杜甫写实,三吏三别。

唐宋八家,韩柳三苏,欧王曾巩,古文复兴。

5、元曲四家,郑关白马;悲剧四部,赵汉窦梧。

明清小说,三水西红。

6、《鲁迅全集》,著作颇丰。

小说有三,《彷徨》《呐喊》,旧事新说,《故事新编》。

中学课本,除了《祝福》,皆入《呐喊》。

散文一部,《朝花夕拾》,另加《野草》,略带诗体。

杂文十六,《热风》与《坟》,《华盖》二集,《而已》《三闲》,
再多《二心》,《南腔北调》,《伪自由书》,《准风月谈》,三《且》二《集》,文学花边。

【文学常识的记忆口诀】
1.古代文学常识口诀
2.古代文学常识口诀大全
3.中国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巧记忆
4.文学常识的记忆方法
5.文学常识记忆方法
6.文学常识的3个记忆方法
7.文学常识巧记忆建议
8.文学常识巧记忆法。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文学常识及默写检测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文学常识及默写检测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文学常识及默写检测班级姓名一、文学常识1、孔子是儒家家学派的创始人,与苏格拉底、佛陀、耶稣并称四大圣人。

2、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其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

孔子还有一个重要思想是义,孔子张扬中庸之德,反对“过”与“不及”。

3、孟子被后世称为亚圣,其学说包含三个内容:其一,在人性上他张扬性善论;其二,在君、国、民方面,他宣扬民本思想;其三,在治民方面,他提倡仁政。

4、庄子,是道家的另一位巨擘,他主张人要以道为师,随顺造化。

其基本底蕴是对社会和人生的同情和关怀。

5、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立者,他的核心思想是兼爱,他鼓吹天有意志,人间有鬼神并且灵验,其宗旨是促使人们兼相爱、交相利。

6、韩非子,是先秦法家学说当之无愧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论,常常用自己对人性的认识,来论证法治、术治以及势治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7、荀子是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他有极强的人文意识,他弘扬了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并试图把伦理道德规范落实到法制当中。

8、《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

它是宇宙中的终极存在,它创造了万物;同时它还是一种规律的东西。

9、先秦诸子的议论文之所以富有魅力,首先一个原因是流派众多,其次一个原因是充满了卓绝的智慧。

二、名句默写1、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6、孔子论述“学”与“思”关系的两句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8、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9、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1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2、君子去仁,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先秦诸子散文--《论语》文言知识整理

先秦诸子散文--《论语》文言知识整理

《选修·先秦诸子散文》--《论语》文言整理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子生活在天下大乱、礼崩乐坏的春秋晚期,具有志道据德、传承文明、振兴华夏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他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责任论的言谈,主要涉及家庭责任论、社会责任论和国家责任论三个方面。

两千多年来,孔子的责任感与责任论激励、鼓舞、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儿女,为民族的繁衍和国家的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其所体现的积极向上的责任意识和精神原则带有普世性和永恒性,当今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仍然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孔子的责任感与责任论及其当代意义》【记音】①木铎.( ) ②桀.溺( ) ③长沮.( ) ④执舆.( )⑤荷.蓧( ) ⑥黍.( ) ⑦怃.然( ) ⑧殆.( )⑨八佾.( ) ⑩见.其二子( ) ⑪耦.而耕( ) ⑫耰.而不辍.( )【解释实词】①二三子何患于丧.乎:②使子路问津.焉:③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④往者不可谏.:⑤今之从政者殆.而:⑥不仕.无义:【通假举要】①长沮、桀溺耦而耕:②是鲁孔丘与:③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④植其杖而芸:【一词多义】(一)实词——见悠然见南山项伯即入见沛公吾未尝不得见也于是见公输盘汝真女子之见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见其二子焉才美不外见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二)虚词——而①蟹六跪而二螯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③植其杖而芸④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⑥吾恂恂而起⑦表恶其能而不用也⑧缦立远视,而望幸焉⑨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⑩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词类活用】①耰而不辍:②子路从而后:③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④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古今异义】①遇丈人古义:今义:②子见夫子乎古义:今义:【文言句式判断及翻译】①隐者也②而谁以易之③二三子何患于丧乎④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名言名句】①,来者犹可追。

②,,孰为夫子?③,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二、当仁,不让与师1、为下列加线字注音。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文学常识2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文学常识2

《先秦诸子选读》文化常识1.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

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万世师表”,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英国历史学家、哲学家汤恩比博士说,拯救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的只有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

2.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山东邹城人。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3.荀子(约公元前 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

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2王何必曰利

《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2王何必曰利
-6-
二、王何必曰利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首页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1.文脉图解
-7-
二、王何必曰利
首页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2.主旨归纳 本课所选的三则短文重点表现了孟子的义利观:“孟子见梁惠王” 一则批判了梁惠王的急功近利,指出急功近利会带来弑君杀父的严 重后果,进而表达了孟子“后利而先义”的主张;“宋 将之楚”一则力 图突破个人利益至上的世俗观念,确立仁义对人生的最高价值,指 出推行仁义才是大义所在,用仁义修身可以成为至圣之贤,用仁义 持家可以使家庭和谐,用仁义治国可以国泰民安,用仁义平天下可 以河清海晏,而逐利就只能国破家亡;第3则短文通过“孳孳为善者” 与“孳孳为利者”的对比,指出舜这一类人与跖这一类人的差别,只是 “为善”和“为利”的差别。
-5-
二、王何必曰利
首页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4.辨活用
(1)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利:名词的使动用法,使……获得利益 (2)苟为后.义而先.利 后、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后,以……为先 (3)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 罢:使动用法,使……罢 (4)轲也请无问其详. 详: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详细的情况 (5)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 事:名词活用为动词,服侍、侍奉 (6)孳孳为善.者 善: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善事 5.明句式 (1)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判断句 (2)说之将何如 宾语前置 (3)孟子遇于石丘 介宾短语后置
著名学者宋 想劝说秦、楚停战,打的名号是“言其不利”,孟子反
对他用这样的名号劝战,他认为,不管做什么都应把“义”放在首位,

《先秦诸子选读》讲义:第2单元《孟子》选读第2单元-6(含答案)完美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先秦诸子选读》讲义:第2单元《孟子》选读第2单元-6(含答案)完美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 ) (1){ )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知识·梳理]第 1 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恶(wū)乎长揠(yà)苗 苗则槁(ɡǎo)矣丈夫之冠(ɡuàn) 畎(quǎn)亩胶鬲(ɡé) 行拂(fú)乱其所为 富贵不能淫(yín)第 2 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 行有不慊于心(“慊”,通“惬”,快心,满意)(2) 往送之门,戒之曰(“戒”,通“诫”,告诫)(3) 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4) 困于心,衡于虑(“衡”,通“横”)(5)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助)第 3 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谓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叫作,动词) 谓其人曰(告诉,动词) 而勿正,心勿忘(预期,动词)(2) 正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正道,名词)立天下之正位(端正的,形容词) (3) 之{ {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往之女家(到,动词)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结构助词) 其子趋而往视之(代禾苗,代词) )(4)而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表递进,而且,连词)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表因果,因而,连词)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表并列,连词)其子趋而往视之(表修饰,连词) )(5) 举{ (6) 则{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举用,动词)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起,动词)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拿,动词)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举荐,动词) 莫不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提拔,任 用,动词)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攻占,动词)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发动,动词) 中江举帆(挂起,动词)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全,形容词) 杀人如不能举(尽,形容词)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表示承接, 就,连词)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表示转折、让步, 却,可是,连词)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表示假设,假使,如果,连词)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是,副词)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表示承接, 就,连词)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效法,动词)第 4 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古义:指男子今义:指女子对其配偶的称呼(2) 人恒过,然后能改古义:这样以后、此后今义:连词,指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第 5 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 敢问夫子恶乎长(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2) 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意动用法,把……看成心外之物)(3)丈夫之冠也(名词作动词,行加冠礼)(4)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淫、移、屈,均为使动用法,使……扰乱、使……改变、使……屈服)(5)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劳、饿,均为使动用法,使……受苦、使……受劳累、使……挨饿)(6) 人恒过,然后能改(名词用作动词,犯过错)(7) 所以动心忍性(使动用法,使……惊动、使……坚韧)第 6 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公共课语文文学常识(高)

公共课语文文学常识(高)

中国文学常识大全(高级)文学常识(1)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文学。

神话产生在文字发明以前。

神话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有屈原、宋玉写的赋,因具楚地方声,故称《楚辞》,对后代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屈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是唯一的长篇抒情散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

《左传》和《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

《论语》、《孟子》、《墨子》、《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写成。

这部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从远方来是值得高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应该让别人去做),这是孔子《论语》里的名言。

汉赋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

它是一种诗化的散文。

贾谊是西汉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他散文中最著名的是政论文《过秦论》。

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辞赋的杰出作家,《子虚赋》和《上林赋》是他的代表作品。

《史记》是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写的一部史书,也是纪传文学的典范。

汉代乐府民歌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乐府本来是指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关,后来人们把乐府机关采集、整理、保存的诗歌称为乐府诗。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杰出的长篇叙事诗, 叙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

【知识梳理】——先秦诸子散文

【知识梳理】——先秦诸子散文

【知识梳理】——先秦诸子散文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一、语录体—《论语》。

【考点1】【次要考点】【名词解释】(一)体制。

1、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录成,成书在战国初年。

2、每篇标题取自首章首句中两字,各篇无时间先后顺序,每篇内各章之间也无共同主题。

语录体,短小简约,未构成完整篇章,在对话中说理的形式。

3、文学色彩在于表现孔子及其弟子形象、性格及深刻平实、含蓄隽永的语言。

(二)文学性体现在:1、记录孔子言论片断,在对人物只言片语的记载中,表现人物形象。

2、以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道理。

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3、充沛的情感和丰富的语气词,使语言更为委婉。

二、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体—《老子》。

(一)老子自撰。

(二)集中反映老子哲学思想,探讨形而上学问题,比《论语》更具抽象思维特质,其文学性主要源于哲学表述中的情感和具有诗意的语言。

老子哲学理论基础是“道”,但并未忘怀现实人生,表现出作者自我意识和愤世嫉俗情感。

(三)艺术性。

采用大量韵语,排比、对偶句式,行文参差错落,常用比喻来表现深刻的哲理。

和《论语》相似都重情感和形象性,奠定先秦说理文基本特征。

三、语录体—《孟子》。

(一)成书于战国中期,篇题撷取首章首句二三字,每篇非围绕着一个主题。

(二)记录孟子只言片语,一些章节就一个论点反复论述,形成对话体论辨文。

四、语录体向专论体过渡特点—孟子之前的《墨子》、同时代的《庄子》。

(一)《墨子》。

1、反映主要思想和代表说理风格:《尚贤》、《尚同》、《兼爱》、《非攻》等10论。

2、标题概括中心思想。

3、文章结构完整,层次清楚。

4、未完全摆脱语录体影响,大量“子墨子曰”,表明是后学对墨子讲学辞的记录;5、段与段之间有密切联系,围绕同一个论题论述,是有内在逻辑的论文,说理文体制在《墨子》中形成。

(二)《庄子》。

许多篇章以多则构思奇妙的寓言结构成文;论述中形象情感与逻辑思辩结合,可算抒情性说理文。

原创精品课件 先秦诸子散文之常识篇

原创精品课件 先秦诸子散文之常识篇

•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 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 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孟子 《孟子》
• 名轲,字子舆,“受业子思之门人”; • 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荀子 《荀子》
• 名况,当时人尊称“荀卿”,汉时称“孙 卿”; • 战国时,思想家、文学家; • 是李斯、韩非的老师; • 是先秦时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与孟子成为 儒家学派中对立两派; • 《荀子》共20卷,32篇。由《论语》《孟子》 的语录体发展成为有标题的专题论文,标志
先秦诸子散文之常识篇
四书五经
•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 《诗》《书》《易》《礼》《春秋》
十三经
• 《诗经》《尚书》《周易》
最早的诗歌总集
• 《周礼》《礼记》《仪礼》
• 《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 《论语》《孟子》 《孝经》《尔雅》
最早的语录体著作 最早的词典
孔子 《论语》
• 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 • 春秋时,思想家、教育家; • 有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 •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 论,lú n,择也,选择摘录;
子曰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 欲,不逾距。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庄子 《庄子》
• 名周,继承老子的道家学说,世称“老庄”;
• 《庄子》共33篇。其中“内篇”7,一般认 为是庄周所著;“外篇”15、“杂篇”11, 可能是庄子的弟子及其学派中的后人。 • 《庄子》,又称《南华经》。

大学语文散文篇 2 诸子诸章

大学语文散文篇 2 诸子诸章
被道教尊为教祖。与庄子并称“老庄”。
整体感知与把握
《老子》论述了“道法自然”,遵从自然规律,无为而 治的为世之理。
道教和道家的异同 ➢ 道家是一个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看待自身存在与世
界存在的一种思维辩证方式,属于学术领域。
➢ 道教是以追求肉体长生为目的,一种由道家思想和其 他神鬼学综合衍生出来的本土宗教。



















壹 《论语》选读
《论语》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 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 编纂而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仁、 礼、义”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等,是研究孔子学说及整个儒家思想的一部主要著作。
君子“三畏”就是 敬畏真理和道义
要有敬畏之心才能 成为言行高尚的君子
季路问事鬼神 季路问事鬼神①。子曰:“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 曰:“敢问死②。”曰:“未知生,焉 知死?”
①事:服侍。 ②敢:冒昧之词,用于表敬。
儒家学说是一门重视 现实、关注现世今生 的理性学说。
积极入世
司马牛忧曰 司马牛忧曰①:“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②。”子夏曰:“商闻之矣③:死生有 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 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 何患乎无兄弟也?”
贰 《老子》选读
《老子》
《老子》又名《道德经》,由《道经》、《德经》 两部分组成,相传为老聃所作,今人认为可能编定于战 国中期,但基本保留了老子本人的思想。《老子》是中 国最早的哲学著作,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 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对传统哲学、科学、 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先秦诸子选读》文言文知识梳理

《先秦诸子选读》文言文知识梳理

具有一定量的文言实词的积累,是读懂文言文的基础。
2021/5/27
高考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
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从殆 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过何恨胡 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 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 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 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 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2021/5/27
判断活用重在总结规律,避免死记硬背。
• (3)形容词活用 • a.形容词用如名词,如:赤也为之小,孰能为 之大。 • b.形容词用如一般动词,如:子路从而后。 • c.形容词用如使动词,如:欲洁其身,而乱大 伦。 • d.形容词用如意动词,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 (4)数词的活用 • 数词 2021/5/27 活用作动词,如:不迁怒,不贰过。
否定句的宾语前置
由“不”、“未”、 “毋”、“莫”等否定 词表示。
等做宾语 奚自?
莫己知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吾知也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微斯 2021/5/27 人,吾谁与归?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 解
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仲尼岂贤于子乎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 贾 其何伤于日月乎 敏于事,而慎于言 以吾一日长乎尔 浴乎沂,风乎舞雩 异乎三子者之撰 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
有的通假字与本字有共同声符,或是 本字声符,或是通假字声符
辨析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而8、何1、乎1、乃4、其1、且1、 •若0、所1、为2、焉1、也0、以8、 •因2、于4、与2、则1、者2、之3
05-13年高考山东卷考查次数
•掌握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掌握一定的辨析技巧
2021/5/2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诸子选读》文化常识
1.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

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万世师表”,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英国历史学家、哲学家汤恩比博士说,拯救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的只有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

2.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山东邹城人。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3.荀子(约公元前 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

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4.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道家学派创始人,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老子的思想养生主张是“无为”---不消耗,《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

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

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5.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生卒年失考,与孟子同时。

战国时代宋国蒙邑(今安徽蒙城人,另说今山东东明县人),曾任漆园吏。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他也被称为蒙吏、蒙庄和蒙叟。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据传,庄子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经》。

6. 墨子(约前468-前376年),姓墨,名翟,战国著名思想家、政治家。

春秋末战国初期鲁国人,生卒年不详,约为前479年—前381年以内。

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交相利”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今存《墨子》一书中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篇,都是其弟子或再传弟子对他的思想言论的记录。

这是研究墨子思想的重要依据。

墨子出身微贱,曾学儒术,因不满其烦琐的和学说,自创墨家学派以抗衡。

《墨子》一书是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所编。

墨学的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则
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天下人都要相亲相爱,反对强凌弱的战争。

他的思想中的合理因素为后来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其神秘主义的糟粕也为秦汉以后的神学目的论者所吸收和利用。

作为先秦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墨子在上说下教中,言行颇多,但无亲笔著作。

7.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

尊称韩非子或韩子。

韩王(战国末期韩国君主)之子,荀子的学生。

作为秦国的法家代表,备受秦王嬴政赏识,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终被下狱毒死。

他被誉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为庄周)。

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

《史记》载: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可知当时秦王的重视。

8.十三经:“五经”之说,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汉后又增加《论语》《孝经》,并称为“七经”。

到唐代,设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连同《诗》《书》《易》,有“九传”之称。

唐文宗时,在九经之外加汉代已列入“经”的《论语》《孝经》,增补《尔雅》构成“十二经”。

宋仁时,增加《孟子》,形成了封建社会具有特殊地位的“十三经”。

儒家十三经,是指封建统治者
9.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种儒家经典。

10.“五经”之说,即《诗经》、《尚书》、《礼记.礼运》、《周易》、《春秋》。

11.六艺,含义有二:
(1)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

(2)指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

春秋时期孔子开私学也授六艺,但此六艺即儒学六经,谓《易》《书》《诗》《礼》《乐》《春秋》。

六艺现代多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