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 (2017七上·抚宁期末) 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暗喻、顶真)
B .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拟人)
C .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比喻)
D .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反复、拟人)
2. (2分)在下列的情景或场合中,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A . 建筑工地的标语:施工给您带来了不便,请绕行,谢谢合作。
B . 饭店里的标语:请勿随地吐痰。
C . 公共场所的标语:禁止吸烟,违者罚款。
D . 患者病愈合,向医生表示感谢,送给医生一面锦旗,上写:救死扶伤是医生天职。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
3. (4分)补写句子
请认真默写下列诗句
(1)树木丛生,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2) 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4) 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刘禹锡在《秋词(其一)》中直接表达秋日胜春朝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的爱国情怀。
三、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10分)
4. (1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俊、巴金的①、茅盾的②、冰心的③,也喜欢语堂的幽默隽()永,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tián淡纯净、秦牧的博识ruì智……
(1)
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隽()永绮()丽tián淡ruì智
(2)
文中画线一词中有错别字,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
选择词语填在横线上,能恰如其分地体现巴金、茅盾、冰心的散文风格。
A.自然真挚
B.婉约清秀
C.淳厚质朴
①②③
(4)
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的修辞方法,阐明了这些文学大家的创作风格。
四、课内阅读 (共1题;共17分)
5. (17分)(2018·苏州)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后面小题。
徐祯卿,字昌谷,吴县人。
资颖特,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
自为诸生,已工诗歌。
与里人唐寅善,寅言之沈周、杨循吉① ,由是知名。
举弘治十八年进士。
孝宗遣中使问祯卿与华亭陆深名,深遂得馆选② ,而祯卿以貌寝不与。
授大理左寺副,坐失囚,贬国子博士。
祯卿少与祝允明、唐寅、文征明齐名,号“吴中四才子”。
其为读,喜白居易、刘禹锡。
既登笫,与李梦阳、何景明游,悔其少作,改而趋汉、魏、盛唐,然故习犹在,梦阳讥其守而未化。
祯卿体癯③神清,诗熔炼精警,为吴中诗人之冠,年虽不永,名满士林。
(节选自《明史》)
【注】①沈周:明代绘画大师,吴门画派的创始人。
杨循吉:与下文中的李梦阳、何景明、陆深同为明代文学家。
②馆选:被选任馆职,即入职翰林院。
③癯(qú):瘦。
(1)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A . 向祯卿与华亭陆深名/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B . 与里人唐寅善/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
C . 而祯卿以貌寝不与/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D . 与李梦阳、何景明游/又患无项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
E . 为吴中诗人之冠/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资颖特,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
②寅言之沈周、杨循吉,由是知名。
(3)根据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徐祯卿成才的原因。
五、课外阅读 (共1题;共11分)
6. (11分) (2017八上·大冶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
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其实湖光染①翠之工山岚设色②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chōng)③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
【注】①染:染成。
②设色:涂色,这里可译为“笼上暮色”。
③夕舂:夕阳。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
②盖竹柏影也________
③止午、未、申三时________
④留与山僧游客受用________
(2)用 / 为下列句子断句(4处)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②安可为俗士道哉?
(4)同是借月抒情,除共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赞美之情外,苏轼和袁宏道还各自抒发了怎样的感慨?请找出两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感慨的原句作答。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
7. (20分)(2016·广东)
悲加欢不等于零
叶春雷
①我想用一个数学公式来表达我的人生观:悲+欢≠零。
②人生常常出现这样的情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之后,紧接着就来了一件让人不开心的事,这不开心的事把刚才开心的事抵消了,幸福指数变成了零,或者甚至变成了负数,让人沮丧至极。
③但我想说的是:悲加欢不等于零,更不等于负数。
古语说得好,人生不如意的事常八九,换而言之,人生如意的事仅一二。
如果用数理逻辑来推理,人生的幸福指数,自然只是一个负数,而且还是一个大大的负数。
那么,人生就根本没有幸福指数可言,只有“痛苦指数”这个概念了。
④但人生毕竟不是一道数学题,人生的逻辑也不简单的数理逻辑所能概括的。
人生的逻辑是什么呢?苏东坡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是这样说的:
“美中不足,好事多魔。
”注意,他用的是“魔鬼”的“魔”,不是“磨难”的“磨”。
两位绝顶聪明的文学大师,其实表达了一个共同的观点:人生是有缺憾的,不能求全责备。
对于人来说,我们所能做的,一个是接受,一个是期待。
接受现实的残酷,期待未来的美好,并为这个美好的未来,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⑤由此,我们不能仅仅从数理逻辑的角度,用数量看待人生的幸福指数。
例如,一天之中,有两件开心的事,却有四件拂心的事,是否我这一天的幸福指数是负二呢?非也。
换一个角度,拂心的事,往往能助人成长,甚至比开心的事对人的帮助更大。
《菜根谭》中说:“二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
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按照洪应明的说法,拂心的事,对人生有正面影响,应该是正数,倒是那些快心的事,容易让人得意忘形,在人生层面上,倒成了负数。
这和我们通常把拂心的事看成负数,把快心的事看成正数,完全相反。
这样,我举的这个例子,从常人的角度,用数学公式表达,是:(﹣4)+2=﹣2,从洪应明的角度,则是4+(﹣2)=2。
⑥其实,生活中逆耳的话、拂心的事,帮助我们进德修行,对我们的人生是正数;那些鼓励的话、开心的事,让我们人生充满信心。
我们只要谦虚谨慎,不得意忘形,就可以把那些鼓励的话、开心的事,同样看成是正数。
那么,我们的幸福指数用数学公式来表达,就应该是4+2=6、由此可见,悲加欢,绝不等于零,更不等于负数。
人生绝非没有意义,更不会让人背上沉重的包袱。
事实上,人生的幸福指数,永远是一个整数,那些拂心的事越多,成为正数的可能性就越大。
⑦什么叫乐观主义?把拂心的事看成正数,把悲多余欢的人生看成是一个正数,这就是乐观主义。
你怎么看待生活,生活就怎么对你。
在这个意义上,丰子恺先生的话相当有道理:“不是生活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生活。
”
⑧悲加欢不等于零,悲加欢一定是一个大大的正数。
生活是有意义的,值得我们用心去过。
这就是我对生活的信念,我要把这个信念告诉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4年第19期,有删改)
(1)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作者开门见山,提出“悲+欢≠零”的观点,然后从不同的角度来说理,结尾重申观点,呼应开头。
文章思路清晰,论证严密。
B . 第⑤段,作者用数学公式把人生的逻辑和数理逻辑联系起来,指出不能仅仅用数量来看待人生的幸福指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C . 作者善于运用引用论证的方法阐述道理。
如引用苏东坡、丰子恺的名言,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说服力,也使文章富于文采。
D . 文章告诉我们,人生难免缺憾,但是生活是有意义的,要坚定信念,热爱生活,特别强调要努力将生活中拂心的事看成正数。
(2)
下列与第⑦段中“乐观主义”含义不符合的一项是()
A . 海伦•凯勒小时候因生病生活没有色彩,没有声音的世界里,她感到无助和迷茫,善良的莎莉文老师让她学会了微笑,无惧疾病。
B . 身处茫茫沙漠,口干舌燥,这时旅行者发现身上只剩下了半瓶水,他平静地说:“太好了,还有半瓶水。
”
C . 格布雷西拉西耶出身贫寒,每天只能赤着脚上学,他不自暴自弃,不怨天尤人,后来成为闻名遐迩的“世界飞人”。
D . 作家史铁生曾说过,哪怕是你正在经历着一场大的灾难,也应该感到幸福,因为你可以在灾难中学会坚强,看到曙光。
(3)
结合选文,谈谈如何看待生活中逆耳的话、拂心的事。
8. (15分) (2017八上·威远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小的星星也闪光
①潘小锋是个寡言少语、性格内向的学生,瘦削的脸上有着一双透着忧郁却又叛逆的眼睛。
他总是喜欢一个人躲着看他的动漫书,偶尔也会在纸上涂鸦着什么,平时很少参与班集体的活动,与班上的其他同学也极少来往,似乎成了被遗忘的人。
②那天,我正在神采飞扬地讲着课,学生都安静地听着。
突然,原本安静的教室却被一声窃笑搅起了层层波浪。
我怒火中烧,循声望去,发现是潘小锋的同桌张晓琴在笑。
张晓琴发觉我盯着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③我铁青着脸说:“张晓琴,你笑什么?”
④张晓琴立马站起来小声说:“老师,他在画你——”
⑤一下子,全班的目光齐刷刷地锁定在我和他的身上。
旁边的几个学生猫着身子偷看他的画,也都偷笑起来。
我一个箭步过去,一把抢过他的画,圆睁着愤怒的双眼,看着他画的我上课的样子,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⑥“潘小锋,你给我站到墙角去!”我用强硬的命令口吻叫嚷着。
他耷拉着脑袋晃悠悠地走了过去。
“上课开小差也就算了,竟敢丑化老师!明天叫你家长来。
”他仍然低头不语,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
那堂课是我与他头一回交锋,也是他进入我视线的开始。
⑦放学后,拿着缴来的画来到办公室,我慢慢平静下来。
细细端详他的画,觉得倒十分形象,有几分趣味,心情也渐渐舒展开来。
⑧第二天,我在办公室静等他和他家长的到来,可是他没有来。
后来得知他因害怕父亲打他而躲进了网吧。
知道这一切后,我和他父亲一起在一家网吧中找到了他,并把他带回了家。
⑨到他家天色已晚了,天边零星地冒出几颗闪着光亮的星星。
他父亲把我让进家门,招呼我:“老师辛苦了!坐一坐,家里太小太乱,不好意思。
”我笑笑便坐了下来,环视了一下房间。
这是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低矮房,墙壁灰暗,摇摆的蛛丝零落地挂在屋角,一些旧式家具零乱地堆放在各处,上面随意堆放着一些图书报刊,看来已许久没整理过了。
⑩“你小子尽给我惹事,骨头又痒了,想挨揍啊——”他父亲说着就要打他,我连忙制止。
⑪“不是,这野小子自从我和他妈离婚后就没人管,没办法。
我也下岗了,一个人忙着照看书摊,难得有时间在家。
他有空就到书摊来帮我照看,喜欢看动漫书,没事时也瞎画,我看他有这兴趣就给他报了个绘画班。
老师,您瞧,这墙上的奖状是他得的奖。
”
⑫我朝他指的方向看去,好几张奖状端端地贴在墙上。
他的书桌上也散落着一些他画的画,有各种可爱有趣的人物,惟妙惟肖。
我顺手拿起一张来看,这时他父亲迅速地收拾起来,说道:“老师见笑了,小孩子瞎画着玩,上不了台面的。
”
⑬我笑道:“其实,你儿子挺有天赋的,画得不错,他画我的那张我还留着呢,别说还蛮像。
”
⑭“对不起,老师!我不是有意画您,我当时只是觉得您上课很有精神,所以不知不觉就画了下来。
”潘小锋说道。
⑮“潘小锋,既然你有这方面的天赋就应好好学习,可以向这方面发展,创作出更好的动漫画。
”我还是用老师的职业口吻教育他,“以后要是有这样的活动,希望你能发挥出你的特长哦,为班集体争得荣誉!”
⑯“我会的,没问题。
”他爽快地答应了。
⑰我欣慰地点点头,说:“好了,我也该走了。
”他父亲忙说道:“那我送送您吧!”
⑱“不用,我一个人走就行了。
好好培养你儿子,他会有出息的。
”
⑲告别了他父子俩,我走在星光和灯光掩映的路上,抬头望着天空,繁星满天,装饰着静谧的夜,忽然发现一颗微小的星星正闪着微弱的亮光,脑海里不禁浮现出潘小锋天真可爱的神情。
我沉思良久,觉得他就像天空中的那颗最小的星星,虽然小,其实也一样会发光。
(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从第①段对潘小锋特点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内向、安静、自私、不关心班集体的学生。
B . 第②段到第⑧段,文章设置了两个小插曲——课堂上的笑声和潘小锋的逃学,有一定的悬念,目的都是为了表现潘小锋的叛逆和推动情节发展。
C . 小说以“我”对潘小锋的态度转变为线索组织全文,将人物设定在学校和家庭两个特定场景当中加以表现。
D . 本文语言平易朴素,人物语言符合各自的身份特征。
如:潘小锋父亲的语言就勾画出了一个粗心、蛮横而又关心爱护孩子的父亲形象。
(2)阅读全文,结合具体的内容简要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3)文章第⑫段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请简答。
(4)小说以“最小的星星也闪光”作标题有何妙处?作用是什么?请简答。
七、名著阅读 (共1题;共8分)
9. (8分)名著阅读。
便劈下去。
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听松树背后雷鸣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
跳出一个胖大和尚,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两个公人看那和尚,生的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
身高八尺,腰阔十围。
穿一领皂布这一天,
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起水火棍往林冲脑袋直裰,跨一口戒刀,提着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
(1)
上文选自,是我国第一部小说,作者是,(朝代)人。
(2)
这两段话选自一部古典小说,其中选段中的“胖大和尚”是,从原著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的人(性格特点)。
(3)
上文是小说中很有名的故事情节,这一节的故事叫做(用简要的语句概括)。
(4)
与“宋江怒杀阎婆惜”直接相关的故事是
(5)
梁山泊一百单八将聚齐之后,在山顶上树立起了一面杏黄旗,上书"_______"四个大字,它实际上代表了这次农民起义的口号。
(6)
小林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答题活动时,向你电话求助,让你为他介绍《水浒传》中的一段故事。
请把你讲的内容写在下面并说说你讲这个故事的理由。
(50个字以内)
(7)
请为《水浒传》写阅读心语。
(50个字以内)
八、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
10. (12分) (2017七上·南平期中)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________》,《________》。
(2)“堪叹妖猴不奉公,当年狂妄逞英雄。
欺心搅乱蟠桃会,大胆私行兜率宫【注】。
十万军中无敌手,九重天上有威风。
自遭我佛如来困,何日舒伸再显功!”这首诗,写出了孙悟空哪些经历(写两点即可)注:兜率宫,这里指太上老君炼丹的地方
(3)某初中学校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
材料一:课外阅读调查情况
材料二:语文学困生
阅读能力: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55%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35%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
写作水平:阅读量少,阅读能力低下,表现在写作中,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低;写法粗陋,语言枯燥。
材料三:阅读理解能力差,导致不能准确理解题目要求,直接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
①研读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②该校某班拟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项活动
例如:举办“名人与书”故事会。
③和大家分享一句你所积累的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九、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2011·襄阳)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越来越好是一种愿望,越来越好是一种状态,越来越好是一种结果。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越来越好;朋友多了,心相通了,大家越来越好;道路宽了,心气顺了,日子越来越好……”其实,越来越好的还有风景,还有心情,还有习惯,还有……
来吧,拿起手中的笔,去抒写心中的越来越好。
请以“越来越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父母的一言一行如阳光洒遍我们成长的道路;老师的一言一行似春雨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田;朋友的一言一行像炉火温暖我们如歌的岁月……因为,在这一言一行中,有浓浓的关爱,有谆谆的教诲,有善意的提醒,有真诚的帮助……
请以“一言一行总关情”为题,写﹣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在答题卡上所选题号后的括号内打“√”,然后再作文。
②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不能套作,不得抄袭。
③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1、
2-1、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
3-1、
3-2、
3-3、
3-4、
3-5、
3-6、
三、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10分)
4-1、
4-2、
4-3、
4-4、
四、课内阅读 (共1题;共17分)
5-1、
5-2、
5-3、
五、课外阅读 (共1题;共11分)
6-1、
6-2、
6-3、
6-4、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
7-1、
7-2、
7-3、
8-1、
8-2、
8-3、
8-4、
七、名著阅读 (共1题;共8分)
9-1、
9-2、
9-3、
9-4、
9-5、
9-6、
9-7、
八、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
10-1、
10-2、
10-3、
九、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