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国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国学
国学又称国故学、汉学,一般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各时代学术文化,博大精深,意蕴丰厚,历久不衰的汉族传统文化,也就是说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国学之义,并不是一门学科的概念,而是一个学术范围和研究领域。
近代国学与西学的区别是:西学主要指欧美资本主义社会的学问。
我们讲的国学主要是相对西学而言,它是中国古代固有的学术。
随着历史的发展,汉民族的思想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儒学被一些人认为是落后的学说。
然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反思中国的传统文化,胡适、鲁迅、梁启超等一批先驱者,从多方面入手,用科学和理性的态度批判地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一些外来的思想文化也融合到了国学之中,一些古代的典籍被介绍到了西方,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由此形成了今天世界性的“国学热”。
《论语》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孔子在汉朝以前没有什么像样的著作留下来,因此许多人对孔子的思想难免有不正确的理解。
《论语》不仅是一部政治教科书,同时还是一部哲学著作,是关于孔子的哲学思想的记录。
“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汉武帝时期的影响力。
《论语》共二十篇,它涉及政治、教育、文
学艺术、经济生活、伦理道德、人际关系、宗教信仰等多方面内容,几乎囊括了有关处理个人、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所有重要问题。
《论语》对汉以后的儒学,特别是宋明理学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许多人都将《论语》奉为圣人之书。
《左传》是一部历史散文集,是左丘
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写的,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礼记》《易经》《春秋》并称“春秋五经”。
《左传》重视历史文献的真实性,强调它的历史价值,同时善于剪裁,叙事简洁。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个地方的民间歌谣,有对爱情和劳动的赞美,也有对暴君、战争等黑暗现象的谴责,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雅主要是朝廷正乐,用于宴飨宾客,表达统治阶级对贵族的训诫和提倡仁政;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歌颂祖先的功德,也是统治阶级向祖先的誓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