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配合比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最大水灰(胶)比
公路技术等级 高速、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四级公路
最大水灰(胶)比
0.44
0.46
0.48
抗冰冻要求最大水灰(胶)比 0.42
抗盐冻要求最大水灰(胶)比
0.44
0.46
0.40
0.42
0.44
计算用水量
混凝土拌合物每立方米用水量mwo可按以下两式计算 碎石混凝土 mwo =104.97+3.09H+11.27C/W+0.61βS
W 1.5684 0.42 C 5.9 1.0097 0.3595 8.7
由前述碎石公式可得
解得 W/C 为 0.42, 查前表可知耐久性允许最大水灰比 0.5 ,故取水灰比为 0.42
③计算用水量 细度模量为2.4,查表得砂率βs=33(%) 代入前式中为
mwo 104 .97 3.09 2 11.27
道路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根据已知的混凝土配制抗折强度fc 和水泥的 实际抗折强度fs由下式确定。
碎石或碎卵石混凝土
1.5684 W/C fc 1.0097 - 0.3595f s
卵石混凝土
式中 W/C - 水灰比
1.2618 W/C fc 1.5492- 0.4709f s
fs - 水泥实测28d抗折强度,MPa 计算的水灰比不应超过由耐久性决定的最大水灰比值
30-34
34-38
32-36
36-40
34-38
38-42
36-40
④计算水泥用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水泥用量按下式计算: mco = mwo·C/W
为保证 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上式计算的水泥用量不得小于 300Kg/㎥ 。但对道路混凝土而言,水泥用量也不宜太多,用量多不仅 不经济,而且容易产生塑性裂缝、温度裂缝,路面的耐磨性也会降低, 所以在达到质量要求的范围内,水泥用量一般也不宜大于360 Kg/㎥。
= mw - ms· a% - mG· b%
如果实验室配合比是采用干燥材料为基准的,则上式中a%、b%分别 为施工现场砂、石子的实测含水量。
C.实例设计计算

陕西某重交通量二级公路路面用水泥混凝土配合比。采用滑模摊铺机 施工,施工单位弯拉强度样本标准差s为0.4MPa(样本数n=9)
Ⅰ.原材料各项指标如下 水泥:52.5R普通硅酸盐水泥,密度ρc = 3.1g/c㎥,实测28d胶砂抗折强 度fs = 8.7MPa;碎石:石灰石,最大粒径40mm,级配合格,表观密度 ρ’ G =2.78g/c ㎥ ,实测含水率为2.0 %;砂:渭河中砂,细度模量 2.4 , ρ’s=2.73g/c㎥,实测含水量5.0%:;水:自来水;外加剂:FDN高效减 水剂,减水率15%. Ⅱ.设计要求 混凝土抗折强度等级为5MPa,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为10-30mm。
0.22
v
公路技术等级 高速公 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四级公路
混凝土弯拉强度变异水 平等级






弯拉强度变异系数Cv允 许变化范围
0.050.10
0.05- 0.100.10 0.15
0.10-0.15
0.100.15
0.100.20
②计算水灰比
2495 k 0.973 134 319 703 1406
故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为
mco 319 0.973 310kg / m3 mwo 134 0.973 130kg / m3 mso 703 0.973 684kg / m3
’ 0.973 1368 mGo 1406 kg / m3
卵石混凝土
mwo =86.89+3.70H+11.24C/W+1.00βS
式中; H - 新拌混凝土坍落度; βS - 砂率,%,参照下表
砂的细度模数与最优砂率关系
砂的细度模数 2.2-2.5 2.5-2.8 2.8-3.1 3.1-3.4 3.4-3.7
碎石
砂率(%) 卵石
30-34
28-32
32-36
③强度复核
按试拌调整后的道路混凝土配合比,同时配制和易性满足设计要求的、 较计算配合比水灰比增大0.03与减少0.03共三组混凝土试件,经标准养护 28d,测其抗折强度,选定既满足设计要求又节约水泥的配合比为实验室 配合比。
④施工配合比的换算 实验室配合比是集料处于标准含水状态(全干或饱和面状态)下计算 出来的,施工现场所堆放的材料含水量经常变化,因此,应根据拌制时集 料的实际含水量对实验室的配合比进行调整。 水泥用量不变,为mc 砂的用量 = ms(1+a%) 石子的用量 = mG(1+b%) 水的用量
1 0.61 33 158 kg / m 3 0.42
另外,由于使用了高效减水剂,减水率15%
故计算用水量为
mwo 158 (1 15%) 134 kg / m
3
④计算水泥用量
mco 134 1 319 kg / m3 0.42
⑤计算砂、石子用量
134 319 mso mGo 1000 1 3.1 2.73 2.78 mso 33% mso mGo
①试拌调整
按初步配合比试拌(约 30L ),测定其工作性(坍落度或维勃稠度试 验)。如果工作性不符合设计要求,应对配合比进行调整:流动性不满 足要求,应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增减水泥浆用量;如果粘聚性或保 水性不符合要求,则调整砂率的大小。 ②实测拌合物相对密度
由于在计算砂、石用量时未考虑含气量,故应实测混凝土拌合物捣实后 的相对密度,并对各组成材料的用量进行最后调整,以确定基准配合比。
保证率系数 t
公路技术等级 辨 别 概率p 样本数n(组) 3 1.36 6 0.79 9 0.61 15 0.45 20 0.39
高速公路
0.05
一级公路
0.10
0.95
0.59
0.46
0.35
0.30
二级公路
0.15
0.72
0.46
0.37
0.28
0.24
三、四级公路
0.20
0.56
0.37
0.29
参考书目:【路基路面工程】 【水泥与水泥混凝土】 【道路工程材料】
道路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道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任务:将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 即粗,细集料,水和水泥的用量,加以合理的配合,使所 配制的混凝土能满足强度、耐久性及和易性等技术要求, 并尽可能的节约水泥,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水泥混凝土路面用混凝土设计方法,按我国现行国际《公 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2003 )的规定, 采用抗弯拉或抗压强度为指标的方法。本节介绍规范推荐 的以抗弯拉强度为指标的经验公式法。
⑦强度复核
同时拌制W/C=0.39,0.42,0.45三组水泥混凝土,每组做3个小梁,试件标 准养护 28d ,测得各自的抗折强度为 W/C=0.39 时, f c f =6.41MPa ; W/C=0.42时,fcf=5.93MPa;W/C=0.45时,fcf=5.58MPa; 综合考虑选定W/C=0.42时为实验室配合比。
⑧施工配合比换算
由于实验室采用的砂、石材料为全干状态,因而当现场砂、石含水率为 5.0%、2.0%时的施工配合比为:
mc 310kg / m3 ms 684(1 5.0%) 718kg / m3 mG 1368 (1 2.0%) 1395kg / m3 mw 130 684 5.0% 1368 2.0% 68kg / m3
解得
mso = 703 kg/㎥
mGo = 1406 kg/㎥
⑥试拌调整
按上面初步定出的配合比 m wo = 134 kg/㎥ mco = 319 kg/㎥ mso = 703 kg/㎥ mGo = 1406 kg/㎥ 计算试拌30L混凝土拌合料,测得 坍落度为20mm,流动性符合要求,观察粘聚性和保水性都满足技术要求。 由于设计中未考虑含气量,实测新拌混凝土混合料的密度为 ρh = 2495 kg/㎥。因此,需要对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用量调整。 调整系数为
A. 计算初步配合比
① 确定道路混凝土的配制抗折强度 道路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fc - 配制28d弯拉强度的均值。MPa;
fr - 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MPa;
fr fc ts 1 1.04Cv
s - 弯拉强度试验样本的标准差,MPa;
t - 保证率系数; Cv - 弯拉强度变异系数;
⑤计算砂石材料用量
砂石材料用量可用绝对体积法按下式计算
mco
mso mGo mwo 1000 c s G w mso 100 s mso mGo
以上5个步骤可将1立方米道路水泥混凝土中水泥、水、砂、石子用量全 部求出,从而得到道路混凝土初步配合比。
B.配合比调整
交通等级与混凝土抗折强度(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
交通等级 特重交通 重交通 中等交通 轻交通
抗折强度 5.0MPa (5.5) 5.0MPa 4.5MPa 4.0MPa
抗压强度 C40 C35 C30 C25
Ⅲ.配合比计算 ①确定混凝土的试配抗折强度fc
②计算水灰比W/C
5 fc 0.37 0.4 5.9MPa 1 1.04 0.1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