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衔接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获得其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支持 如向社区宣传幼儿园的办园方式和教育方法,使其理解自身的教育理念;将自己需要社区开放的机构和 时间提前告知,并提出相应的配合要求 如在进行交通规则的教育时,请担任交通警察的家长为儿童讲解示范交通规则;在进行防火教育时,请 担任消防员的家长协助儿童进行消防演练等。这既能引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也起到了促进家园沟通的效 果 如组织儿童参观加油站。由于出入加油站的车辆较多,对儿童来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参观时有家长在 旁,既保证了儿童的安全,又可以让儿童对加油站的各项设施能更细致地进行观察 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社区活动既可以更深入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同时也能促进社区的人际沟通
(3)学期结束时的家长会议 主要是向家长汇报该学期幼儿园所作的工作和成效,对家长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 5.家长园地
第一节 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例如:在幼儿园入园处设置展览台展示对家长有益的教育书刊和资料,介绍家庭教育的一 些方式方法,公布本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表、收费标准、集体活动的要求等;在幼儿园的陈 列室里展示本幼儿园师资水平、幼儿园曾经获得的成果和儿童的一些图片和作品
第一节 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二、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和衔接
(一)幼儿园与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合作有哪些方法?
1.面对面的沟通、交流 通过与家长的交谈,教师可以了解儿童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家长也可以获得孩子在幼儿 园生活学习的相关信息。作为家长,则应该更多向教师了解孩子在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 题
第一节 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如开放自身的教育资源供社区使用,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利用场地和教师队伍举办家 长培训班,普及学前教育的一些基本知识,提升社区内家长的教育素养;节假日向社区内 的家庭开放活动设施,既让家长享受到幼儿园的资源,也促进社区内家庭之间的交往互动
第二节幼儿园与社区的教育合作
三、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方式
第二节幼儿园与社区的教育合作
第二节幼儿园与社区的教育合作
二、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义
1.利用社区的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 提升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例如: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所指出的,个体的社会交往的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儿 童的发展,知识是通过社会情境中的交流而形成的,具有社会性 从物质条件来看,如社区图书馆的开放,既可以帮助儿童认识图书馆的功能,同时也可以 大大扩充儿童的阅读资料
2.家园联系册 一般是每个星期反馈一次,周五家长拿到联系册后,了解到本周孩子在园表现的基本情况 。周一家长把联系册交给教师,教师也可以了解到儿童在家庭中的情况及家长的教育要求 等 3.家长委员会 一方面帮助家长表达一切教育意见和教育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协助幼儿园与家长联系, 帮助家长认识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要求 4.家长会议
-
THANKS
2
第二节幼儿园与社区的教育合作
第二节幼儿园与社区的教育合作
一、社区与社区教育的含义
社区是由居住在一定区域或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结成的社会区域共同体。社区是指在一定 地理空间内的人群及其社会性活动的总称 社区教育是指反映和满足社区发展需要的,为实现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及 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活动和过程
(1)帮助孩子了解幼儿园的生活,激发对幼儿园生活的兴趣 上幼儿园会使儿童产生心理上的陌生感,进而产生不安全感 对家长而言,需要让孩子提前了解幼儿园,激发孩子对幼儿园的兴趣和上幼儿园的愿望 对幼儿园而言,可以通过提前家访、邀请孩子来园熟悉环境等方法,让孩子和教师有一种亲切感,消除 孩子的紧张心理,减缓他们的不适应感 (2)正视孩子的入园不适应,帮助其克服心理紧张感 儿童在刚刚进入幼儿园时,大多都会有一些焦虑性的情绪行为表现,如苦恼,不愿父母离开等,短则一 周,长的一两个月可能还没有完全适应 要缓解孩子的这种焦虑,家长需要做的是理解包容孩子的情感表达需要,同时可以明确的告诉孩子他并 不需要一直呆在幼儿园,在什么时间来接他回家
6.家长开放日 家长开放日是从实践的角度与家长沟通的一种形式。主要的做法可以是幼儿园定期(如一 月一次)邀请家长来幼儿园参观,参与幼儿园的活动 7.家庭教育咨询指导 家庭教育咨询指导是通过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在线咨询,现场咨询等方 式为家长解答教育中的疑难问题
第一节 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第二节幼儿园与社区的教育合作
从精神文化资源来看,如进行"各行各业的人们"这个活动主题的时候,就可以邀请社区里 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的人,请他们到幼儿园为儿童做展示,解答儿童的问题。进行"尊重老 人"这个主题时,则可以让儿童结伴到小朋友的爷爷奶奶家去做客,和老人们进行沟通和 交流
2.幼儿园发挥自身优势, 提升社区居民的学前教育意识和水平
学前教育衔接
第十组
-
目录 Content
01
第一节 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合 作与衔接
1
第一节 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第一节 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第一节幼儿园与家庭 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第一节 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一、家庭教育的特点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是按照血缘和婚姻关系建立 起来的社会组织 家庭教育:就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对子女施展 教育影响的过程
第一节 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从时间来看,家长会议可以分为 (1)学期前的家长会议 提示孩子入园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情绪上的可能波动,容易被传染某些疾病等;告诉家 长为孩子入园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等
(2)学期中的家长会议 这类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向家长介绍幼儿园本学期已经做的一些教育工作;通报儿童各方面 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告知家长后面学期工作的内容和将要开展的活动,需要家长所作的 协助工作等
第一节 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家庭教育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家庭教育影响时间的初始性和终身性 初始性:家庭是个体正常发展过程中接触到的最初始环境,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开始 终身性:家庭教育由于在时间上优先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 势
第一节 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影响更具有终身性 2.家庭教育内容的全面性 家庭是儿童日常生活的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无时无刻不在渗透着教育影响,这种教育 影响是非常全面的。这种影响既体现在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方面,如基本的行为习惯、道德 观念、价值追求等,也体现在个体的智力发展上
3.家庭教育方法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针对性:家长由于亲历了孩子成长的全部过程,所以对儿童各方面的情况都非常了解 ,可以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既注意发展其天赋特长,也关注其发展中的问题
灵活性:有着良好教育素养的家长,往往能够结合生活中随机发生的各种事件和生活细节 灵活地选取适宜的教育方法对孩子施加教育影响
第一节 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2.习惯和能力准备 (1)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则意识 作为家长需要在孩子入园前就着意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同时帮助孩子理解 、遵守这些规则
作为幼儿园的教师则需要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反复的要求使儿童理解这些规则的意义,并对 其行为进行训练 (1)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培养生活自理能力,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家长就应主动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让 其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例如:儿童自己吃饭、穿衣、叠被、系鞋带等活动是一系列 动作
(3)学期结束时的家长会议 主要是向家长汇报该学期幼儿园所作的工作和成效,对家长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 5.家长园地
第一节 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例如:在幼儿园入园处设置展览台展示对家长有益的教育书刊和资料,介绍家庭教育的一 些方式方法,公布本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表、收费标准、集体活动的要求等;在幼儿园的陈 列室里展示本幼儿园师资水平、幼儿园曾经获得的成果和儿童的一些图片和作品
第一节 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二、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和衔接
(一)幼儿园与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合作有哪些方法?
1.面对面的沟通、交流 通过与家长的交谈,教师可以了解儿童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家长也可以获得孩子在幼儿 园生活学习的相关信息。作为家长,则应该更多向教师了解孩子在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 题
第一节 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如开放自身的教育资源供社区使用,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利用场地和教师队伍举办家 长培训班,普及学前教育的一些基本知识,提升社区内家长的教育素养;节假日向社区内 的家庭开放活动设施,既让家长享受到幼儿园的资源,也促进社区内家庭之间的交往互动
第二节幼儿园与社区的教育合作
三、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方式
第二节幼儿园与社区的教育合作
第二节幼儿园与社区的教育合作
二、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义
1.利用社区的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 提升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例如: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所指出的,个体的社会交往的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儿 童的发展,知识是通过社会情境中的交流而形成的,具有社会性 从物质条件来看,如社区图书馆的开放,既可以帮助儿童认识图书馆的功能,同时也可以 大大扩充儿童的阅读资料
2.家园联系册 一般是每个星期反馈一次,周五家长拿到联系册后,了解到本周孩子在园表现的基本情况 。周一家长把联系册交给教师,教师也可以了解到儿童在家庭中的情况及家长的教育要求 等 3.家长委员会 一方面帮助家长表达一切教育意见和教育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协助幼儿园与家长联系, 帮助家长认识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要求 4.家长会议
-
THANKS
2
第二节幼儿园与社区的教育合作
第二节幼儿园与社区的教育合作
一、社区与社区教育的含义
社区是由居住在一定区域或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结成的社会区域共同体。社区是指在一定 地理空间内的人群及其社会性活动的总称 社区教育是指反映和满足社区发展需要的,为实现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及 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活动和过程
(1)帮助孩子了解幼儿园的生活,激发对幼儿园生活的兴趣 上幼儿园会使儿童产生心理上的陌生感,进而产生不安全感 对家长而言,需要让孩子提前了解幼儿园,激发孩子对幼儿园的兴趣和上幼儿园的愿望 对幼儿园而言,可以通过提前家访、邀请孩子来园熟悉环境等方法,让孩子和教师有一种亲切感,消除 孩子的紧张心理,减缓他们的不适应感 (2)正视孩子的入园不适应,帮助其克服心理紧张感 儿童在刚刚进入幼儿园时,大多都会有一些焦虑性的情绪行为表现,如苦恼,不愿父母离开等,短则一 周,长的一两个月可能还没有完全适应 要缓解孩子的这种焦虑,家长需要做的是理解包容孩子的情感表达需要,同时可以明确的告诉孩子他并 不需要一直呆在幼儿园,在什么时间来接他回家
6.家长开放日 家长开放日是从实践的角度与家长沟通的一种形式。主要的做法可以是幼儿园定期(如一 月一次)邀请家长来幼儿园参观,参与幼儿园的活动 7.家庭教育咨询指导 家庭教育咨询指导是通过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在线咨询,现场咨询等方 式为家长解答教育中的疑难问题
第一节 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第二节幼儿园与社区的教育合作
从精神文化资源来看,如进行"各行各业的人们"这个活动主题的时候,就可以邀请社区里 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的人,请他们到幼儿园为儿童做展示,解答儿童的问题。进行"尊重老 人"这个主题时,则可以让儿童结伴到小朋友的爷爷奶奶家去做客,和老人们进行沟通和 交流
2.幼儿园发挥自身优势, 提升社区居民的学前教育意识和水平
学前教育衔接
第十组
-
目录 Content
01
第一节 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合 作与衔接
1
第一节 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第一节 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第一节幼儿园与家庭 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第一节 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一、家庭教育的特点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是按照血缘和婚姻关系建立 起来的社会组织 家庭教育:就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对子女施展 教育影响的过程
第一节 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从时间来看,家长会议可以分为 (1)学期前的家长会议 提示孩子入园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情绪上的可能波动,容易被传染某些疾病等;告诉家 长为孩子入园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等
(2)学期中的家长会议 这类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向家长介绍幼儿园本学期已经做的一些教育工作;通报儿童各方面 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告知家长后面学期工作的内容和将要开展的活动,需要家长所作的 协助工作等
第一节 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家庭教育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家庭教育影响时间的初始性和终身性 初始性:家庭是个体正常发展过程中接触到的最初始环境,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开始 终身性:家庭教育由于在时间上优先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 势
第一节 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影响更具有终身性 2.家庭教育内容的全面性 家庭是儿童日常生活的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无时无刻不在渗透着教育影响,这种教育 影响是非常全面的。这种影响既体现在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方面,如基本的行为习惯、道德 观念、价值追求等,也体现在个体的智力发展上
3.家庭教育方法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针对性:家长由于亲历了孩子成长的全部过程,所以对儿童各方面的情况都非常了解 ,可以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既注意发展其天赋特长,也关注其发展中的问题
灵活性:有着良好教育素养的家长,往往能够结合生活中随机发生的各种事件和生活细节 灵活地选取适宜的教育方法对孩子施加教育影响
第一节 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2.习惯和能力准备 (1)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则意识 作为家长需要在孩子入园前就着意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同时帮助孩子理解 、遵守这些规则
作为幼儿园的教师则需要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反复的要求使儿童理解这些规则的意义,并对 其行为进行训练 (1)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培养生活自理能力,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家长就应主动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让 其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例如:儿童自己吃饭、穿衣、叠被、系鞋带等活动是一系列 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