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家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氏家训》
展开全文
【图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王氏家训》
三槐世第,及至于今,英才辈出,卓尔不群。
孝悌为先,忠信为本,惟耕惟读,恩泽子孙。
不奢不侈,颗粒成廪,婚丧从俭,持家以勤。
嫁女择媳,勿尚重聘,积德行善,不惟俗伦。
自强自立,处事以忍,广结贤良,不谋非分。
当差有事,尊上宽仁,努力进取,友朋谨慎。
勿以诱善,祸及自身,勿以亲恶,招惹公忿。
酗酒无度,伤其身心,聚众赌搏,财帛散尽。
贪婪飘荡,荒废青春,胡作非为,辱没先人。
恋衙投宦,必爱人民,忌才害贤,毒族害群。
耸人告讼,不如兽禽,利令智乱,灾难必临。
祖灵在天,察尔甚真,阴诛阳谴,追究必深。
祖灵阴佑,和顺永存,后裔繁昌,福寿盈门。
一荣一辱,天地一新,世德世业,纠察昭昏。
一谦受益,一满招损,神灵有鉴,莫辱斯文。
阴受其殃,阳恶是因,安贫乐道,其心也欣。
焚毁朝夕,何堪明晨,纨绔堕落,愧对乡邻。
不肖为贤,浪子如金,振兴美族,直上青云。
秉公惩戒,繁荣后昆,恭愿后裔,永传家珍。
百世不竭,积厚且纯,张德扬惠,守规遵训。
《王氏祖训》
圣有经,贤有传,国有典,家有训,其义一也。
王氏先世有规制,至北宁公归林,一意家政广其义,著为祖训,凡十八条,俾子孙绳绳世守,其所以加惠后人者至矣。
子孙承簪缨清白之风,礼义渐摩之习,睹此规条而可一之不遵守乎。
1、子生于父母,其怀抱燕翼之恩等于天地,一呼一吸气所流通,孝何假于言也。
古人行孝事实虽愚夫妇皆有知者,乃有等家富薄亲反唇诟谇,贫则弃亲勿顾,甚则忤逆不法,其于人生之道几于灭绝,此岂惟国宪所不容,亦家法所不宥也。
故为子者或以身养,或以禄养,一念孝思永持不忘庶乎子职之少尽矣。
2、家之伯叔,祖父与伯叔父,凡五服内即吾祖父之同枝。
而兄为吾之同气也,既尊且亲而可犯以非分乎。
故为子弟者须恂恂守礼,而言语起居动无违法可也。
如其一有不逊,当集众正法于祠。
无少徇盍慎之。
3、自五服而外皆吾族属,所当雍雍缉睦者也,如恃势而起凌驾之心,习玩而逞兕勇之力,甚则狡狯操机,讦讼不免视族人如行路此何以族为也,大宜痛惩毋蹈故辙。
4、祠宇之设,先灵在焉,如子孙无拜谒祭祀之仪,将何以报本也,故每月朔望必到祠礼拜并斟酌古礼。
礻龠祠烝尝之义。
四时设祭,集子孙以致其诚敬焉。
至各家遇祖父讳日,则奉其主于家,祭毕而还其主于旧位,有婚嫁者亦从古行告庙之礼。
凡所立通行之礼,其各遵守无忽。
5、冠婚丧祭礼之大者,近世多废缺不行良可叹息!子孙有卓绝者,须求文公家礼踵而行之,而居家杂仪先人所裁定者亦一一举行可也。
6、居乡里閈相亲非比胡南粤北也。
何至动有构隙而私则逞忿,公则讦讼乖违,若此也故须礼让相先义同和洽。
而一鼓舌剑舐伤于人,我往彼来何时已乎,最宜慎之。
7、娶以择配,非必奁帏丰盛而门第甚宜相称也。
如利其赀计而便于苟简而娶。
非其偶淄我清白矣。
有此者黜而不族嫁女者类此均宜黜之,夫所谓非偶者,无论鄙劣之家即所与世仇。
而祖父有遗命者亦宜谨慎也。
8、力穑为务本生涯。
唯锄种及时而富有仓箱之庆,乃自贻以安饱也,倘习于浮惰而不归本业,仅待哺于人而日有不给,奚免室人之谪乎?
9、士人读书,非以拾青紫夸闾里之荣,而幼学壮行宇宙内事,皆吾分内事。
况先人所期望,不可不以承先志为心。
如其中道无成。
非止自底弗类,其如堕先人之志,何唯及时勉学而厚积宏发,光我簪组
之传可也。
10、家之女子,励修洁之行,卫之不得不严。
入有重关之限,出有鸣玉之佩,寝有结之固,而后修洁之行成,岂唯父母育女子即夫御媍亦然。
而开外窦者多起于不才之浪子。
有一于此甚为名家疵,累犯则重为之惩。
11、天下事孰不可为。
而为农为贾皆可为生计。
何必为穿窬至污至陋之事而辱及先人。
诫谕不悟而终蹈此行。
岂徒终身不许入祠,而必执送于官,将摈于无生路也可不痛惩欤。
12、岁输贡赋必不可免,虽贫窭之家或不能猝办,而俭省以备输纳甚至计也。
如侈一时用度,而恬不知有催科之急,骈致牢狱伤裂体肤且并济事。
国课仍然要完,吾甚为之痛惜也。
有知者当预图之。
13、酒以充祀宴客,不可尽废故习,饮者亦取浃洽而已。
有等恣饮无度,颠倒衣裳若僵死人。
负于道途庸夫俗子,犹无论耳。
而我等冠佩之徒,假名旷达,视庸俗有甚焉。
当醉时不知而惺惺有识者,视之以为此何物也。
然不特堕其容止而狂言妄语。
祸乱所阶,古有以沉湎亡其国者,况于身乎当戒之戒之。
14、家族长所以率领一族为一族之弁冕,唯公足以服人。
近有靡靡之流,徒负辈尊而或嗜酒食或恃权势,当场无一正言直断以致家政日弛。
今须反身正已以求振饬。
不然家规之设自长犯之,其何以令子弟勉图之勉图之。
15、男女一气所分非有异也。
人家生男,谁不育之。
至于三七之外,亦不过以为多累耳,若生女,夫往往淹之,残生惨毒莫此为甚,殊属可恨。
故为父母者虽贫富不等,而或男或女咸当育之,以全天地好生之德。
否则会同家族首之于公,以治杀命之罪不在滋事之例。
16、人性本善也,诚能孝悌忠信,四德咸备,礼义廉耻四维毕张。
以之存心制行,合乎天理之正,得乎人心之宜。
为端不一,同归于善而巳。
此等子孙无愧先人有光邦族私则揭之于祠。
以示劝公则举之于官以行尝。
决不徒为纸上之虚文也。
宜共勉之。
17、人性本无恶也。
但气禀拘于前,物欲蔽于后,兼为习俗所移。
或有悖逆争斗干犯在上。
教唆词讼、涵酒好赌,甚至淫溺为非,造言生事者,凡此均属恶德。
不独身之根脉尽丧,而玷辱先人者不少。
初则会罚于祠,俟其自新,再则执送于官,以严责儆,可不痛惩欤。
18、男不言内,女不言外,理阴理阳各有专司,此古礼也,有所不平,而夫为之辨论有所乖逆,而夫为之理争。
为其妇者,虽明知夫之理直气壮,彼非我是,亦宜柔声劝解,毋得生气助言。
邻于悍泼。
宾客在堂,宜柔顺歛容。
唯夫命是从,若有识见高明者,开导夫子襄力其不足。
则是家有贤妻而夫祸自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