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血压过低并非是好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人血压过低并非是好事
作者:陈斌
来源:《祝您健康》 2013年第7期
许多病家都以为:“血压低要比血压高好”。

这些病家认为,高血压容易引起中风,而低
血压就不会中风了。

实际上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

对此,张老先生有深刻体会。

张老先生的
血压长期一直是收缩压90毫米汞柱,舒张压60毫米汞柱,张老先生一向以自己血压较低为自豪,可现在,却自豪不起来了。

前几天,张老先生早晨醒来后发现口角歪斜,口闭不拢,流口水,讲话含糊不清,手脚活动不便。

急送医院做了CT检查,显示脑梗塞,原因与长期血压偏低有关。

后来出现了精神症状,于是来到精神卫生中心。

长期以来,病家总是将中风和高血压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中风患者大多罹患高血压病。

不可否认,高血压伴有动脉硬化的病人,确实容易发生出血性中风,但这并不等于说血压正常
或偏低的动脉硬化患者就一定不会中风了,实际上只要脑动脉管腔狭窄,同样会发生中风。

老人低血压,是指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而言。

长期低血压,
会造成人体器官的血液供应不足。

正常人的脑血管具有自身调节作用。

但是,当脑血管发生病
变的时候,这种自身调节作用只有在较高的血压范围内才能发挥作用。

假如血压过低,血管不
能正常扩张,血液循环就会减少,就会使脑血管痉挛,脑组织缺血、缺氧,容易发生缺血性中风、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血黏度升高,形成血栓,从而发生脑梗塞等脑血管疾病。

人到老年,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如果再加上血压过低,在夜间睡眠时,人处于静
止状态,血液流动缓慢,血压黏稠度增高,容易形成血栓或使原有的小血栓增大,此时如果血
栓阻塞某一根脑血管,就会出现偏瘫等缺血性中风的症状和体征。

所以,老年人血压过低切莫
大意,这并非一定是件好事,应该去医院寻找原因。

老年人的血压过低原因较多,常见的有:① 药源性:这是由于药物使用不当而引起的低血压,尤其是具有降压作用的药物(不仅仅局限于降血压药)使用过度。

② 腹压骤降:小便内急时膀胱过度充盈,解小便后腹压突然下降,使回心血液量减少,而出现一过性的低血压,甚至
还会发生昏厥现象。

这是一过性的低血压,多见于老先生。

预防的办法是在有尿意时就得上厕所,千万不要憋尿。

半夜上厕所时宜取坐位,不要站着排尿。

③ 年老体弱、长期卧床的老年人,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减退、营养不良时,会发生低血压现象。

④ 疾病因素:人老体弱,容易多种疾病缠身,例如罹患贫血、心脏病、糖尿病和中风等疾病时,容易并发低血压。

相关提醒:老年人血压过低引发的脑血管病变并非少见,所以切莫忽视老年人血压过低。

对于血压不高的老年人,预防中风的重点是防治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

要注意科学用膳,饮食
要低糖、低脂和低盐,菜肴清淡。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量摄入粗粮。

加强锻炼,促进血液
循环,减轻动脉硬化程度。

生活要有规律,保持乐观心态,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积极防治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减少“中风”发生的概率。

(编辑汤知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